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三省传统村落时空格局特征及影响因素分析
2022-11-16程志强金石柱
程志强, 金石柱,2*
(1.延边大学 地理与海洋科学学院;2.延边大学 融合学院:吉林 延吉 133002)
传统村落,又称古村落,是指村落形成较早,拥有较丰富的传统资源,具有一定历史、文化、科学、艺术、社会、经济价值,应予以保护的村落[1]。传统村落保留着丰富多彩的文化遗产,包含着诸多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统文化,是承载和体现中华传统文明的重要载体,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和现代农业化的快速发展,一些传统村落消失或遭到破坏,保护传统村落迫在眉睫[2]。为了保护保存文物特别丰富、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纪念意义的,能较完整地反映一些历史时期传统风貌和地方民族特色的村,早在2003年,住建部和国家文物局共同组织评选出了第1批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名镇。传统村落是比历史文化名村更加宽泛的概念,确定这一概念的立足点,在于对古村落的文化遗产能保多保,尽可能多地留住我国农耕文明之根[1]。2012年9月,经传统村落保护和发展专家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决定,将习惯称谓“古村落”改为“传统村落”,以突出其文明价值及传承的意义[3]。2012年12月19日,住房和城乡建设部、文化部、财政部3部门发通知公示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并公布了传统村落评选标准,截至2019年6月5批全国传统村落数量共计6 819处。
2012年12月31日,面向新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农业 进一步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的若干意见》中首次在党和国家的重要会议中提到传统村落相关问题:“制定专门规划,启动专项工程,加大力度保护有历史文化价值和民族、地域元素的传统村落和民居。”随着国家对传统村落的重视,国内相关学者的研究也取得了一定成果。从研究内容来看,后雪峰[4]、陶伟[5]等学者开展了传统村落的空间形态研究,郑文武[6]、邹君[7]等学者开展了传统村落景观基因和脆弱性相关研究,杨立国[8]、林琳[9]等学者开展了传统村落保护和开发利用等方面的研究。还有多位学者从不同的尺度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展开了研究,既有宏观层面的研究(刘大钧[10]、康璟瑶[11]、熊梅[12]等从国家尺度进行分析,李伯华[13]、冯亚芬[14]、薛明月[15]等从省域和地区尺度对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和影响因素进行了探究),又有中微观层面的调查(徐坚[16]、吴威龙[17]等从市县尺度开展研究,李伯华等[18]以典型少数民族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空间分布特征)。对传统村落的研究方法也逐渐由定性的描述分析转向定量的空间统计分析。
我国东三省地区国土面积约占全国比重的8.2%,而国家级传统村落的数量却不足全国传统村落的1%,说明东三省区域内传统村落较为稀有,需要加强保护和开发利用。现如今的东三省地区融合了汉、满、朝、蒙等多民族的生活特点和居住形态,既有特色民族文化的保存,又有融合背景下的“亚文化”特征值得我们去发掘和保护。东三省有相当比例的少数民族型传统村落,是该研究的一大亮点,文章试图在现有学者的研究基础上,挖掘东三省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以及不同民族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影响因素,以期对于东三省传统村落的文化保护和带动传统村落乡村旅游经济发展起到一定的推动作用,以及对下一阶段省级传统村落的资源挖掘和认定推荐工作提供借鉴参考。
1 研究区域及数据来源
东三省一般指东北三省,包括黑龙江省、吉林省和辽宁省三个省级行政区,位于中国的东北部,地理位置处于北纬38°43′~53°33′ ,东经118°53′~135°05′,区域面积78.73 km2。北部与俄罗斯相邻,东接朝鲜,西部与我国内蒙古自治区及河北省相交,南部紧靠我国渤海。东三省大部分区域属于温带季风气候,其中部分地区纬度较高,冬季寒冷漫长,夏季温暖而短暂。东三省地形以平原山地为主,境内有三江平原、辽河平原、松嫩平原,山脉主要有长白山以及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境内发源的主要河流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辽河、鸭绿江,山环水绕的格局十分明显,被称为“白山黑水”之地(图1)。
东三省共计有55处村落列入中国传统村落名录,其中,辽宁省30处,吉林省11处,黑龙江省14处,传统村落数量位于全国下游水平;东北三省各地级市传统村落数量及所占比重如表1所示。
表1 东三省传统村落分布及比重
该文主要数据来源于中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2012年以来公布的东三省5批国家级传统村落名录(第1批2个、第2批3个、第3批14个、第4批23个、第5批13个),共计55处。传统村落的历史来源主要参考相应地区县志、地名志、中国传统村落数字博物馆官网介绍资料,借助百度地图坐标拾取工具获取地理坐标,导入ArcGIS10.2中进行可视化表达和空间分析(图2),此外DEM、坡度、坡向、水文河网密度等空间分析数据来自于地理空间数据云、中国科学院资源环境科学数据中心等,人口、GDP、路网密度等社会经济数据主要来自各省份统计局网站、各省份人民政府网、EPS全球统计等平台和各省份2020年统计年鉴。
图2 东三省传统村落分布图
2 方法
该研究主要采用GIS空间分析法、统计学等研究方法分析传统村落的时空分布特征;主要通过最近邻指数、地理集中指数、不均衡指数等对空间特征进行定量分析。探讨时空特征的同时,运用ArcGIS10.2中的缓冲区分析以及叠加分析等工具和文献资料法分析相应的影响因素。
2.1 最邻近指数
最邻近指数点R,可计算最邻近距离,衡量地理空间中点要素的空间分布类型,其分布类型主要有随机分布、均匀分布和集聚分布等[19]。通过计算,得出每个点与其最近点之间的距离,其公式为:
(1)
式中,r1为实际最邻近距离;rE为理论最邻近距离;D为点密度。当R=1时,说明传统村落为随机型分布;当R>1时,传统村落趋于均匀型分布;当R<1时,传统村落为凝聚分布。
2.2 地理集中指数
地理集中指数G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常用方法,能测出一定区域内样本点在各分区的集中程度,是衡量研究对象集中程度的重要指标,将该指数引入传统村落分布特征的研究中,能直观反映传统村落在东三省各地级市中的集聚状况[20]。其公式为:
(2)
式中,G表示地理集中指数;Xi表示各地级市传统村落的数量;T为传统村落总数;n为地级市总数。G取值范围0~100,G值越大,传统村落分布越集中;G值越小,则分布越分散。
2.3 不均衡指数
不均衡指数S是分析研究对象在市域及地理区域上分布的均衡程度,为了研究东三省传统村落在各地级市的分布具体情形,采用不均衡指数进一步分析[15]。其公式为:
(3)
式中,n为区域的个数;Yi为各地级市传统村落数量在东三省所占比重从大到小排序后第i位的累计百分比。不平衡指数S的取值范围为0~1,若S值越接近1,表明传统村落分布越不均衡;若S越接近0,表明传统村落分布越均衡。
3 时空分布特征
3.1 时间特征
根据对传统村落的历史年代资料调查,除去部分无法确定年代的传统村落外将其划分为:元代及以前、明朝、清朝、民国和建国后5个时期[21]。其中部分村落的形成年代在明末清初(如齐齐哈尔市讷河市兴旺鄂温克族乡百路村、索伦村),清末民国时期(白山市临江市花山镇珍珠村松岭屯),该研究分别以清朝和民国作为年代划分计数分析,除此以外还有村落始建于隋末唐初元朝被屠村,明末清初移民形成现在的村落(朝阳市朝阳县西五家子乡新地村),也以清朝作为建村年代进行统计;得出东三省不同时期传统村落形成情况如(图3)。
图3 东三省不同时期新增传统村落示意图
由图3可知,东三省在清朝时期新形成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虽然在清朝统治早期实行严格的封禁政策,但允许旗人聚居,统治者在东北地区实行旗屯管理制[22],并选拔守堡这一非正式官职,专司旗屯管理,后期随着清朝统治者的王权衰败,东北地区逐渐解封,多数的传统村落在这个过程中形成。
辽宁省传统村落整体数量在东三省中最多且不同时期新增数量也最多,黑龙江省在各时期均有新增传统村落,其中,建国后形成的传统村落位于我国黑龙江省的鄂伦春族聚居村,在国家政策引导下,原属瑷珲县辖区内14个部落的鄂伦春人下山定居,在刺尔滨与索尔其干河交汇处建立新生村。新生村在大小兴安岭的环绕下,远离闹市,依然保持着传统鄂伦春人的生活习惯和习俗。吉林省传统村落的形成时期主要在清朝及以后,其中大部分村落是在清朝解禁以后由山东等关内地区或者朝鲜半岛移民形成。
运用 ArcGIS10.2的方向分布空间统计工具分析不同时期传统村落分布的方向、中心进而总结东三省不同时期传统村落的方向演化过程;由于建国后的新增传统村落数据量太少,不足以进行标准差椭圆分析,因此选其余4个时期的传统村落进行分析,同时少数村落建村年代不详,也不作标准差椭圆分析,如图4所示,传统村落不同时期分布及方向演化趋势图。
图4 东三省不同时期传统村落分布及方向演化趋势图
从传统村落的方向演化来看,东三省传统村落的椭圆在各个时期的差异性较大,其中明、清和民国时期变化明显,明清时期属于扩张阶段,民国以后传统村落分布较清朝时期更为集聚。在元代及以前形成了辽西分布区的大体框架,椭圆扁率最大,方向性和向心性明显,呈现出东北-西南方向的分布趋势;在明朝时期,椭圆短半轴较之前有所增长,离散程度加大,传统村落的分布范围有所扩大,方向分布向西北有所偏移但趋势性不显著;清朝时期椭圆的长短半轴差最小,扁率最低,扩展方向呈现出随机性,传统村落分布的向心力最小,离散程度最大,传统村落分布范围显著增加;民国时期椭圆面积减小,短半轴变短,证明范围没有继续扩张,传统村落的布局范围在清朝时基本已经定型,但扁率明显增大,方向趋势更为明显。其中,辽宁省朝阳市和吉林省白山市新增传统数量较多,形成了2个新增的极核区。
3.2 空间分布特征
3.2.1 空间分布类型
点状要素空间分布类型可分为凝聚型、随机型和均匀型3种类型,最近邻指数通常用来判别点状要素的空间邻近程度及其对应的空间分布类型[19]。东三省的传统村落分布在空间上可以抽象为点状要素分布,根据平均最近邻指数对东三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进行测度。
运用ArcGIS10.2运算得出,东三省地区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平均观测距离为38.454 km,预期平均距离为63.902 km,其中,最近邻指数R=0.602<1,P=0.000,Z值为-5.65,且通过显著性检验,表明东北三省的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出凝聚型分布。
在点状要素的空间类型分布测算中,最近邻指数方法的评判标准存在争议,该文针对存疑选用泰森多边形面积变异系数的方法来对上述测算结果进行进一步的检验[23]。泰森多边形面积随点集的分布而发生变化,因此可用多边形面积的变异系数Cv值(即泰森多边形面积的标准差与平均值的比)来衡量多边形面积的变化程度,从而评估样点的分布类型,其标准为:当Cv值等于57% (包括33%~64%)时呈随机分布;当Cv值等于92% (包括>64%)时呈集聚分布;当Cv等于29% (包括<33%) , 点集呈均匀分布[24]。其取值东三省传统村落的泰森多边形(图5)变异系数Cv值为139.92%,表明东三省的传统村落在空间上呈现出集聚分布的特征。
3.2.2 空间分布均衡性
地理集中指数的大小可以测算东三省传统村落分布的集中程度,体现其均衡性,评判的标准是:地理集中指数G值取值范围为0~100,数值越大,其分布越集中越不均衡[20]。3省的传统村落总数T=55,地级市总数n=36,东三省的均衡地理集中指数为G0=1.53(T/n),传统村落的地理集中指数G=34.25,G>G0,东三省传统村落的整体分布是集中且不均衡的。由表1可知,东三省中传统村落数量所占比重最大的是朝阳市,为27.27%;有15个地级市中暂未有村落列入国家传统村落名录;其中3省的传统村落数量及占比由大到小依次为辽宁省、黑龙江省,吉林省。
不均衡指数的大小代表了传统村落分布的均衡程度,其取值范围为0~1,数值越大代表其分布越不均衡[15]。通过测算东三省的不平衡指数来衡量各地市传统村落的均衡程度,经过计算不平衡指数S=0.74,表明东三省传统村落在区域的分布不均衡。
3.2.3 空间分布密度
为了更直观地反映东三省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规律,运用 ArcGIS10.2进行传统村落核密度估计,搜索半径为70 km,生成东三省传统村落空间分布的核密度图(图6),
图6 东三省传统村落分布核密度图
由图6可以看出,东三省传统村落呈现出“大分散、小集聚”的空间分布格局。各地区的国家级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差异性明显,形成了2个传统村落高集聚区,分别是辽宁省朝阳-锦州传统村落分布带,吉林省白山市传统村落分布区,其他区域分布相对较少,分散且集聚程度低。
4 影响因素分析
4.1 自然因素
4.1.1 高程分析
高程是人类生活环境的重要因素之一,也是地形分析中重要的评价因子。自古以来,人们选择居住地时,对于高程都是有一定的要求和原则,居住地过高过低都有一定的风险,因此对于传统村落的空间分布影响因素而言,高程分析具有重要的意义。
利用ArcGIS10.2把东三省的传统村落分布和掩膜裁剪后的东三省30 m精度高程图(DEM)进行叠置可以得到如(图7a),通过提取分析工具可以得出,海拔200 m以下的传统村落有24个,海拔在200~500 m的有18个,500~1 000 m的传统村落有13个,1 000 m以上海拔的地区没有分布,随着海拔的升高,传统村落的数量逐渐减少,东三省地区地形地貌差异较为显著,平原、丘陵、山地地区均有村落分布,其中传统村落主要分布在辽西丘陵地区、长白山地区以及松嫩平原。
4.1.2 坡度分析
地面坡度影响着地表物质流动与能量交换的规模和强度,制约着生产力的发展,也影响了人类的生活生产,进而影响着村落的分布,地面坡度大小往往对传统村落的分布有着显著的影响。
参考国际地理学联合会地貌调查与地貌制图委员规定以及国内坡度划分[25],该文根据实际需要采用等间距划分0°~5°为平原及缓坡,5°~10°为缓斜坡,10°~15°为斜坡,15°~20°为斜陡坡,20°~25°为陡坡,大于25°为急陡坡。
利用ArcGIS10.2首先对东三省的DEM图进行表面分析,提取出东三省地形的坡度。再将坡度图和传统村落分布进行叠加如(图7b),通过提取分析可以看到,0°~5°有21个传统村落,5°~10°有17个,10°~15°有10个,15°~20°有4个,20°~25°有1个,大于25°的有2个。绝大多数的传统村落都建立在较为适宜居住的平原缓坡地区,但也有个别因历史缘由居住于陡坡地区,例如坡度最大(约34.5°)的传统村落松岭屯,地处长白山老岭山脉东麓,属于清朝时期的山东移民,为躲避饥荒和战乱,出于安全性考虑,被迫在此类陡坡地区建村。
4.1.3 坡向分析
坡向是影响地球表面局部地区接收太阳辐射和分配的重要因素,并直接造成气候的区域性差异。由于早期人们生产力低下,取暖条件有限,一般人们选择向阳一侧居住或者建造村落。
利用ArcGIS10.2从DEM中提取东三省地区坡向图层,并将坡向依次按顺时针方向划分为9类:平地(-1)、北(0°~22.5°和337.5°~360°)、东北(22.5°~67.5°)、东(67.5°~112.5°)、东南(112.5°~157.5°)、南(157.5°~202.5°)、西南(202.5°~247.5°)、西(247.5°~292.5°)、西北(292.5°~337.5°)等,阳坡一般指南、西南、西、西北(取值范围为157.5°~337.5°),阴坡为东北、东、北、东南坡4个坡向(取值范围为0°~157.5°以及337.5°~360°)。与传统村落进行叠加进行可视化分析(图7c)。东三省传统村落中分布在阳坡的村落有31个,分布在阴坡的村落有24个,大多数选择向阳的坡向居住。
4.1.4 水文分析
人类的生产生活中都离不开对水的需求,在早期农业生产中主要依靠地表水资源,因此判断传统村落的选址会存在“临水”或“近水”的特点。古代交通相对不发达,以常人步行2 h来看,大约活动范围在10 km,因此将研究区内主要河流进行多环缓冲区分析的半径设置为1、3、5、10 km,并把传统村落分布与河流的缓冲区进行叠置分析(图7d)。
对传统村落进行数理分析,可以看出东三省的传统村落在空间分布上也存在一定的“亲水性”,凌河、辽河、黑龙江、鸭绿江等主要河流周围传统村落分布较多;其中有14处村落分布在距河流1 km范围内,11处村落分布在距离河流1~3 km范围内,5处传统村落分布在距离河流3~5 km范围内,70%(39处村落)以上的传统村落分布在距离河流10 km以内。
图7 自然因素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分布图
4.2 人文因素
4.2.1 交通因素
交通因素决定了地区的可达性,也在城市化的过程中,对传统村落的转型起到了催化作用。截至2019年末,东北三省公路总里程达39.49万 km,公路作为日常出行最重要的途径之一,通过获取东三省各地市公路总里程测算辖区公路密度并进行分析,可以看出在公路通车密度排名靠前的6个城市中,传统村落数量仅7个,其中长春市0个,在公路通车密度较小的6个地级市传统村落数量为16个,可以看出由于交通便利,大城市城镇化进程加速,反而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存;反观交通可达性较低的地区,例如长白山和辽西丘陵地区,由于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受外界干扰较小,不易受到外来文化的冲击,容易形成具有独特文化的传统村落,并且在城市化的进程中以独特的文化价值得以保留和传承(图8)。
图8 传统村落分布与公路密度关系图
4.2.2 社会经济因素
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和人口的数量对东三省的传统村落分布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利用ArcGIS10.2将东三省2019年末各地级市人口和GDP数值加载并与传统村落分布图叠置(图9)。可以看出传统村落的分布一定程度上和区域的经济发展水平存在着负相关性,由图9可以看出,辽西以及长白山地区、黑龙江地区等经济发展水平较低,却是传统村落的主要分布区。从表3可以看到,GDP在847.1亿元以下地区的传统村落数量占比超过70%,众所周知,社会经济向好发展是历史趋势,不可阻挡,正是生产力水平发展到如今的高度,才有条件保护和发展传统村落。人口数量最多和最少的区域传统村落数量占比分别为9.09%和14.55%,传统村落的分布都是比较少的,相对而言人口规模适中,传统村落的数量占比接近50%,人口因素是决定传统村落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人口过多会导致传统村落原貌受到严重改变;人口过少又会使乡村活力下降,空心化问题严重,传统村落自然衰败,都不利于传统村落的保存。
图9 社会经济因素影响下的传统村落分布图
表3 社会经济因素分异特征统计表
4.2.3 历史文化因素
东三省在历史上是满族的发源地,在历史的发展进程中,汇聚融合形成了现在以汉族为主,满族、蒙古族、朝鲜族等多民族融合的亚文化圈[26]。满族发源于长白山地区,清朝时期由几十万人发展到4、500万人。蒙古族、朝鲜族属于在东三省分布人数较多的少数民族,蒙古族一直是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游牧民族,逐草而居,元朝时期因势力范围扩大到辽西地区,清朝时期,蒙古族部落归入清政府统一管理,清政府为维护边关稳定推行满蒙一家的政治手段,建立盟旗。朝鲜族的迁入历史可追溯到明末清初,当时清军掳掠的朝鲜军民,安置在我国辽东一带,成为中国朝鲜族最早一脉,除此以外还有东北封禁时期的迁入,以及移民实边时期、中华民国和日本帝国主义强占东北时期的迁入,直到1945年战争结束,分散各地的朝鲜人部分返回朝鲜,新中国成立后,留下的朝鲜人民根据其意愿正式成为我国少数民族之一的朝鲜族。汉族居民大都是始于清朝初期1651年的“闯关东”,由于关内自然灾害严重,生存压力大,人们开始走向物资丰富的东北地区,直到鸦片战争以后,东北的封禁政策解除,更是吸引了大批关内居民移居,且以山东移民居多。除此还有鄂温克族、鄂伦春族、达斡尔族、赫哲族、俄罗斯族等人数较少的少数民族,或在大兴安岭山区,或在黑龙江、松花江岸凭借适宜的自然条件建立村落。现如今的东三省地区融合了汉、满、朝、蒙等多民族的生活特点和居住形态,既有特色的保存,又有融合背景下的“亚文化”特征值得我们去发掘和保护。
根据可获取资料按照村落现居主要人口和村落的主要建筑类型综合划分不同的村落类型,有满族村落、蒙古族村落、朝鲜族等主要少数民族村落,还有汉族村落和其他少数民族村落,代表性村落及选址特征如表4所示。
表4 东三省代表性民族村落统计表
4.2.4 政府政策因素
2012年起东北三省先后落实国家政策启动加强传统村落保护和乡村景观风貌保护工作,通过检索各省份住建厅等政府网站,截至2021年可查询到的传统村落各类相关政策及文件60余条。其中,黑龙江省出台相关政策性文件相比吉林、辽宁2省数量较少;吉林省《关于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和政策体系的实施意见》第十九条:建立乡村文化保护利用机制,指出要切实保护好富有地方风格、民族特点的传统村落和文化名村,塑造吉林乡村建筑风貌,注重体现关东地域特色、朝满蒙等民族建筑特质。当前全国5次国家级传统村落申报全部结束,为积极响应推进传统村落保护建设,吉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于2021年12月29日发布关于开展吉林省传统村落调查推荐工作的通知,按照省级传统村落评价认定标准,充分挖掘传统村落资源。辽宁省2016年政府报告中明确指出“培育辽宁特色艺术精品,加大辽宁历史文化保护力度”,为传统村落的保护注入强大推进力,并在后续积极申报国家级传统村落,取得显著成果,位居东三省首位。辽住建村〔2021〕25号文件更是积极落实组建传统村落保护评审专家库专家名单,继续推进传统村落建档保护工作。传统村落的开发保护离不开各级政府的宏观指导和相关政策引领,在东三省国家级传统村落资源挖掘严重不足的现状下,应积极出台相应保护开发措施,利用好传统村落,打造传统村落主题的特色精品旅游项目,助力东北振兴。
5 讨论与结论
以东三省55个国家级传统村落为研究对象,分析其时空特征和相关影响因素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元代及以前主要分布在辽西地区,清朝时期新增的传统村落数量最多,形成了传统村落分布的整体框架;
2) 东三省传统村落的区域分布不均衡,并呈现出空间集聚的特征,形成了辽宁省朝阳-锦州和吉林省白山两个高密度传统村落分布区;
3) 大都分布在坡度较缓的低山丘陵、平原地区,向阳而居,传统村落的分布整体表现出“依山傍水”的空间特征,与大自然和谐相处;
4) 相对闭塞、不发达的地区更容易形成具有独特文化的传统村落,
东北三省的传统村落更具有民族的特色,传承了不同少数民族的历史底蕴和传统文化,辽宁省的国家级传统村落中除了汉族村落,占比最大的就是满族和蒙古族村落,吉林省占比最多的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为朝鲜族传统村落,黑龙江省传统村落的少数民族特征更加明显,并且种类较多,有赫哲族、鄂伦春族、鄂温克族、俄罗斯族等。东三省接近一半的传统村落具有少数民族的色彩,部分少数民族民居由于居住性不强逐渐被取代,且少数民族聚居的特色村落正面临瓦解、民族文化流失的风险,空心化越发严重,以及传统少数民族建筑老化以及修缮缺乏原真性等问题,都对东北三省少数民族传统村落的保护和开发提出严峻挑战,各省市应积极出台相应政策继续挖掘和保护少数民族传统村落,东北三省中辽宁省相较而言走在了前列,但相比国内其他省市仍有差距。
传统村落是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载体,更是传统文化传承的重要途径,在当今快速城镇化的进程中,如何挖掘和探讨传统村落保护模式显得尤其重要。在对传统村落进行保护和开发的同时,应该尽可能的避免过度商业化,旅游开发模式尽量多样化,更具特色,注意对原住民的历史文化教育宣传,坚持以人为本,将乡村韧性的概念结合到传统村落的保护利用上来,适当的转型开发,在实现人地协调的同时保证传统村落的可持续发展。
该研究对东北三省传统村落的时空特征做了初步探讨,研究尚有不足之处,其村落内部的空间肌理特征以及文化要素等还需以后进行深入研究加以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