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一起“趣”体操
——后塍幼儿园快乐体操课程的设计与实施

2022-11-17瞿晓琳

幸福家庭 2022年9期
关键词:协调性体操教师应

■文/瞿晓琳

3~6岁的幼儿正处于身体发育的关键时期,其身体素质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幼儿的健康成长。《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指出,幼儿园要开展丰富多彩的户外体育活动,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的兴趣和习惯,增强幼儿的体质,提高幼儿对环境的适应能力。快乐体操是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形式,它结合舞蹈、音乐、体育运动等多种形式,以体操的基础动作为载体,注重体育运动的趣味性、 娱乐性、多样性。本文基于课程游戏化的背景,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围绕如何科学有效地开展幼儿园快乐体操课程进行了探讨,以期帮助教师通过快乐体操课程,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 发展。

一、快乐体操概述

快乐体操是在基本体操的基础上结合幼儿的身心发展特点而形成的一种体操形式,它旨在培养幼儿正确的体态,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快乐体操将身体锻炼、舞蹈姿势等内容巧妙结合,通过活泼欢快的节奏,让幼儿在快乐的氛围中得到锻炼。快乐体操主要具有以下特点。

(一)音乐的趣味性

荀子在《乐论》中写道:“乐者,乐也。”他认为音乐使 人快乐,能够满足人的情感需要。在音乐的长期熏陶下,人的感受、想象、思维等能力能够得到发展,精神世界更加丰富、完善。例如,在学习“青蛙跳”这个体操动作时,教师可以通过歌曲《小动物模仿操》激发幼儿的兴趣。当幼儿逐渐掌握体操动作后,教师可以通过互动游戏提升幼儿的动作水平。在游戏中,教师如果只是让幼儿重复地进行单一动作,容易使幼儿丧失学习兴趣。但是,教师通过播放歌曲,让幼儿跟着音乐进行活动,可充分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从而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二)动作的适宜性

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教师应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而不是以“一刀切”的方式对所有的幼儿提出同样的要求。《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针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了对应的教育建议,列举了促进幼儿有效学习和发展的教育途径。例如,针对柔韧练习中分腿体前屈这个动作,教师应对不同年龄阶段的幼儿提出不同的要求,比如3~4岁幼儿的目标是双手同时摸双脚,而4~5岁幼儿则可以尝试异侧手碰脚的动作。

(三)形式的多样性

为了实现教育目标,教师应在教学过程中选择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俗话说:“教学有法,但无定法,贵在得法。”在教育活动中,教师要综合考虑各种教 育因素,采取多种形式激发幼儿的兴趣,让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

二、快乐体操与幼儿发展

(一)对幼儿平衡能力发展的影响

学龄前儿童正处于平衡能力发展的重要时期,幼儿平衡能力的发展能增强其身体的灵活性和协调性。快乐体操根据幼儿年龄的增长逐渐增加动作的难度,可以使幼儿在不断的锻炼中增强平衡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快乐体操,对平衡感较弱的幼儿进行耐心的指导和训练,不断提升幼儿的平衡能力。

(二)对幼儿身体协调性的影响

身体的协调性是指身体在中枢神经系统的控制下,各关节、部位之间相互配合而完成某一特定动作的过程。幼儿身体的协调性包括手眼协调能力、手脚协调能力等,如果幼儿的协调性较差,就会在体操运动中出现动作笨拙、不到位或不美观的情况,从而影响幼儿参加快乐体操的积极性。幼儿通过快乐体操锻炼可以提高身体的协调性,从而更好、更快地完成各种肢体动作。

(三)对幼儿柔韧性的影响

柔韧性一般是指幼儿在运动过程中身体活动的幅度和肌肉拉伸的范围。快乐体操包含拉伸、蹲起、跑跳等动作,能够很 好地锻炼幼儿身体的肌肉和韧带等组织,有助于提高幼儿身体的柔韧性。

三、快乐体操的设计与实施

(一)快乐体操的设计

1.设计背景。我园根据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实际情况进行了分组研讨,制定了适合本年级的“快乐体操实施计划”,每周定期开展“快乐体操”教学活动。为了丰富幼儿快乐体操教育活动的内容,我园教师综合考虑各领域的内容,认真备课,设计符合本班幼儿身心发展特点的教学活动方案。在活动过程中,教师利用观察记录的方法及时了解幼儿的情况,并给予精准的指导。在活动结束后,我园教师开展集体研修,对活动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探讨,在探讨中提升,在观摩中成长。

2.设计思路。针对不同年龄段幼儿的发展水平,我园教师设计了对应的活动方案。以爬行练习活动为例,见表1、2、3。

表1 小班幼儿(3~4岁)爬行练习活动方案

(二)快乐体操的实施

1.实施途径

首先,示范讲解动作。3~6岁的幼儿心性相对不稳定,易受外界环境刺激,无法长时间地集中注意力。比如,一名幼儿因为某些事情突然哭了,其他幼儿在听到哭声之后,注意力也会发生转移。因此,教师应尽量去除外界因素的干扰,让幼儿的注意力集中在观看体操示范上。例如,在进行“小熊和木头人”这一游戏活动时,教师可先播放相关的视频,让幼儿观察小熊跳的动作,同时鼓励幼儿进行模仿,从而吸引幼儿的注意力。接着,教师可以示范正确的“熊跳”体操动作,让幼儿观看动作的图片或视频,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在重复练习几次后,教师可带领幼儿一起练习“熊跳”,在幼儿游戏的过程中规范他们的动作。

表2 中班幼儿(4~5岁)爬行练习活动方案

表3 大班幼儿(5~6岁)爬行练习活动方案

其次,鼓励小组合作。在快乐体操的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根据不同幼儿的能力和发展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进度。幼儿的发展存在个体差异性,有的幼儿能力相对较强,记忆体操动作所花费的时间比较短,在学习快乐体操的过程中相对顺利。而有的幼儿身体协调性不强,在练习分解动作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左右不分的情况。因此,为了让幼儿更好地掌握动作技能,教师可以把能力较强的幼儿和能力相对弱的幼儿分在一组,促进同伴间的互相学习,增进幼儿之间的友谊。例如,在学习“小熊爬”这一动作时,很多幼儿会分不清在什么时候该出右脚,在什么时候该出左脚。对此,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实际情况,把他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让幼儿采取互帮互助的学习方式,从而掌握动作要领。

最后,开展趣味竞赛。在学习快乐体操的过程中,幼儿难免会因为反复练习、动作单一等丧失学习的乐趣,这就需要教师及时介入,在不同时间段开展趣味竞赛,让幼儿保持学习体操的兴趣,帮助幼儿更好地掌握体操动作。例如,在练习“侧向爬”这一动作时,教师可先让幼儿观察图片,说一说这个动作该怎么做,再演示动作要领,让幼儿自己练习。此外,教师应适时组织趣味竞赛,让幼儿自由分 组,采用“侧向爬”的动作从相同位置出发,比一比哪一组最先到达终点位置,获胜的小组每人都可获得一朵“小红花”。教师采用这种方式,既能增加快乐体操的趣味性,又能促使幼儿积极地参与其中。

2.实施要点

一是实施的系统性。为了促进幼儿身心的健康发展,提高其身体协调性、灵敏性,发展他们的沟通、交流、合作等能力,教师应提前进行系统的培训,从专业角度出发开展体操活动。

二是动作的规范性。为了保证幼儿体操活动的科学性和实效性,教师应根据体操活动的基本规律和幼儿的身心发展情况,开展适合幼儿的快乐体操活动。

三是活动的情境性。快乐体操是一种新型的体育运动形式,它融合了音乐、舞蹈、体育运动等多种形式。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创造多种情境,让幼儿在趣味情境中进行学习,提高幼儿的参与度。

四、快乐体操与区域资源

(一)给予空间,展现魅力

随着快乐体操课程在幼儿园的实施和开展,幼儿已初步掌握基本技能。为了更好地实现幼儿园与社区的资源共享,教师可利用“教育进社区”等活动,让更多幼儿参与快乐体操活动。

(二)参与其中,拓展能力

为了让幼儿更好地参与活动,教师在帮助幼儿掌握规范体操动作的同时,可让幼儿自主讨论如何加大动作的难度,进而提升自身能力。

总之,在快乐体操的设计与实施过程中,教师要结合幼儿具体情况适时调整,以增强幼儿的身体素质,让幼儿获得良好的活动体验,从而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同时,教师应继续研讨,不断优化快乐体操方案,提高快乐体操活动的质量。

猜你喜欢

协调性体操教师应
语文教师应具备的“文本素质”
博物馆扩建设计的环境协调性
体操
思维体操
思维体操
小学低年级教师应处理好的几种关系
一种基于非协调性跳频通信的高效密钥协商方法
头脑体操
中西医联合治疗头位协调性子宫收缩乏力36例
教师应上好语文综合性学习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