荆芥高产栽培技术
2022-11-17河南省农学会孙红艳
河南省农学会 孙红艳
荆芥,又名香荆芥、假苏等,为唇形科荆芥属一年生草本植物,主要食用其叶与嫩茎,最常见的食用方法为凉拌或作为佐料。荆芥味道辛香,口感较好,并具有一定的药用价值。《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医书对其药用价值都有详细记载。由于其独特的辛香气味,深受消费者喜爱。目前,荆芥已发展成为一种绿色、保健型蔬菜。
一、生长习性
荆芥生长适应能力特别强,为喜阳性植物,喜温暖湿润气候,在疏松、肥沃、排水性好的沙性土壤中生长较好,在板结性土壤中生长较差。荆芥种子萌发最适温度为15~20 ℃,幼苗能耐0 ℃左右低温,适宜生长温度为25 ℃,低于12 ℃则生长缓慢。忌干旱和积水。
二、品种选择
荆芥按叶形分圆形荆芥与尖叶荆芥2 种。圆形荆芥与尖叶荆芥相比,圆形荆芥茎粗、节短,叶片肥大,纤维少、口感好,抗逆性强,植株高度适中,产量高,辛香味更为浓烈,商品价值更高,种植更为广泛。
三、栽培管理
(一)地块选择
荆芥种植应选择地势平坦、排灌较好的弱碱性沙质土壤。荆芥连作易减产,种植过荆芥的土地,可轮歇1 年。
(二)整地施肥
荆芥播种密度较大,生长期不适宜施肥,因此基肥应施足。一般每667 m2施腐熟的农家肥1500~2000 kg。将农家肥均匀撒施在地表,进行翻耕,深度25 cm 左右,然后细耙整平,粉碎土块,根据地势做成平畦或者高畦,浇足底水,待水渗透后播种。
(三)播种
荆芥以种子繁殖为主。播种方式分为条播和撒播2 种。条播,每667m2播种量约0.75 kg;撒播,每667 m2播种量1~1.5 kg。播种时间因各地气温不同稍有差异,河南省的播种时间一般是3 月底到9 月初。一般来说,荆芥春播品质好于夏秋播品质。播种前先对土地进行耙锄,耙锄深度5~6 cm,播种前1 d 对种子进行浸泡。播种时可掺拌适量细土,将种子均匀播撒在田地中,覆盖1~2 cm 细土,用脚稍踏实,再用铁耙耧平,保证种子与土壤充分接触。荆芥出苗时间因当地气温的不同有所差异,温度21~25℃时7~10 d 内即可发芽;气温较低时,荆芥种子发芽时间会延长。
(四)间苗、定苗与施肥
当荆芥苗长高至8~10 cm 时,要间苗,除去过密的弱苗、小苗,保留壮苗。间苗后进行第1 次追肥,每667 m2追施氮肥10~15 kg 。当荆芥苗长高约15 cm时,按株距、行距均为10 cm 左右进行定苗,定苗后及时浇水,并进行第2 次追肥,每667 m2追施钾肥10~15 kg。如果发现有缺苗断垄现象,阴天带土移栽,移栽后及时浇水缓苗。当荆芥长高约30 cm 时,进行第3 次追肥,每667 m2追施腐熟的有机肥100 kg 左右。
(五)中耕除草
结合间苗和定苗分别进行2 次中耕除草,要划地浅锄,以节水保墒,稳定地温。荆芥进入生长期后,要经常中耕除草,保持田间土松无杂草。一般荆芥封行后不再进行松土,以免伤根。
(六)病虫害防治
遵循“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荆芥具有辛香刺激性气味可以趋避有害昆虫,故虫害发生种类较少。常见的虫害主要有地老虎、蝼蛄、银纹夜蛾等。常见的病害有根腐病、立枯病、茎枯病等。
1.地下害虫的防治。低龄地下害虫为害植物的地上部,取食子叶、嫩叶,造成缺棵或叶子孔洞。中老龄地下害虫晚上取食近土面的嫩茎,使植株枯死,造成缺苗断垄,甚至毁苗重播。可选用稻草或麦秆扎成草把,下加竹竿,插于田间引诱成虫产卵,每隔5 d 更换1 次,并将草把集中烧毁灭卵。也可用2%噻虫嗪颗粒剂掺拌腐熟有机肥施入土壤进行防治。
2.银纹夜蛾的防治。银纹夜蛾幼虫为害叶片,将叶片吃成孔洞,并排泄粪污染菜株,影响其商品价值。可利用成虫的趋光性的特点,用黑光灯诱杀。药物用2.5%功夫乳油2000~3000 倍液,或20%虫酰肼悬浮剂1500 倍液于幼虫初发期进行喷施,每隔15 d 喷施1次,连续喷施1~2 次。
3.根腐病的防治。控制田间湿度,增施有机肥调节土壤pH。荆芥播种前每667 m2用70%敌克松1 kg处理土壤。根腐病发病初期用五氯硝基苯200 倍液灌根预防。
4.立枯病的防治。选择荆芥抗病品种。荆芥播种前用2.5%咯菌腈悬浮剂拌种。立枯病发病初期用50%甲基托布津1500 倍液防治。
5.茎枯病的防治。控制田间湿度,增施磷肥、钾肥,用50%多菌灵可湿性粉剂800 倍液,或用50%甲基硫菌灵可湿性粉剂1000 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 d 喷施1 次,连续喷施3 次。
四、采收
春播荆芥于当年8—9 月收获,夏播荆芥于当年10 月收获,秋播荆芥翌年5 月下旬至6 月上旬收获。一般荆芥播种后,40~50 d 即可采收。当荆芥穗上部分种子变成褐色,顶端的花尚未落尽时视为成熟,采收时距离地面8~10 cm 处割下,留下茎基2~3 个侧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