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的问题与改进策略研究
2022-11-18桑宁霞樊云静
○桑宁霞 樊云静
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情形,党和政府强调必须做好“三农”工作,持续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将消除城乡区域之间的壁垒,打破地方保护和市场分割,疏通内循环结点,有利于激发各地农业发展活力,释放各地农村市场潜力,促进农村经济建设。而农村社区教育作为以“三农”为核心的重要教育形式,对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建设有着独特作用。农村社区教育的高质量发展将进一步解放农村社区居民思想,提升农村人力资本,增强要素资源流动,助推农村变革,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农村社区教育焕发着新的生机与活力,但同时也存在不少问题。基于此,开展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问题的策略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对于促进农村社区教育高质量均衡发展,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全面落地,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具有重要价值。
一、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的应然状态
乡村振兴战略是我国对“三农”工作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对解决我国乡村发展问题具有关键作用[1]。但乡村振兴战略总目标的实现难度不亚于脱贫攻坚,需要加快新型城镇化建设,破除城乡二元结构,实现乡村产业的高度分工与融合,达到乡村的有效治理,推动乡村可持续发展。农村社区教育作为乡村振兴的中坚力量,应充分彰显“农”和“社”两大特性,扎根在乡土,面向广大农民群众,紧密围绕乡村振兴的目标开展教学活动,加快发展乡村人才、产业和文化培育工作,加强和改善乡村生态、治理,调动多方力量共同服务乡村振兴。
(一)农村社区教育应“多教”统筹育人
乡村人才是乡村振兴的重要牵引力量,是乡村振兴之源。没有人才的支撑,乡村振兴只能成为乌托邦式的战略。乡村人才是对乡村生产、经营、管理、服务、发展、科技领域人才的统称。农村社区教育师资力量薄弱、场所设施有限直接导致乡村人才培育困难。“多教”统筹能够在社区学院、社区学校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其他教育机构灵活实施正规、非正规、非正式的社区教育,充盈农村社区教育师资队伍,从而有效缓解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有限的问题,满足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文化教育需求,强化对不同层次乡村人才的培育。“多教”统筹指的是普通教育、职业教育、成人教育、社会教育等教育机构统筹实施管理农村社区教育,其教育功能向农村社区扩展和延伸,教育资源向农村社区全面开放。一方面,在各地的中小学、职业学校和开放大学增挂“街道社区教育中心、分中心、培训点”,要求校级干部参管农村社区教育工作,做到“一长管两校,一师任两教,居民变学员”。另一方面,图书室、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设施向农村社区开放,承担相应的农村社区教育公共责任。具体来说,中小学可以开展扫盲教育,提升居民的识字率和知识储备量;职业院校和开放大学开设有专门课程,有正规的育人方案,能够提升居民学历,增强专业技能,培育一批乡村人才;图书室、博物馆、纪念馆等公共设施可以定期允许居民免费参观和使用,经常举办各种报告会和讲座,丰富居民生活,提高居民文化修养。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应采取“多教”统筹的管理模式,通过众多教育机构合力,为乡村振兴提供更丰富的文化和教育资源,为乡村人才发展提供更有力的保障。
(二)农村社区教育应与乡村产业有机融合
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物质基础,是解决农村一切问题的前提。只有产业兴旺,才能使乡村经济腾飞,满足农村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的物质需要。乡村产业根植于县域,以农业与农村资源为基础,区域特征明显且利益密切相关,是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发展的主导产业。因为农村居民受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思想影响,追求自给自足,趋于保守,创新创业的观念和能力不足,所以乡村产业的状况与产业兴旺的差距还很远。改变乡村产业的现状,最首要的是转变农村居民的思想观念,提升农村居民适应和驾驭新事物的能力。农村社区教育与乡村产业有机融合是彼此互惠的,在二者的共同努力下既能够推动乡村产业发展,又能够为农村社区教育注入新能源。一方面,农村社区教育通过介绍新型产业的发展历程和成功经验能够激发农村社区居民寻求新发展的勇气;通过创新创业培训能增强农村社区居民创新创业能力,为乡村产业多元化发展提供智力支持;而且通过对接乡村产业、对接岗位、对接学员,能为乡村产业培育对口人才,优化乡村产业员工配置,提升乡村产业应对风险的能力。另一方面,乡村产业的参与能够拓展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壮大农村社区教育的师资队伍,引领农村社区教育模式的转变。同时,日本乡村产业化变革的实践经验告诉我们:农村社区教育和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能够增强社区居民职业技能和创新能力,促进劳动力的转移、提高人力资源的开发利用率、实现再生产,对于解决乡村产业分工和融合问题,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意义重大[2]。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应注重与乡村产业的有机融合,把农村社区学院变成乡村产业的重要孵化基地,把乡村产业园区变成农村社区教育的第二课堂,从而开启民智,赋能乡村产业发展。
(三)农村社区教育应具有高度文化自觉
乡村文化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动力,能够重塑农村面貌,激发农民自信心。高度文化自觉指的是农村社区教育教学中自觉挖掘、传承与弘扬乡村文化,通过激活乡村文化场域、建立乡村文化长效良性发展机制、唤醒农民主体参与意识等方式,助推乡村文化振兴战略落地实践。乡村文化是中华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农民生产生活中逐步形成和发展起来,以其独特的形式影响并滋养着乡土之上的农民[3]。然而,城乡二元化结构形成的过程中,乡村文化被工业文化逐渐取缔、趋向凋敝,加剧了乡村的空心化。高度文化自觉的农村社区教育能够做到紧紧围绕本土特色、历史遗迹、风土人情等内容展开教学活动,发挥社区教育的筛选、传承、创新功能,使乡村文化复兴。利用社区的聚集性,面向全体社区居民举办一系列民风民俗活动,或是教授农耕文化、非遗文化、村史、伦理风俗等与实际生活息息相关的知识[4],可以激发居民对乡村文化的热爱之情,使其在实践过程中体会乡村文化的深厚内涵,从而可以达到内化于心、外化于行的效果,也可以吸引一批外来热衷乡村文化人员,扩大乡村文化的影响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教学应具有高度文化自觉,自主研发各种乡村文化的课程,邀请非遗传承人和乡贤等乡村文化人担任专兼职教师,开展各种乡村文化活动,方能承担起复兴乡村文化的重任。
(四)农村社区教育应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
乡村生态文明建设既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乡村产业持续发展的生命线,也是乡村文化永续发展的独特资本。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在保护乡村环境资源的同时,也能够帮助重新认识乡村生态价值,促进自然生态与经济社会共赢[5],是传统农业和生态脆弱村落实现振兴和可持续发展的有力途径。生态文明建设是一项需要全社会参与的系统工程,其需要协同推进生态经济、政治、文化、环境工程建设[6],社区教育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发挥着难以替代的基础性作用。乡村生态环境问题复杂,乡村生态建设推进缓慢,需要农村社区学院联合教育部门借助讲座、广播、知识手册等形式,把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追求绿色可持续发展的思想植入社区居民的头脑[7],潜移默化地影响居民的行为,构建和谐的人文生态系统;联合农业部门向农民宣传正确使用农业化肥、农药和塑料制品的方式,引进新的种植技术和品种,从而减少农业污染,增进农业产量,保护山水林田湖草系统;联合科技部门进农村社区推广新的科学技术和产品,带动产业绿色转型发展和居民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变,从而提高农村土壤和水资源利用率,降低生活污染,严守生态保护红线。乡村的经济发展固然重要,但一切发展都必须在尊重自然、保护自然的基础上推进。因此,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应注重农科教相结合,助力乡村生态文明建设,增强居民环保意识,提高居民行为生态化的能力,从而使得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村庄形态与自然环境相得益彰。
(五)农村社区教育应融入农村社区治理
农村社区治理有效是乡村治理有效的前提,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保障。农村社区作为乡村治理中的最小单位,农村社区实现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农村社区教育融入农村社区治理不仅是社会治理现代化进程中应然层面的价值引领,更是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主动作为的实然依据和必然趋势[8]。一方面,社区治理是一项多主体共同参与、多资源共享、多方位推进的工程,通过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能够带动农村社区居民广泛参与社区活动,促进公民意识和人格的形成,增强农村社区组织机构之间的互动,有效提高乡村治理成效,转变乡村风气。另一方面,打造共建共治共享治理格局要求农村社区教育融入农村治理,在治理中寻求教育的着力点和增长点;随着政府部门职能的延伸和落实至社区,乡镇党委和村支部开展的党史学习教育和政治理论学习等活动为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提供了载体;政策引领农村社区教育创新发展,要求农村社区教育发挥教育性与公众性,体现政府的诉求和功能,更好地服务公众。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城乡社区治理发挥了重要作用,但城乡社区教育的参与度却不够,没有在公共危机来临时引导居民有效规避风险,及时进行生命关怀和卫生教育。因此,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背景下,为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农村社区教育应融入农村社区治理,培养有爱、有责任心、有能力的参与主体,更好地回应与协调多元主体的价值诉求,维持和谐的外部秩序,凝聚社区居民的力量,促成社区一致共识,增强居民抵御重大公共危机的能力,为构筑幸福和谐、福祉共建、共同守望的社区奠定基础[9]。
二、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存在的问题
虽然农村社区教育在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后,拥有一定的基础,并在发展过程中为乡村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但由于理论和实践探索还不够成熟,仍处于初步发展阶段。现实中,许多问题束缚着其进一步发展,也致使乡村内卷严重,乡村振兴战略推进缓慢。
(一)农村社区教育的人文关怀有待加强
农村社区教育包括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为农村社区居民架起了成长成才的桥梁,使其掌握了生存和生活的职业技能和文化知识,获得了满足自身基本物质需求的能力。乡村振兴总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乡村人人得到全面发展,乡村居民物质和精神需求都得到极大满足。而现实中农村社区教育的福泽并没有惠及社区的每一个成员,对社区留守人群和返乡农民工的人文关怀还需增强。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应加强人文关怀,关注全体社区居民社会关系的发展与需要。加强人文关怀,不光是物质的补偿和言语上的关切,关键在于心理上的辅导和鼓励、能力上的开发和培养。
需要农村社区教育投入更多的精力,变通教育形式,给予社区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社区留守妇女和老人尽管是成人,同样需要得到社区的重视和认可。这些群体一直坚守在乡村,扮演着乡村文化传承者的角色。在茶余便饭之际,他们便会谈论乡村伦理、人情世故、礼仪风俗这些乡村独特的文化,又通过言传身教一代代传递下去。如果他们对于乡村没有了感情,没有了记忆,乡村文化的传承便会受到重创。此外,返乡农民工作为社区的一部分,由于长期在城市生活,逐渐被社区遗忘,也理所当然地被社区教育排除在外。各地农村社区应该定期开展心理讲座,疏导其焦虑的情绪,帮助他们重新适应农村生活;利用这段空闲期组织相关技能培训,为今后择业创业做准备;同时也需要一份乡愁让其扎根在乡村,为自己谋出路,为乡村谋发展,但绝大多数农村社区并未关注到返乡群体的实际需求。
(二)农村社区教育的办学模式有待改进
农村社区教育的办学模式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情况,影响其服务乡村振兴的能力。已具备一定规模的乡村龙头产业是乡村产业发展的带领者,乡村产业振兴需要其面向社区居民开展针对性的职业培训和企业文化教育,从而带动乡村产业发展,促进乡村经济增长,解决农民就业难题。拥有完备机制以及良好组织纪律的群团组织和社会团体是乡村治理的重要推动者。同时,乡村治理也要求其引导社区居民有序参与政治经济生活,维护社区稳定。因此,乡村振兴战略推进过程,以政府为主导,乡村龙头产业、群团组织、社会团体等多方参与的农村社区教育办学模式将进一步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现代化高质量的发展,满足农村居民自我成长的需求,促进乡村产业振兴和乡村治理有效。实践中,农村社区教育仍停留在以政府为单一推动者、以社区学院为主体的办学模式。
以义乌市某镇为例,由于龙头产业社会服务意识淡薄,对于加快提升自主技术和培育本土人才的觉悟低,较少主动提出资助社区教育发展以及与社区教育联合培养人才。社区教育学院也先后开展了科普文化、卫生健康、技能培训等培训活动,但因为缺乏合作意识,多是单方面开展活动,很少邀请龙头产业参与。镇政府对于二者各自的发展也极为关心,但没有认识到“1+1>2”的合作价值,很少为二者牵线搭桥。以上原因造成了社区教育与龙头产业的合作不足,导致社区教育的规模难以扩大,教育成效低,培训结束后,学员就业率仍然不高,产业链发展有限,产业升级也迟迟难以完成。此镇企业数量虽然不多,但胜在少而精,龙头企业发展效益显著。社区教育应该加强与龙头产业合作。龙头产业为农村社区教育提供资金和师资支持,推动社区教育为企业培养更多本土人才和技术工人,推动全镇工业、制造业、农业产业链发展。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应改进办学模式,把乡村龙头产业等重要组织单位纳入农村社区教育办学主体,共同开展实践活动。
(三)农村社区教育的文化特色有待彰显
乡村文化是支撑乡村持续发展,联结乡村居民的纽带;乡村要想摆脱同质性,寻求创新,必须深植乡村文化。乡村振兴是乡村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共同振兴,意味着农村社区教育必须立足乡村文化,以恰当的内容和形式充分彰显文化的独特性、差异性,将乡村文化差异转变为乡村发展优势。相较于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整体文化素养偏低,对于高度概括的理论知识和抽象的文化形式理解能力弱,但是通过民谣、舞蹈、故事等具体的艺术形式并以通俗易通的语言讲述效果较好。现实中,农村社区教育习惯于照搬城市社区教育,缺乏对乡村文化的深入挖掘,对于乡村民间故事、乡村艺术、乡规民俗等“俗”文化和“土”文化不予重视,不能根据农村居民身心发展情况选择适合其认知能力和乐于接受的形式展现出来。
蒲江县某社区教育学校挂牌成立后,虽然整合了教育资源,开展了丰富的茶农技术培训活动,但是对茶文化的传承与挖掘较为欠缺。茶文化是当地的一大特色且源远流长,应该通过开展一系列茶文化活动让居民充分感受茶文化的魅力,以茶知礼、以茶立道、以茶养德,推动社区内涵发展,构筑精神文化高地。除了茶文化,农村社区教育也应该加强与乡村独特的非遗文化、风俗礼仪文化以及农耕文化的融入,提倡多元文化共同发展,满足居民不同需求,为乡村发展提供不竭动力。同时,农村社区教育还需要注重乡村文化的传播和更新形式以免引起居民的排斥感和陌生感,通过打造富有文化气息的生活环境适时进行隐性教育,让居民在轻松熟悉的环境中接受乡村文化熏陶,强化乡村文化认知;借助具象、在地、亲民的载体激活农村社区居民潜在的文化基因,打通乡村生产生活和乡村文化之间的壁垒,使文化成为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以“榜样”为导,塑造崇尚乡村文化的氛围,形成学习弘扬乡村文化的新风尚,从而以文化促进农村社区居民和乡村转型发展。
(四)农村社区教育中生态教育内容有待扩充
乡村生态是乡村振兴的有力抓手,良好生态环境是乡村最大优势和宝贵财富。乡村是生态涵养的主体区,是城市的后花园,中国要美,乡村必须美。生态环境问题一直是影响乡村面貌和居住体验感的重要问题,打好农业农村污染治理攻坚战是建设生态宜居美丽乡村的重要基础和前提。但生态价值观和绿色行为方式的转变并非一蹴而就,必然是一个贯穿生态文明建设始终的长期过程。在这个过程中,需要借助农村社区全员性、全程性、全方位的生态教育和重陶,提高驻地企事业单位和社区居民的生态意识,塑造生态文明,促进乡村可持续发展。但从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社区教育没有把生态环境建设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为重视职业教育、安全教育和政治教育,涉及生态教育的内容较少。
诸城市下设的各乡镇镇域内工厂众多,有食品加工厂、制衣厂、机械厂、冷藏厂等,为此,各乡镇社区学院联合各企业工厂开展了针对员工的一系列职业培训和安全培训,大大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保障了工厂正常生产。习近平总书记曾强调“环境就是民生”,“坚决摒弃以牺牲生态环境换取一时一地经济增长的做法”。农村社区教育不仅要聚焦乡村经济发展,更应关注乡村生态建设,以培育生态文化增进乡风文明为己任。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上,农村居民是乡村生态振兴最重要的实践主体。政府部门对破坏生态环境的不良不法行为进行监管和整治的同时,农村社区教育加强对农村居民生态知识和生态工艺的传授,培育生态道德,促进乡村产业生态化和生态产业化,打造留得住“乡愁”的乡村环境底色,扎扎实实把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好。
(五)农村社区教育的公共治理效能有待提升
起初,社区教育活动就是老人通过以身示范,传授常用知识和技能以及口述家族发展历史,其主要承担着促进社区成员关系和谐,保障社区居民正常生活,稳固社区发展的使命。随着学校的产生和正规化发展,社区教育形式逐渐被学校教育取代。后来,社区教育在成人教育浪潮之下,重新回归大众视野。但是更多强调的还是成人职业教育和培训,社区治理的功能没有被全面唤醒,公共治理效能有待提升。公共治理效能强调面临公共危机时有效治理的能力,由于农村社区教育推动者参与治理的身份认同与主动意识薄弱,缺乏农村社区教育融入社区治理的完善机制,农村社区教育组织与社区治理组织之间权责边界不清,造成在新冠疫情这样重大公共危机来临时,作为社区治理重要途径的社区教育存在缺失与缺位、集体失语、功能丧失、结构错位等弊端[10],导致农村居民主动参与社区治理的热情不高,自发性弘扬乡村文化和积极参与志愿活动的行为较少。
乡村振兴的国家逻辑在于夯实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巩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11]。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城乡社区居民普遍愈发专注于自身发展、邻里关系淡漠、社区凝聚力差。许多市(县、区)社区尝试从社区教育入手推进社区治理,以山东省东营市某社区为例,紧紧围绕居民需求开展工作,注重以文聚人、以文化人、以文育人,以此增强居民的认同感和归属感,助推社区治理难点痛点问题的解决,提升社区自治共治水平。农村社区教育可以通过展示乡村自治的先进案例,激发社区居民主人翁意识,推动农村社区志愿者队伍的成立,在村委会带领下鼓励其积极参与到乡村建设中;通过开展普法宣传活动,增强居民法制观念,使其懂得依法办事,用法维权,减少矛盾纠纷;通过举办“社区好邻居”“学习型家庭”“最美老人”等表彰活动,增进社区邻里关系,打造终身学习的浓厚氛围,促使积极老龄化。最终实现农村社区教育资源成功转化为公共治理效能,以此防范和抵御公共危机,促进社区居民全面发展,保障社区进一步发展。
三、乡村振兴战略下农村社区教育的改进策略
为了进一步缩小城乡社区教育差距,促进共同富裕,更好地实现农村社区教育在乡村振兴中的价值,促进农村社区居民全面发展。本文从农村社区教育理念、政策资金、利益相关者、品牌建设、内生资源等五方面提出改进策略。
(一)更新农村社区教育理念
乡村振兴是农村社会的全面振兴,这就要求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应包括农村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生态、科技建设等多方面的知识[12],且涵盖对人的“三生”教育——教人如何生存、教人如何生活、教人如何实现生命的价值,并要不断丰富和及时更新。因此,农村社区教育应该秉持以人为本,立足乡村,面向现代化的理念。更新农村社区教育以往保守落后的理念,需要把握以下几项原则。
一是以人为本需要坚持终身教育原则。农村社区教育应紧跟学习型社会建设的步伐,促进乡村终身学习者的培育,为乡村经济社会文化的繁荣、乡村居民价值主体回归提供智力保障[13]。在农村社区居民向乡村终身学习者的角色转变过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应以促进社区内居民终身的发展为出发点,以促进社区居民安居乐业、幼有所教、老有所乐为落脚点。为此,诸城市相州镇社区学院在镇文化广场开展了新型农机技术培训班;京口区健康路街道社区中心为辖区内青少年举办了青春期生理心理健康教育讲座;诸城市农村社区学院相州分院加强课程建设,培育学习中心户,扶持老年团队,搭建展示平台,激发老年教育活力,推动相州镇老年教育持续健康发展。
二是立足乡村需要把握“在地化”原则。农村社区教育只有立足乡村才能发挥对乡村实际发展的指导作用,意味着不能直接挪用城市社区教育模式,而需要为农民量身打造,为农村量体裁衣,把握“在地化”原则。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与乡村各方面建设有效衔接,教育形式契合乡村生产生活习惯,能够确保农村社区教育的开展“在地化”。乡村文化是农村社区居民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其赖以生存的精神依托[14]。农村社区教育应紧紧围绕乡村文化展开,而不是盲目追逐与之对立的城市工业文化。尤其是乡村精神文化,如孝文化、宗教文化、家族文化等是流淌在农村社区居民血液里的文化。同时,也需要结合乡村生态、产业、治理等工程,促进乡村振兴战略目标转变成为乡村实际。
三是面向现代化需要把握现代化原则。乡村振兴和城镇化是推进国家现代化进程的两翼,二者要齐头并进。因此,农村社区教育的内容既要满足乡村振兴又要满足城镇化的需要。为满足城镇化的需要,农村社区教育内容应和城市社区教育内容具有互通性,而不是一种具有农村地域局限性、封闭性的社区教育[15]。诸城贾悦社区学院结合实际,针对返乡农民工开展企业对接培训、农民工技能培训、劳动预备制培训和创业培训,充分引导乡镇龙头企业吸纳农村劳动者,提供适应农民工的就业信息并组织劳务输出,有效推进返乡农民工就业。
(二)强化农村社区教育政策资金供给
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需要依靠政策工具的一致性、规范的统一性、实施的协调性来确保各主体能够尽职尽责,全面贯彻落实政策精神和举措,最大限度保障公平公正,为农村社区教育保驾护航。针对政策保障不到位的情况,国家有关部门应多管齐下、综合施策,切实保障农村社区教育的公益性。
一是加快国家层面社区教育立法,通过出台相关法律来推进社区教育政策高效落实,确保社区教育的合法性、公益性和有效性[16]。这也是日本、美国、韩国、瑞典等被称为社区教育“领头羊”的发达国家发展社区教育的成功经验。这项立法工作可以放在终身学习大法的框架之下,使我国社区教育在未来的发展中有法可依,从而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二是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政策的内容体系,使政策内容趋于全面具体。由于我国社区教育政策主要是指导性文件,重点提及社区教育内涵性内容和预期达到的目标,缺乏可操作性,导致政策在实践中的苍白和无力感出现。而且我国社区教育政策内容相对散乱,缺乏系统性,导致政策与实际实践悖离。因此,需要加快完善与之配套的实施细则,增强政策内容之间的纵向关联,以解决问题、促发展为着力点;要处理好农村社区教育与其相关教育类型以及农村社区教育与“三农”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加强教育政策之间的连贯性,农村社区教育政策与“三农”政策的协同性,使各项各类政策横向关联,有效对接,使政策作用发挥到最大,共同促进我国农村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三是强化政府责任,继续健全政府投入为主、多渠道筹集教育经费的体制。经济是资源建设的基础,没有经济做保障,农村社区教育上层建筑也没有办法进行。因为农村社区教育属于“准公共产品”[17],面临“市场失灵”的问题,就需要政府发挥主体作用,加大对农村社区教育的公共财政投入比例。由于县域的农村社区教育主要责任主体还是县政府,而地方政府的财政收入有限,就需要拓宽农村社区教育资金来源,动员本地的其他单位和组织贡献一份力量支持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这也是之前政策中多次提出的多渠道投入机制。
(三)提高农村社区教育利益相关者参与积极性
农村社区教育利益相关者是农村社区教育的建设主体,其参与积极性的提高将加快农村社区教育发展的进程,进一步提升与乡村振兴战略的耦合性。针对利益相关者中政府、农村社区居民、驻区单位或组织参与积极性不高的现状,提出以下三点建议。
一是完善农村社区教育一主多元的协同参与机制。把除政府之外的其他主体,如村民委员会、企业、民间组织、学校等邀请进来[18]。遵循“谁受益谁担责”的原则,结合各自特点,明确各主体的责任。因此,必须简政放权,赋权于社会。政府不做过多干涉,允许企事业单位以及其他社会组织以不同形式参与农村社区教育,促进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带动乡村产业、文化、生态等多方面振兴。尤其赋权于农民群众,让其参与社区教育决策治理中去,真正享有社区教育发展的成果。同时,地方政府在会议报告中应突出强调驻区单位和组织的公共服务意识,对单位和组织的考核中加大服务乡村建设方面的比重,让单位和组织增强社会责任感,更好地回馈乡村。
二是完善农村社区教育激励机制。一方面,村委会和各级政府加强对于关心农村社区教育并主动承担社会责任、积极参与农村社区教育的组织单位和个人的表彰和宣扬,以此激发利益相关者们对乡村的热爱之情,鼓励其调动自身资本回馈桑梓,投身于农村社区教育实践中。另一方面,地方政府部门采取发行“教育培训券”向驻区单位或组织购买农村社区教育培训服务项目、以商业形式资助和专项制治理等手段提升公共教育财政资金运用效果,同时对积极投入农村社区教育工作的驻区单位或组织的适当补贴措施,使之积极地担负起农村社区教育公共责任。
三是加强宣传和引导农村社区居民积极参与社区教育。一方面,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强化农村社区居民对社区教育的认知,培养终身学习的意识。线上可以通过社区微信工作群、社区公众号以及其他社区运营网络社交平台,适时地对村里的各项活动和农村社区教育展开大力宣传。线下可以通过入户讲解、发放知识手册以及集体会议等帮助广大农民了解国家在农民成人教育和涉农专业学历教育方面的具体政策,使农村社区居民深切地感受到国家对“三农”问题的重视,明白国家提倡社区教育的初衷。另一方面,创新社区教育形式,深化社区教育内容,提高社区教育水平。只有这样才能够提高农村社区居民的参与兴趣,让居民觉得能够学有所获、学有所用,形成积极踊跃报名参与社区教育的氛围。
(四)打造农村社区教育乡村特色品牌
乡村振兴不是把乡村变成城市,或者使乡村都成为一个固定模式,而是寻求乡村现代化发展,使乡村成为与城市同样地位功能的存在,令每一个乡村都有自身独特的韵味,每一个乡村都成为中国的明信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对农村社区教育提出更高的要求,需要农村社区教育依托地域特点,创新“社区教育+”形式,加快打造乡村特色品牌。地域是自然要素与人文因素作用形成的综合体,依托地域特点就是根据当地实际情况,充分发挥地域空间内的自然要素和人文因素。创新“社区教育+”模式即社区教育与生态、一二三产业等其他方面的有机组合形式。乡村特色品牌强调农村社区教育的乡土性、创新性。尝试“社区教育+景点/建筑/农业/工业/服务业”,找出最适合农村地域特点的形式,在此基础上打造农村社区教育乡村特色品牌,能够充分发挥农村社区教育作为乡村发展助推器的作用。
一是“社区教育+景点/建筑”。文旅结合当前已经成为乡村旅游的一大特色,社区教育应迎合乡村旅游业发展需求,依托乡村景点推进乡村休闲旅游精品课程建设。一些社区教育中心开设了美丽庭院建设培训课程,学员经过培训把自家庭院打造得愈发美丽又具有乡土特色,使参观体验庭院成为当地旅游的一大特色。曹村社区学校紧抓曹村“进士文化”,及时组织“进士文化”讲解员培训,结合村庄景点展开讲解,从而涌现出一批优秀的讲解员,促进了曹村“进士文化”的挖掘,将传统文化与新时代文化有机融合,帮助景点增添了文化内涵,拉动了曹村旅游业的发展。乡村文化公共空间既是承载村庄记忆、体现乡村秩序的物质空间,也是满足乡村共同精神文化需求的关系网络空间[19]。城镇化的过程中,许多古建筑被拆除,乡村文化公共空间遭受严重破坏。乡村文化场域是乡村文化产生、延续和发展的基本空间,上海市徐行镇敏锐地抓住了农村社区的形态特征,通过重塑乡村文化场域,开展文、体、政、娱等活动,形成了“客堂文化”这一具有浓郁草根特质的农村社区文化建设品牌。
二是“社区教育+农业/工业/服务业”。通过打通社区教育与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的壁垒,既能够使农村社区教育更赋有乡村内涵与特色,又能够助力乡村产业的发展。在庄河市徐岭镇社区教育实验基地,先后围绕农村社区教育助力乡村振兴的实践探索进行了系列专题讲解,并开展了软枣猕猴桃栽培、玉米新品种试种现场培训会,就市场前景、栽培技术及产量特点等做了详细分析。通过参加社区教育,农民的种植技术和信心得到很大提高,当地农产业的产量和销量也随之提升。诸城市昌城镇是一个食品生产大镇,食品加工户比比皆是,从业人员众多。昌城社区学院因地制宜举办新型职业农民食品加工及食品安全培训。通过介绍食品安全及生产加工等法律法规,结合近期曝光的食品生产领域内典型案例进行系统的讲解和分析,发放明白纸,进一步引导食品生产经营单位加强食品安全生产和管理力度,营造了安全饮食和健康消费的环境。瑞安市塘下社区(成人)学校举办的网络直播专项技能培训班成功带动当地产业转型,通过从事电商服务工作,妇女们不仅增加了收入,还照顾了家庭,整体精神面貌也焕然一新。
(五)激活整合农村社区教育内生资源
功能固着是阻碍农村社区教育激活内生资源,寻求二次发展的重要因素,故而只有消除功能固着,转变思维才能正确认识事物的价值。消除功能固着,指的是消除人们长期以来形成的对农村基础设施场所和日常用具功能或用途的固定看法。在此基础上,通过科学正确的方式将农村社区蕴藏的原先没有被重视和充分利用的各种内生资源有效整合,实现公共资源的功能转化,从而最大限度服务农村社区教育。在农村社区教育外部资源供给有限的情况下,消除功能固着,激活内生资源并高效整合,无疑是其自救的最佳方式。
一方面,需要改变常规思维,重新定义农村社区基础设施场所和日常用具。譬如,兴义市某社区通过墙绘融入雅俗共赏的艺术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展示当地的特色文化和乡村风情,使得乡村文化与现代文明有机地结合,既能美化乡村环境,又能增强广大居民的政治文化素养,激发村民建设美丽乡村的热情。阜阳市一些社区不光充分发挥社区广场的娱乐功能,更是把广场变成地域文化的展示厅、乡村旅游的会客厅,以党建为引领加强政策理念宣传,深入挖掘社区文化。
另一方面,重视农村社区无形教育资源的利用,使有形资源和无形资源充分链接。乡村振兴的成果由全体乡村居民共同享有,同样,乡村振兴需要依靠全体乡村居民共同努力。农村社区不乏有农业种植能人、非遗传承者、手工艺人等一批拥有丰富实践经验和高超技能的人,可以让其成为社区教育的专兼职教师。这样既能够使农村社区居民的才华得到充分展示,又能够解决教师缺乏的问题。例如在某村,花钹大鼓传承人和村里的老艺人们一边工作维持生计,一边教孩子们花钹大鼓,使得非遗“花钹大鼓”300年鼓声不息,匠心世代传承。除此之外,还可以邀请拥有渊博知识、卓越成就的乡贤讲述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感,开阔社区居民的视野,褪去居民的羞涩感,激发居民创新创业激情。号召并支持寒暑假返乡的大学生利用寒暑假义务辅导社区儿童,发挥专业特长,开展贴近居民生活的讲座,充实居民内心世界。这些内生资源如果合理恰当地利用起来,不仅能够辅助农村社区教育的发展,还会使其更具乡土韵味,愈加适切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20]。
当下新冠肺炎疫情反复不定,世界政治经济发展无常,我们需要在变化中开新局,坚定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目标,加快建立全国统一大市场,推进乡村振兴。在朝着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基本现代化阶段目标迈进的过程中,农村社区教育应继续发挥独特教育优势,坚决克服困难,向现代化的、面向农村和社区全体居民的社区教育转变,使自身成为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建设农业农村最具潜力和活力的教育活动。实践中农村社区教育发展仍不均衡,实现乡村全面振兴、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依旧道阻且长,还需以城市带动乡村,以城市社区教育带动农村社区教育,需要举全社会之力,久久为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