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松岛》探析波施曼笔下的墨菲效应与心理演绎

2022-11-17庞好农

外语研究 2022年2期
关键词:吉尔伯特墨菲效应

庞好农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广东 广州 510420)

0.引言

《松岛》(Die Kieferninseln,2017)是德国女作家玛丽昂·波施曼(Marion Poschmann,1969—)的第四部长篇小说,获得2017年德国图书奖。随后,该小说由基恩·卡里加(Jen Calleja)翻译成英文,于2019年3月出版,同年5月入选布克国际文学奖短名单。(Halla 2019)在这部小说里,波施曼通过德国大学教师吉尔伯特·西尔维斯特(Gilbert Silvester)的日本之旅描写了现代社会的心理问题,开启了一扇认知日本青年内心世界的窗户。该小说一出版就引起了国内外学界的关注。俵屋宗達(Sōtatsu Tawaraya)认为“波施曼在这部小说里用日本文化主题和参照物来渲染德国的文化思想,如梦(弗洛伊德)、第二个我(E.T.A.霍夫曼和让·保罗·莱希特)、风景移情主体性(德国浪漫主义)、自我意识(康德主观论)等。”(Sōtatsu 2019)克里斯托弗·施罗德(Christoph Schröder)说:“这部小说以日本为背景,展现了日本各地的风土人情,揭示古代文化与现代文化的冲突,但该作品也内含不少西方神秘主义哲学方面的东西。”(Schröder 2019)布莱恩·哈曼(Brian Haman)高度赞赏《松岛》在人物心理方面的细腻风趣描写,认为这种写作风格给21世纪的德国文坛刮来一股新风。(Haman 2019)的确,《松岛》最突出的艺术特色之一就是心理描写。波施曼笔下人物的心理活动真实再现了现代人的心理危机,揭示了墨菲效应①与基本焦虑、个体人格和性格变异等方面的内在关联。墨菲效应的大意是:事情如果有变坏的可能,不管这种可能性有多小,它总会发生,并造成最大可能的破坏。(蒋木春2012:40)该效应由美国人爱德华·A.墨菲(Edward A.Murphy)于1949年提出。“墨菲效应”的适用范围非常广泛,它揭示了一种独特的社会及自然现象。虽然墨菲效应的绝对性值得商榷,但它所产生的心理张力不可小觑。波施曼的《松岛》就是一部从文学的角度描写和阐释墨菲效应的佳作。本文拟从人物的基本焦虑、爱恨交织、自卑与自负等方面来研究这部小说所呈现的墨菲效应与人物心理演绎的内在关联,揭示现代人与社会发生冲突所产生的心理危机和生存窘境。

1.基本焦虑

基本焦虑是对潜在危险的反应。凯伦·霍尼(Karen Horney)将基本焦虑定义为“在一个被认为具有潜在敌意的世界中感到孤立和无助的精神状态。”(Horney 1991:23)基本焦虑产生的压力会使人们无法与他人和谐相处,其孤独感具有无助性和自发性。在现代社会里,人们对社会的一种既依赖又敌视的矛盾情感被压抑在无意识中而不能化解,从而陷入焦虑。“成年人必须得到社会的认可才能满足自我的物质需要和精神需要。如果社会不能给予人们获得成功的机会,就会造成人们的不安全感,甚至敌意,进而可能使人们陷入一种既依赖社会又敌视社会的不幸处境之中。”(Holmes 2019:78)无能无助之感与恐惧感,以及由敌意导致的内疚感等,又使人们不得不压抑自己对社会的敌意。基本焦虑使人们把对社会的基本敌意泛化到一切人,甚至整个世界,从而感到世间的一切事物和一切人都是潜在的危险。“基本焦虑的分析似乎带有悲观色彩,但悲观色彩往往是人洞悟人生、宇宙,进而奋发、拼搏的心理基础,也是人类生来就有的。”(李珺平2000:8)因此,基本焦虑与现代人的生存环境有着密切的关系。波施曼在《松岛》里从工作焦虑、学业焦虑和情感焦虑的角度描写了现代人的基本焦虑,揭示了生存压力对人格演绎的重要影响。

工作焦虑是现代人生存压力的外在表现形式。波施曼在这部小说里描写了德国某大学副教授吉尔伯特在工作焦虑中形成的心理危机,其工作焦虑主要表现为科研焦虑。吉尔伯特有很重的科研任务,但他对现实或未来科研项目的研究工作能否取得预期结果感到紧张、不安、忧虑、烦恼等,终日处于墨菲效应式的心理恐惧之中。吉尔伯特时值中年,处于建功立业、确立学术地位的关键时期。他是研究影视业胡须设计的专家,正在从事一个相关课题的研究,这个课题由北莱恩河—威斯特伐利亚电影公司、杜瑟都尔福女权组织和科隆犹太社区资助。他研究了胡须式样的历史变迁和上帝画像上胡须的异同,但总觉得自己的研究内容肤浅、华而不实,结论欠缺说服力,对电影业的发展毫无用处。在项目的研究过程中,他一直困扰于墨菲效应,总觉得自己的科研要失败。失败意味着他的能力会遭到学界的贬低、社会的质疑和同事的鄙视,且永远无法晋升梦寐以求的正教授职位。墨菲效应的心理暗示使他觉得自己无能,对在德国的生活和工作都感到索然无趣,于是离家出走成了他逃避现实的唯一选择。

《松岛》还讲述了日本青年与谢(Yosa)的学业焦虑。这种焦虑通常是指学生由于学习能力、学习时间和条件等方面的不足,担心自己无法完成学业所产生的心理焦虑,严重时会使当事人贬低自己,丧失学习动力和生存勇气。与谢专攻石油化学专业,总想成为学校最杰出的学生,但当考试来临时,才发现自己没搞懂的东西太多,复习时间又不够。他对考试不及格的担心与其心中的墨菲效应暗合,导致他对自己更加没有信心。因为担心自己的学业不好而被社会淘汰,与谢特意蓄了小山羊胡子。在日本文化里,男人为保持整洁的面容通常不留胡须;公司一般不愿意雇佣蓄胡须的人。为了规避失败风险对其自尊心的打击,他故意反其道而行之。他的心理是:如果学业不成功,没有公司雇佣,他就可以把责任全推到胡须问题上;如果有公司青睐他,他马上把小山羊胡子剃掉也不迟。然而,在墨菲效应的心理暗示下,他越担心考试通不过,自信心就越弱,最后在学业焦虑中失去了自我,把自杀视为自己逃避现实的唯一出路。

情感焦虑指的是当事人担心自己与他人的关系被异化所产生的一种强烈的心理反应。在《松岛》里,小说主人公吉尔伯特因事业发展不顺而总觉得不好的事情要发生在自己的身上,对妻子玛蒂尔达(Mathilda)也开始不放心了。玛蒂尔达是德国某中学的教师,担任音乐和数学的教学工作。她漂亮、文雅,工作能力强,每个月的收入也比吉尔伯特高。在墨菲效应的作用下,吉尔伯特担心玛蒂尔达会嫌弃自己事业不成功而爱上他人。惧怕被抛弃的心理使他越来越焦虑,他一会儿怀疑妻子与校长有私情,一会儿怀疑妻子与她指导的实习青年教师出轨。妻子与任何异性的接触都会使他忐忑不安,疑心四起,最后梦到妻子与他人偷情。波施曼描写了吉尔伯特的情感焦虑:“她[玛蒂尔达——作者注]否认一切。这只能使他更加确信了自己的判断。玛蒂尔达看起来不同了。特别的狂热、躁动和羞愧……她太离谱了,他不会任其发展的。”(Poschmann 2019:2;以下此书引文仅标注页码)吉尔伯特把梦中见到的一切当作是事实,并向妻子求证。妻子越否认,他越认为是真的。在其心目中,可能发生的事,最后都会发生。此外,波施曼还描写了吉尔伯特和与谢交往期间产生的情感焦虑。吉尔伯特在东京地铁上救下了企图卧轨自杀的与谢,后来两人在仙台地铁站失散。之后,吉尔伯特一直担心与谢会再次自杀。吉尔伯特到达松岛后,一个人在山上的松林中休憩,其脑海里突然出现了与谢跳崖自杀的场景。他看见与谢脱下鞋子,放下书包,正要跳崖;他赶紧冲过去阻止,但在他赶到之前,与谢已跳下了万丈深渊。这个场景实际上是吉尔伯特的幻觉。然而这个幻觉正是吉尔伯特脑海里墨菲效应的潜意识表现形式,也是他情感焦虑的必然结果。

在这部小说里,小说人物所遭受的工作焦虑、学业焦虑和情感焦虑可以被视为一种病理性基本焦虑。他们因臆想的或莫须有的事件而感到紧张不安,无现实依据地预感到灾难、威胁或大祸临头,其心理恐惧的恶化与墨菲效应的常见表现形式如出一辙,致使他们对预感到的不幸缺乏相应的应对能力和消解策略,从而走上逃避之路。由此可见,基本焦虑与墨菲效应在一定条件下相互影响,产生恶性循环,使人的心理产生非理性变化。

2.爱恨交织

如果说基本焦虑营造出小说情节发展的心理氛围,那么爱与恨的此起彼伏就形成了墨菲效应的张力节点。爱恨交织指的是在一定社会语境里爱与恨同时存在所生成的一种矛盾心理。爱和恨在这种心理中的份额大小会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人际关系的亲疏或冲突程度。(Razinsky 2017:134)《松岛》的心理描写独具特色,爱与恨、宽宥与怨怼、挂念与漠然的情感交替出现,展现了人物性格发展的多元性。如果说“爱”是情感的高峰,“恨”是情感的低谷,那么整部小说的叙述都是以波浪状的节奏推进。在爱恨交织的心理描写中,波施曼塑造了个性冲动、柔情难弃、性格固执的中年人和年轻人的同时,她还描写了一种粗犷的、原始的、野性的情感。她笔下爱恨交织的情感有力地表达了作者的愤世嫉俗和对社会弊端的抗议,并透露出其崇拜叛逆性格和追求新生活的强烈意愿。这部小说里描写的爱恨交织主要表现在夫妻关系、父子关系、恋人关系和朋友关系等方面,展现了墨菲效应在一定社会情境里对人际关系发展和变化的巨大影响。

首先,波施曼探究了夫妻关系中的爱恨交织。夫妻恩爱是维系夫妻关系的基础,但婚内出轨是夫妻关系破裂或消亡的重要致因。吉尔伯特在个人事业低谷时,就开始担心妻子会抛弃自己,对此产生了深深的担忧。这种忧虑激活了其内心潜伏已久的墨菲效应。在担心可能发生的事就一定会发生的墨菲效应中,吉尔伯特担心的妻子出轨事件终于在其睡梦中出现。在绝望中,他离家出走,搭乘国际航班来到日本东京。从德国的机场到东京机场、新干线高铁站、宾馆、上野公园和松岛的旅途中,吉尔伯特不时打开手机,查阅是否有妻子发来的短信或电子邮件,唯恐妻子被他的出走吓坏。他恨妻子,是因为在梦境中妻子与他人幽会,背叛了他。他爱妻子,是因为妻子漂亮,并在平时的生活中关心体贴他。尽管他离家出走了,内心仍然牵挂着妻子。因对妻子梦中行为的愤恨,他出走后迟迟不愿打电话给妻子。直到对妻子的“爱”超过对妻子的“恨”时,他才给妻子打了电话,告诉她自己已经到东京了。他抱怨妻子不给自己主动打电话,其实,妻子在他出走后都在不停给他打电话。然而,由于他乘坐的是多达十多个小时的国际航班,飞机上禁止使用一切通信设备,所以妻子一直无法联系上他。除每天查阅手机短信外,吉尔伯特时常写信给其妻子,汇报自己的行踪,介绍自己新交的朋友,描绘自己曾去过的高岛平屋顶自杀场地、青木原“自杀森林”、三原山火山口和上野公园等地。尽管妻子因不满他的出走而挂断了电话,但他的内心仍然思念妻子。吉尔伯特关于妻子出轨的梦境实现了其心目中的墨菲效应,但严重伤害妻子的情感和权益。对妻子的爱恨交织导致他用“爱”消解心中的“恨”,然而“恨”又不时地消蚀心中的“爱”。当他对妻子的“恨”超过“爱”时,他就离家出走;当他对妻子的“爱”超过“恨”时,他就翻看手机,希望看到妻子发来的信息,甚至希望妻子到东京来看望他。他对妻子的情绪是时爱时恨、忽冷忽热;这表明他易于从自我出发,任由主观臆断主导思维,任由不良情绪左右夫妻关系。

其次,波施曼在这部小说里描写了父子关系的爱恨交织。日本青年与谢爱自己的父亲,是因为父亲给予他无微不至的关心和照顾;他恨父亲,是因为父亲擅自安排了他的人生之路,严重妨碍了他的个性发展。与谢的父亲是一家小茶叶店的老板,本打算让儿子成年后接管这家店,但与谢对经商毫无兴趣,因此就故意报考了另一座城市的大学。他想通过与家庭疏远的方式来开创自己的新人生。在大学学习期间,与谢热衷于科研,想从海草中提炼一些物质来制作润肤膏。他的科研工作不但得不到父亲的资助,反而遭到他的强烈反对。这引起他对父亲的强烈不满。他希望脱离父亲的控制,成为一个能按自己的意愿发展自我的人。然而,其父亲认为个人喜好应该服从于家族产业的发展,因此总想把与谢的个人奋斗限制在自己设计的轨道上。抗争使与谢对父亲的爱和恨紧密地交织在一起。当“恨”超过“爱”时,他就离家出走,到处寻找自杀之所,以为结束自己的生命比生活在父亲的控制之下更好;当“爱”超过“恨”时,与谢就会一再推迟自己的自杀时间,舍不得真正与亲生父亲永别。

再次,对恋人的爱恨交织会使当事人对自己的情爱努力缺乏应有的信心。与谢一生中只约会过一次。第一次见面的女友特别漂亮,这使他产生自卑感。他爱这个女孩,是因为喜欢漂亮女人是男人的天性;他恨这个女孩,是因为觉得自己配不上她,于是就把女孩幻想成害人的“狐狸精”。当女孩主动吻他时,他感到“一股火焰冲上来,烧灼了他的嘴唇。狐狸的嘴筒子把烈火传遍其全身,他突然明白发生了什么,因为他从来没有经过如此的烧灼。”(113)与谢的内心受到极大的震动。为了避免情感受伤,他转身就跑了。当他跑回来查看时,他产生了幻觉,似乎看见一条白色的狐狸尾巴消失在远方。他对女孩的爱是“爱”和“恨”的交织,但“恨”和“怕”交替占据主导地位。自此以后,他对“狐狸精”的抽象之爱越来越强烈,导致他对其他女人丧失了兴趣,未能树立起理性的爱情观。在墨菲效应式心理的作用下,“漂亮女人不可爱”的心理阴影一直笼罩在与谢的心里,难以消解,这也是他不断寻求自杀的重要原因之一。

在《松岛》里,波施曼还描写了朋友之间的爱恨交织。吉尔伯特爱与谢,是因为他把与谢视为自己的学生。吉尔伯特不断开导和帮助与谢,努力使他摆脱自杀的心理冲动。他把与谢救下来后,带回宾馆,并以“为他找个好的自杀地方”为借口不断推迟与谢的自杀计划。他恨与谢,是因为与谢总是想去自杀之地,导致自己经常更改行程,耽误了前往松岛的北上之旅。吉尔伯特认为“自己一直都得照看与谢,这孩子太诚实,在他没命之前轻松不了,更不能专下心来做点什么。有时,真有点希望与谢永远不要回来。如果那样,妨碍自己旅行计划的一切麻烦一下子就全解决了。”(168)然而,在与谢失踪的日子里,吉尔伯特并没有放弃自己的牵挂,与谢的形象时常浮现在脑海里。在墨菲效应式心理的左右下,吉尔伯特认为与谢有自杀动机,最后一定会走上自杀之路。他对与谢的情感是:近则怨,远则念。因此,在小说结尾部分,吉尔伯特靠着松树休息时,头脑里出现了与谢跳崖自杀的幻觉。他对与谢的情感单方面呈现,缺乏有效互动,并沉溺其中,久久难以释怀,这显示出失去亲密好友时才会产生的极度孤独感。

因此,爱恨交织使吉尔伯特和与谢等人的情绪和心态发生了剧烈的变化,他们不可能在这种情感中保持长久的“爱”或“恨”,也不可能获得满足和愉快,而现实给他们留下的也都是难以面对的心灵创伤。小说关于爱恨交织的心理刻画细致入微,在细腻温婉的文字之中暗藏着人间真情与心灵窘境。爱与恨的对立和转化构成了这部小说人际关系的主体;爱与恨的消融揭示了这部小说的主题——对爱的渴望,是对宽宥的赞许,同时也是对一切孤独生命的温暖观照。

3.三“自”心结

与基本焦虑和爱恨交织情绪密切相关的心理活动是三“自”心结,即自卑、自负和自虐。在墨菲效应的催化下人们通常会产生负向心理活动,造成不良后果。在一定社会场景里,人对某个目标产生的强烈需求通常会激发自己的潜能,产生不顾一切地去努力追求的心理冲动,但如果这个冲动遭到阻止而无法实现时,其内心会产生强烈的挫折感,甚至会促使非理性心绪的出现。(Bedny&Bedny 2019:89)也就是说,人们会生成缺乏自信、勇气和胆识等负向心理,致使不良心结的形成。波施曼在《松岛》里描写了以自卑、自负和自虐为表征的三“自”心结,揭示墨菲效应与个性心理负向发展的内在关联。

从心理学来看,自卑就是过低地评价自己。自卑情结指以一个人认为自己或自己的环境不如别人的自卑观念为核心的潜意识欲望或情感所组成的复杂心理。(Blaine2018:231)墨菲效应导致的自卑对人们的心理状态具有负面影响。自卑的人通常会拿自己的缺点和别人的优点相比,总是觉得自己处处不如别人,长此以往,就会产生悲观厌世和自暴自弃的情绪,从而对生活失去信心。严重自卑的人会疏远社会,陷入寂寞和孤独之中,甚至会离家出走或走上轻生的道路。在《松岛》里,小说主人公吉尔伯特和与谢都有很强的自卑感。吉尔伯特把自己和妻子玛蒂尔达做比较,产生了难以消解的自卑心理。玛蒂尔达是一名优秀中学教师,工作出色,收入丰厚。吉尔伯特虽然是大学教师,但是科研工作毫无起色,收入较低。各方面的平庸导致他觉得自己没有前途,其心中的墨菲效应持续发酵,导致他总认为自己迟早会被妻子抛弃,陷入了巨大的精神痛苦。日本青年与谢也有很强的自卑感,总觉得自己的学业成绩不如班上的同学,担心将来会被社会淘汰的墨菲效应使他丧失了重振旗鼓努力学习的自信心,从而走上了逃避人生的道路,企图以自杀来终结自卑情结。由此可见,离家出走和自杀都是个体自卑心结的极端表现形式。

与自卑相对应的心理是自负。个体过高地评价自己的行为就是自负,往往以语言、行动、服饰等方式表现出来,凸显自己的优越感。自负有时表现为狂妄,容易造成他人的反感。过于自负的人会产生自恋人格,也叫“水仙花情结”(Narcissus Complex),即“自恋狂”。在很多情况下,自负的人会过高地估计自己,看不起身边的人。在这部小说里,吉尔伯特也表现出独特的自负心理。在生活方面,他认为自己智商超群,总是抱怨自己生活在一群碌碌无为的朋友之中。在工作上,他认为自己的能力远远超过上司,瞧不起上司,抱怨自己总是得不到升职。在夫妻关系方面,他刚愎自用,认为自己永远正确,把自己离家出走的一切责任都归咎于妻子;认为妻子没主动联系他,就是对他不恭敬;而且还把自己想先给妻子打电话的念头视为懦弱的表现。在学识方面,他认为自己的学识超过日本古典诗人西行大师。当他在松岛听说西行大师曾在山上被一个年轻和尚提出的问题难住时,遗憾自己没有生活在西行大师的年代,丧失了表现自我的机会。吉尔伯特的自负主要表现为狂妄而浅薄。自负心理导致他与亲人和朋友的关系格格不入,只能在离家出走中宣泄自负所形成的狂妄心结。

自虐是一种自己伤害自己的行为,可视为“主客同体的虐待”,表现为自己制造痛苦并让自己受罪。“施虐的主体是受虐的客体,受虐的主体是施虐的客体。自虐者多数对自己不认同,通过对自我实施惩罚的方式来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快感。”(Cotterill 2018:76)自虐的心理动机是宣泄自己对自己的抱怨、责备和不满。在这部小说里,吉尔伯特放弃在德国熟悉的居住环境和优越的物质生活,只身来到语言不通、饮食不适应和居住条件简陋的日本,把自己放在孤独和寂寞中煎熬。在墨菲效应的作用下,吉尔伯特来到日本后没有寻求安逸的生活,而是和日本青年与谢不停地去各处查看自杀场所,之后又一个人来到松岛,把松尾芭蕉的《奥之细道》当作旅行指南,重游松尾芭蕉五百年前走过的路。吉尔伯特通过在日本艰苦跋涉和简陋生活的方式来进行自我虐待,以期获得一种心灵救赎。

总之,《松岛》从自卑、自负和自虐等三个方面描写了在一定社会情境中产生的人物心结,揭示了墨菲效应对现代人心理问题的重要影响。波施曼笔下的自卑心理显现了自我隔绝和自我否定对自信心和自尊心的消极影响。与自卑心理相辅相成的自负心理则通过自我夸大的方式来补偿自信的不足。自负心理的危害性主要是使自己不能正确地评价自我,削弱了自己对周围环境的洞察力,从而降低分析和判断问题的能力,以致与本来很适合自己个性发展的理想环境对立。自虐心理旨在通过自我虐待的方式来宣泄对自我的不满,以达到某种心理平衡。三“自”心结的交织和交替出现往往使个体生成自负心理,而自负心理在认知上的偏激和情感上的过分敏感又会导致固执己见、自命清高或自我贬低的负向心理情结。

4.结语

《松岛》从基本焦虑、爱恨交织、自卑、自负和自虐等方面描写墨菲效应与心理演绎的密切关系,揭示后工业时代的生存危机和心理危机。波施曼笔下的墨菲效应之危害性就是把人际关系中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展现了心理暗示、心理焦虑、爱憎情感和自我意识等方面的心理演绎,揭示墨菲效应对人际关系、家庭关系和社会伦理的消极影响和破坏力。这部小说所蕴藏的心理学、哲学、伦理学和美学内涵为文本增添了魅力,作品的思想性和艺术性也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凸显其超越时代的生命力。波施曼关于现代人心理问题的描写拓展了当代德国文学的主题空间,对21世纪德国文学和世界文学的发展也将产生积极的重要影响。

注释:

①墨菲效应(Murphy’s Law)是美国工程师爱德华·A.墨菲发现和提出的。他曾参加美国空军于1949年进行的MX981实验。这个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测定人类对加速度的承受极限。其中有一个实验项目是将16个火箭加速度计悬空装置在受试者的上方,当时有两种方法可以将加速度计固定在支架上,而不可思议的是,竟然有人还是将16个加速度计全部装在错误的位置上。墨菲一直担心会发生的事最后还是发生了。此后,这种现象被称为“墨菲效应”。

猜你喜欢

吉尔伯特墨菲效应
你找的是哪个墨菲
黎笑:用创新引领增长,用专注稳步前行
哪个墨菲
试着慢一点
“陶”气猪
死海效应
试着慢一点
妈妈,你是最好的
新西兰歌剧院首演吉尔伯特与萨利文歌剧《日本天皇》
应变效应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