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杏树主要病害监测及防控技术研究
2022-11-17魏凤凤
吴 宽,赵 磊,魏凤凤
(1 杨凌职业技术学院 生物工程分院, 陕西 杨凌 712100;2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植物保护学院,陕西 杨凌 712100;3.长武县果业服务中心, 陕西 长武 713600)
杏子含有大量果糖、类黄酮、柠檬酸、苹果酸、膳食纤维等,酸甜可口[1]。杏树耐瘠薄和干旱,生长适应强广。杏树(Armeniacavulgaris)为杏属落叶乔木,品种类型多,栽培遍及北半球亚欧大陆地区,我国以华北、西北和华东地区栽培较多[2~3],是我国重要经济林果树种[4],栽培面积位居全球首位,年产量和消费量约为1亿t左右。
近年由于陕西杏树栽培面积增大,集中连片集约化栽培后病虫害危害严重。据统计全世界已报道杏树等核果类果树病害有200多种,我国杏树病害有30余种。杏疔病和穿孔病危害叶片,杏褐腐病和杏黑星病造成烂果,杏树根腐病和流胶病破坏根和主干,给生产上造成大量烂果、落果,引起严重的产量和经济损失。长期以来,由于对杏树病害重视不够、研究较少,对病害的种类与病原不清,果园病害侵染循环及品种抗病性尚不明确[5~7]。
针对杏产业病害防控技术关键问题,课题组在2019-2020年系统调查了陕西关中杏树主要病害种类,监测发生规律,提出有效防治方法,指导杏园病害防控。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地概况
西安市鄠邑区李杏创新示范园、蓝田县华胥镇、洩湖镇,周至县翠峰镇与长武县洪家镇等地23个杏园。主栽品种有金太阳、丰园77和大银杏等。
1.2 调查方法
用5点法调查,杏园每个点调查6棵树,定点监测病害危害特点、发病规律,病样带回室内镜检观察。
1.3 药剂防治试验
试验在西安市鄠邑区李杏创新示范园内进行。开花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四川美仕佳园林科技有限公司生产),开花后喷施25%吡唑醚菌酯乳油(山东百农思达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1 500倍液。
2 结果与分析
2.1 杏疔病
又称杏黄病,对蓝田县和鄠邑区李杏创新示范园定点调查发现,2019年4月下旬至5月初杏树新梢叶片出现褪绿症状。开始叶色变浅、叶片发黄增厚、节间缩短。随后,叶肉出现浅红色,正反两面密生红点分生孢子器,后期从红点分生孢子器中长出黄色孢子角,叶片干枯卷曲呈褐色。通过对蓝田县和鄠邑区杏园发病规律定点观察表明,病菌在病残体中越冬。春季子囊壳吸水膨胀子囊孢子弹射出去,借助风、雨传播新生叶片表面入侵危害整株。5月上旬叶片出现症状。11月后病原菌在逐渐干枯的叶片上进入越冬期,杏园平均发病株率达到17.07%。开花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和开花后喷施25%吡唑醚菌酯1 500倍液,药剂防治试验调查结果表明杏疔病发病率降低到2.38%。防治要点:一是建园应选地势高的阳面,控制树体,合理密植;二是重视杏园管理,增加农家肥,挂果量大时,追施复合肥;三是修剪保持通风透光;四是冬春剪除病叶病果,集中深埋;五是药剂防治,根据病害种类选用吡唑醚菌酯、苯醚甲环唑、可杀得三千等防治,秋季叶面喷施5波美度的石硫合剂减少越冬菌源。春季杏树展叶期后,及时防治。
2.2 杏树细菌性穿孔病
2019-2020年在蓝田县、鄠邑区和长武县的杏园调查发现,杏树细菌性穿孔病主要危害新叶,也能为害果实,杏园发病株率平均在59.75%。春季杏树萌芽遇雨水后,病原菌入侵叶片引起发病。初期在嫩叶出现水渍状小圆斑,随着叶片生长,褪绿坏死、出现穿孔,偶尔多个病斑相连形成大小不一的孔洞,严重时引发落叶。枝条受病原菌侵染后,茎秆常发生溃疡或者腐烂。并且,叶面凹陷,有小疱呈浅褐色,病斑呈不规则长圆形。夏末病原菌从当年生新叶气孔入侵,出现紫褐色病斑,后期形成斑点。斑点与斑点相连处引起树枝死亡。调查显示病原细菌在病枝和落叶上越冬,而后成为来年杏园重要初侵染源。翌春,病原菌借助气流、降雨和介体扩散,通过气、皮孔侵染。侵染受温度和湿度影响,侵染7~10 d后出现症状。防治要点:一是建园时要选用优质抗病品种和无病无菌树苗;二是加强杏园精细管理。合理水肥,剪除病梢病叶,清除病残体及落果,减少越冬场所;三是药剂防治。用3%噻霉酮或可杀得三千液喷雾防治。
2.3 杏褐腐病
杏褐腐病是杏园重要果实病害,通常危害果实,偶尔也为害花和叶片。当果实成熟后,遇阴雨湿度大增时,病害极易发生。2019-2020年在周至县和鄠邑区调查,结果显示果实发病后出现褐色腐烂,果面产生灰色霉层,后期变干,表面产生黑色小菌核,长出子实体,进而产生孢子。早春花瓣发病后,呈水渍状,后变淡褐或褐色腐烂,严重时花瓣上产生灰色霉状物。叶片感病后,在叶面出现淡褐色湿腐状病斑,病斑薄易破裂,叶背面产生灰色霉层。病原菌以菌核或分生孢子在病果或病叶上越冬。翌春温湿度条件适宜时,菌核破裂,分生孢子随风、雨传播,从伤口入侵危害。防治要点:一、秋冬季节清园,清除病原,收集园内病叶病果集中深埋。二、药剂防治。杏树落花后选用50%多菌灵喷雾防治。
2.4 杏黑星病
2019年在周至县和长武县杏园调查发现,杏黑星病主要侵害果实和嫩叶,5月初幼果感病初呈暗绿色小斑,后期病斑连片呈现疮痂状。果实成熟果面病斑由暗绿色转为黑色,纵向干缩龟裂。嫩叶感病时,形成椭圆状病斑,后期呈黑褐色隆起,密生黑色粒状病原菌分生孢子器;后期在叶背上出现灰色病斑,呈黑色,龟裂,造成形状不一的穿孔,严重时引起落叶。病样镜检观察发现,该病以菌丝体在病叶里越冬,次年4月后产生无性孢子,借助风、雨传染。6月份发病最盛。夏季高温多雨,果园通风透光不良时发病较重。
防治要点:一、冬春季节剪除病枝,清除杏园枯枝落叶,集中深埋;二、合理修剪,增施有机肥,合理控水,加强果园管理,增强树势,保持杏园通风透光良好;三、药剂防治要早防早治。开花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1次,落花后3%中生菌素与50%多菌灵混合喷施1~2次。
2.5 杏树流胶病
杏树流胶病是杏树常见病害之一,老果园树势较弱发生较重。2019-2020年通过西安市鄠邑区和咸阳市长武县杏园调查发现,幼树发病较轻,25 a树龄以上发病较重,平均病株率达29.26%,个别管理粗放的老果园可达80%以上。杏树流胶病受病原、伤口和自然孔口等影响。防治方法:一、农业防治。合理水肥,预防虫伤,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二、药剂防治,刮除病斑后涂抹10度石硫合剂。开花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铲除或减少校梢上的越冬菌源。落花后喷施波美0.2~0.4度石流合剂防治。
3 结论与讨论
对陕西省鄠邑区、周至县、蓝田县和长武县等多地杏园病害调查、样品镜检分析、侵染循环与防治方法的研究,调查结果表明危害关中杏树的主要病害种类,叶部病害有杏疔病和穿孔病,果实病害有褐腐病和黑星病,树体主要是流胶病和根腐病等,管理粗放的老果园杏疔病、穿孔病、流胶病平均发病率依次达到17.07%、59.75%和29.26%。调查结果表明清除病残体集中深埋,杏树春季萌芽前喷施波美3~5度石硫合剂1次,落花后3%中生菌素与25%吡唑醚菌酯乳油混合喷施1~2次,能有效减轻病害危害。
我国杏树种类多,有杏树品种3 000余个,对品种抗病性研究较少,栽培后病害发生种类多,给生产上带来防治难题。特别是果实成熟期遇到连阴雨,加重杏褐腐病,造成果实腐烂,叶部穿孔病重发,根腐病严重时造成死树。国外对杏树病毒病有分子检测的报道。在地中海周边杏园,有杏潜伏环斑病毒病等[8]。目前,我国对杏树病害调查主要集中在真菌和细菌病害,对病害发生规律与防治技术研究较少,生产中存在的问题是重治疗轻预防,发病后多是进行药剂防治。蒋萍(2012)调查明确了新疆10种主要杏树病害[4]。由于之前对陕西杏树病害种类与发生规律尚不明确,病原菌种类不明,导致盲目用药,防治效果差。笔者研究开展了陕西省鄠邑区、周至县、蓝田县和长武县等多地杏园病害调查与发生规律等研究,为病害有效控制提供了科学依据[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