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综艺:网络视频节目创作的新形态

2022-11-17史羽涵

吉林艺术学院学报 2022年4期
关键词:综艺受众

周 营,史羽涵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1)

从传统电视节目到新兴的网络节目,综艺节目经历了许多发展阶段,得益于科学技术的日益革新,互联网技术的发展成熟。一开始,视频网站只是电视节目输出的渠道,节目的播出版权属于电视台,视频网站只是辅助作用。而后开始台网联动,逐渐成为视频节目制作播出的常态,网络综艺迎来了它的时代。从2007年搜狐网创办娱乐脱口秀节目《大鹏嘚吧嘚》之后,网络节目正式开始上线。网络节目层出不穷,各大视频平台也相继推出自制的内容,出现文化类、音乐类、亲子秀、真人秀等百花齐放的网络节目形式。相较于传统电视节目,网络节目在自由化的叙事、话题度的讨论和个性化的创新等方面具有自己独特的优势。随着互联网时代的到来,视频节目完成了一次高质量发展,而微综艺也正在这样的形势中应运而生。

一、网络视频节目的优势

1.自由化的叙事结构

随着互联网机制和技术的不断发展,自媒体的流行,使受众成为积极的参与者和表达者。创作者在创作一档节目时可以得到受众及时有效的反馈,网线成为创作者和观众之间的桥梁,实时的互动评论给予创作者新的建议和灵感[1]。人们对网络节目的观看地点、方式和时间上的控制都有选择的自由,这些因素或多或少地影响网络节目在叙事、策划上的改变。例如《脱口秀大会》等综艺节目,针对普通人的日常生活进行讨论,节目没有选择具有知名度的明星艺人作为噱头,而是多选取素人、达人。以普通人的日常生活、问题和感受作为节目线索,以紧张刺激的比赛作为节目进行的方式,用犀利幽默的语言和如今人们感兴趣的热点话题、新闻吸引受众,与观众达成一种共鸣,从而感同身受。自由度高的节目设置,形成一种良性的综艺传播氛围,使观众在快节奏的工作中感受到轻松,既贴近生活又充满着浓厚的时代色彩。

2.话题度的讨论内容

在网络节目中关于社会热点话题的内容一定不会少,无论何种类型的节目,都会选取不同的方面和角度对百姓讨论度较高的话题进行别样的解读。根据当下社会中的养老、教育、文化,以及吃穿住行等各个方面的矛盾,让观众在观看节目的过程中,跟着编导的叙事思维进行思考,这便形成了一个寓教于乐的过程。令大众对其形成广泛关注,引领话题,这也成为一档节目是否成功的关键因素。其中相对成熟的节目,如优酷视频推出的《圆桌派》《非正式会谈》,以开会讨论的形式进行观点内容输出,只是单调的以多个机位、一张桌子、多把椅子、充满话题度的主题和令人意味深长的语言观点取胜,在一片浮躁热闹的节目中脱颖而出,引发受众的共鸣与反思,使其具有影响力。

3.个性化的创新形式

如今,在许多热播的网络视频节目中都有着多方面的创新点,即节目形式上的创新、节目内容上的创新、叙事结构上的创新,这些都使网络节目充满魅力。正是因为有这些别具一格的创新形式,才使得这些节目有极高的点击率和话题讨论度。例如芒果TV的许多自制节目,有慢综艺《向往的生活》、亲子互动节目《爸爸去哪儿》、推理类《明星大侦探》等。这些节目的成功,与其节目形式的创新密不可分。以《明星大侦探》为例,节目虽采用明星化来进行叙事,但编导用一个又一个的案件来说明其中蕴含着的哲理,折射探讨社会热点话题,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同明星玩家在游戏中扮演不同角色,其细节和逻辑的推理能力,也侧面体现了他们的人设魅力,在紧张悬疑的氛围中,时而还夹杂着风趣幽默的语言,节目组脑洞大开的设计,都令受众感到惊喜。随着这些个性化创新性的节目越来越多,也大大避免了节目的雷同化,更有利于促进创作者不断突破,通过与粉丝的互动共鸣,实现双赢。

二、微综艺的特点及类型

1.体量精小

2019年上半年,在手机网民经常使用的APP中,短视频应用占11.5%,仅次于即时通信类APP与网络视频APP[2]。在这样的发展趋势下,“微综艺”这一概念逐渐应运而生。微综艺是一种基于短视频的节目形式,属于网络综艺节目,它继承了网络综艺的一些特点。顾名思义,微综艺有体量精小这一显著特点,一般时长在30分钟以内,节目时长较短,在用户碎片化浏览的习惯被养成的当下,微综艺这一体量精小、节奏明快的节目形式更受年轻用户的喜欢。

2.主题鲜明

它大概率有一个大的主题,以垂直方向进行深入探讨和挖掘。微综艺因其“短平快”的节目特点,且相较于一般网络节目,它的节奏较为轻快,内容重点较为紧凑,因此它更需要在有限的节目时长、固定的节目主题下聚焦讨论某一个垂直领域的话题。从诠释的角度来看,一般节目的切入点选择较为微观和细致。可以选用具有鲜明的、部分有争议的主题或人物进行叙事,引起更多的网友关注、讨论乃至争论,进一步扩大受众面,深化叙事主题[3]。

3.类型多样

在竞争激烈的视频平台上,发展微综艺是一个可以塑造品牌和完成计划目标的策略。这也从侧面说明了视频节目在现今激烈的竞争中再一次完成了高质量的蜕变。目前,国内微综艺主要呈现为衍生类、垂直类、品牌定制类、明星定制类四大类型,这些节目类型的出现大大满足了观众的一系列好奇心理,为观众提供多维度的选择。另外,垂直型结构可以系统细节地向观众展示创作者的想法,通过不同类型的话题树立品牌形象,贴近现实生活,引发观众兴趣,产生情感共鸣。

三、微综艺发展的局限性

1.题材类型趋于单一,同质化凸显

一档节目的创新点来源于它的新闻点,创作者是否可以在新闻由头中获取到有效信息,这就取决于创作者的新闻敏感度,这是节目创新模式的关键。而微综艺这一形式在国内最开始是记录艺人,相较于其他类型的微综艺,是最为成功的一类。时至今日,依靠记录艺人或明星选秀类节目的衍生类微综艺也是最为广泛的一类。腾讯视频推出的《和陌生人说话》,采用“访谈+微记录”的形式,观众只需利用碎片化的时间,就可以完整地了解到被采访者的故事,之后像这样的微访谈节目也是层出不穷,《十三邀》《立场》等节目均采用这样的形式,短平快地展开对话题的讨论。这些节目虽多,但其中的题材类型和节目风格都基本相似,造成相对单调的微综艺环境。就综艺节目而言,可能微综艺要更为依赖明星效应,艺人团队工作室推出的记录微视频,要比其他类型的节目更受欢迎。但围绕明星创造的微综艺更多的是为粉丝服务,同时提升明星的话题讨论热度,一举两得。但这些打造艺人个人形象的作品不仅风格单一,而且内容受限,在某种层面上用来取悦吸引粉丝,缺乏内容的深度和高度,从而导致受众圈受限,难以突破引发广泛的热度和共鸣。

2.节目内容创新不足,制作粗糙

由于大部分微综艺成本低,拍摄制作较为简单,目前还处于摸索研究的阶段。首先要明确它的概念,虽然微综艺脱胎于短视频,但并非所有的短视频都叫做微综艺。在微综艺刚刚兴起时,很多人将微综艺定义为许多综艺节目衍生出来的特辑番外篇,但这种不具有原生性的短视频,是无法成为微综艺的。其次,短视频的盛行大多来源于抖音等短视频软件,其实这些不能算作微综艺,因为它们都不具有主体性。最后,微综艺要有系列性,每一期都是单独陈列的,类型不一,形式不一[4]。目前的微综艺大多数还充斥着内容单一、类型界定不明确、艺术表现手法不成熟等问题,使得微综艺缺少新鲜感和观赏感。微综艺虽然新潮,但并不代表其具有直接的市场竞争力,随着观众的审美不断升级,内容逐渐趋于定制化的市场环境,它能否再度出圈依旧是接下来要面临的问题。

3.传播影响力较弱,商业侵袭严重

随着我国5G技术的发展及投入使用,视听产业的内容创作将会在5G+4K/8K的技术赋能下向沉浸式和互动感的方向发展,而目前传播的沉浸式体验还无法依靠移动端媒体,短时间内无法打破空间的限制,做到全民普及[5]。而微综艺也因其时长短、投入少、宣传不到位,使得节目形式尚未适应大众化,传播渠道较为单一,无法成为一个平台的主推节目。哪怕是一些好的微综艺节目,也无法突破小众圈层,只能通过抖音、快手等短视频平台进行二次发酵才能被网民看到,所以它无法对社会造成更为广泛的影响。另外,综艺节目最为常见的盈利方式就是在节目中植入商业广告,但微综艺时间短、体量小,导致节目无法长时间进行广告植入,使其盈利较为困难。又因为微综艺的节奏鲜明,叙事结构清晰,导致广告植入不能很好地与节目结合适应,显得很突兀,影响受众的观看体验和质量。因此,寻找新的发展策略,探求节目创作的新高度势在必行。

四、微综艺的发展策略与思路

1.突破传统思维观念,形成微叙事的独特风格

微综艺是一种新型的节目形式,它不属于传统电视节目也不是正片之后的花絮彩蛋,它同样需要形成自己的叙事结构。根据移动互联网用户的观看心理和习惯,微综艺也同样需要突破传统的节目策划思维模式,无论是对题材的选择、节目叙事线索的构造梳理,还是后期剪辑包装上的技术创新,都需要不断地进行高质量创作,形成微叙事的独特风格。在题材选择上,要进行多方面的考量。首先要明确微综艺的体量,不能选择一些宏大、烦琐的主题,而是选择一个相对容易展现且深刻的话题,这样便于垂直性地进行探索、讨论,使节目内容深刻,且富有韵味。其次,在策划节目的叙事线索上,新形式的微综艺节目要突破传统节目的创作思维,做到“浓缩的才是精华”,少而精炼,直奔主题。在叙事上可以选择一个微观的角度来说明一件事、一个人,明确故事线,整个节目围绕主题展开。最后,在后期剪辑上,需要进一步提高对视听语言的重视,有节奏地进行,不要令观众感到枯燥乏味,运用清晰的剪辑思维将视听语言做好后,再进行包装美化,运用花字、表情包、魔性音乐或音效等流行时尚的方式,对节目的重点信息进行强调。

2.在影视产业中得到启发,提升节目的创作品质

现如今影视剧产业蓬勃发展,而微综艺作为一种新型的视频节目类型,同样可以在影视剧的发展创作中得到启发。例如电视剧《红楼梦》《新白娘子传奇》基本都使用传统的叙事手法,围绕着“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顺序逐一将一环环的情节展开。而电视剧《延禧攻略》则与传统的电视剧不同,《延禧攻略》的叙事节奏一开始就较为快速鲜明,女主角在皇宫中如同升级打怪一样,观众在观看时的代入感也很强[6]。在某种程度上,它就如同微综艺,打破了传统的思维模式,大大提升了受众的观看体验。通过影视产业看微综艺,便可得出传统思维理念并不能满足人们对简约内容的审美需求,从中汲取经验,增强节目的品质和影响力。

3.产业融合,优化受众的感官体验

近年来,西瓜视频推出了一档微综艺《国潮研究所》,将微综艺与中国传统文化融合起来,邀请书法、蜀绣、京剧等不同门类的国潮研究者们作为节目嘉宾,结合嘉宾们的介绍和讲述,使观众了解到一个与自己想象中完全不同的传统文化,探索出一条文化产业融合的新路径。如西瓜视频推出的另一档微综艺《我在故宫做厨师》,则将视角放入宫廷的美食文化上,邀请嘉宾作为御膳体验官,探寻真实的历史,解开御膳房的秘密。微综艺在创作选题上可以与多个方面深层次联动,借助外力吸引更多受众,这样可以解决品牌难以植入的问题,让所植入或宣传的品牌成为节目本身的一环,不违和地放入节目叙事中,将品牌理念自然地融入节目中,最终实现共赢。在智能手机时代,人们看节目习惯性地使用小屏收看,英国社会化视频营销机构(Unruly)的一项调查发现,53%的被调查者表示在观看视频时不得不将手机横过来,34%的被调查者称会将视频锁定到竖屏状态[7]。根据这一调查结果可以得出,在注重节目品质的同时,还可以积极探索“竖屏节目”,为用户创造一个更好的感官体验。另外,还要更加注重节目与观众的互动交流,让受众有参与感和更加积极的主动性。

5G时代的来临,给予了传媒人更多的机遇与挑战。在这个时代背景下,传播的结构和方式都在发生日新月异的变化,视频节目处于又一个发展关键期,移动互联的微综艺正势头猛进地涌入国内短视频节目市场。如何把握新形势下的发展时机,微综艺将如何赢得观众的认可和社会的普遍关注,这都是需要思考和解决的问题。结合社会文化发展来看,人类对内容的多元化探索和深度挖掘的态度不会消失,相信在巨大的市场前景下,微综艺在短视频节目领域,定会扎根向下,得到进一步的高质量发展。

猜你喜欢

综艺受众
新媒体传播以及受众参与式文化发展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国内综艺人“跨界”而来
新闻的新变化呼唤新理念
2017首届综艺峰会:尊重每一个工种
“快综艺”到“慢综艺”
2017上半年自制综艺数量与播放量迎来增长
曲艺受众分析
韩国女性综艺人立足难
国产综艺“短命”,得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