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广西交通年鉴》看新时代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变迁及启示

2022-11-17郭媛媛

西部交通科技 2022年9期
关键词:广西交通建设

韦 耀,郭媛媛

(广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广西 南宁 530023)

0 引言

广西地处祖国南疆,交通基础设施建设曾一度落后,在较长时期里被视为中国交通的“神经末梢”。进入新世纪,广西交通运输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综合交通体系的构建为广西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近年来,广西充分发挥与东盟国家陆海相邻的区位优势,加快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加大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海、陆、空”交通建设齐头并进,市市通高铁、县县通高速,西江亿吨黄金水道全面建成,民航运行保障和运输生产水平显著提升,通道保障能力显著提升。

本文通过《广西交通年鉴》记载的2012—2018年广西交通运输事业发展状况,揭示新时代广西交通运输发展变迁,通过数据分析、总结发展状况及其对今后一个历史时期广西推进交通强国建设的启示意义。

1 《广西交通年鉴》述评

《广西交通年鉴》是一部全面、系统地记录广西交通运输基本情况和发展的行业性综合年鉴。该年鉴创刊于1992年,由广西壮族自治区交通运输厅主办,广西交通年鉴编纂委员会编辑部主持编辑、出版,创刊后每年出版一卷,其刊载的文章和资料,均由广西交通运输系统各单位撰写、审查,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旨在提供交通运输保障的真实情况,为各级机关决策提供可靠的信息,为社会各界了解和研究广西交通运输发展提供具有价值的参考文献。

《广西交通年鉴》每年出版的年卷记载前一年度广西交通运输工作状况。因此,本研究选取2012—2018年度作为研究时间段,需对应参阅和研究2013—2019年卷。2013—2019年卷所记载的“交通运输”状况,主要为公路、水路交通发展情况,本文摘录相关数据编制如表1~3所示,作为研究依据。其中,2019年卷“根据交通运输发展需要,增设铁路、民航篇目”。年鉴记载的交通运输方式由少变多,从侧面反映了交通运输方式集中归口管理的交通行政大部门体制改革的深化。

表1 2012—2018年广西公路交通发展情况表

表2 2012—2018年广西水路交通发展情况表

表3 2012—2018年广西公路水运交通建设累计完成投资额表(亿元)

2 新时代广西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发展状况

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等重大战略决策陆续出台的背景下,新时代是广西与全国同步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期和攻坚期,也是广西交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

(1)交通运输投资力度大。2012年以来,广西加大对交通运输业的投资力度,推进交通事业加速度跨越式发展,这也是这一时期广西交通运输业发展的突出特征之一。这一时期,广西交通建设年度累计完成投资额从2011年的702.88亿元到2018年的811.87亿元,增加了108.99亿元,上升了15.5%;交通投资额2016年全国排名第14位、2017年第13位、2018年第10位,交通运输投入持续稳定增长。

(2)普通公路建设实现新增长。2012年以来,广西紧紧抓住国家加大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机遇,大力实施交通优先发展战略,加快构建立体大交通体系,对全区公路基础设施进行了总体布局和发展战略规划,重点推进了省际和北部湾经济区、西江经济带、资源富集区干线公路通道、县际联网公路和通口岸公路建设,加快了石漠化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国家级贫困县和左右江革命老区等地区农村公路建设,全区公路总里程由2012年的10.79万km增至2018年的12.54万km,公路总里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西部地区中分别排在第20位和第9位。至2018年全面实现县县通二级以上公路,全区100%的乡镇和99.8%的建制村通沥青路和水泥路,实现了新的跨越式发展,带动了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促进了广西脱贫摘帽和乡村振兴。

(3)高速公路建设实现新超越。高速公路里程由2012年的2 883 km增至2018年的5 563 km,高速公路总里程在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和西部地区中分别排在第12位和第4位,成绩较突出,集中反映了该段时间是广西交通历史上建设重大项目数量最多、发展速度最快、改革成果最显著、对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贡献最突出的一个时期。广西基本形成区内综合交通网络主骨架,建成通往周边省份和东盟国家的快速运输通道,沿海现代化港口群初具规模,区域性国际航空枢纽基本形成,国际综合交通枢纽初步建立,西南出海大通道进一步完善,出海出边国际大通道初步建成,广西在全国交通网络中通向东盟的枢纽地位初步确立。

(4)水运发展实现新超越。2012—2018年,由于大力推进内河及港口建设,促进了货物吞吐量及客运量实现较快增长,2012年全区水运货物吞吐量为2.41亿t,2018年上升至3.79亿t,增长了57.26%;客运量从2012年的417万人次上升至2018年的656.91万人次,上升速度达到了57.53%。广西港航以全面提升西江黄金水道整体效能和北部湾港综合竞争力为重点,加快打造“一干七支”干支衔接的高等级航道网络,打造高效的枢纽船闸系统,扩展港口规模和功能,围绕北部湾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港口规模化、专业化、集约化水平,强化港口运输保障能力。

(5)铁路发展启动新速度。广西铁路建设起步较晚,广西解放前夕,能通车的铁路路段只有539公里[1]。新中国成立后,中央高度重视广西铁路发展,先后投入大量资金建设广西铁路。随着中国—东盟自贸区成立以及西部大开发深入推进,广西铁路迎来了大建设、大发展的机遇期。2013年12月,广西开通运营5条高铁12对动车,成为全国率先全面进入高铁时代的少数民族自治区。至2018年,现代化铁路网在八桂大地上加速编织,广西铁路运营里程为5 202 km,铁路网密度为全国平均水平的1.6倍。其中,高铁营运里程达1 771 km,动车覆盖12个设市区,通达全国21个省会和直辖市;建成出省铁路通道12条,形成以8条干线为骨架的出省出海出边铁路运输网络,进一步加强区域互联互通。

(6)民航持续推进新发展。2018年广西民航持续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机场年旅客保障能力突破3 500万人次,提前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完成旅客吞吐量2 766万人次,同比增长11.6%,分别高于全国民航和中南地区平均增速0.7%和1.5%;完成货邮吞吐量15.7万t,同比增长7.8%,分别高于全国民航和中南地区平均增速3.2%和1%,民航保障能力推动经济社会发展。

3 交通运输市场发展情况

(1)公路客运持续下降。全区2012年全年完成公路客运量7.93亿人次,至2018年减少至3.61亿人次,减少了4.32亿人次,减辐达到了54.48%。尤其2017—2018年,公路客运量出现了连续29个月下降的情况;对应的,从事道路运输场站经营户从2017年的42.9万户骤降至2018年的28.32万户,道路运输及相关业务从业人员从2017年的112.86万人下降至2018年的102.28万人。分析其原因,为广西高铁开通及动车不断加密运营运能提升,私家车拥有量快速增加,自驾出行大幅增长,民航运输优惠增多,部分地区城市客运公交化改造等,进一步分流了大量的道路运输旅客,近年来公路旅客运输量总体呈持续下降趋势。

(2)水运市场经营不景气。虽然水路客运量得到了快速增长,由2012年的470万人次,增至2018年的656.91万人次,但受全国水运市场低迷影响,水运货源不足,航运市场中出现运力供大于求现象,存在船舶不能饱满营运、运价低成本高等现象,船运企业经营困难。一方面,货主不断压低运价,船运和船舶出租收入下降,另一方面,各项成本费用增加,资金不足迫使企业不得不向民间融资,不仅推高融资成本,还增加经营风险。

(3)港口货物吞吐量增速回落。水运巨大的承载能力和低廉的运价,促使大量适合水运的大宗货物运输大幅增加,要求作为水运货物卸载地港口的吞吐能力不断提高,从而带动港口货物吞吐量高速增长[2]。2012—2018年,由于煤炭、石油等港口大宗货物吞吐量的增长,加上北部湾港集装箱通过能力不断提升,由2012年的470万标箱上升至2018年的617.09万标箱,进而带动了货物吞吐量的稳步提升。但由于受错综复杂的世界政治经济环境和国内经济下行压力持续增加等因素的影响,全区港口生产缓慢,外贸货物吞吐量增速下降。如2017—2018年,规模以上港口货物吞吐量连续29个月增速<5.5%。

(4)铁路干线能力增速减缓。铁路是广西当前对外的主要运输方式,受国内经济增长下行压力较大、钢铁运输大幅下降、石油运输增速减缓影响,铁路货运较快增长势头有所减缓,货物平均运距缩短。铁路货运量和货物周转量在2012—2016年均实现稳步上升,但在2017—2018年增速回落了3%,其中平均每月铁路货运周转量同比下降1.0%左右。

4 新时代广西交通运输发展的启示意义

上述相关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对加强广西推进交通强国试点具有重要启示意义。

(1)加快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加快推动交通运输基础设施重大项目规划和政策出台,根据广西交通运输“十四五”规划要求,加大交通固定资产投资,拓宽渠道筹措资金,加快高速公路、高铁、货运场站、农村公路网络和港口码头航道等基础设施建设,实现交通、邮政和电信多方融合发展,提高运输能力和效率。同时,争取政府和行业企业更多政策、资金支持,强化铁路建设,推进西部陆海新通道平陆运河项目建设,营造做大交通、大抓交通的良好氛围。

(2)积极探寻公路客运发展新路。做好高铁冲击较大的客运班线的跟踪管理,做出相应调整,开通更多未通高铁地区的客运班线,减缓客运下降幅度。加强调研,积极应对市场变化,及时调整经营和管理策略,加快推进道路客运集约化改造,继续优化农村公路客运网,完善偏远地区和农村地区旅客出行条件,提高建制村客运班车通达率,满足群众“最后一公里”的出行需求,助力乡村振兴。

(3)培育和壮大本土运输企业。出台扶持运输行业发展的优惠政策,积极培育大型公路货运企业,引进和培育实力雄厚的港口和航运企业;加大对企业在运输工具更新、技术改造、集装箱联运和新航线开辟等方面的资金支持,适当降低航运企业船舶更新、技术改造贷款门槛,解决企业融资难的问题;适当减免有关费用;加强安全宣传教育,加大安全监管力度,营造交通运输行业浓厚的安全意识,确保行业壮大且安全生产形势稳定。

(4)提升货运信息平台服务能力。不断采取积极措施,吸收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体零散货车货船加入货运平台网络,争取货源企业将大宗货源信息交由货运信息平台统一发布和运输。为企业实时提供货源供需状况信息,为交通货物运输提供良好的条件和支撑,实现交通运输的合理配置和效益最大化。加强与国际枢纽港之间的航运联系,加密广西至东盟、日韩国家及港澳台地区重要港口的直达集装箱班轮航线,拓宽航运货源渠道。

(5)提高政府服务水平。加快政策配套,推进交通强区构建现代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建设,落实综合交通运输发展资金保障、交通基础设施建设资源要素保障、交通运输行业治理能力等方面的工作举措。深化交通建设与运营机制改革,增强政府有关部门服务意识,简化办证审批流程,提高办事效率,通过制定出台相关铁路项目运营补贴政策、推行普通国省道“建养一体化”、完善成品油价格和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政策等各种手段,降低企业运营成本。同时,加强市场监管,营造良好的市场环境。

5 结语

通过对交通发展历程的研究,反映交通运输发展阶段特征,有利于广西不断推进“公、机、铁、水”立体式交通,建成“全国前列、西部领先”的交通大省(区),乃至2035年基本建成全国一流交通强区,有效支撑和引领全区经济社会发展迈入现代化,为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壮美广西作出更大贡献。

猜你喜欢

广西交通建设
广西贵港
繁忙的交通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小小交通劝导员
毛主席来到我广西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广西出土的商代铜卣
广西诗歌五人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