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市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及对策研究
2022-11-17陈曲薄建柱李怡宁
陈曲,薄建柱,李怡宁
(1.华北理工大学 管理学院,河北 唐山063210;2.华北理工大学 宣传部,河北 唐山063210)
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近期在《求是》上发表文章明确提出“农业是个生态产业,农村是生态系统的重要一环”[1]。农业是第一产业,是第二、三产业长远发展的支柱,是支撑国民经济得以稳定发展的重要条件。生态文明是建立在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基础上更高层级的文明形态,我国的生态农业具有悠久的历史及深厚的背景基础,已历经原始阶段和试验阶段,现处于快速发展阶段[2]。唐山市在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之际,大力发展生态农业,遵循生态农业“整体、循环、协调、再生”理念,在土地利用、农产品产量、居民收入上都呈现增长趋势,促进了唐山市可持续发展的进程。
一、唐山市生态农业的现状
唐山市位于河北省东部,现有乡镇177个、村组5152个,处于暖温带半湿润大陆型季风性气候区,降水量充足,土壤肥沃,适合农作物生长。近年来,唐山市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不断加强现代农业技术,推进农业向综合性发展,完善唐山市农业体系建设。
2021年唐山市地区生产总值达到8230.6亿元,较去年相比上涨6.7%,第一、二、三产业都有明显增长。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06.5亿元,增长6.6%;第二产业增长4546.8亿元,增长4.1%;第三产业增长3077.3亿元,较同比增长10.2%。三次产业增加值结构比为7.4:55.2:37.4。粮食播种面积达到49.0万公顷,较去年增长0.7%,粮食产量总计293.8万吨,同比增长1.4%。水产品产量累计51.6万吨,同比增长4.2%。禽肉产量60.0万吨,同比增长4.5%,农业经济趋势向好。
图1 2017-2021年地区生产总值及其增长速度
唐山市农业整体特征呈区域性分布,通过合理开发利用无污染的水域和地域,通过采取生态技术手段,对土地和水资源进行改造,以生产绿色有机食品为目标,大力发展生态畜牧业。畜牧业集中在滦县、丰润、滦南,形成“全国牛奶生产强县”,水产养殖业主要集中在唐海、丰南、乐亭地区,并打造以唐海为中心的水产品加工交易、观光渔业、休闲养殖为一体的特色养殖业,积极借鉴国外经验技术,稳定对虾及海参养殖。通过创建标准化、健康的养殖示范基地、创建品牌,促进池塘生态、健康、特色养殖,不断提升健康养殖水平。蔬菜产业方面,已形成四大主要生产基地:南方沿海设施精细菜、东部沙地优质西瓜、西部出口蔬菜、北方食用菌。农业整体把市场作为导向,经济效益看作中心,打造出属于自己城市的特色品牌。目前唐山市已经规划了农业未来发展的产业格局,努力向以“粮食、油料为基础,牧、渔业为主导、蔬菜水果为支柱,以地方性和新兴产业为布局”的方向转变。
另外唐山市结合当前环境、生态与经济现状,平衡三者关系,促进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3]。用生态技术改善水资源与土地资源,并致力于打造无污染的绿色农副产品,以促进生态养殖长远发展。在此基础上充分利用农村的可再生资源——沼气,开发太阳能、风能等可再生资源,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国家的能源压力。采用了相关节水设施,运用节水技术提高了农业效率,并在蔬菜的种植过程中采用土肥水灌溉技术,一定程度上促进肥料利用及达到节水节能的预期效果。近年来,唐山市的休闲观光农业也逐渐发展,将休闲农业与唐山特色结合,创建旅游精品,以唐山市乐亭县的金沙岛、月砣岛、菩提岛为例,利用自然景色避暑、游玩,出海打捞自给自足,同时合理开发渔业资源,为当地提供了非常可观的收入。
二、唐山市生态农业面临问题
随着唐山市生态农业向综合性发展,现代农业技术逐渐完善,但是从理论技术、劳动者整体素质、生态环境等方面来看,仍然存在着一系列的问题等待解决。
(一)生态农业生产投入与科技支撑不足
虽然国家近几年持续实行了多项强农惠农政策,但由于项目配套资金无法全部到位,“三农”的投资力度依然不够大,资金不足已经严重影响到了我市生态农业的发展。
在技术推广方面,存在技术结构与唐山市农业现状不匹配的状况,技术引入速度与国家技术引进速度存在差异,且技术信息、优质品种等无法向农户和种植村庄精准传达。在农产品监测方面,唐山市监测设施不够完备、监测技术水平低下,且专业人员素质不高,容易出现农产品质量不过关的情况。唐山市在生态农业实践的方面缺乏对相关技术的研究,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生态农业的进程。
(二)劳动者生态农业意识整体偏低,素质不足
生态农业从整体上来说不是单纯的农产品生产,生态农业能否长久而稳定的发展,劳动者在其中占据了重要的因素。而唐山市的农民整体素质偏低,据《唐山市第三次全国农业普查主要数据公报》调查显示:规模农业经营户农业生产经营人员共74049人,年龄35岁及以下的12986人,年龄在36至54岁之间的44803人,年龄55岁及以上的16260人,受教育程度不高,很难真正理解生态农业是什么。在大多情况下,农民本质追求低投入、高收入,往往会造成环境污染。农民受教育水平低,生态意识较差,往往只追求眼前利益,只愿采用当前见效的农业技术,那些保护资源、培肥地力、减少环境污染的技术很难在农业生产中推广运用[4]。在国家政府大力提倡生态农业情况下,仍有部分农民应付了事,认为是政府和国家的事情,与自身无关,这种现象在农村时有发生。并且存在年轻人非农业化这一现象,走出农村上大学后留在城市深入发展,十分向往都市生活,使得缺乏农业接班人,而留守居民年龄普遍偏高。生态农业形式较为单一,以休闲农业为主,而生态农业需要先进技术和大量资金支持的形式在短时间内无法被采纳和吸收使用,留守居民大多习惯较为传统的农耕方式,在学习方面存在挑战,正是基于此,唐山市在发展生态农业建设时发展缓慢。
(三)生态农业环境问题日益加重
唐山市部分农村地区基础设施较差,卫生设施较差,使用卫生旱厕农户284484户,占比18.59%;使用普通旱厕的605230户,占比39.55%;无厕所3869户,占比0.25%。粪便存在处理不及时的同时,垃圾处理水平相对不足,并且有部分农户存在随手乱扔废旧金属、电池及塑料制品的现象,这些废料垃圾对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由于养殖不规范,一些禽类、牲畜会随地排放粪便、尿液等,或其死亡的尸体没有即使处理导致尸体腐烂,加大病毒和细菌的扩散。另外农户在做饭取暖使用能源时,使用柴草与煤炭数量居多,此外唐山是重工业城市,钢铁制造也会排放大量有害气体,其引发的后果也是十分严重的,空气中存在大量的细颗化物(PM2.5)、一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物质,空气污染严重。炼造钢铁需要排放大量污水,污水一旦没有合理处理就会危害周围水质,不利于农作物种植灌溉。随着唐山市经济的快速发展,为追求经济快速增长,实现农产品收益最大化,农民们选择开荒、植被破坏等一系列错误举动造成耕地面积缩减、水土流失、土地盐碱化现象。在生态环境恶化的形势下需要转变传统的生产经营方式,提升农业产出。
(四)信息流通不畅,投资经费、宣传力度不足
生态农业在我国存在已经有一段时间的历史,但生态农业的思想在大多数农民的心中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无法将其实质化,他们往往通过单一的电视、广播及互联网新闻渠道去接受相关信息,缺乏面对面普及。而且政府专门开展的生态农业培训对象主要集中在村干部、高素质农民及富裕养殖户这几类,中、低素质的农民参与培训的数量寥寥无几,更加拉大贫富之间的差异,使得信息流通不畅。而农民无法积极发挥自身的主观能动性,将学到的生态农业相关知识运用到对应问题中去,且农业技术水平不足以支持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生态农业的发展由于见效周期长,往往在资金方面较为短缺[5]。另外,生态农业相关投资经费大多用于经济较为发达的新兴开发区,以少量经费支持大部分农村发展,不足以支撑技术设备创新,会造成实用推广的高技术含量低,导致农作物产量低,本土生物农药类研究成果效率低下,十分影响生态农业在唐山本土的进一步发展。
(五)新冠肺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态农业的发展
2020年初,新冠肺炎在中国武汉大规模爆发,到今日疫情已经整整持续了2年有余,在疫情初期,全中国人民纷纷响应国家号召“非必要不出门”,许多村采取封村、封路相关措施,而这类措施使得多项农事活动无法顺利开展,蔬菜运输、生产资料购置困难,造成城市农作物价格高、农村农作物价格低的现象。当上游的生产原材料供货紧张时,会导致下游的产品流通不畅,不利于生态农业的发展,换句话说,当农业的原材料得不到保障时,农作物的包装、售卖等一系列都将出现问题。随着国家政策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疫情的局势大有好转,唐山市生态农业也逐渐恢复,但疫情在除中国之外的许多国家形势仍然十分严峻,唐山市在面对疫情对生态农业的影响时仍需进一步加强。
三、唐山市生态农业问题的解决对策
唐山市所面临的理论技术不完善、劳动者整体意识偏低、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信息经费及疫情影响等一系列问题阻碍了生态农业进一步发展。农业生态系统是一个人工管理的生态系统,既然有人工管理,就不能忽略经济和社会的因素。为解决此类问题,让我市农业技术进步,切实推进生态农业健康快速发展,需对症下药,采取相关对策促进唐山市生态农业高质量发展。
(一)加强生态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及科技支撑
在生态农业的发展中,不仅仅需要国家政府和农民个人做好自身岗位,更加需要企业、高校、科研院所的配合,广泛引入学习新技术技能,将科技成果运用到实际农业中,并与河北省其他高校及科研院所加强联系,选择出适合唐山生态农业发展的技术技能。应增加农业实验室数量及专业性,对重点学科给予资金、技术等方面的补给。有机农业和无机农业共同组成了生态农业,是一项庞大的综合性系统工程,我市应积极鼓励专项农业科技研究、成果转化,及时更新设施设备,加强农业企业的进步性与先进性,制定相关政策以保障农业科技发展,并培养龙头企业在生态农业的带动作用,增强唐山市生态农业对河北省乃至全国的辐射。加强沼气及废弃物的整合利用技术、病虫害生物防治技术及立体种养技术等。另外要加强专业团队的建设,当一个团队具有技术创新和雄厚的理论基础才能称之为生态农业的精英团队。应加强相关农业职业学院或高校相关专业的建设,培养一批专业人才,加快研发满足高质量农产品绿色生产要求的农业投入品以及安全、高效、低成本、可复制的绿色循环技术、产品与装备,加快研究科技成果,促进科技创新,为唐山市进一步推进生态农业建设添砖加瓦[6]。
(二)提升劳动者整体素质
劳动者素质的高低是影响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唐山市农民面临的普遍问题就是劳动者整体素质偏低,对此政府要注重农村教育的发展,把生态农业作为一项公益事业看待,致力于解决农民的文盲现象,从青少年开始普及生态环保知识,加强生态文明相关的方向培养,提高可持续发展的认知能力,积累农业技术实用知识,认识到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层层深入,使农村的农业劳动者从老到少都对生态农业及相关技术有一定的了解,而不是从前的一无所知。在推进生态农业的过程中,有针对性地开展农业生态观、农业道德观的教育,终极目的是通过农业生态道德意识的有效提升不断规范人们农业生产行为,全面推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7]。应把四个转变设定为总体目标。一是由经验主导型向知识主导型转变。传统的农业已经无法适应高速增长的经济发展,需要新知识、新技术指导,提高现代化意识,不能仅仅靠传统的耕种及生产。二是由就业型向创业型转变。在提高农民的知识技术水平后,其可以根据自身的能力水平进行自主创业,政府对于此类行为应大力支持。三是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生态农业能否快速推进与职业型农民数量息息相关,需要加强在培训,使农民快速由身份型向职业型转变。四是由单干型向组织型转变,团队的力量是十分强大的,往往会创造出“1+1>2”的效果,应大力推动农户由独立向合作转变。
(三)加强环境监测,缓解环境污染
首先针对农村的生活环境要加以改善,大力发展绿色村庄,对农村实行垃圾分类的政策,生产肥料、有机肥料实施绿色无污染处理,对于大量污水及生活用水的排放应按需设立污水净化池、污水处理厂、沼气池,促进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和可持续发展,必要时可采用污水冷冻技术,建立雨水回收加工再处理及符合当地地理位置的生态厕所。其次唐山农业农村局要与唐山市政府乡政府相互配合,建立执法监督机制。针对农村污水排放、垃圾乱丢及废弃物污染的情况,综合利用当地唐山当地法律条款及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进行监督,并作出相关处罚,促进生态系统修复与完善。最后要根据现状建立生态预警机制,实施自然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在生态农业实施的过程中优先考虑环境因素,如退耕还林、封山绿化工程。并将环境因素纳入到决策中去,实施有机肥补贴及秸秆综合利用补偿。并根据唐山农业的现存农民开垦荒地、土地盐碱化、污水乱排放及废弃物分类问题建立相关预警机制,建立乡村环保机构,对当地的生态环境及现状做出评估和预警,一旦临近预警点及时采取相关措改善。
(四)加大生态农业的宣传力度与资金投入
在生态农业的宣传上,不仅仅局限于传统的宣传方式,随着新媒体的发展,可以把主要宣传手段转向为新媒体,增强农户间的互动性,开启多元化的交流模式。可借鉴其他城市及国家的新技术制作成网络授课,将成果向农户宣传推广,解决其面临的难点和疑点,努力实现资源整合传播利用。并且乡政府的应在田间设立宣传点和普及点,将生态农业的“整体、协调、循环、再生”的理念深入千千万万农民心中,使其能深刻领会生态农业,再通过口口相传,调动广大农民的积极性,逐渐形成农民参与、领导重视的社会风气。针对资金短缺的问题,乡政府应设置定量的资金用于生态农业的建设,并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资金呈逐年递增趋势。在此基础上随着近些年农业的发展,唐山各地逐渐发展品牌化农产品,以迁西板栗、滦县花生为主,品牌效应不断增强,吸引了许多企业和集团的投资,未来仍应加强农作物品牌化,打造区域效应。各级地方政府应重视生态补偿激励制度,加大对生态农业的财政支持力度,对涉及生态农业的重大项目要适当给予一定的税收优惠与贷款贴息服务[8]。
(五)积极面对疫情,抓住机遇
面对疫情这种不可控的因素,首先应注意自身的防范,无论何时都要把自身的安全置于首位。国内疫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稳定,但国外仍然处于水深火热中,我国一方面要保障本国农业产量,另一方面应减少对进口产品的依赖唐山市应抓住这个机会,大力发展本土农业,坚持绿色农业。农业发展的首要是粮食的安全问题,而唐山市一直素有“冀东粮仓”的美誉,针对小麦和水稻的种植首先国家及市政府应当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规范生产并适当实行政策倾斜,刺激粮食产量,发展至全国乃至世界。在农作物培养方面应提前备好原材料及生产资料,以备不时之需。
四、结论
在经济快速发展,社会不断进步,科技不断创新的今天,在生态环境日益严重、农业压力不断增加的时代,唐山市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仍然面临着非常严峻的考验。生态农业的高质量发展是我国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现实需求,也是新时代中国特色农业的必然趋势。目前唐山市所面临理论技术、生态环境等方面的问题,通过建立健全生态农业科学技术体系、实施生态补偿制度与生态预警机制,不仅能激发农民生产积极性与环保责任感,还能够实现农业发展效益与生态、社会的多重价值,促进农业经济全面优化升级,为新时代农业经济发展打下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