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的效果

2022-11-17吴孙思程塞渊高尚璞李咏梅

中国医药导报 2022年28期
关键词:血热证凉血银屑病

吴孙思 程塞渊 高尚璞 李咏梅 杨 波

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皮肤科,上海 200032

银屑病是以红斑、鳞屑为主要表现的免疫介导的炎症性皮肤病,相关数据显示,该病的全球患病率为0.09%~5.10%,我国患病率达0.47%,该病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1]。银屑病的西医治疗多以缓解临床症状为主,效果不稳定。中医认为银屑病属于“白疕”“干癣”范畴,并强调“血热”是银屑病发病的首推因素,故而中医治疗主张清热凉血解毒[2]。泻肝凉血解毒方具有泻火解毒、清热凉血的功效,是马绍尧教授治疗银屑病的经验方[3]。有研究报道,泻肝凉血解毒方能有效改善银屑病小鼠的皮损[4]。研究认为,患者辅助性T 细胞17(helper T cell 17,Th17)细胞的异常活化,白细胞介素(interleukin,IL)23/Th17 轴的失调,可促进角质形成细胞、树突状细胞产生炎症因子,参与银屑病的发生、发展[5]。鉴于此,本研究通过观察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此类疾病的效果,以期指导临床工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收集2020 年1 月至2021 年3 月上海中医药大学附属龙华医院(以下简称“我院”)收治的寻常性银屑病患者80 例。纳入标准:(1)西医诊断参考《中国银屑病诊疗指南(2018 完整版)》[6],中医诊断参考《寻常性银屑病(白疕)中医药循证临床实践指南(2013 版)》[7],辨证分型为血热证,具备主症和1 项以上次症确诊,主症:①皮损鲜红;②新出皮疹不断增多或迅速扩大。次症:①心烦易怒;②小便黄;③舌质红或绛;④脉弦滑或数。(2)血、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均正常。(3)签署知情者同意书。排除标准:(1)已知对本研究中所用药物过敏;(2)合并有内分泌、呼吸、消化、循环、血液系统、肿瘤等严重疾病;(3)妊娠及哺乳期妇女;(4)合并精神疾;(5)近期有免疫抑制剂使用史;(6)急性进展期红皮倾向或皮损明显消退。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40 例。研究组女17 例,男23 例;病程2 个月~10 年,平均(4.76±2.89)年;年龄21~60 岁,平均(38.05±7.89)岁。对照组女18 例,男22 例;病程3 个月~11 年,平均(4.89±2.79)年;年龄20~59 岁,平均(38.23±7.70)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伦20200124)。

1.2 研究方法

对照组口服复方青黛胶囊(陕西医药控股集团天宁制药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5 g/粒,生产批号:20191012),4 粒/次,3 次/d,饭后服用;同时外用卡泊三醇软膏(爱尔兰利奥制药有限公司,规格:15 g∶0.75 mg,生产批号:20190824)于皮损部位,1 次/d。研究组口服泻肝凉血解毒方(我院药剂科制备),方药组成:牡丹皮、赤芍各9 g,大青叶、紫草各15 g,丹参、土茯苓、水牛角、生地黄、白花蛇舌草、白茅根各30 g,水煎温服,早、晚餐后各200 ml;同时外用卡泊三醇软膏于皮损部位,1 次/d。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 周。

1.3 观察指标

①临床疗效评估:采用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soriasis lesion area and severity index,PASI)[6]评价治疗前后两组皮损的浸润、红斑、鳞屑及面积情况,计算疗效指数[8]。疗效指数=(治疗前PASI-治疗后PASI)/治疗前PASI 评分×100%。其中疗效指数<30%为无效,30%≤疗效指数<60%为好转,60%≤疗效指数<90%为显效,疗效指数≥90%为痊愈。②中医证候积分:评价治疗前后的皮损鲜红、新出皮疹不断增多或迅速扩大、心烦易怒、小便黄及皮肤瘙痒症状。根据无、轻、中、重评分0~3 分,分数越高,症状越严重[7]。③炎症因子检测:治疗前后,抽取肘静脉血5 ml,以离心半径10 cm,3 600 r/min 离心6 min,取上清液置于低温冰箱(-40℃)内待测。使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IL-17、IL-22、IL-23,操作方法严格按试剂盒说明书进行,试剂盒购自上海酶联生物科技有限公司。④记录两组治疗期间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6.0 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采用例数和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治疗前后PASI 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

两组治疗前PASI 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PASI 及中医证候积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SI 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PASI 及中医证候积分比较(分,)

注 PASI: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

2.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比较

治疗前,两组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治疗后,两组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比较(pg/ml,)

表3 两组治疗前后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比较(pg/ml,)

注 IL:白细胞介素

2.4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比较

在本研究过程中,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发生。

3 讨论

目前西医治疗寻常性银屑病的主要手段包括生物制剂、免疫抑制剂、外用药和光疗等,具有一定的效果,但难以彻底改善临床症状。中医认为,寻常性银屑病多由血分热毒炽盛,营血亏耗,瘀血阻滞,化燥生风,肌肤失养所致,治疗主张泻火解毒,清热凉血,并提出泻肝凉血解毒方。方中水牛角重用为君药,其性寒、味苦咸,主入心、肝经,善泻心、肝二经之火,清热凉血解毒之力卓。赤芍性微寒,味苦,能清肝热凉血,且善活血祛瘀;牡丹皮性微寒,味苦辛,可清肝热凉血,还能疏肝行瘀;生地黄性寒、味甘苦,能凉血滋阴;三药秉寒凉之性,入肝经辅以清肝、滋肝、疏肝之法而有清热凉血、活血滋阴之效。紫草、大青叶入肝经以清热解毒、凉血消斑;丹参入心、肝经,能凉血活血、清心除烦;土茯苓、白花蛇舌草入肝经,可清热解毒利湿;白茅根能凉血止血、清热利尿。纵观全方共奏泻肝火而解毒,清肝热而凉血之功[3,9]。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的临床效果优于对照组,中医证候积分低于对照组,提示与常规中成药治疗比较,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患者,可促进症状改善,效果显著。

既往有研究证实[10-13],银屑病是Th17 细胞介导,由IL-23 作为驱动因素的免疫性皮肤病,IL-23/Th-17 轴是导致银屑病发病的主要信号通路。在寻常性银屑病发病的初始阶段,耐受性丧失(如自身抗原活化)或未知的环境刺激会导致皮肤树突细胞的活化,随后刺激IL-23 大量增加,在此基础上,Th17 细胞数量增加,并产生大量IL-17、IL-22,这些细胞因子大量分泌并参与这以下病理过程:①形成炎症反应,参与中性粒细胞的成熟增殖;②促进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14-16];③刺激机体细胞合成IL 类细胞因子,加快患者微血管形成、表皮增生;④通过促成表皮增生和终末分化改变,导致角质细胞过度增生,形成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的特征性肥厚皮损[17-19]。而IL-23 虽不是Th17 细胞分化过程中的必需因子,但其可通过IL-23R 信号通路活化细胞内转录因子STAT3,进而参与着Th17 表型稳定、存活及增殖等过程,从而形成了IL-23/Th17 轴免疫应答途径[20-22]。本研究结果显示,泻肝凉血解毒方可有效降低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提示泻肝凉血解毒方可能通过调节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来减轻机体的炎症反应作用,从而缓解角质形成细胞的过度增殖、减慢患者微血管形成、表皮增生速度、防止角质细胞过度增生,有效缓解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患者的临床症状。现代药理学研究表明[23-25],牡丹皮有效成分槲皮素具有抗增殖、抗炎、抗氧化的作用;白花蛇舌草具有抗菌消炎、抗氧化、抵抗化学诱变等作用;土茯苓可抑菌抗炎,还具有免疫调节功能。

综上所述,寻常性银屑病血热证患者采用泻肝凉血解毒方治疗,可促进症状改善,效果显著,同时还可降低血清IL-17、IL-23、IL-22 水平。本研究的局限性在于纳入患者来源单一,且样本量偏少,远期疗效和安全性也有待研究。

猜你喜欢

血热证凉血银屑病
凉血五花汤洗剂雾化冷喷治疗血热型面部皮肤病的疗效观察
清热凉血散结方外用治疗化疗性静脉炎疗效观察
银屑病血热证与血燥证肠道菌群特征研究
寻常型银屑病治验1则
土槐饮加减治疗血热证银屑病的临床观察
凉血活血解毒法内服外洗治疗糖尿病合并银屑病的有效性
寻常型银屑病合并手指Bowen病一例
钙泊三醇倍他米松软膏在银屑病治疗中的应用
妊娠与银屑病
李斌教授治疗寻常型银屑病血热证的经验撷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