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在课程建设中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2022-11-17李红梅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三幼儿园

教育家 2022年42期
关键词:游戏幼儿材料

李红梅|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三幼儿园

为了通过课程实施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引导教师不断进行课程实践创新、有效地进行课程决策,北京市顺义区杨镇第三幼儿园用“问题”导入,对问题展开思辨,从而引导教师明身份、析现状、定方向,为课程建设打好基础,让教育充满思想,让思想充满智慧,让课程实践充满创造力。

奠基——质疑、思辨

第一,用“问题”引导教师明确身份。教师是课程建设的主体,但与他们谈起课程时,多数教师认为课程建设是专家做的事情。此时,我抛出第一个问题:“现在开展的活动是课程吗?”有的教师说是,有的教师说不是。紧接着我抛出第二个问题:“你认为什么是课程?”在问题的引领下,我们组织了一场关于“课程建设理念和思路”的学习,用案例帮助教师理解课程。

第二,依“问题”分析现有课程现状。“你们设计的活动孩子们喜欢吗?”“哪个活动组织起来比较轻松?”……在一系列问答之后,我们让教师带着问题学习相关理论,理解课程游戏化、生活化理念。

第三,用“问题”确定课程推进方式。“怎样让活动更有趣?”“应该提供什么样的环境和材料?”“教师在活动中应起到什么作用?”我们带着问题深入思考,让教师意识到游戏化会让活动更有趣;环境材料有选择、利操作、能引发幼儿进一步探究;要引导幼儿游戏,而不是干涉和控制。

引领——解疑、实践

第一,环境、材料由静到动。我们以室内区角作为研究的切入点,从材料数量、种类、摆放、能否激发兴趣等方面进行研讨,以一个班级为重点,持续跟进研究,在反复观摩、研讨、调整中深化教师对以材料支持幼儿自主游戏的理解与认识。如今,教师在环创和材料投放方面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材料从高结构向低结构转换,去掉目标化不凸显、孩子不感兴趣的材料,从区角专用变为材料共享。

第二,内容由他人化到园本化。我园教师教龄短、经验少,我们借鉴现成资料,将“快乐与发展”作为基础课程,引导教师根据本班孩子的发展水平、兴趣等加以调整,将课程逐步园本化。在调整过程中,教师要做到“三自问”:一是怎样让活动更有趣,二是怎样让材料更有探究性,三是怎样让孩子更自主。在满足幼儿基本发展需求的基础上,我们将与幼儿生活息息相关的节日、活动、资源纳入课程,以此促进幼儿向更高层次发展。如:儿童节期间,我们对“跳蚤市场”主题进行拓展,衍生出幼儿与家长全程参与的“小手牵大手,关爱太阳村”义卖活动,节日课程也应运而生。

第三,教师行为由假指导到真引导。提到幼儿自主,浮现在我眼前的有两种场景:一种是教师完全放手,看似给幼儿充分自主,实则是放任;另一种是教师口中说着给幼儿自主,却用干扰的方式实施着自己认为的指导。真正的引导是教师根据活动情景、当前问题等对幼儿提供相应的支持,帮助幼儿解决困难,引导幼儿进一步探究。例如,中班开展“国王生病了”绘本活动时,幼儿在了解绘本内容后对运动产生极大的兴趣,教师顺应幼儿兴趣开展“运动总动员”主题活动,并在活动中创设小青蛙送信、小蚂蚁运粮等情境,将幼儿生活中常见的情景融入游戏。在活动开展过程中,教师根据幼儿出现的问题组织分组讨论,鼓励幼儿大胆尝试,验证自己的想法是否正确。在幼儿尝试期间,教师充分发挥引导作用,根据幼儿的最近发展区制定活动目标,鼓励他们开发、尝试使用不同的材料,引导他们用多种方式解决问题。与此同时,幼儿在活动中自主选择伙伴、根据需求选择游戏材料、设计游戏场地,成为活动真正的主人。

猜你喜欢

游戏幼儿材料
从“要遵守”到“我来管”——大班幼儿的自我管理初探
土木工程材料的认识和应用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新材料赢得新未来
最美材料人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数独游戏
疯狂的游戏
爆笑游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