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融互通,让幼小衔接落地有声
2022-11-17杨娜娜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杨娜娜|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
幼小衔接是幼儿园和小学相互呼应的过程。做好幼小衔接,是实现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关键之一。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第二实验幼儿园开展了“互融互通”的幼小衔接活动。“互融互通”强调的是多层次、多方面的双向融合,将幼儿园学习方式融入小学,将小学教育要点融入幼儿园,让幼儿的学习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融入自然,力求推动幼儿全面和谐发展。“互融互通”既是幼小科学衔接的实施方法,也是衔接目标。
“真”衔接,让幼儿园与小学互融。一是要点共学,让理念融合。幼儿园以《幼儿园入学准备教育指导要点》与《小学入学适应教育指导要点》为指导,与小学采取共学的方式,让幼儿园了解小学关键入学适应内容,让小学全面了解幼儿园关键入学准备内容,将理念融合,在幼儿园与小学低年级开展相应衔接活动。二是方案共享,让措施融合。幼儿园与小学分别制定各学段幼小科学衔接实施方案,将方案共享,为幼儿的入学准备与入学适应提出建议。同时,幼小双方将实施任务清单对接,有计划地开展衔接融合活动。三是问题共研,让指导内容融合。学期初,小学低年级教师与幼儿园大班教师就“幼儿园要做好哪些衔接准备”“小学怎样开展游戏化教学”等问题展开讨论,使幼儿园教师了解幼儿入学在学习、心理等方面面临的问题,使小学教师了解幼儿的学习方式、学习水平及特点。
“深”衔接,让幼儿园与小学互通。第一,基于问题,设立入学关键素质试点班。通过观摩小学低年级课堂,我们发现部分学生在学习习惯上存在问题:比如专注力时间短、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发展水平参差不齐,此外,倾听习惯、书写习惯等方面也存在较大的常规问题……这些问题,在和小学教师的座谈会中得到了印证,这正是刚入学幼儿普遍存在的问题。为此,幼儿园分别设立了阅读能力培养试点班、专注力培养试点班、前书写能力培养试点班。
在阅读能力培养方面,幼儿园将故事融入区域活动。比如在“我是大班哥哥姐姐”主题活动中,以《大熊的拥抱节》为蓝本,全班开展故事表演,幼儿自制角色服装、绘制分幕剧本,在充分理解故事中角色的特点、心情后,再用肢体与语言表达对角色的理解。
在专注力培养方面,我们注重探索游戏式的视知觉、听知觉能力的培养。比如,教师通过视觉注意广度与视知觉速度练习的图片,提高幼儿有意注意的持续时间及质量。
在前书写能力培养方面。我们通过线描画、水墨画、手指游戏等方式,增强幼儿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关于游戏计划、任务记录,我们鼓励幼儿尝试用简单的符号记录、表征,用简单、精准、有条理的语言表达。
第二,增设内容,开展趣味阅读游戏以及数学操作游戏。阅读游戏方面,教师一方面引导幼儿对经典故事进行续编、仿编,另一方面让幼儿基于兴趣,完整、连贯、创造性地讲述生活经验。数学操作游戏方面,教师利用分餐点、整理玩具、摆放物品等生活类材料,引导幼儿进行数学操作,比如数量的点数、分类、组成、计算等。
第三,扩大衔接范围,全面衔接从“小”抓起。幼儿园从小班开始进行衔接培养。小班重视生活习惯、生活能力、安全防护意识等方面的培养,中班重视劳动能力、学习兴趣等方面的培养。
随着对幼小衔接问题的厘清、正视,幼儿园教师和小学教师逐渐树立了科学的幼小衔接理念。我们将坚持帮助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推动他们快乐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