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问题的幼儿STEM 项目化学习探究

2022-11-17俞怡文上海市嘉定区宝翔幼儿园

教育 2022年38期
关键词:泡泡探究幼儿

俞怡文 上海市嘉定区宝翔幼儿园

随着幼儿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传统幼儿教学模式难以契合幼儿发展的需要,所以当前基于问题的STEM 项目化学习成为幼儿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STEM 教育在幼儿阶段的应用非常广泛,由于其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探究性、实用性、融合性等特点,能够切实契合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和学习成长规律。STEM 教育基于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大学科,并将这四大学科进行有机整合、有效衔接,统一为有机的整体,然后以项目教学活动为主要载体,注重创设学习支持环境,密切关注幼儿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让幼儿在观察比较、实验操作、设计制作等多样化的活动中,实现对学科知识与学科技能的内化、吸收、迁移,助力幼儿在脑海中构建系统的知识体系、知识框架,使得学科之间的知识点相互关联,相互促进,以此强化幼儿解决问题的能力,促使幼儿有效学习和发展。

当前,在幼儿教育阶段,全面地融合运用STEM教育理念是推进幼儿教育事业良好发展的重要举措,是有效促进幼儿身心健康发展的关键手段。相关教育工作者可以从STEM 项目主题形成、项目计划制定、实施、评价反思的方面展开研究,积极探索出一条高效的幼儿STEM 项目化学习路径。

STEM 项目的相关概述

STEM 项目作为一项整合性教育,融科学、技术、工程、数学为一体,这一项新型的教育模式运用在幼儿教育阶段,以核心素养为导向,抓住幼儿感兴趣的问题,结合幼儿已有的知识经验储备,以各种各样的实践探究活动为线索,打破学科的边界,充分激发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引领幼儿兴趣、思维的有效发展,强化幼儿的综合能力。STEM 理念下的项目化学习,具有工程设计的特征,着重强调以工程为核心,综合多方面的因素,设计活动,引导幼儿在真实有效的情境中解决具体的问题。STEM 教育在项目的驱动之下,使得学科问题得以有机构建、串联、融合,幼儿在思考、动手、改进等过程中,将复杂的问题简单化,将烦琐的问题简明化,强化解决问题的能力,强化迎接挑战的信心、勇气和毅力。

STEM 项目的主题来源——基于幼儿发现的问题

在STEM 项目化学习探究活动中,幼儿的主要问题来源包括两个方面:其一是生活中的科学问题,其二则是在游戏活动中产生的问题。通过将问题进行系统化的构建、综合性的整合,使得相关的问题线索能够与幼儿的整个学习过程相关联,继而引导幼儿在发现问题、思考问题、探究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解决问题,帮助幼儿实现对知识内容的优化构建,提升认知层次,最终达到解决问题的目标。

生活新发现,实践出真知 幼儿自呱呱坠地以来,他们就是这个世界最积极、最可爱的探索者。每个幼儿在未来都有无限的发展可能,他们或许是下一个爱迪生,或许是下一个牛顿。他们对于自然界中的普通生物或者各种生活现象都具有极其强烈的好奇心和求知欲,同时这些新奇的事物和现象也会促使他们展开无限的思考和探究。而STEM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着重强调教师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扮演好“推手”的角色,深度挖掘、有效利用生活中存在的教育契机,整合生活类的教育资源,探究生活中蕴藏着的教育价值,以此为幼儿创设良好的、自由的、民主的学习环境,促使幼儿的思维更加活跃、开阔,同时也激活幼儿的自主性,使他们能够持续性地展开探究实践,着重关注在这一过程中所观察到的问题,形成强烈的问题意识,继而通过问题的引导展开实践探究。

以元宵节为例,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之一,元宵节的节日氛围非常浓厚,每家每户都会高挂灯笼、吃五颜六色的元宵。很多幼儿在元宵节活动中会提出自己的困惑和问题:为什么元宵节要挂灯笼?元宵节的灯笼是怎样制作的呢?为什么我们吃的元宵是五颜六色的,彩色的元宵是怎么做的呢?……幼儿基于自己的认知提出多样化的问题,而教师则可以将幼儿的问题进行收集、整合,然后组织幼儿参与到STEM 项目化学习实践活动中。具体可以将幼儿划分为多个小组,以项目主题为切入点,引导他们一起去探究如何制作元宵灯笼、如何制作五颜六色的元宵,通过具体的实践操作,让幼儿见证一个个灯笼的诞生,完成彩色元宵的制作。在这一过程中,主要是基于幼儿的问题推进STEM 项目化活动的开展,以引领幼儿在实践学习中达到解惑的目标。

游戏遇瓶颈,制定教育策略 基于幼儿本身的认知和思维发展情况,幼儿教育阶段主要以游戏活动为主,调动幼儿参与游戏学习的积极性。在开展游戏的过程中,不可避免的是幼儿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这些问题会阻碍游戏的进程,所以教师应密切关注幼儿在游戏中的参与度、贡献度等,积极观察、了解幼儿参与游戏时遇到的问题,加强对问题的归纳、总结、整合,进一步制定教育策略,找到解决问题的路径。而游戏问题不是机械的、单一的,是随着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持续变化的,所以,教师要善于运用自己的知识经验,灵活地解决幼儿游戏问题。

例如,在进行情景剧《睡美人》的排练活动时,幼儿们需要借助一张道具床完成活动,而教师则需要切实考虑和关注选择一张什么样的道具床才能够满足情景剧排练的实际需求。基于此,教师可以密切关注幼儿的想法和观点,鼓励和加强幼儿的互动商讨。在商讨、分析的过程中,其他的问题也会随之而来:道具床应该做成多大?应该用什么样的材料制作道具床?道具床应该制作成什么样的款式?由此有关于道具床的问题会一一涌现在幼儿和教师的脑海中,继而形成STEM 项目活动主题,助力新的STEM 项目进入计划阶段。

STEM 项目的计划与制定——符合幼儿的发展特点和操作需要

STEM 项目的计划制定和落实,必须依托于教师对幼儿学习方式、学习特点的了解和关注,要抓住他们的兴趣,结合他们的实际情况,有目的、有计划、有层次地对项目化学习内容进行筛选,明确其目标定位。基于此,STEM 项目开发才更具有深度、高度、内涵。而在STEM 项目的计划与制定阶段,教师则应该切实关注以下两个层面的内容。

其一,STEM 项目化学习的目标要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相匹配。STEM 项目主要涉及科学、技术、工程、数学这四个重要维度。基于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而言,具体可以将STEM 项目教育进行拓展、延伸、扩充。比如可以囊括语言、艺术、社会、健康等领域,这样能够立足STEM 素养的角度,明确项目制定的目标定位,能够使得这一目标的制定,更加接近幼儿的最近发展区,使得幼儿获得实质意义的成长提升,促进幼儿的综合性发展。

其二,实践活动的开展要切实满足幼儿的实际操作需求。STEM 项目具有极强的操作性,所以通常教师会以实践活动为主,引领幼儿展开探索操作。基于此,在整个项目的计划和落实环节,要求教师着重考虑幼儿的年龄、兴趣、发展特点,关注实践操作环节是否与幼儿的实际需求相互衔接。为了有效凸显STEM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意义价值,教师在具体实践时应立足幼儿的兴趣爱好,选择集趣味性、开放性、探索性、挑战性于一体的项目内容,为幼儿提供操作探索的空间,引领幼儿在实践体验感知中,收获丰富的活动经验,获得实践技能,强化自身的综合素养。

以“泡泡盛宴”这一项目为例,部分幼儿提出基于这一实验活动的开展,自己想要制作一个泡泡房子。而教师通过预测判断,认为想要完成泡泡房子的制作,最关键的要素则是制作泡泡水。所以,当前非常关键的环节则是引导幼儿先学会制作泡泡水,再完成泡泡房子的构建。其中会涉及工程、技术等构建知识,基于项目活动推进,教师则可以引导幼儿借助各种各样的实验材料,基于构建原理,通过对泡泡进行组合、对泡泡进行传递等,在多次的失败中不断地总结经验,调整构建泡泡房子的方法和手段,最终完成泡泡房子的构建这一任务。

STEM 项目的执行与实施——成为螺旋形递进的学习活动

基于STEM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开展,主要是基于幼儿脑海中所形成的问题意识所产生的问题符号的导向,引领幼儿积极参与活动制定、活动体验、活动操作、活动讨论等过程,形成极强的参与度,继而成为STEM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主人翁,凸显幼儿的活动主体地位,助推STEM 项目活动的执行与实施。而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应该充分扮演好合作者、引导者、鼓舞者的角色,切实抓住幼儿的疑惑和问题,给予幼儿经验技术的指导和支持。这样的话,能够让幼儿在学习和发展的过程中获得更多的思维启发和智慧启迪。而通过参与多元的活动,幼儿能够逐渐实现从低阶思维向高阶思维演变,最大限度地激活幼儿的主观能动性、学习自主性。

资源共享,发挥主观能动性 在STEM 项目活动的执行和实施阶段,教师应该切实认知到幼儿才是活动的主体,只有幼儿充分凸显出极强的主观能动性和自主性,STEM项目活动的开展才具有实质意义。首先,在活动的前期准备阶段,教师应该着重关注幼儿的实际需求,通过合作商讨等环节全面落实STEM 项目计划及项目内容,具体可以涵盖幼儿的科学分工、游戏材料的选择等。这样的方式,有助于帮助幼儿形成主人翁意识,积极展示自己的才华、智慧,使得项目活动的计划呈现出多样化的特点。而后,在活动的实施阶段,通过资源的共享,加强幼儿之间的有效互动,使得整个活动凸显出极强的生长力、生命力,彰显出独特的生机和活力。

遵循学习规律,衔接高低结构 在STEM 项目化学习活动的实施阶段,要基于活动的计划,全面推进活动的开展。教师在这一过程中,则应有意识地培养幼儿的问题意识,强化幼儿解决问题能力。不同幼儿都是独立的个体,他们的思维具有极强的个性化特征,对于活动材料的选择、材料的使用方法等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但不可忽视的是,材料的差异选择和使用,最终使得整体的结果存在偏差。因此,教师在这一环节可以借助自身较强的敏锐性,依托于自身的教学经验,首先组织幼儿开展高结构的学习探究活动,引导幼儿在未知的知识世界中加强探索,对整个活动的开展及相关材料的使用等形成清晰的、正确的概念认知,掌握具体的知识和技能。然后,教师可以再衔接低结构的活动,以自主活动为载体,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空间,让他们在探索实践中,通过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进而寻求解决问题的途径,实现对知识、经验、技能的灵活运用和有效迁移。幼儿在解决特定问题的过程中形成的经验、能力对于他们的成长发展而言,具有深远意义和积极作用。

以“斜坡游戏”这一项目活动为例,整个项目需要木板、轨道、积木、纸板等材料完成活动的搭建,而有关于这些材料的选择具有多样性的特征,不同材料的选择,能够对斜坡的表面做不同的处理。而STEM 项目活动的开展目标主要是借助摩擦力、重力、速度等因素,使得斜坡上的小车能够动起来。这一STEM 项目活动的开展,囊括了摩擦力、重力、速度等专业概念。不可忽视的是,幼儿对这些专业词汇难以理解,教师则可以在这个时候引入“力与运动”的高知识结构,然后连接幼儿的日常生活经历、体验,借助滑滑梯、轨道小火车这样的低结构性质的自主活动,让幼儿能够切实认知和理解专业的词汇,明确“力与运动”原理在日常生活中的具体运用,体会项目活动开展的实质意义。

项目评价与反思——基于幼儿发展形成的评价

基于STEM 项目学习活动的开展,其中最重要的一个环节则是项目评价和反思。通过评价和反思能够让教师认识到自身教学工作存在的不足,进而不断优化调整改进,积极地探寻能够真正意义上提升幼儿STEM 素养的教学之路。同时,基于项目反思与评价,也能够助力幼儿的良好发展和全面提升。

基于STEM 项目的总结性评价 在STEM 项目活动的开展前期,教师需要基于幼儿的实际情况,对项目活动的开展目标、定位进行模块化构建。然后,教师则需要通过作品分析、交流谈话、视频记录等多样化的形式,切实关注幼儿参与活动的整个过程、幼儿取得的发展变化情况,考查幼儿在STEM 教育四个领域的个性化成长和提升,继而基于整体视角,对幼儿展开总结性评价。

基于儿童行为观察的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 在整个项目评价与反思的环节,除了教师的主观性评价之外,还应该切实联合幼儿的自我评价以及同学互评。在整个活动的初期阶段,教师可以和幼儿达成认知层面的共识,即规避在整个项目活动中的错误行为、不良行为,提升幼儿的规则意识,同时基于规则的指引,评估幼儿的合作性行为,引导幼儿观察自身以及他人的行为,落实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通过连接幼儿的自评和他人互评,能够使得整个评价更具有科学性、合理性,继而凸显项目评价的意义。

总而言之,基于问题的幼儿STEM 项目化学习探究活动的开展,是促进幼儿学习方式变革的重要举措,幼儿切实参与整个项目的计划、实施、构建、评价等多个环节,突显幼儿的主体地位,这对促进幼儿健康成长起着推动的作用,同时也是打开幼儿教育新格局的重要路径。

猜你喜欢

泡泡探究幼儿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吹多大的泡泡能把人送上天?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巨型泡泡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