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为什么退休了还要工作?
2022-11-17
8月24日,中国老年人才网正式上线。为什么退休了还要工作?我们试图走近这些“不愿停下”的老年人,了解他们对工作的理解,同时也可看看国家退休制度如何影响着无数个体的“余生”。
自己的时间
谁是退休后再就业的主力?
每10年一次的人口抽样调查或许可以说明答案。中国人民大学社会与人口学院教授宋月萍告诉记者,根据2015年人口抽样调查的数据统计,60-70岁的老年人中,仍在从事可获取收入的劳动的人口比例在30%左右,其中,农村和城市的自雇佣人群占据了主力。
“这些人过去没有稳定的工作,所以也没有所谓的‘法定退休年龄’的概念,能干到多久就干到多久。另一方面,他们经济压力较大,获得的社会保障差一些,所以继续工作的动力更强。”宋月萍指出,这些数据也在深层次上说明了福利差距对老年人就业的影响。
64岁的韩春香是大连市红亮村的一名普通农民,是十里八乡的干活好手,“只要有活大家都愿意喊我。”农闲时,她经常去工地当小工,搬磚、抹灰、绑钢筋,她手脚麻利,失明前一直是附近工头的用工首选。丈夫早逝,儿女分别在大连的工厂和超市打工,日子也过得紧巴巴的。韩春香觉得她只能靠自己,每月1000元的退休金能覆盖基本支出,可一旦生病就不够用了。于是,她通过工友的介绍在周边村镇找一些零活,种树、摘桃子、装罐头、叠纸壳箱……无论价格,只要有活都不挑。
赵树铭也是一个闲不住的人,退休后不到一个月就再次回到职场。他15岁就考入第三军医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在部队下属的西南医院。2018年时,53岁的他工龄已满38年,当地部队医院鼓励工龄较长的员工提前退休,“给后来的年轻人让出位置”。临退休时,赵树铭收到一份来自朋友的礼物,那是一张2003年的《重庆日报》剪报,记录了抗击SARS期间,他支援北京小汤山的场景。53岁还正当年,有一身的本领,赵树铭不愿停下,“我还可以为国家和社会作很多贡献”。退休后刚交接完工作,他就和二三十名老同事一起从重庆来到贵阳一所新建立的医院,在他乡开启了新事业。
当一些年轻人中流行“早日躺平”“财务自由”的口号时,“50后”“60后”却展现出更多对工作的留恋。宋月萍及其团队的研究发现,仍然想为家庭、为社会作贡献,是退休人员想要再就业的主要动机,“他们最典型的一个特征,是实现自我价值的强烈需求,渴望参与到社会进程里边来”。
另一方面,中国文化中根深蒂固的家庭观念,也对人们退休后再就业产生了极重要的影响,“很多老年人干了一辈子,就是想为子女营造一个更好的生活,不想被视为家庭的负担”。50-60岁属于典型的“夹心层”,刚好是“上有老人生病、下有孩子结婚”的年纪,“某种程度上,他们是站在家庭利益最大化的角度作出了选择”。
更友好的世界
韩春香的右眼因为一次意外,严重受伤。经医生诊断,韩春香的右眼晶状体严重受损,失去视力,构成六级伤残。为了维权有凭据,她在医院当场让工头写了一张条子。工头不愿赔偿除医药费外的经济损失,韩春香便选择起诉,并在2021年10月获得了大连市中级人民法院下发的民事调解书,要求工头给付14万元的赔偿。不过,韩春香还没拿到钱,“申请强制执行也没用,他名下没有财产,只有几头羊”。眼睛坏了之后,韩春香干什么都不趁手。
一旦超出法定退休年龄,便不在《劳动合同法》适用范围内。退休后再就业的劳动者与企业只能签订劳务合同。劳动与劳务,一字之差,获得的保障却相去甚远——在法律上,只有签订劳动合同才能确立劳动关系,没有确立劳动关系就无需缴纳“五险一金”,也就没有工伤保险,被辞退了也没有补偿金,仿佛进入了权益保护的“真空地带”。
“有些人担心老年人抢占年轻人的工作机会,其实不存在这个问题。”宋月萍说道,“目前我国老年人的整体知识技能水平并不高,60-70岁还在工作的人口中,近八成从事的都是第一产业,也就是务农;除此之外,男性就是做保安、去工地,女性一般从事保姆、保洁这一类的工作,和年轻人的就业市场是完全错开的。”
2021年11月,国务院出台了《关于加强新时代老龄工作的意见》,其中提出“鼓励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把老有所为同老有所养结合起来”,以及“全面清理阻碍老年人继续发挥作用的不合理规定”。那么,为了建立一个对老年人再就业更加友好的世界,我们可以做些什么呢?
中国人民大学老年学研究所副教授唐丹建议,现有退休制度可以向一个更灵活的方向调整,适应不同人群的需要,减少对高龄劳动者的阻碍。“领取养老金和办理退休手续应当逐步脱钩,人们到达一定年龄之后就能领取退休金,获得自己过去的劳动回报;同时,他想回来工作还可以随时回来,得到社会的支持。”这应该是未来退休政策改革的主要方向。
(摘自《解放日报》夏杰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