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场视角下促进学生科学思维进阶的实践研究①
——以“电阻”教学为例
2022-11-17姜栋强
姜栋强
(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中小学教师研修中心,江苏 南通 226100)
“思维场”是指思维发生、运行的内外部条件及相互作用系统。课堂教学中的思维场策略是以培育学生创新思维能力为主线,促进学生从被动学习到主动学习、从集中性思维到灵活性思维、从低层次基础思维到高层次深度思维的进阶。笔者以苏科版物理九年级上册“电阻”教学为例,考察思维场中的科学思维,探讨帮助学生建构和完善“电阻”概念、促进学生的科学思维进阶的教学途径,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1 激趣引思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新授课的导入环节,以实验或真实情境导入新授内容,可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使他们尽快主动融入课堂教学。对于初中生,不仅仅要关注实验现象和情景的新奇、有趣,更要有针对现象的思维,从而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在“电阻”教学中,将问题和魔术结合,使学生兴趣和思维并进,达到激趣引思的目的。
教师提问:我们可以吹灭蜡烛,能不能把灯泡吹灭或者吹亮呢?这一问题对接了学生原有的生活经验和认知,又提出了出乎意料的任务,随之而来的实验现象则让学生惊讶不已:教师连接一个简单的电路,如图1所示(虚线框内的蜡烛暂时不让学生看到),闭合开关,小灯泡发出微弱的光,教师轻轻一吹,灯泡变亮了。
图1
科学探究是核心素养的重要方面,应基于实际的生活现象,在课堂教学的导入环节教师应巧妙设计,把握时机,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好奇,积极思维,促使他们自然地采用科学探究的方式来解决自己的疑惑,核心素养的培养悄然铺垫其中。
2 初探启思
初中物理概念的建构、规律的发现大都基于实验探究,教师要引领学生经历科学家的探究和思维过程,让学生自主建构概念、“发现”规律。在“电阻”的教学中,学生对电阻这一概念的理解是一个进阶、深入的过程,需要有一定的实验体验和感悟,教师需要采用巧妙的方法,达成进阶效果。
教师展示图2所示的实验装置,学生在两个鳄鱼夹之间接入不同的物品(玻璃棒、钢皮尺、塑料尺、铅笔芯等,还有长短、粗细不一的铝条、铜丝、不同粗细的镍铬合金丝等),并把实验的发现填在记录表中,再谈谈自己的收获。
图2
可以把接入的物品分成两类,一类能使灯泡发光,说明接入的物品可以导电;另一类不能使灯泡发光,说明接入的物品不可以导电。实验把学生带入思维场,为电阻教学奠定了认知基础。
学生通过实验发现:生活中的物品一般可分为两类,一类可以导电,另一类不可以导电,在后续的教学中要帮学生精准建构“导体”和“绝缘体”概念。虽然用“可以”和“不可以”区分“导体”和“绝缘体”是不够严谨的,但是这种不够严谨的认知对接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前概念,这样的对接可以使学生参与教学的兴趣得到有效的提升,使他们倍感亲切。
在实验体验过程中,学生形成了如下的思维链接:灯泡发光,说明被接物品能导电,反之不能导电,即物品是否为导体可以通过灯泡是否发光来判断,这为后面的探究奠定了思维基础。
给学生一定的实验时间和空间,我们能通过学生的实验和记录发现意外的收获。学生发现接入铝丝、铅笔芯时灯泡的亮暗程度不一样,这一发现会引发学生思考:不同的导体使电流通过的能力可能是不同的;也可能不同的导体都对电流有阻碍,而且这种阻碍作用是有差异的。除此之外,学生还可能产生困惑:接入两种不同的导体时,灯泡亮暗程度不易区分,能否有一种更好的方法来显示电路中的电流呢?这也为后续进一步探究做了思维铺垫。
在这个环节中,随着学生参与实验探究,在实验中根据具体的实验现象建构“电阻”的初步认识,思维也逐渐深入、清晰,学生发现物体有“可以导电”和“不可以导电”两个种类,从而初步建构“导体”和“绝缘体”概念,与此同时,学生又发现了不同导体间存在导电能力的差异,存在对电流的阻碍作用,并且这种阻碍作用也存在差异,仅用灯泡亮暗不易区分。随着实验探究的深入,学生的思维越来越清晰。
3 再究深思
学生进一步的思维源自前面实验初探的收获和困惑,在学生的思维场中无形中多了一些问题:导体的导电能力或者对电流的阻碍作用有大小之分,而且大小与导体材料有关,还与其他因素有关吗?我们能否采用一种更科学、精准的方法来显示电路中电流的大小?这些问题又驱动学生进一步的思考和探究。此时,在教师的引领下,学生开启再探究的时机已经成熟。
为了进一步提升学生对影响“电阻”大小因素的认识深度,教师引导学生对前面的实验再次进行分析与对比,对“可以导电”物品的导电效果进行探索。学生发现:(1) 改变接入铜丝的粗细或者长度时,灯泡的亮度也会发生改变。(2) 把两个鳄鱼夹直接夹在一起(中间不接铜丝或铅笔芯)时,灯泡最亮。此处,随着实验的进一步深入,促进了学生思维的进阶。
教师提出问题:(1) 结合刚才的实验,你发现了什么?(2) 导体能导电,为什么在两个鳄鱼夹之间不接任何导体,直接相接时,灯泡最亮呢?这两个问题很快让学生感受到导体不仅能导电,同时对电流也有一定的阻碍作用,让学生认识“电阻”,电阻的大小是导致灯泡亮度不一样的原因,并初步认识到:电阻的大小不仅与材料有关,还可能与长度和横截面积有关。
结合前面的探究和教师的启发,教学达成了两个效果:(1) 水到渠成的真猜想。结合实验,学生锁定了导体电阻的大小可能与导体的材料、长度、横截面积有关。(2) 润物细无声的巧设计。学生想到用电流表来弥补用灯泡亮暗表征电流大小的不足,也想到运用控制变量法来探究影响电阻的因素。在整个再探究过程中,学生通过实验尝试,猜想并表达依据,利用小组讨论、合作探究完成器材选择、研究方法的确定、数据信息的收集,最终得出结论。让学生在亲身经历中揭秘电阻的本质,提升学生对电阻的认识,达到新知内化、思维进阶的效果。
4 且行且思
课堂导入的精彩不只是在开始环节引入课题和激发学生的兴趣,还要前后呼应,对接学习的重点和难点,养成学生的良好思维习惯,提升他们的自主学习能力,并顺势对接更多的知识应用。对所学知识的应用能进一步彰显物理学的特色和魅力,学以致用,用以促学。
再次观看导入环节的实验,把原本罩在里面的钨丝和小蜡烛呈现给大家,此时学生看到蜡烛正在给钨丝加热,灯泡发出微弱的光,吹灭蜡烛后灯泡变亮了,请学生分析灯泡变亮的原因。此时,学生经过思考和交流,可以形成一条明晰的思维路径(图3)。
图3
实验奥秘已经揭晓:导体电阻的大小受温度的影响,但是影响到什么程度?教师此时可以展示不同金属导线(长均为1 m,横截面均为1 mm2)在不同温度时的电阻值(表1),请学生结合表格数据谈谈自己的发现。在思考与分析、交流与讨论中学生发现:(1) 生活中室温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是微小的,小到可以忽略不计;(2) 电路中的导线、开关等的电阻也是非常小的,也可以忽略不计。至此,进一步揭秘了电阻是导体本身的一种物理属性(图4)。
表1
图4
5 进阶广思
本课围绕学生知识建构、能力和素养提升的目标,每个目标都是循序进阶、互相渗透,直指学生核心素养的提升。如建构“电阻”这一概念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经历“物体能否导电”“导体能导电的同时,也对电流具有阻碍作用”“导体的电阻大小还与温度有关”“通常室温的变化对电阻的影响很小”“电阻是导体本身的物理属性”等,这一系列的过程促进了学生建构知识这一关键能力的进阶提升。
在学习的过程中,通过任务驱动,使学生学习活动和思维逐步深入。在思维场中,思维空间可以不断拓展,这意味着思维进阶还应有广度上的考量。如试着改变电路中的电流、试着细分接入电路中物体的种类、多次尝试改变接入导体的长度和粗细等,系列任务有利于学生开阔思维,是思维场的进一步延伸。
这节课不仅仅是让学生认识和探究电阻的性质,更是让学生从中感受到在让导体、绝缘体、半导体和超导体在社会进步中的作用,养成学生的科学态度和责任。
本节课教学的思维导图如图5所示,学生的学习能力通过建构电阻概念、探究电阻的影响因素等活动得到了提升,即“为学”;而在学习过程中,学生应用自己的知识储备和能力完成了各项任务,这是解决问题的能力,即“为事”;在“为学”“为事”的深入展开中,注重价值观念的正确导向,学生的“为人”品格也得了真正的提升。
图5
6 结语
以课堂为主阵地,深挖教材中的核心素养,对接每一节课的落脚点,以学生的思维进阶为主线,促进学生在知识的自主建构和熟练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形成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正确价值观、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