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教学策略

2022-11-16张弛

启迪与智慧·下旬刊 2022年9期
关键词: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张弛

摘要:小学美术的作用在于引导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有所收获,培养小学生审美观念的同时使其具备美术素养、美术修养,能够基于实际将所学知识应用于鉴赏、创作中。从目前教育发展现状来看,小学美术课程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对于小学生而言有了更多的学习机会,而对于教师而言,则意味着需要更加细致、专注地对目前的教学情况展开分析,从实际出发优化教学策略、促进学生发展。本研究从小学美术教学中常见的手工活动展开分析,基于实际探讨如何在当前教育背景下实现有效的美术手工教学,引导学生于学习过程中进行思考,有效学习的同时高效学习、快乐学习。

关键词:小学美术;手工教学;教学策略

小学美术作为学生学习过程中提升审美能力、强化素质全面发展的学科,多从实际角度结合观察、思考展开,而手工课程正是其中常见的一部分。小学美术手工课程中所涉及的材料多样、内容丰富,对于小学生而言有着较强的吸引力,受到小学生的欢迎。作为美术教师,应从实际角度分析如何使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达到理想效果,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实现寓教于乐,在学生喜爱此类教学内容的前提下引导学生从教学中获得提升,在手工活动中掌握知识并将其作为自身的能力。

1   课前引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课前引入环节是教师在教学开始前的基础工作,目的是有效引导学生提前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同时做好学习准备,以利于后续活动的开展。结合美术手工教学,便是教师提前向学生说明下节课将要开展的活动,引导学生做好准备的同时尝试了解将要学习的内容,在有一定了解的前提下取得事半功倍的学习效果。作为教师,在此过程中应注意对学生的引导,根据学生喜爱的内容对其有效引导,在告知学生准备相关工具的同时有效激发学生的兴趣。

以实际为例,教师可以在向学生说明下节课需要携带的相关道具时尝试以问答形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下节课的学习内容。小学生有着对一切新鲜事物都好奇的性格特点,在实际的学习活动中更是习惯提出一系列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抓住学生的这一特点,把握其对新鲜事物好奇的心理,从实际角度引导学生,实现课前导入环节中的兴趣激发。如教师在宣布下节课需要准备的画具、画材时,会有比较好奇的学生询问教师:“老师,我们下节课带这些工具要做什么?”“工具应该怎样带?”从这些问题中,教师可以围绕下节课需要讲授的内容尝试对学生进行引导,增强学生的好奇心。如在“我做的乐器”一课中,教师便可让学生携带一些易拉罐、彩色纸、塑料瓶等物品,或者提前准备陶泥、橡皮泥等物品,将这些信息告知学生。在此过程中,学生必然存在一定的好奇心,很可能会询问教师,而此时,教师便可根据学生的询问引入即将开展的教学,以尽量简短但包含教学内容的回答引导学生产生兴趣,如回答“我们下节课要做乐器”“可以随便带一些自己喜欢的物品,常见的物品”。在这种情况下,学生的好奇心被进一步激发,而一些学生很可能会翻看教材查看下节课的学习内容,进而提前了解学习内容。就小学生的行为特点而言,他们更喜欢比其他同学更早地“发现”一些内容,这种“发现”会让他们有一定的成就感,并且在课下交流时能够传递信息。在一些学生发现下节课即将学习的内容时,其必然会表达这一发现,最后使所有学生了解相关内容。就这种课前导入模式而言,其表面上是简单的准备工具通知,但从实际效果分析,相较于教师反复强调而言,学生之间的“小消息网”要更有效果。学生之间的良性竞争也会使他们在学习知识前便展开思考,尝试从自己所见、所学分析如何在学习开始前做好准备。从兴趣爱好的角度出发,美术手工课相较于其他课程更能够吸引学生,学生在兴趣驱动、激发下必然会带着疑问展开学习准备,获得更好的学习效果。

2   课内引导,以学生为主体培养思维逻辑

美术是一门倾向于感性、创造力与主观审美风格的学科,但这并不意味着学习过程中不需要感知。相反,美術知识的学习、美术鉴赏能力的形成在于学习者有完善的思维逻辑、清晰的个人判断,在主观角度下能够从自身、环境等方面欣赏作品,最终形成一套完备的自我感知逻辑和感知想法。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思维能力尚未完全形成,还需要教师对学生的思维进行培养与提升,使其在美术学习中能够实现发展,了解内容的同时形成自身独特的审美观念与认知,具备分析美的能力。就实际而言,这需要教师在活动过程中结合对应内容在课堂中潜移默化地引导学生学习。例如,美术手工活动的主题有着较大的差别,因此,需要根据对应主题,通过教材内容、教师引导实现学生在手工课程中的感知与提升,在创造中实现欣赏与理解,带着问题展开思考,结合自身思维形成作品。

例如,在“电脑美术”这节课的教学中,教师可利用计算机与互联网资源引导学生从网络中获取信息,基于自身操作实现创作。虽然此类内容相较于实物手工而言需要学生在电脑中完成,通过操作计算机设备实现艺术创作,但基本内容和环节与手工课差不多,都需要学生运用思维进行创作,因此,教学设计过程中可将其视为手工活动的一部分,都可以让学生独立创作完成。首先,教师可向学生展示利用电脑艺术设计软件制作的图画、作品等。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了解相关内容,分析如何在学习过程中实现对学生的创新能力的提升,使学生通过观察完整的艺术创作作品初步形成概念。其次,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操作熟悉相应软件,小学生在其他学科中已经学习了一些信息技术知识,对电脑的操作比较熟悉,具有一定基础。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引导学生自行探索,在创作过程中随意发挥,根据某类主题展开创作;同时引导学生阐明自己的创作观念、观点。最后,教师可通过引导创作、辅助修改的方式使学生在课堂中完成作品并展示,通过学生之间的配合进行评选,评选出大家最喜爱的电脑美术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作品鉴赏过程中创作者与观察者的想法很可能存在差异,但正如“一千个读者眼中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不同视角下对作品的不同解读也是美术创作的魅力所在。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能够通过自身思考解读作品、鉴赏作品,在手工创作过程中也能求同存异,以自身想法展开创作。就实际而言,教师可在教学过程中为学生提供思路,引导学生学习的同时使其能够感受审美能力在不同角度下的作用,根据自身想法形成独有的审美观念,了解到在立场正确的情况下一切审美观念都是被允许的,逐渐形成鉴赏思维、提升艺术修养。

3   课外拓展,针对性引导学生提升

课外拓展也是小学美术手工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大多数情况下,教学活动会占用一定的课程时间,而手工课程中小学生的手工制作也不是唾手可得的。在这种情况下,课后的拓展与延伸便成为教学的另外一个“陣地”。作为教师,还应基于实际情况,结合学生的特点为其提供不同的内容,在帮助学生完成作业的同时实现对学生的有效、合理引导,使其在完成作品的过程中不断思考、不断学习,最终创作出自己满意的作品。过去,此类活动很有可能由于小学生的课业压力较大而难以进行,而在当下,随着教育理念的转变,小学生培养兴趣爱好的时间增加了,利用课后时间强化自身兴趣爱好、全面提升综合素质也得到了教师与家长的认可。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可根据实际,基于学生作品的特点,从学生思维角度出发为其提供有效辅助,使其能够在完成作品的同时达到思维层面的提升。

以实际为例,在“保护文物”一课中,教师可将相关内容分为两课时展开,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利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引导学生了解文物的相关信息,让小学生在课上、课下利用自己喜欢且熟悉的方式获取有关于文物的信息。教师还可将地区特色文化融入教学中,利用本土资源尝试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引导学生通过参观博物馆、课下闲暇时间利用互联网获取文物信息的方式,完成对文物信息资料的收集。在这一过程中,学生的主要学习内容是了解文物,掌握其形式和艺术特点,同时了解我国的传统文化,明确文物是劳动人民的文化传承、智慧结晶,对于了解时代具有一定帮助作用。在这种情况下,手工课程在学生对文物有一定了解的基础上开展,而教学便可由此实现。在课上,教师可引导学生通过现阶段已经获取的资料实现绘画、制作,通过仿照文物形式、临摹文物花纹或者尝试制作文物的各类活动引导手工教学的开展。如可基于以往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引导,在陶泥器皿制作的过程中让学生尝试利用颜料、刻刀等在教学过程中实现对以往知识的复习,并结合“文物”的主题尝试绘制、雕刻一些纹样。在此过程中,教师可向学生提出问题:“通过手工活动,同学们了解到了哪些内容?”“在制作文物样式的器皿时,同学们是否感受到了古人在艺术创作方面的智慧?”用这些问题让学生展开思考,引导学生了解我国传统文化的水平、工艺制作的水平等。虽然小学生在手工制作能力方面稍显稚嫩,但以往学习基础已经使他们具有一定的审美能力,能够在手工制作中展现审美能力。教师在教学中提出的问题可能在课上无法解决,但伴随学生在课后的不断学习与探究,将会得到解决,正如他们所制作的手工作品一样,会随着不断学习而逐渐完善。

除此之外,课后的学习内容也可以通过教师布置作业的形式传授,如在学期开始时,教师便可向学生说明本学期的“大作业”,通过学习的不断深入最终制作完成一类作品,引导学生在学习中思考、提升。如可以“古建筑的保护”一课为例,引导学生最终制作成古建筑的模型,将其作为学期作业。此类教学方式应结合单元教学法展开,即教师对教材进行研究后根据相同的主题实现对教材的解构重组,引导学生进行学习的同时在课后让学生不断完善自己的学期“大作业”,使学生在不断学习中实现思考与提升。

4   课后反思,不断优化教学方案

教学并非一成不变,其会随着教育观念、教学环境以及学生的接受程度等各种因素而变化,以保证学生实现学习与提升,使教学效率、教学质量得到保证。就小学美术手工教学而言,教师需要根据实际不断调整教学环节、教学载体。例如,在以往的手工教学中,手工操作只是教师在课堂上带领学生进行操作,而现阶段,随着信息技术的不断发展,教育的不断进步,越来越多的新型技术与设备出现在教学环节中,“电子书包”技术、“融媒体教学”技术等已经出现在学生的生活中。在这种情况下,教师应考虑优化教学,要根据学生接受程度、喜爱程度进行优化,在不断提高教学质量的过程中促进学生发展,以让学生接受到完善的教育作为主要目的。

以实际为例,在小学美术手工教学中,手工活动是多样的,各类活动的开展都受到小学生的喜爱,但这并不意味着其可以一成不变,一直组织同样的活动。相反,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考虑同质化带来的问题,避免手工活动只是重复地开展那几种,使学生产生厌倦感。因此,在课后总结中,教师应积极反思,以实际活动的优化更新作为教学开展的基础,将不同活动通过设计实现创新、激发学生好奇心的同时实现学生的有效提升。除此之外,还可通过学生自主选择,根据活动类型给予学生选择空间,在手工绘画、制作等不同类型的活动中根据学生的选择展开,充分调动学生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5   结语

总而言之,小学美术教学内容丰富多彩,各类内容也极受学生喜爱,但这并不代表教师不需要研究教学内容,反而需要结合学情、学生特点展开思考,将教学与游戏环节、手工环节、引导环节等完美结合,基于实际展开教学的同时实现教学效率的有效提高,助力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思考,在思考中潜移默化地学习。小学美术教材中存在大量的手工环节,而这些环节正是为小学生体验艺术创作、提升鉴赏能力而设置的。作为教师,应从学生的角度切实展开分析,为学生构建更加真实、有效的教学,在学习中引导学生带着问题展开学习,进而获取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陈林丽.试述趣味性情境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的创设[J].小学生(中旬刊),2022(1):91-92.

[2]王静.基于核心素养建立小学美术教学评价体系的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2(1):87-88.

[3]朱慧.从水下洛神舞现象谈小学美术传统文化教学的创新路径[J].中小学课堂教学研究,2022(1):68-70.

[4]谷悦.探寻美术教学的原点:关于小学美术教学活动方式的分析[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2022(1):51-52.

[5]潘广丽.素质教育背景下小学美术教学的路径研究[J].天天爱科学(教学研究),2022(1):119-120.

[6]史玉宝.探析美术课堂激励性语言的艺术性运用策略[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6):121-122.

[7]徐文英.重彩装饰画在小学美术装饰画教学中的运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6):179-180.

[8]狄青云.遇见微课程 快乐伴成长:论微课在小学美术水墨画教学中的应用[J].文科爱好者(教育教学),2021(6):183-184.

猜你喜欢

小学美术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谈以生为本的群文阅读教学策略
写话教学策略初探
浅谈复习课的有效教学策略
舞蹈教学策略之我见
高中英语读后续写的教学策略
关于提升美术教学有效性的思考
农村小学美术教育存在的问题和改进办法
小学美术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情境教学法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