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有效学习
2022-11-17薛梦洁
■文/薛梦洁
幼儿有着与生俱来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好奇、好问、好探索是幼儿的特点。幼儿园为幼儿提供了户外种植地和班级种植角,期望幼儿通过亲手种植,亲自管理,亲眼发现,亲历成长,实现与大自然的互动,拉近与大自然的距离。陈鹤琴先生提出:“大自然、大社会是活教材。”种植活动中幼儿亲身实践和探索,它为幼儿展现了大自然的本色,激发和满足了幼儿的好奇心。
一、幼儿园开展种植活动的价值
种植是幼儿园常见的活动,它是幼儿与植物、泥土、水、阳光、农用工具等接触的“游戏”。通过种植活动,不仅能加深幼儿对植物生长过程、植物生长所需因素的认知,还能提升幼儿科学探究、数量统计、空间规划、分工合作等方面的能力。
(一)教师课程观念系统化
种植活动是幼儿园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幼儿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虞永平教授说:“对于幼儿来说,学习是什么?就是行动,就是有事可做。”教师只有树立系统的课程观念,并且把这种观念转化成实际行动,真正做到“放手”,把种植主动权还给幼儿,让幼儿成为种植活动真正意义上的主人,才能真正促进幼儿的发展。
(二)幼儿活动评价多元化
多元化评价是幼儿园教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通过观察、记录、讨论、分析、判断,得出评价结果,并以此制定有针对性的、适合幼儿发展的培养目标,从而支持幼儿的有效学习。
(三)校园资源利用最大化
种植园地是幼儿园设施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系统地帮助幼儿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教师可以最大化地整合幼儿园的花房、种植地、果园等资源,让幼儿自己动手操作,探索植物生长的奥妙。
二、现阶段幼儿园种植活动实施现状与分析
(一)多元学习,培养教师课程观念
一是理论学习。教师可以根据课题内容,通过网络、书籍、杂志拟定阅读清单,定期开展阅读活动。教师可以借鉴虞永平教授的《小小园丁——幼儿园资源课程丛书》,对比活动开展的形式,梳理活动内容,制定支持幼儿有效学习的策略。
二是观摩交流。教师可以每月定期开展观摩活动,让本班幼儿观察其他班级的种植地、班级自然角。幼儿之间可以互相学习,交流种植经验,反思自己在种植互动中存在的问题。在观摩交流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观察幼儿的行为,并对下一次活动进行调整。
三是参观培训。教师可以积极参与相关部门和周边城市组织的学习研讨活动,学习其他园所的先进教育理念,召集课题组其他成员进行研讨,及时调整接下来的课题活动方向,以支持幼儿的发展。
(二)明确思路,深化课题研究
在种植活动中,教师需要支持幼儿的探究行为,鼓励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产生积极互动,让幼儿能围绕种植活动进行深入、持续地探索和研究。教师课题组成员之间应该明确课题目标,在互学、互动、互享中,整合支持幼儿有效学习的方法,帮助幼儿获得全面发展。
1.开展对比研究,聚焦幼儿种植经验。教师可以根据前期种植活动的情况,梳理幼儿园种植课程的经验,再回归到实践层面,站在幼儿的立场,反思幼儿园种植课程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种植课程目标模糊,缺乏专项性。在种植课程开展和实施的过程中,一些教师缺少前期调查,没有完整、合理地规划,导致幼儿对种植活动的认识较模糊。一些教师对种植课程的总体目标、实施框架也缺乏认识,对种植课程的内容、过程、经验没有深入梳理,空有理论而缺少实践经验支持,忽视了幼儿生活经验的积累。
第二,种植课程内容薄弱,缺乏选择性。幼儿园种植课程包括培育、观察、种植、测量、记录、加工制作、手工创意等多方面,但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种植课程在实施时存在模式化、简单化的现象。首先,种植的植物种类单一,教师没有深入了解幼儿生活经验,挖掘幼儿在种植活动中感兴趣的植物资源。其次,种植活动重视播种、收获的过程,教师没有及时评价活动中幼儿的表现,从而导致种植活动 的各个环节缺乏连续性。最后,种植课程未能与其它课程相互渗透,教师只是单一地进行了总结,未能有效推动幼儿主动、深度地学习。
第三,种植课程形式单一,缺乏创新性。笔者发现,在现阶段开展的活动中,幼儿大多是根据教师的安排对种植地或自然角开展浇水、拔草等简单的工作,而翻土、选种、播种、施肥、除虫等较为复杂的工作均由教师负责,这导致幼儿未能充分参与种植活动,不能尽情享受劳动带来的乐趣。同时,教师在种植活动中不太重视对幼儿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等主动探究能力的培养,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情感体验不足,积极性、主动性受到影响。
第四,种植课程评价无效,缺乏整体性。课程评价是指教师在课程实施过程中基于幼儿在种植活动中的表现给出的过程性评价,其关键点在于通过评价结果的反馈来提高幼儿对课程参与的积极性。教师应根据幼儿对课程的感兴趣程度及时调整课程的实施内容与方式,根据自身教育理念、课程落实措施、评价内容与幼儿能力提升情况等方面进行整体规划。
2.积极开展实践研讨,支持幼儿有效学习。为了让种植活动能持续开展,教师可以先带领本班幼儿每月定期观摩其他班级的种植地和自然角,再组织集中研讨活动,让幼儿在相互交流中学习,积累种植经验。在研讨活动中,教师可以根据幼儿的发言梳理关键经验,总结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有效学习的方法。
三、种植活动中支持幼儿有效学习的方法
通过种植活动促使幼儿接触自然,关注植物的生长变化,形成乐于提问、主动探究的学习品质,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
(一)明确种植课程目标,关注幼儿关键经验
有学者提出,关键经验可以作为课程的二级指标。目标性是关键经验的主要特征之一。比如,教师可以让幼儿讨论“向日葵为什么这么喜欢太阳”“向日葵的种子收割了还能长出瓜子吗”“向日葵什么时候开花啊”“向日葵为什么长那么高”等问题。教师在调查幼儿关于向日葵的经验后,与幼儿一起确定种植目标,然后一起讨论种植区域的选择、种子的了解和收集、种植计划的制定、播种的方法、向日葵的观察和管理等问题。在这个过程中,幼儿每天乐此不疲地持续跟踪向日葵的生长情况,随时记录小苗的变化,并想办法解决问题。向日葵每天都在发生变化,幼儿每天也在观察实践中逐渐成长。
教师在观察、倾听的过程中,捕捉到幼儿对葵花籽的兴趣点,生成了班本课程“向日葵成长记”的主题活动,调整后形成了关键经验梳理表(见表1)。
表1 幼儿种植课程关键经验梳理表
(二)更新教师课程理念,创新课程开展模式
教师可以通过各种研学活动,更新课程理念,完善种植课程规划,创新种植课程形式。在种植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创新种植课程形式,促使幼儿积累关键经验。
(三)支持幼儿记录活动,提升幼儿学习趣味
教师可以鼓励幼儿尝试用图画、符号、照片等方式,形象地记录猜想、探索、发现的过 程,帮助幼儿将收获的植物知识系统化。
(四)加强经验分享,激发幼儿探索欲
教师应及时了解幼儿活动需求,支持幼儿在种植活动中与植物、同伴、教师积极互动。同时,教师可以鼓励幼儿与同伴分享探究过程,倾听同伴的观察结果,与同伴共同梳理关键经验。
(五)完善课程评价,支持幼儿有效学习
在课程评价中,教师应着眼于幼儿的学习过程、成长历程和幼儿知识经验的获得,关注幼儿在整个过程中的感受体验。在过程性评价中,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动态和成长轨迹,尊重幼儿的个体差异,不断反思、改进、优化活动方案。
在本文中,笔者初步阐述了幼儿种植活动的价值与意义,但对于幼儿的个案观察与行为解读还比较浅显,支持幼儿有效学习的方法还不够深入,还需要进一步解读幼儿活动中的行为,引导幼儿交流自己的想法,让幼儿形成系统的思考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品质,使幼儿获得整体的 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