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闽南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2022-11-17王珊红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幼儿园

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古厝闽南玩法

王珊红 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幼儿园

《3~6 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幼儿园要珍视幼儿生活和游戏的独特价值。”福建省南安市第一幼儿园积极开发闽南本土文化特色课程,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各项活动,激发幼儿玩民间游戏的兴趣,促进闽南民间游戏的传承与创造。由于当下的时代与产生民间游戏的年代有很大的不同,必须以创新视野来审视民间游戏活动的开展。我们尝试在原有的民间游戏要素的基础上进行改编、整合、创新,使其成为符合当下幼儿学习与发展需要的民间游戏。在积极实践探索中,我们总结出以下几种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课程的策略。

挖掘闽南本土元素,融入幼儿园区域活动

在实际调查研究中,发现多数研究局限于将闽南民间游戏融入幼儿园的集体教学活动,鲜有融入区域活动的。而区域活动是幼儿所喜爱的学习形式,幼儿可以自主选择、自由地进出各个活动区,开展他们喜欢的游戏,这样自主地学习、探索、建构相关知识经验的学习方式更为幼儿所喜爱。于是,我们立足各个年龄段幼儿的特点和本土地域文化特征,充分挖掘、筛选、整合现有资源,积极探索符合不同年龄段幼儿发展水平和兴趣需要的游戏内容,将收集来的闽南民间游戏的部分游戏元素,如游戏的玩法、规则、材料等进行改编,创新性地运用到幼儿园区域活动中。通过组织幼儿开展调查、实践研学、收集材料等方式,与幼儿共同创设闽南民间游戏主题环境,充分利用班级活动室、阳台、过道等场地创设成不同的游戏区域,让幼儿自由、自主地选择材料,体验各种富有童趣、喜闻乐见的闽南民间游戏,帮助幼儿更直接地了解闽南文化,使之萌发民族自豪感。

例如中班区域活动“咱厝的游戏真好‘踢’”,活动立足中班幼儿的视角,巧妙融入闽南文化元素,创设了富有闽南文化特色的、童趣的、寓教于乐的区域活动环境,提供丰富适宜的闽南本土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游戏。例如在美工区提供了丰富多样的美工操作材料以及各种闽南文化元素,供幼儿自由欣赏、自主选择、创意表达。幼儿会用马勺结合彩泥、绒球、扣子、开心果壳、亮片、玻璃珠等材料表现诙谐有趣的“媒婆丑”形象,能够勾画出人物嘴角的“痣”体现高甲戏的“以丑为美”,以及通过视频及图片引导幼儿进一步欣赏和了解,并提供一些发带、烟袋、布料等引导幼儿创作“媒婆丑”的整体形象。在闽南童玩区,结合传统的“弹弹珠”和“赶小猪”游戏,改编为“赶小球”游戏,提供数字小房子、小球拍、乒乓球等材料,创新性玩法更加符合中班幼儿的年龄特点及现有水平,激发了幼儿的活动兴趣。此外,“赶小球”游戏还融入了数学元素,让幼儿在自由游戏中潜移默化地练习按数取物,在体验游戏趣味性的同时进一步理解数字的实际意义。在建构区中,我们提供了仿真纸砖、塑料水管、奶粉罐、纸筒、积木、瓦片、纸皮、酸奶瓶等丰富的建构材料。活动前期,我们有意识地引导幼儿到附近的闽南特色建筑群进行实地参观,拍摄了大量的闽南红砖古厝照片供幼儿欣赏,引导幼儿交流和讨论闽南古厝的特点,同时与幼儿分享闽南古厝里的一些故事以及闽南古厝里传承的艰苦奋斗精神,从而丰富幼儿的建构经验。

在阅读区投放经典的闽南绘本《跳房子》《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等绘本,教师有意识地观察幼儿对这些书籍的阅读情况,引导孩子在自主阅读后分享交流,用语言、动作表现对绘本的理解;在表演区创设了“闽南风”的舞台,师幼共同收集绘本角色的服饰、道具,提供可以装扮的镜子、脸部彩绘专用材料,让幼儿装扮,幼儿或身着汉服吟唱闽南童谣,或穿上老鼠服饰,表演绘本剧。

又如大班的“探秘‘古厝’”主题区域活动中,为充分挖掘闽南本土教育资源,让幼儿更加了解闽南古厝,活动前,鼓励孩子们与家长一起收集资料,和幼儿一起参观了本地比较有代表性的古厝“蔡氏古民居”“衙口古村落”,在那里孩子们欣赏到了与众不同的闽南建筑,发现了很多他们平时没有注意到的一些闽南古厝特有的特征,“古厝很多是红砖绿瓦的”“翘翘的燕尾脊细看是有4 处分支的,就像燕子的尾巴一样”“古厝的门锁是有机关的”等等。在幼儿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后,回到活动室,师幼讨论将班级的区域划分为纸砖生产区、红砖生产区、古厝搭建区、古厝一条街等区域。在纸砖生产区提供碎纸机、废报纸、旧打印纸、白乳胶、一次性手套、硅胶方形模具、塑料方形模具、较大方形模具、花纹模具等,让幼儿将纸用碎纸机打碎,再加入白乳胶,搅拌后放入模具压平晒干后制成纸砖;在红砖生产区提供超轻彩泥、黏土、红砖粉、长形条纹模具等,长形木条、尺子、量杯、水杯、刮板、盘子、水、刷子、记录纸笔等,让幼儿探秘利用合理的比例制作红砖。待纸砖、红砖制成后送到建构区供幼儿搭建古厝,整个班级充满浓浓的古厝氛围。

创新传统游戏玩法,开展幼儿园体育游戏

在实践研究中,发现有些传统闽南民间体育游戏的玩法较为单一,幼儿容易失去兴趣,而部分游戏的玩法对3-6 岁幼儿来说,又相对复杂,无法持续吸引幼儿。于是,我们尝试通过改编与创新玩法的方式进行开展,使民间游戏更具趣味性、情境性,更利于幼儿游戏。

化单一游戏为情境性游戏 幼儿是游戏的主体,我们尝试引导幼儿将一些民间游戏的玩法、规则和材料等元素打乱,截取其中的一些元素进行重新组合,将单一的游戏创编组合成富有情境的新游戏。例如:在系列活动“勇闯五关攻炮城”的游戏推进过程中我们延续了兵系列的游戏线索,将传统的闽南民间游戏进行组合创新。第一次游戏策划与实施:闯五关→顶沙包过桥→攻炮城,主要发展幼儿躲闪跑、平衡、投掷的动作以及幼儿与同伴之间的协商合作能力。游戏中将闽南体育游戏“顶碗”改编为“顶沙包过桥”,用沙包作为代替鞭炮进行攻城。第二次游戏升级的策划与实施:升级版过五关→合作骑竹马→运沙包→攻炮城,这次游戏将“过五关”游戏场地调整为五关中间加一条竖线,增加了难度,又将民间游戏“骑竹马”创新为“双人骑竹马”,并增加了炮城投掷的距离,进一步发展幼儿的躲闪跑、跑跳、投掷的动作以及幼儿间的合作能力。第三次的游戏升级版:升级版过五关→穿越火线→传统与现代网红式的跳格子→攻炮城,利用学园操场的攀登架,将传统的跳皮筋创新布置为丛林的穿越,幼儿可跳、可穿、可钻、可跨;将传统的跳格子改编成网红版的手脚并用的跳格子,提高幼儿的手脚协调能力。创新后的游戏具有情境性、趣味性、挑战性,激发了幼儿的主动参与、大胆尝试,提高了幼儿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并在游戏中感受传统民间游戏的魅力。

化复杂玩法为简易玩法 传统的闽南民间游戏多数适合年龄在6 岁以上的儿童,基于3~6 岁幼儿的视角,在开展闽南民间体育游戏时,要对部分游戏的复杂玩法和规则进行进一步的改编和优化,化繁为简,使之更适合幼儿玩耍。例如,传统的民间体育游戏“地雷爆炸”是一个极具趣味、富有挑战的追逐游戏,我们将其融入现代的幼儿足球游戏,把足球当作地雷,幼儿边带球布置地雷边追逐游戏,在快乐地追逐中体验足球游戏的乐趣。初次游戏,幼儿要边带球边躲避追逐者的追逐,无法再去救同伴,所以地雷无法爆炸,难度较大,幼儿不能继续游戏,显得枯燥。再次游戏,我们简化了玩法,先将追逐者即“忍者”引出场地,听到信号再出来追逐,这样,幼儿就有足够的时间和心理准备,能边游戏边反复练习带球。这样一来,传统的民间游戏就能和现代的足球游戏有效地交叉融合了,内容是传统的,玩法是现代的,简易好玩,满足了幼儿反复游戏的兴趣需要。

改编民间游戏内容,丰富幼儿园节庆活动

节庆活动是幼儿园必不可少的一项活动,幼儿可以在宽松愉快的氛围中获得全方位的体验。当前幼儿园节庆活动的开展,存在活动形式和内容千篇一律的现象。我们尝试挖掘利用具有娱乐性、趣味性和教育性的闽南民间游戏,融合现代教育热点问题,对其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运用,不断丰富幼儿园的节庆活动。例如:在“六一”儿童节,打破让幼儿穿着盛装进行不断彩排与表演的老套形式,设置游园游戏的体验形式,游戏内容由师幼共同讨论确定,如“闽南民间亲子游戏体验”“闽南民间民俗表演欣赏”“闽南民间艺术展”等,满足不同幼儿的游戏需求。而在“世界粮食日”之际,园所老师创编了闽南情景剧表演游戏“娶‘猫某’”,颇具闽南特色的房子、喜庆的花轿、帅气的新郎、美丽的新娘、诙谐的七姑八姨……老师们声情并茂地演绎以及趣味十足的故事情节,引得孩子们开怀大笑。相比传统的说教,情景剧表演游戏的形式更加直观形象地诠释了活动的意义,让幼儿在轻松的氛围中懂得了要珍惜粮食,光盘行动,学习了“饭没吃完,长大会娶猫某”这句经典的闽南俗语,同时也萌发了幼儿对闽南文化的兴趣。

又如:闽南地区的端午节习俗有包粽子、煎“嘚”补天、抓鸭子比赛、赛龙舟等,在开展端午节主题教育时,孩子们对赛龙舟、抓鸭子最感兴趣,表示很想体验。为了追随幼儿的兴趣,我们引导孩子寻找适合龙舟竞技的户外材料,将在水上划龙舟改编成在操场上玩。孩子们脑洞大开,大班的孩子寻找到了纸皮,剪成长长的龙身,画个龙头剪下来再贴上去,完美变身为一艘龙舟,在美工区分组制作好,就可以来一场2 人合作、4 人合作划龙舟的比赛了;而中班的孩子则利用户外的竹竿,3~4 人两手握住竹竿,人站在竹竿内侧,探索合作划龙舟。改编后的划龙舟游戏,不仅满足了幼儿游戏的欲望,也提高了幼儿合作游戏的水平。而抓鸭子比赛着实有些难度,“城里的孩子可以玩捉鸭子?在哪里玩?怎么玩?”当老师接到孩子抛过来的问题球时,用课程故事的理念,与孩子们一起探讨、策划,寻找到幼儿园的戏水池可以用来玩捉鸭子,班上的小宇老家有养鸭子,可以请家长带过来放到水池,孩子们一起制定好游戏规则后,穿上防水服,在戏水池上演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抓鸭子比赛,孩子们在改编后的游戏中深深地体验了家乡传统节日习俗。

推送线上游戏资源,玩转幼儿园亲子活动

多数闽南民间体育游戏适合开展亲子游戏,受疫情影响,鉴于不能邀请家长进课堂组织亲子游戏等活动,在疫情停课期间,我们推陈出新,利用幼儿园公众号开展“闽南民间亲子游戏”专栏,在幼儿居家保育内容课程安排中加入了闽南民间亲子游戏,引导家长与幼儿互动。

通过精选资源,精准推送,从幼儿需要和家长困惑切入,推送有价值的、富有生活气息的、趣味性、互动性强的民间亲子游戏。在每一期的闽南民间亲子游戏专栏中,选取趣味、便捷的游戏内容,以图、文、视频等结合的方式介绍游戏的玩法,方便家长与幼儿互动游戏,既增进了浓浓的亲子情,促进了家园联系,又丰富了幼儿园的课程。例如,利用闽南童谣篇幅短小、朗朗上口的特点,我们选择了具有趣味性,能反映闽南的风土人情、民族、民俗的闽南童谣《偎米》《老鼠仔钻壁空》等来开展线上闽南民间游戏,引导家长和孩子边念童谣边游戏,深受幼儿及家长的喜爱。并开辟了“一幼好声音”之“疫情防、童谣唱、祖孙宅家来助阵”的专栏,通过线上互动的方式,鼓励幼儿跟着爷爷奶奶学唱闽南童谣,祖孙一起快乐宅家游戏。也尝试开展了充满诙谐、幽默的闽南民间游戏“天黑黑”“抬新娘”“斗鸡”“跳房子”“跳皮筋”等,让幼儿体验民间艺术活动特有的魅力,在快乐的游戏中成长,更进一步改善了家长的教育行为,形成教育合力。

精选民间童谣游戏,汇入幼儿园早操活动

早操是幼儿园一日活动的重要环节,能够培养幼儿积极参与户外运动的兴趣,锻炼身体,增强体质。调查研究发现,闽南地区盛行舞龙舞狮、点灯舞、花鼓伞、桫椤哒等表演,斗笠、绣球棒、灯笼、红扇、花棍、筷子等材料均可作为早操器械。值得注意的是,要根据大、中、小段幼儿的年龄特点进行巧妙创编,才能有效汇入幼儿园的早操活动。例如:我园大班段早操入场环节幼儿手持龙头、灯笼、绣球棒,玩起了“舞龙”游戏,体能过障碍环节则融合了跑、跳、投掷等动作技能,让幼儿跳过火盆、越过龙门、闯关攻炮城后,再进行经典的武术操表演,孩子们富有激情地做着每一个动作,尽显大班风采。中班段则选取经典的“一只蟳仔八只脚”“猜拳头”等闽南童谣乐曲,让幼儿在两两互动游戏中锻炼了身体,并利用别具闽南特色的斗笠器械,跳着具有闽南特色的“天黑黑”,有机地融合到早操环节、队列环节,体现了浓浓的闽南文化氛围。小班段幼儿以趣味性、游戏化为基础,运用朗朗上口的童谣编排了“十二生肖”动物模仿操、老鼠仔钻壁空等富有游戏情节的环节,音乐节奏明显,富有童趣。

综上,我们紧扣《指南》《纲要》的精神,巧用、活用闽南民间游戏和闽南民俗等载体,创新性地传承闽南优秀传统文化,构建园本闽南文化课程,既培养了幼儿感受和表现闽南文化的能力,又让幼儿在游戏中自主习得闽南民间游戏,自然地了解家乡的民俗文化,增强喜爱家乡的情感。

猜你喜欢

古厝闽南玩法
闽南文化传承
吴松柏的闽南威士忌小镇
梦中古厝
陈修俊 甘做古厝守护者
零跑的新玩法
闽南拍胸舞迎来台湾小弟子
创意玩法
TPP的新玩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