益气活络生肌汤对气虚血瘀型糖尿病足患者的影响
2022-11-17张桐毓杨传慧郑之陈王国凤
张桐毓 杨传慧 郑之陈 王国凤
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内分泌科,江苏连云港 222000
糖尿病足患者截肢后5 年死亡率高达70%以上[1-2]。负压封闭引流(vacuum sealing drainage,VSD)治疗糖尿病足可增强血液灌注,缓解患者肢体症状,但溃疡面愈合缓慢、治疗效果有限[3-5]。中医将糖尿病足归属于“坏疽”等范畴,是血瘀日久、疾病向纵所致,治疗以益气养阴、解毒通络为主[6]。目前国内已有报道证实,益气活络生肌汤与常规西药治疗糖尿病足可加速溃疡面愈合[7]。糖尿病足周围神经感觉阈值可反映患者周围感觉神经恢复功能情况,既往报道的益气活络生肌汤[7]治疗糖尿病足效果未涉及该方面研究,本研究特探讨了该问题。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0 年2 月至2021 年8 月江苏省连云港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的124 例糖尿病足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研究组,各62 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本研究已通过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批(KY-20190427004)。
表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国糖尿病足防治指南(2019 版)(Ⅲ)》[8]中糖尿病足诊断标准。具有糖尿病史,足部出现溃疡等创面且久治不愈。②参照《糖尿病足中医诊疗标准》[9],辨证为气虚血瘀型,主症包括患足肢端破口溃烂,厚脓性分泌物,创面肉芽组织,下肢趾体肿胀,麻木疼痛;次症包括皮肤干燥,口干、倦怠、目涩,舌黯淡,脉细弱或细涩;主症加次症1~2 项确诊。③凝血功能正常;④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①合并血栓症、恶性肿瘤、胃肠疾病、截肢病史;②重要脏器功能障碍、严重内科合并症;③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等药物。④医患沟通障碍及严重营养不良;⑤近期有血液相关治疗;⑥近3 个月内有糖尿病酮症酸中毒;⑦入组前使用其他药物治疗或其他药物治疗停药<1 个月。
1.2 治疗方法
两组均给予常规治疗措施,包括健康教育,控制基础疾病,降糖、抗感染、扩张血管、抗血小板聚集、改善微循环等。对照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VSD:裁剪一次性引流负压敷料(山东创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覆于创面,覆盖边缘超过创面皮肤边缘3 cm,固定好周围不留间隙;皮肤干燥后使用生物透性薄膜封闭创面;引流管连接负压源,开启持续负压吸引模式(90~110 mmHg,1 mmHg=0.133 kPa);敷料每周更换1 次。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益气活络生肌汤,处方包含:红花、当归、桂枝各20 g,川芎、赤芍、地龙各15 g,桃仁、细辛、透骨草、海桐皮、乳香、没药各12 g,吴茱萸、独活各10 g,鸡血藤6 g,甘草5 g。上述药物1 剂/d,煎熬滤至200 ml 药汁,早晚各口服100 ml。两组均持续治疗8 周。
1.3 观察指标
1.3.1 中医证候评分 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10]评估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5 项主症每项0~6 分;4 项次症每项0~4 分;分数越高表示症状越严重。
1.3.2 临床疗效 参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医药行业标准—中医病症诊断疗效标准(2012 版)》[11]评价效果。①治愈:溃疡面完全愈合,肢体症状消失;②显效:溃疡面减小≥50%,足部皮肤色泽正常,皮肤感觉改善明显;③有效:溃疡面减小<50%,足部皮肤色泽、感觉改善;④无效:症状无改善,溃疡面无缩小或扩大。
1.3.3 创面愈合 记录两组足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
1.3.4 周围神经感觉阈值 治疗前后,采用数字震动感觉阈值检查仪(美国Neurotron 公司,型号:Sensiometer A200,50 Hz)测定患者周围神经感觉阈值。
1.3.5 足背血流情况 治疗前后,采用彩色超声多普勒诊断仪(韩国西门子公司,型号:acuson x150)行双下肢动脉检查,于患踝关节远侧约3 cm 检查足背动脉,记录血管内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
1.3.6 安全性 统计治疗期间截肢、恶心、呕吐、腹泻等不良事件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19.0 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比较采用t 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或百分率表示,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以P <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
治疗后,两组主症、次症中医证候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表2 两组治疗前后中医证候评分比较(分,)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 <0.05
2.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研究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3。
表3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例(%)]
2.3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
研究组足部溃疡肉芽组织出现时间、创面愈合时间短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4。
表4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d,)
表4 两组创面愈合情况比较(d,)
2.4 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感觉阈值比较
治疗后,两组周围神经感觉阈值均低于治疗前,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5。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感觉阈值比较()
表5 两组治疗前后周围神经感觉阈值比较()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 <0.05
2.5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血流结果
治疗后,两组血管内径、血流速度、搏动指数均高于治疗前,且研究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见表6。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血流结果比较()
表6 两组治疗前后足背血流结果比较()
注 与本组治疗前比较,aP <0.05
2.6 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
对照组有2 例呕吐、1 例恶心,总发生率为4.84%(3/62);研究组有1 例呕吐、3 例恶心,总发生率为6.45%(4/62)。两组不良事件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P=1.000)。
3 讨论
85%以上的糖尿病患者截肢起因于糖尿病足[12-13]。中医认为糖尿病足虽病在经络,但气血不合、营卫不足是其重要病理变化[14-15]。益气活络生肌汤具有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效,本研究探讨了其在糖尿病足治疗中的作用。
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活络生肌汤联合VSD 治疗糖尿病足可增强治疗效果。糖尿病患者四肢筋脉失温,气虚无力致血行不畅、瘀血阻络,损伤经络,发于肢末,肢体溃疡[16-17]。中医认为糖尿病足患者气血阴阳亏虚为本,血瘀为标[18-19],应通络止痛治标、益气活血治本。益气活络生肌汤由红花、当归、桂枝等多种药物精制而成,红花活血通经,当归补血活血,桂枝温通经脉,川芎活血祛瘀,赤芍祛瘀止痛,地龙活血通络,桃仁破血行瘀,细辛祛风止痛,透骨草活血通络,海桐皮通络止痛,乳香、没药活血止痛、消肿生肌,吴茱萸温中止痛,独活养血疏经,鸡血藤活血通络,甘草健脾益气,诸药合用共奏益气活血、通络止痛之功。现代药理证实红花可改善血液循环、消炎镇痛[20-21];赤芍中的芍药总苷可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新生,加快表皮生长[22-24]。本研究结果显示,益气活络生肌汤联合VSD治疗糖尿病足可改善患足周围神经感觉功能、增加溃疡区血液供应,推测可能与益气活络生肌汤的通经止痛、消肿生肌、抗血小板聚集、扩张血管、促进新生血管形成、改善血液循环等多种作用有关,也与研究组足部溃疡愈合时间快相互印证。李景宇等[25]研究显示,益气活血生肌方可促进肛瘘术后创面愈合,加快水肿消失。对照组有呕吐2 例、恶心1 例,研究组有呕吐1 例、恶心3 例;症状轻微,无需对症治疗,随着治疗进行可自行缓解,患者耐受性较高。
综上,益气活络生肌汤联合VSD 可增加治疗效果,加速创面愈合,抑制炎症因子分泌,改善周围神经感觉功能及血液循环,且安全性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