助力“双减”改革,提升课堂价值
2022-11-17方红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南国花园小学
方红|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南国花园小学
“双减”政策撬动了教育界的大改革,减轻了学生过重的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在减负不减质的前提下,大家更加清晰地认识到:教育需要改革。安徽省合肥市庐阳区南国花园小学用专业寻找方向,以面向未来的眼光审视教育,助推教师们在专业道路上越走越远。
我校在“双减”背景下,开始深层次变革课堂教学,提出“课堂价值=知识价值+情绪价值+潜在价值”的理论体系,提升教师教学能力。
知识价值:以信息技术为课堂储备扩容
作为安徽省“能力提升工程2.0”试点学校,在推行试点工作的过程中,我校探索出一套以“学、研、用、思、学”为主的“五维教研新体系”,帮助教师扎实领会信息技术2.0的内涵,并开展校本培训、组织校园活动,让智慧教育等理念深入每位教师的内心。通过该项工程,我校全体教师信息素养获得极大提升。对于课堂中常用的信息技术手段,全校教师人人会用、人人好用。教师在信息技术领域的突破,为课堂教学扩容提供了充分准备;打破教学技术运用中时间与空间的限制,也有助于教师建构更深、更广的教学知识体系。
情感价值:借沉浸式教学发挥课堂力量
中国学校教育战略咨询专家沈祖芸曾表示,未来教师如果只讲授知识,那么他将会被替代;如果教师成为情绪劳动者,就会无可替代。教师的课堂需要情感和精神的加持,如何借助沉浸式教学,让课堂发挥出更为强大的力量?让我们一起看看下面的案例。
语文老师在教授《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一课时,不断营造氛围:“同学们,看下面这段课文。想一想,在中国的土地上,我们的国人受到洋人的欺辱。如果你是当时围观的群众,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那时的中国巡警,你会怎么想?如果你是那个可怜的妇女,你又会怎么想……”当时课堂中一片寂静,平静的表面下暗涌着同学们激动的情绪。随后同学们踊跃发言,表达了对祖国受辱的愤怒和建设强大祖国的决心。
教育的任务不单包括向学生传授知识,日常教学过程中,教师还要关注学生的精神世界。沉浸式教学让教育像云朵推动云朵,依靠人的精神力量影响他人的心灵,进而促进学生健康成长。
潜在价值:全面关注,厚积薄发
上好每一堂课,是教育者的责任。从长远角度看,我们还需要为孩子们的终身发展做好准备,整体布局学校的课程体系。自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我校实行“5+2”模式,即在周一至周五五天放学后,每次开展2小时的课后服务,全面满足家长和学生的需求。学校还建立健全“三点半课程管理制度”,和学校少年宫课程相结合,落实课后服务工作,提升学生综合素养。
此外,我校提出“综合学历成长计划”,具体包括语文的国学积累、阅读的思维导图培养、数学的注意力训练、美育的情绪表达力、体育的协调力和德育的99个心理小秘密。该计划用六年小学教育,奠基孩子的终身发展,全面立体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我校提出“课程价值”理论体系,是在“双减”大背景中做出的改革,也是对学生、家长和社会的承诺。过去未去,未来已来,我校愿尝试搭建更加优质的教育理念,为祖国的基础教育做出应有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