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鹤壁市洪涝灾害后冬小麦栽培技术

2022-11-17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张晓飞

河南农业 2022年2期
关键词:田块冬小麦养分

鹤壁市农业农村发展服务中心 张晓飞

2021 年7 月17 日8 时至23 日12 时,鹤壁市遭遇了历史罕见的强降雨,全市平均降雨量613 mm,比年均降雨量586.6 mm 多出26.4 mm,几天时间的降雨量竟超年均降雨量。其间,最大雨量点日降雨777.5 mm,是历史最高纪录258.8 mm 的3 倍。在此基础上,全市6 个蓄滞洪区又全部启用,累计滞洪量7.11亿m3,蓄滞洪区一片汪洋,农田受灾极其严重,农作物受灾面积达7.94 万hm2、成灾面积达7.19 万hm2、绝收面积达5.55 万hm2,农田洪涝导致土壤流失、土壤结构破坏、土壤养分流失、病虫害暴发等问题,严重影响下茬作物冬小麦种植。小麦是鹤壁市的重要粮食作物,在农业经济中有着举足轻重的地位,故制定洪涝灾害后冬小麦的栽培技术意见,以供参考。

一、播前准备

(一)整地

针对无积水且机械可以下地作业的田块,深耕前清理田间一切杂物,清理后再晾晒田块,机械能够下地作业时,深耕30~35 cm,做到无漏耕、漏耙,保证上虚下实,地面平整,以恢复土壤结构,让土壤蓄水保湿,避免土壤板结,增强土壤通气性,增加土壤耕作性能,减少病虫害发生。针对无积水但机械无法下地作业的田块,应尽快清理杂物,保证土壤地表裸露,加快土壤晾晒,等机械能下地作业时,应尽快深耕30~35 cm,抢种冬小麦。针对仍有积水的田块,应抓紧疏通沟渠,抢排明水,要及时组织机械、人工开挖沟渠、清除淤障,加快排除农田积水,尽快恢复农业生产。

(二)施肥

耕翻时应施足底肥,每667 m2施有机肥60~70 kg,以改良土壤,培肥地力,改善洪渍田块的土壤通气性和土壤结构,防止土壤板结,全面提供小麦发育所需养分,且供肥时效长,为小麦整个生育期提供养分。但有机肥释放养分缓慢,而小麦生育前期对氮肥需求量较大,小麦生育中期对钾肥需求量较大,因此,每667 m2要配合施氮磷钾复合肥50~60 kg,以增加土壤养分,促进小麦壮苗早发及根系生长,增加冬前健康分蘖,为小麦后期增穗、增粒、增质量奠定基础。

(三)选种

应根据气候条件、土壤肥力和种植实际要求,选择抗逆性强、抗病性强、纯度高、生产能力强的小麦品种。选择经审定推广并适宜鹤壁种植的优质、高产、抗逆性强的良种,如:百农4199、新麦26、百农207、郑麦1860、西农511、周麦32、郑麦369、中育1428 等。

播种前应做好处理:一是选用种子发芽率≥85%的种子;二是播种前将秕粒、霉粒和杂质清除干净,并需连续晒种2~3 d,以提高种子发芽势;三是采用杀菌剂、杀虫剂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在洪涝过后的田块,病害发生更为严重,尤其是根部和茎部的病害,对小麦发育是致命的,且在小麦中后期药剂的防治效果不佳。因此,在洪涝灾后的田块,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是小麦种植过程中关键技术之一。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还能够提高出苗率、增加小麦产量、减少环境污染等。因此,播种前一定要进行种子包衣或药剂拌种。

二、播种技术

(一)择时播种

根据土壤墒情适时播种,鹤壁地区适宜播期为10月10—20 日。但对于涝渍的田块,需要延迟播期,在10 月20 日至11 月15 日进行播种的田块,可选用旋耕播种施肥一体机,减少播种环节,抢抓农时。对于11月15 日以后仍无法播种的田块,可进行田块季节性休耕(冬闲),其主要目的是让耕地休养生息,实现用地养地相结合,以减少养分的消耗,促进土壤潜在养分转化,保护和提升地力,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二)合理密植

在适宜播期内,按照品种特性和地力合理确定播种量,每667m2基本苗在20 万株左右,合理密植能够保证小麦采光、透气性较好、抗倒伏性好,促进小麦高产。如果播种期延迟,在10 月20 日至11 月15 日进行播种的田块,应适当增加播种量,每667m2基本苗在25 万株左右。

三、田间管理

(一)适时冬灌

小麦适时冬灌有很多益处:一是稳定地温,对地温发生剧烈变化起到缓冲作用,有效防止麦苗冻伤冻死。二是压实土壤,疏松表土,粉粹土坷垃,消灭过冬害虫等。三是过冬水与冬肥相结合,促进小麦中后期生长发育,促进根系生长。四是增加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质量,从而提高产量。

小麦浇过冬水,一般选择日平均气温在3~4 ℃“夜冻昼消”时进行,浇过冬水时,切忌大水漫灌,冬灌后要及时划锄,通气保墒,助力根系的生长发育。浇过冬水,要注意因“苗”制宜,针对生长势强的麦田,冬前可镇压、化控麦田,达到控旺促壮的目的;针对生长势弱的麦田,需冬灌时适当追肥,利于壮苗。但对于晚播的弱苗,尤其是未分蘖的独苗,不要浇冬灌水,以免发生冻害。

(二)灌溉追肥

早春小麦返青时,应镇压划锄,全类麦田都应锄地,但要注意因“苗”制宜,对于晚播麦田应浅锄,防止伤根和压苗;对于旺苗或者徒长的麦苗应深锄断根,控制地上部生长,转旺苗或徒长苗为壮苗。

若早春小麦发生冻害,程度较轻时应及时补救,可追施速效氮肥,配合浅耕和增温保墒措施,促进根系发育,促苗早发;若冻伤程度较严重,且无补救必要时,应在土壤解冻后,中耕抢种其他农作物。

早春农田管理尤为重要,但也要注意因“苗”制宜,针对生长势弱的麦田,需在返青期浇灌麦田,每667 m2追施氮肥20 kg;针对生长势强的麦田,应推迟浇灌,在拔节期浇灌麦田,每667 m2追施氮肥10 kg。小麦开花期需保证充足水分,但不可灌溉麦黄水。

(三)定时除草

冬小麦杂草出苗有两个高峰期,一是小麦苗期至3叶期,杂草出苗率占总数的90%以上。二是小麦拔节期,少量杂草出苗。冬小麦除草最好是在冬前进行,一般采用化学除草,因为冬前杂草出苗率较高,且处于幼苗期,植株较小,组织相对娇嫩,对药剂反应较为敏感,防治效果最佳。冬前除草应选择在播种后40 天左右(11月下旬至12 月上旬)喷施药剂。此时小麦处于4 叶期,田间杂草基本出齐,土壤较为湿润。气温10 ℃以上的晴朗无风天气为最佳喷施药剂时间。

(四)病虫害防治

1.病害。小麦生育期病害主要有白粉病、纹枯病、赤霉病、锈病、根腐病、全蚀病,可选用药剂32.5%苯甲嘧菌酯、40% 戊唑·咪鲜胺、12.5% 烯唑醇可湿性粉剂、20% 三唑酮乳油等兑水喷雾防治。

2.虫害。小麦生育期虫害主要有吸浆虫、蚜虫、红蜘蛛等,小麦开花期前喷施高效菊酯类药剂防治小麦吸浆虫;气候干燥时极易发生小麦蚜虫和红蜘蛛等虫害,可以选用 15% 噻虫·高氯氟、10.2% 阿维·哒螨灵等进行喷雾防治。

3.“一喷三防”。小麦生育后期,强化“一喷三防”技术。可以使用混合药液(吡虫啉、联苯菊酯等杀虫剂+三唑酮或苯甲·嘧菌酯或烯唑醇等杀菌剂 +0.3%~0.4% 磷酸二氢钾、2%~3% 尿素)进行喷施,既能够防病、防虫、防干热风,又能够增加粒质量、防灾增产。

(五)适时收获

小麦收获最佳时期是小麦蜡熟末期至完熟初期,小麦收获可采用联合收割机脱粒,种子晾晒至含水量<12%时,即可存放。

猜你喜欢

田块冬小麦养分
土壤微生物及酶活性对露天矿不同土壤重构方式的响应特征
基于时空滤波Sentinel-1时序数据的田块尺度岭南作物分布提取
2022年山西省冬小麦春季田间管理意见
冬小麦田N2O通量研究
冬小麦的秘密
为什么植物的根茎向上生长?
树木是怎样过冬的
为什么雨水多了瓜果会不甜
啤酒大麦科学施肥保品质
如冬小麦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