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昌照题赠、钤印本
2022-11-16朱永平
朱永平
钱昌照(1899—1988),江苏张家港市鹿苑(原属常熟)人,第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著名爱国民主人士。我收藏有多本与钱昌照有关的书籍,如张家港市政协文史委先后编辑出版的《纪念钱昌照专辑》(中国文史出版社1999年10月版)和《钱昌照诗词集》(中共党史出版社2009年9月版),以及两本繁体竖排线装的《钱昌照诗词一百首》。钱昌照抗战后曾挑选部分诗词加以刊印,分赠亲友,此书早已散佚。“文革”后,他又搜辑了1949年后在南北各地考察中的叙事诗,自费铅印成《钱昌照诗词一百首》,他在牛津大学就读时的同学、香港巨商利铭泽获悉后,又出资用繁体线装改印了1000册。这两个版本,都没有正式发行,流传不广。我收藏的两本均为利先生出资排印的繁体线装本,一本为作者签赠本,前环页有钢笔竖向题签:光裕同志指正昌照敬赠一九八四年。
能够让钱昌照先生题“敬赠”的“光裕同志”,想来不会是一位普通的诗词爱好者,但遗憾的是一直未能考证出来。最近在翻阅中华诗词学会的资料时,偶然发现了一位刘姓“光裕”,多了这一重信息,很快就查明,刘光裕正是笔者手中这本书的原藏家。
刘光裕(1916—2003)是河北省安新县人。年轻时爱好唐宋诗词,后投笔从戎,曾在白洋淀周围组织抗日游击队,参加过百团大战和冀中抗日根据地反“扫荡”等战役战斗。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曾在北京军区空军司令部任职,1964年获授少将军衔。著有《碧波烽火》(花山文艺出版社1991年版)一书,是作者从抗日战争开始到党的十三次代表大会50多年间写作的新旧体诗词选集。书的《后记》提到,进入新时期,“各地诗社如雨后春笋,在全国兴起”,他参加了1987年5月31日(端午节、诗人节)召开的中华诗词学会的成立大会,被推选为理事,继而北京诗词大会在1989年3月6日成立,刘光裕作为发起人之一又被選为副会长。书中收录了《祝贺中华诗词学会成立感赋》《庆祝北京市诗词学会成立感赋二首》等多首相关诗作。钱昌照是近代著名爱国诗人龚自珍的外曾孙,自幼酷爱传统诗词,政务之暇,吟咏不辍。耄耋之年,参与创建了全国性的诗词组织中华诗词学会,并被推为首任会长。如此,两人有了交集。
《碧波烽火》中,还收录了一首刘光裕在钱昌照辞世后写的悼诗,题为《参加钱昌照同志哀思会赋诗一首》(1988年10月31日),更可证两人的友谊:
钱公爱国贯终生,
博士多才享盛名。
尽瘁鞠躬人民仆,
诗坛哀悼失巨星。
《纪念钱昌照专辑》也收录了刘光裕的悼诗,诗的后两句与《碧波烽火》所收略有差异:
钱公爱国贯终生,
博士多才享盛名。
鞠躬尽瘁为民仆,
诗苑振兴失巨星。
如此抽丝剥茧,仿佛侦探探案,谜底一旦揭开,其快乐可以想见!
另一本钤印本也很有意思,该书扉页左下端钤一方印,印文“乙藜”。记得是在一家小书店,老板开价30元,心中暗喜,以如此的低价买到了这位知名乡贤的钤印本。
近期我还收藏了钱士湘致朱培康的一封信,带封。钱士湘(1934—2022),钱昌照之子,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资深教授。朱培康,朱学范先生之子,时任民革中央副主席。钱、朱两家为世交,这封信除问候新年快乐,主要谈一些近况,书写格式还保留着传统老派的味道,钱氏父子的书法风格极为相似。
培康兄 新年快乐
弟今年由香港转移至四川乐山,为小婿在该地的投资打点各种遗留问题。
先父遗宅已由中级法院判九九年归还,承兄帮助转发了信函,感激万分,但不知到时还会有什么周折。
弟在四川参加了民革的基层活动,约每月一次,知注谨□。
即颂 冬祺
弟钱士湘上
1997.12
信中提及的钱昌照遗宅事,引起了我的注意。1986年秋,钱昌照从私宅北兵马司17号迁入东总布胡同55号。1988年1月14日,在中华诗词学会扩大的会长办公会议上,钱昌照宣布决定把北兵马司17号旧居要回,无偿捐赠给中华诗词学会作为永久性办公地址。但查阅得知,中华诗词学会后来迁址于北京西城区太平桥大街4号办公。
再说个远点儿的题外话。前两年,张家港市文化部门要做一台大型晚会,每个节目都由一件文物为由头展开。其中一个节目是从一幅钱昌照书法条屏引出如何过好人生“四关”。该条屏识读如下:能邀落家为宾客,自有胸怀大似天,士官同志正之。
我更早之前就看到过这幅钱昌照书法作品。晚年钱昌照的书法风格独特,辨识不易,遂在微信朋友圈寻求朋友们帮助。一位喜好古诗词的大学同学及时赶来解惑,说该联应为“能邀万象为宾客,自有胸怀大似天”,又说此联有用典,典出宋代张孝祥《念奴娇·过洞庭》“尽挹西江,细斟北斗,万象为宾客”,意为邀请天地万物统统来做我的宾客。另宋代黄升《贺新郎·题双溪冯熙之交游风月之楼》有“有万象,来为宾客”之句,取义亦同。
这下就豁然开朗了。
于是赶紧给晚会的组织者打去电话,告知此条屏的正确识读,并且陈明理由,后来的实际演出,果然调整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