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升华
2022-11-17孟鑫
孟 鑫
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指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二十一世纪马克思主义,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新的飞跃。”(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48页。这一重大判断阐明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内涵和重大意义,及其在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中华文明发展史和人类思想史上的深远影响,尤其是首次提出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中华文化和中国精神的时代精华”的重要论断。中华文化由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国革命文化和中国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构成。限于篇幅,本文集中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例分析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中华文化的创造性升华。因此,文中的中华文化意指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习近平指出:“中国人民的理想和奋斗,中国人民的价值观和精神世界,是始终深深植根于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沃土之中的,同时又是随着历史和时代前进而不断与日俱新、与时俱进的。”(2)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漫长历史进程中不断积淀而形成的稳定的文化认识体系和思想理念系统,其对中国共产党思想理论的发展和中国人民行为认知的形成具有深刻影响。中华文化丰富的思想精华及其具有民族特色的思维方式,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和发展提供了丰厚滋养;同时,这一思想以自己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展现了中华文化的独特风采。
一、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思想精华
中华文化饱含丰富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思想精华,其中民本思想、明德思想、革新思想和安危意识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成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以及全面从严治党等理论的重要认识资源。
(一)从民本思想到以人民为中心
中华文化中蕴含的浓厚民本思想成为以人民为中心思想的源泉。中华文化强调“天地之大,黎元为本”(《晋书·宣帝纪》)、“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尚书·五子之歌》、“节用而爱人,使民以时”(《论语·学而》)等。这些重民敬民、富民教民、爱民忧民的民本思想与马克思主义的人民立场相契合。人民立场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立场,同样是中国共产党人的根本政治立场。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带领我们党创造性地提出了“以人民为中心”的重要思想。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批判继承传统民本思想的基础上,对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思想的进一步升华。这种升华主要体现在:第一,坚持人民至上。坚持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的重要历史经验。我们党深刻认识到,“党的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人民是党执政兴国的最大底气”,(3)《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第95页。必须“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89页。这是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性质、宗旨和属性的鲜明彰显。第二,强调人民主体地位。习近平指出:“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第135页。他特别强调,执政党只有高度重视人民才能夯实执政基础,只有真诚依靠人民才能实现国家长治久安。这也是“黎元为本”“民惟邦本”等思想在新时代的鲜明体现。第三,追求人民共享。中国古代素有“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淮南子·汜论训》) 的理念。习近平明确表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党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的政策举措一直秉持“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社会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34页。这一重要理念,为不断提升人民的幸福感而努力。第四,以人民评价为标准。管子说:“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管子·牧民》),这一点在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实践中有诸多体现。习近平提出“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阅卷人”,(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70页。还特别强调将“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40页。“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实现了对我国传统民本思想的价值提升和历史超越,历史悠远的民本思想在新时代被赋予了崭新的科学内涵。
(二)从明德思想到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曾子认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礼记·大学》),这是明德思想的代表性表述。习近平曾引用这句典故强调“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9)《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8、164页。对中华文化的影响。明德天下,强调富民强国、察晓民意、开化创新、崇尚和合等。如“仓廪实而知礼节,衣食足而知荣辱”(《史记·管晏列传》),“公道达而私门塞,公义明而私事息”(《荀子·君道》)等。中华文化对国家治理者提出了德治与法治相结合的要求,尤其是关于法治的强调对后世有较大影响。管子强调,“法者,天下之程式也,万事之仪表也在”(《管子·明法解》)。孔子提出,“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论语·为政》)。宋代理学家周敦颐强调“诚,五常之本,百行之源也”(《通书·诚下》)。中华文化中对国家治理者的德治要求和法治规范,为中华文明的发展奠定了基础;对个人修养和德行的强调,长期以来成为中华民族秉持遵守的社会规范,这些都是国家兴盛百业兴旺的重要基础。
习近平提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0)习近平:《在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5年版,第25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准确把握中华文化明德思想的精髓,结合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在国家的意识形态建设、价值观建设、社会文明建设和个人思想道德建设等方面实现了对中国传统明德思想的推陈出新。首先,强调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的根本制度。”(11)《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文件汇编》,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43页。这是社会主义国家“在明明德”的根本要求,也深刻体现了意识形态建设与党的前途命运、国家长治久安、民族未来发展息息相关。其次,重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习近平指出,“深入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讲仁爱、重民本、守诚信、崇正义、尚和合、求大同的时代价值,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1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第168、164页。明确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实现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精神力量。最后,加强思想道德建设。要求国民道德修养建设要坚持多方发力全面行动,体现中华文化“正己修身”的要求。
(三)从革新思想到全面深化改革
习近平通过引用关于改革创新的古语来阐释中华文化中革故鼎新的理念对全面深化改革的影响。他说:“我们的先人们早就提出:‘周虽旧邦,其命维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13)习近平:《在中国科学院第十七次院士大会、中国工程院第十二次院士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6月10日。革故鼎新的理念出自《周易·杂卦》:“革,去故也;鼎,取新也。”中华文化自古以来就推崇革故鼎新的进取精神。战国时期韩非认为“世异则事异,事异则备变”(《韩非子·五蠡》),管子强调“随时而变,因俗而动”(《管子·正世》),汉代桓宽认为“明者因时而变,知者随事而制”(《盐铁论·卷二之忧边》),《周易·系辞下》提出“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等。中华文明五千年的发展历程表明,革故鼎新理念在我国传统文化中具有重要地位和深刻影响。中国历史上的许多变法和革新实践,也为推动新时代的全面深化改革提供了启迪和借鉴。
改革创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革故鼎新的理念对中华民族发展史具有深刻影响。在改革开放取得阶段性成就的基础上,我们党提出了全面深化改革理论。首先,确定全面深化改革是新时代国家发展的根本动力。习近平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根本动力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14)中共中央宣传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学习纲要》,学习出版社、人民出版社2019年版,第83页。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他引用《周易》中“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这一论断,强调面对国家发展的新形势新要求,“我们观念上要适应,认识上要到位,方法上要对路,工作上要得力”。(1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233页。其次,确定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是在我国改革开放历史上第一次明确提出改革的总目标。确定这一目标,对于阐明改革的性质和根本任务,指明全面深化改革的总抓手和总方向意义重大。最后,制定全面深化改革的基本方略。“凡益之道,与时偕行”(《周易·益卦》),说的是随着客观世界的不断变化,国家社会的改革应不断推进。习近平引用“新故相推,日生不滞”(《尚书引义·太甲》)来阐释深化改革的重要性,并制定有效战略,要求改革必须统筹推进。他指出:“要统筹推进各领域改革,就需要有管总的目标,也要回答推进各领域改革最终是为了什么、要取得什么样的整体结果这个问题。”(16)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年版,第26页。习近平关于全面深化改革的论述既继承了中华文化革故鼎新和与时俱进的理念,也为推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蓬勃发展提供了强大动力。
(四)从居安思危意识到全面从严治党
中华文明发展史也是一部朝代更迭史,在分析历朝历代兴衰成败的历史教训中,中华文化形成了居安思危的忧患意识。左丘明早在春秋时期就提出“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敢以此规”(《左传·襄公十一年》)。孟子也认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告子下》)。《周易·系辞下》强调“君子安而不忘危,存而不忘亡,治而不忘乱,是以身安而国家可保也”,同样对其提出了警示。中国共产党对中华文化中的居安思危理念有深刻认识。新中国成立之际毛泽东关于“赶考之路”和“两个务必”的观点,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关于“关键是共产党内部要搞好”的要求,都是我们党在深刻反思“历史周期率”的基础上,对党在自身建设中所面临的挑战而提出的思考。党的十八大以来,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大变局对党的建设提出的新要求和新挑战,习近平强调:“增强忧患意识,做到居安思危,是我们治党治国必须始终坚持的一个重大原则。”(1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00页。为此,我们党推出了以“两学一做”“三严三实”、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着力点,以“八项规定”“六项禁令”、反对“四风”为突破口的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举措。这些战略举措表明,居安思危的意识深刻体现在习近平治党治国的理论与实践中。
首先,把党的政治建设放在首位,把理想信念教育作为新时代加强党的建设的首要任务。习近平告诫全党,思想上的滑坡是最严重的病变,党员干部要有过硬的政治素养。儒家的“修齐治平”思想既对个体修为提出了要求,也对从事国家社会治理者的道德品行、能力素质提出了要求,成为全面从严治党可供借鉴的思想资源。这些思想资源在新时代的国家治理实践中体现为,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应提升党性修养,自觉做到勤政为民、为政以德、廉洁奉公。其次,改进党的作风,全面从严治党。中国一直有从严治吏的传统。习近平指出,“党要管党,首先是管好干部;从严治党,关键是从严治吏”,(18)《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50、133页。强调全党要深刻认识到“我们国家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共产党内,我们党要出问题,主要出在干部身上”。(19)《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中),中央文献出版社2016年版,第97页。最后,严明党的纪律,加强党内监督。纪律严明是我们党的光荣传统和独特优势,党面临的形势越复杂,任务越艰巨,就越要加强纪律建设,越要维护党的团结统一。习近平强调“一个政党,不严明政治纪律,就会分崩离析”。(20)《十八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4 年版,第350、133页。同时,要加强党内监督,尤其是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高级干部、重要岗位上的领导干部的监督。其中,加强廉政建设是重中之重。正如习近平所说:“研究我国反腐倡廉历史,了解我国古代廉政文化,考察我国历史上反腐倡廉的成败得失,可以给人以深刻启迪,有利于我们运用历史智慧推进反腐倡廉建设。”(2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390页。习近平以“公生明,廉生威”告诫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
二、融合提升中华文化的思维方式
历经几千年积淀,中华民族形成了具有鲜明特点和丰富内涵的思维方式,如关注整体、重视历史、善于辩证、崇尚务实、长于变通等,这些独特的思维方式在实践中体现为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崇实思维、变通思维等。这些思维方式经过长期演化和积淀,已成为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行为方式的重要组成部分。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高度重视将中华传统的思维方式与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相结合,创造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本土化的最新成果。一方面,用中华传统思维促进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提升实效,形成了兼具民族性与世界性、时代性与科学性的创新思维方式;另一方面,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科学思维融合创新中华传统思维,形成了继承基础上对传统思维方式的时代性演绎。
(一)从整体思维到全局观念
重视整体是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典型特征和突出特点,它为中华民族提供了全面认识事物、整体性把握世界的重要方法。庄子提出“泛爱万物,天地一体也”(《庄子·天下篇》),体现的就是“万物皆一”的整体观念;北宋张载提出“天人合一”的主张,明朝王守仁提出“全其万物一体之仁”的思想,这些都鲜明地体现了关注整体的思维方式。这种注重整体和全面的思维方式既包括万物一体的思想认识,也包括对事物关系与存在方式的全面把握,已经成为中华传统思维方式的标志性特征。这种整体思维方式在诸多方面与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呈现出高度契合。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在吸纳中华文化的整体思维、科学运用唯物辩证法的同时,实现了对传统整体思维的时代演绎和提升。这一思想所展现的全局观念鲜明地体现了中华文化的整体性思维方式。习近平强调:“大局观,就是不仅要看到现象和细节怎么样,而且要把握本质和全局,抓住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22)《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427页。这表明整体思维已经成为习近平治国理政的科学思维方式。习近平立足于整体思维,强调“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在新时代国家建设和对外战略的谋篇布局中,坚持采用系统全面与普遍联系的思维方式科学分析国内情况、国际局势和人类发展大势,例如协调推进“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统筹推进“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都体现了整体思维的重要作用,形成了符合时代要求的思想理论和实践方略。
(二)从辩证思维到求同存异
重视辩证思维是中华文化传统思维方式的一个鲜明特征。辩证思维提供了认识事物本源把握其运行规律的科学方法。这一思维方式的特点是善于辩证地认识事物并发现事物的内在矛盾,认为事物之间存在着包含、互补、共生的关系。其具体内容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致力于探究事物发生发展的本源。古人认为“五行”或“气”等物质构成了宇宙万物存在的本源,其中蕴含着丰富的朴素辩证法思想。二是力图揭示事物发展变化的规律。如北宋的周敦颐用太极图描绘宇宙万物变化状态,张载提出事物渐化的观点,中医所采用的辨证施治理念等,都揭示了事物存在的运行过程和发展规律。三是致力于揭示事物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古人提出了相依相容、相反相成、差异共存、物极必反等观点,揭示了事物对立面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的规律。《周易》采用祸福、吉凶、大小、进退、出入等一系列具有对立关系的范畴来呈现事物之间的对立关系。同时,古人提出的“一阴一阳谓之道”、“日新之谓盛德,生生之谓易”(《周易·系辞上》)、“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老子》)等观点,这些都体现了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强调事物存在相互依存的关系,且有相互转化的可能。
这种辩证思维为后世以全面的、相对的视角看待世界提供了认识基础。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吸纳了传统辩证思维又坚持了唯物辩证法的根本观点,实现了对传统辩证思维的升华。习近平强调要坚持用求同存异的理念和发展的眼光把握国内状况、国际关系和人类未来走向,要秉持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结合以及对立统一的辩证思维来处理对内对外事务。例如,坚持改革创新与稳中求进有机结合,使其成为新常态下推动我国经济发展的基本原则;坚持吸纳传承与融合创新有机结合,使其成为新时代发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理念,这些都是对辩证思维的创造性运用和发展。习近平外交思想善于从人类发展的大视野出发处理全局和局部、重点和非重点的关系,在错综复杂的国际环境中厘清主流,进而作出科学的战略抉择,这是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辩证法指导下对我国传统辩证思维的融合创新。习近平多次强调要“学习掌握唯物辩证法的根本方法,不断增强辩证思维能力,提高驾驭复杂局面、处理复杂问题的本领”。(23)习近平:《辩证唯物主义是中国共产党人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求是》2019年第1期。
(三)从崇实思维到实干兴邦
中华民族具有不尚玄虚、淳朴务实、注重履践的崇实思维,这种思维特点体现为躬行履践、知行合一、崇实尚行、经世致用等。其中,知与行的关系是中国古代哲学关注的一个基本问题。《左传》提到“非知之实难,将在行之”(《左传·昭公十年》),认为掌握知识并不难,难在将其付诸行动。孔子强调“耻躬之不逮也”(《论语·里仁》),“言之必可行也”(《论语·子路》)是君子之为,知与行之间的至上关系就在于“学以致用”。荀子认为“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荀子·儒效》 ),揭示了知与行的辩证关系,即知识是通过感知而获得认识,还需要从实践中获得证实。汉代王充强调知行合一、重在躬行。宋代朱熹认为“知行常相须”(《朱子语类》卷九),“知之愈明,则行之愈笃;行之愈笃,则知之益明”(《朱子语类》卷十四)。这些不尚空谈、崇尚行动的思维方式推动中华文化中的崇实履践思维不断深化。总之,中华民族的崇实思维以知与行的辩证关系为基础,同时又伴随着对知行问题认识的不断深入而得到巩固和强化。一般认为,崇实思维中的“实”蕴含着实干为要、实事求是、务实进取等要义。这种注重实践的“实事求是”是中华文化传统中重行精神的鲜明体现,与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唯物主义相得益彰,成为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重要哲学基础,也成为中国共产党人笃行不怠的优良传统,为习近平的治国理政新理念、新思想、新战略提供了重要的思维方式资源。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坚持马克思主义实践观的基础上,充分吸收传统文化的思想智慧,将中华文化中“经世致用”“崇实履践”“体用合一”等思维方式进行创造性转化,形成了具有时代性、科学性和民族性的崇实思维。在知行合一方面,习近平强调:“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的根本观点,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领导方法。”(24)《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25页。同时,将“人民至上”之知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之行相结合,强调全面深化改革要注重“顶层设计”与“实践探索”之行实现有机结合。在崇实履践方面,习近平多次强调“贵在力行,重在履事”,提出“空谈误国,实干兴邦”,这是习近平秉承实事求是方法论、注重崇实履践思维的鲜明体现。他强调党员领导干部抓工作要“发扬钉钉子精神,有坚持不懈的韧劲,推出的每件事都要一抓到底,一件事情接着一件事情办,一年接着一年干,锲而不舍向前走”。(2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361页。
三、认同彰显中华文化的价值理念
中华文化凝结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理念和高远的价值追求,对当代中国和当今世界影响深远。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强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基础上,将推动国家实现基本现代化、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为奋斗目标;通过建设体现社会主义生态文明的美丽中国,为中华民族提供永续发展的美丽家园;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解决人类社会发展问题提供中国方案。这一切都彰显了中华民族的价值追求,也提升了中华民族的价值理念。
(一)从大同理想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最伟大的梦想,这一奋斗目标深植于中华文化的土壤之中。今天的中国梦与古老的大同社会理想之间有着贯通一致的民族追求,是几千年大同社会理想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崭新表达。
在《礼记》中,古代先贤对大同社会进行了描绘:“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选贤与能,讲信修睦。……是谓大同。”(《礼记·礼运》) 大同社会作为一种美好的社会愿景,是中华文化关于社会发展的“理想王国”。“故人不独亲其亲,不独子其子,使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鳏寡孤独废疾者,皆有所养。”(《礼记·礼运》)在中华文化中,这种大同的理想社会成为历代文人志士的追求目标。他们设想的这种理想社会具有“天下为公”的公德认知、“选贤与能”的治理责任、“讲信修睦”的社会状态。从封建社会奋起反抗的农民到近代变法革命的知识分子,无不将建立这种大同社会作为理想和目标。总的看来,虽然这种历经几千年的理想化社会目标存在诸多局限,但其中的政治理念、社会理想、价值目标以及民族追求成为新时代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思想渊源之一。
习近平指出:“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2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7月2日。中国共产党在带领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百年光辉历程中,为天下为公理念注入了新的内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阐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科学内涵。习近平指出:“今天,我们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更有信心和能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27)《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第12页。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在国家富强方面,强调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在民族振兴方面,强调中华民族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在人民幸福方面,强调走共同富裕道路,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对天下为公价值追求的最新诠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这一梦想承载着中华民族对天下为公理想社会的追求,凝聚了中国人民实现天下为公美好社会的信念。
(二)从天人合一到生态文明
中华文化历来强调天人合一、尊重自然。中华文化的传统生态观中蕴含着丰富的绿色发展理念和哲学智慧,如天人合一、乐山乐水、物我交融、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用养结合、节俭适度等理念。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继承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特点和新要求持续创新,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观。
庄子提出“天人合一”的价值观念,“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人之不能有天,性也”(《庄子·山木》),强调天是自然,人是自然中的一部分,天与人应是合为一体的。人与自然相和谐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中华文化的重要价值观念,在几千年中不断指导人们正确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并且持续传承演绎、丰富发展。北宋张载提出“民,吾同胞;物,吾与也”,这种天人合一理念为人们的日常生产生活确定了相应规范。孔子强调“钓而不纲,弋不射宿”(《论语·述而》)。孟子说“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孟子·梁惠王上》)。荀子说“草木荣华滋硕之时,则斧斤不入山林,不夭其生,不绝其长也”(《荀子·王制》)。《吕氏春秋》认为,“竭泽而渔,岂不获得?而明年无鱼;焚薮而田,岂不获得?而明年无兽”。这些对待自然要用之有度、取之以时,遵循自然规律的理念,指导人们要给予自然万物足够时间休养生息,才能形成生生不息的良好状态。中华文化中“天人合一”的理念延续了中华文明,滋养着中华民族,为当代中国正确认识人与自然的关系奠定了思想基础。
面对当前发展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面对人民群众对更好生态环境的要求,在中华文化天人合一、尊重自然理念的基础上,习近平带领我们党深刻认识当前生态问题的严峻挑战并提出有效应对策略。习近平强调,“我们的先人们早就认识到了生态环境的重要性”。(28)《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二卷,第209页。他多次引用孔子、荀子和《吕氏春秋》中的典故强调绿色发展的重要性,并要求在经济社会发展中要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思想认识和实践举措不断创新,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这一思想充分体现了中华文化天人合一的理念和哲学智慧。一是提出新的生态自然观。强调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人与自然应和谐共生。“人与自然是生命共同体,人类必须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29)② 《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9年版,第35、46页。二是提出新的经济发展观。确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新理念,形成保护环境就是保护生产力的新经济发展观,努力在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之间形成良好平衡,这是对“天育物有时、地生财有限、而人之欲无极”理念的传承。三是提出新的民生政绩观。提出让良好生态环境成为提升人民生活质量的增长点,形成“环境就是民生”的新民生政绩观,明确指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最公平的公共产品,是最普惠的民生福祉。
(三)从和合理念到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中华文化中独具东方特色的和合理念,成为习近平外交思想中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重要文化渊源。中国文化中的和合理念包括协和万邦、以和为贵,天下为公、万物同体等内容。《周易》强调“保和太和”,认为“和”是世间万物和世界秩序的最佳状态,而“太和”就是万物秩序的理想状态;《国语·郑语》提出,“和实生物,同则不继”;《尚书·尧典》提出,“百姓昭明,协和万邦”;《大学问》提出,“大人者……其视天下犹一家”;《礼记·中庸》提出“万物并育而不相害,道并行而不相悖”,这些“和合”理念强调世间万物在差异基础上的统一性,从共生共存、兼容并蓄到和谐共处的理想状态。其深刻认识在漫长的历史中以文化意识的形态根植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之中,成为影响深远的思想信仰和思维观念,并不断发展为中华民族独特的文化标识和价值理念。和合理念作为中华文化的核心价值理念之一,涉及领域极其广泛,包括人与自然的关系、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关系等各个层面。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吸纳和创新中华文化的和合理念,通过创造性提升形成了先进的共同体思想,包括生命共同体、民族共同体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等。限于篇幅,本文仅就和合理念对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深刻影响进行分析。
作为习近平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内涵丰富,立意高远。首先,提出建设美好世界的愿景。习近平指出:“人类是一个休戚与共的命运共同体。”“各国人民同心协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②这些思想体现了和合至上的理念,表达了中国人民对和谐世界的向往。其次,提出构建新型国际关系。习近平外交思想倡导的构建新型国际关系的核心理念是合作共赢,其实践举措是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发展全球伙伴关系,以创新的“亲诚惠容”理念和正确的义利观处理周边外交、处理大国关系,实现文明交流互鉴、促进全球可持续发展等。这深刻体现了习近平和我们党对中华文化中“以和为贵”“协和万邦”等和合理念的吸纳创新与时代提升,更展现出中华民族对求同存异、开放包容的良好国际关系和美好世界图景的探索和展望。最后,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习近平强调,中华文明的和合文化基因和底蕴使其始终秉持“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强不执弱,富不侮贫”的理念。五千年的历史告诫人们,“国虽大,好战必亡”,因此,“崇尚和平、和睦、和谐的追求深深植根于中华民族的精神世界之中,深深溶化在中国人民的血脉之中”。(3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 265 页。走和平发展道路,是我们党根据时代发展要求和中国根本利益作出的重要战略抉择。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发挥中华文化和合理念的思想智慧,结合当今世界时代特征和国际关系状况,在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进程中, 实现了对中华文化中和合理念的吸纳传承与时代创新。
四、传承升华中华文化的基本原则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中,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观点和方法,既融合传承了中华文化的精华智慧同时也使其得到创新发展;不忘本来坚持民族性,又能吸收外来体现世界性;将思想认知与实际践行有机结合,实现了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一)传承与创新相统一
习近平对中华传统文化进行批判性继承,吸纳其优秀和精华部分,运用传承与创新相统一的原则,提出了一系列兼具传统底蕴和现代理念的治国理政新思想新战略。习近平和我们党在对待中华文化问题上,深刻认识传承与创新的关系,高度重视传承和创新在新时代的应用和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要求全党努力实现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更好地传承。
一是重视传承。习近平强调,“善于继承才能更好创新”。(3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64页。中华文化蕴含着丰富的思想理念、人文精神、道德观念、行为规范等精华,促进了中华民族的发展,维系了中华民族的团结,维护了国家的统一。科学有效地继承这一宝贵资源,对于新时代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意义和深远影响。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形成,既坚持了马克思主义的科学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吸纳传承了中华文化的民本思想、明德思想、革新理念、整体思维、辩证思维、崇实思维、大同理想、生态意识、和合理念等。这一思想对中华文化思想精华、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的传承体现在各个方面,成为传承中华文化的典范,同时体现了中华文化对党的思想理论的深刻影响。
二是推陈出新。在新时代,我们应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文化建设中指导地位,弘扬和创新中华文化,为新征程提供精神动力。中华传统文化历经几千年,其在内容和形式上都不可避免地存在消极或不适合当今时代要求的因素。只有赋予其新的时代内涵,通过对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才能使其永葆生命力和创造力。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继承中华文化思想精华的基础上,用具有时代特色的思维逻辑、表达方式和语言风格展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对国家发展和社会进步的深刻认识。如提出“以人民为中心”“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从严治党”“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命题,这些命题内涵丰富又语言简练,高度概括又通俗易懂,既体现了对中华文化思想理念的创造提升,同时也展现了对传统语言表达方式的转化创新。
(二)本来与外来相统一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不忘本来、吸收外来、面向未来”(32)《十九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上),第16页。的文化发展理念,确立了在新时代文化建设中应该坚持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原则。习近平指出:“如果不珍惜自己的思想文化,丢掉了思想文化这个灵魂,这个国家、这个民族是立不起来的。”(33)习近平:《在纪念孔子诞辰2565周年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国际儒学联合会第五届会员大会开幕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14年9月25日。把中华文化看作民族的“根”和国家的“魂”,就是把中华文化视为中华民族的灵魂和根本。对中华文化的传承和创新既要立足于本民族的文化基础,建立文化自信和价值观自主,体现中华文化的鲜明特色和独特价值;还要借鉴其他民族文化的长处,通过与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互鉴实现融合创新,从而达到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同时维护世界文明多样性的目的。
其一,不忘本来。中华文明源远流长、积淀深厚、内涵丰富,是当今世界上唯一延续发展了五千年的人类文明。作为中华文明重要表现形式的中华文化同样历史悠远、博大精深。习近平对中华文化进行了科学凝练和高度概括:“中华民族在长期实践中培育和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和道德规范,有崇仁爱、重民本、守诚信、讲辩证、尚和合、求大同等思想,有自强不息、敬业乐群、扶正扬善、扶危济困、见义勇为、孝老爱亲等传统美德。”(34)中共中央文献研究室:《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144页。习近平认为,这些思想精华、思维方式和价值理念作为中华文化的重要思想内容,在中华民族发展史上,无论是过去、现在还是将来,其宝贵价值和深远影响都值得我们深刻把握和深入理解。
其二,吸收外来。中华文化之所以能够绵延不绝、持续发展,是因为一直秉持兼收并蓄、海纳百川的包容性原则。不同文化之间的并存、交流和互鉴是文化的生命力之源。因此,面对外来文化,中华文化始终坚持“洋为中用”,吸收不同文化的优点和长处,努力促进自身的转化、发展和提升。我们要在充分认识和借鉴西方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华文化的优势和特色,努力实现对西方文化的超越。“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35)《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一卷,第171、258页。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既立足于坚守中华文化的根本,又能够吸收借鉴外来文化的长处,在文化的民族性和世界性相统一中彰显了对中华文化传承与创新。
(三)认知与践行相统一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在对中华文化进行创造转化和创新发展过程中,始终坚持理论认知与实际践行相结合的原则。新时代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关注中华文化的传承创新工作,系统阐释了中华文化的科学内涵、历史地位,阐明了对待它的态度理念和传承路径等。在如何科学对待中华文化方面,实现古为今用;在如何理性对待外来文化方面,实现“洋为中用”。这些理论认识成果为新时代更加有效地传承创新中华文化,实现对中华文化的赓续升华提供了行动指南和理论指引。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有关传承创新中华文化的科学理论,有效指导了全社会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华文化的实践行动,有效回应了新时代国家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对文化发展的需求,推动中华文化为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提供强大精神力量。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待中华文化,做到了“以古人之规矩,开自己之生面”“学古不泥古、破法不悖法”;同时在实践中按照时代特点和实践要求,以古鉴今、古为今用,汲取中华传统文化在当代仍有借鉴和应用价值的文化内涵,改造其陈旧的表现形式和不适应时代要求的内容,赋予其崭新的时代内涵和鲜活的表达形式,延续其生命力、发挥其创造力,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理论发展与实践创新的交相辉映中,展现中华文化的风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