依托博物馆资源,促进幼儿深度学习
2022-11-16蔡娟
蔡娟
摘要:在幼儿教育中,幼儿园可依托区域内的博物馆文化资源,从中选择适合幼儿学习的内容,开展探究性主题活动,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幼儿教师可以设计多样化的游戏活动,丰富幼儿的知识量;还可以进行启发式教育,提升幼儿的审美能力。
关键词:博物馆;文化资源;深度学习
博物馆是保存文物、传播文明的文化殿堂,是文化继往开来的桥梁,在促进文化传播、文明交流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依托博物馆丰富的文化资源开展适合幼儿的教学活动和社会实践,能够让幼儿亲近博物馆,得到博物馆艺术、文化的熏陶,从而激发幼儿对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兴趣,引导他们用眼睛去发现美,用心去领悟美,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和创造美,以此增强幼儿对民族文化、地域文化的认同感,让幼儿受到良好的爱国主义教育,培养其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全面提升幼儿的文化素养。
1 开展探究性活动,培养幼儿博物意识
幼儿的博物意识主要是指幼儿在与博物馆的互动中,在浸润式的欣赏、体验、探索过程中逐渐萌发并形成的一种广泛关注、深入观察、静心欣赏、积极探究的意识。博物意识能够促进幼儿的观察能力、理解能力和辨析能力的提升,促使他们自主发现事物的特点及变化规律,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因此,要充分利用区域内的博物馆文化资源,积极开展以博物馆文化资源为依托的探究性活动,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
1.1藏品激趣,诱导幼儿主动参与
文物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久远历史和灿烂文明的物质承载,而作为收藏保护文物的博物馆则珍藏着生生不息、赓续传承的文化基因。幼儿园教师要以博物馆内丰富的藏品为载体,充分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积极主动地参与认识藏品、保护藏品、研究藏品的系列活动。
例如,江苏省江海博物馆的特展区会经常展出各地各时代的精美作品,这些作品无不体现着祖国文化遗产的博大精深。在优秀特色文化展区,有一个“诗韵倪琴展示馆”,该馆内主要有海门故事浮雕展、海门特色老家什展、海门二十小景石雕等。根据以上展品、藏品,教师可以就某一个展馆,或者就某一个展品开展主题探究活动,吸引幼儿积极主动地参与活动。比如,浮雕故事展,可以设计以“海门故事我来讲”为主题的听故事、讲故事活动,引导幼儿了解历史,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之情;在参观海门特色老家什展时,可以设计以“老家什的前世今生”为主题的探究活动,引导幼儿认识老家什,了解它们是怎么来的、有什么作用,老家什在历史发展进程中做出的贡献等,让幼儿走进过去的岁月,感受历史;在参观海门二十小景石雕的过程中,可以设计以“争做海门小导游”为主题的实践活动,在让幼儿了解海门景点、感受海门文化的同时,发展其语言表达能力,激发其以家乡为傲的情感。
在主题探究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幼儿主动构建对藏品的认知,支持他们的发现,丰富他们的认知经验。博物馆的藏品是幼儿关注的焦点,也是整个探究活动的线索,能够推动探究活动的深入开展。因此,以藏品激发幼儿参与探究的兴趣,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是具有积极意义的实践探索,也是充分发挥博物馆文化资源,构建幼儿深度学习不可或缺的环节。
1.2提供材料,指引幼儿探索问题
培养幼儿的博物意识,需要多元化、多层次材料的支持,而博物馆正是这些材料的最佳提供者。例如,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内就收藏着大量有关江海文化的实物和史料,仅馆藏文物就有5000多件,涵盖金属、陶瓷、书画、古籍等各个方面。在参观博物馆的过程中,幼儿个个睁大了双眼,踮起脚尖,伸长脖子,争先恐后地围观各种古色古香的藏品。当他们看到汉铜甗时,感到特别好奇:这个头大身子小的斑斑驳驳的东西是什么呢?它是干什么用的?教师关注到了这一现象,就引导幼儿猜一猜它的作用,然后邀请博物馆的讲解员进行专题讲解。回到幼儿园后,教师又以此为主题,设计了“探秘汉铜甗”的探究活动,让幼儿画一画汉铜甗,讲一讲汉铜甗的故事,做一做汉铜甗(用超轻土或陶泥)。
幼儿的观察一般比较零散,他们的眼里看不到“一类事物”,习惯于聚焦“某个物体”。教师要充分考虑幼儿的身心发展规律,鼓励幼儿调动多种感官认知材料,与材料发生互动,促进幼儿进行细微观察及深入感知。
1.3拓展场景,引导幼儿深度探究
在聚焦某个具体物体进行探究的过程中,尽管幼儿的探究活动得到了博物馆的材料支持,还有教师、讲解员、家长等的协助,但还是会进入一定的瓶颈期,这时候,就需要从幼儿园、博物馆内走出来,进一步延伸探究场景。教师可以引导幼儿通过网络搜集资料,设计问卷进行社会调查,还可以走访相关的专家、学者等,助力幼儿逐步走向深入探究。
例如,在上述“探秘汉铜甗”探究活动的基础上,教师可以进一步引导幼儿探究“甗的发展历程”,从陶甗到青铜甗,再到成为一种“礼器”,它的造型也发生了变化,有合体式的、分体式的,还有三联体式的。这样,幼儿的探究场景、内容就得到了进一步拓展,他们的探究也一步步走向深入。
2 设计多样化游戏,丰富幼儿博物文化
幼儿天生活泼好动,喜欢各种各样的游戏。博物馆相对而言是比较庄严、肃穆的场合。如何依托博物馆文化资源设计多样化的游戏,吸引幼儿亲近博物馆,吸收博物馆的丰富资源呢?教师可以从以下三类幼儿百玩不厌的游戏入手,让幼儿去寻宝,去参与角色扮演,去体验艺术活动,由此体验寻宝的乐趣,学习各式各样的博物馆参观礼仪,还能丰富学生的文化体验。
2.1寻宝游戏,体验成功的喜悦
教师可以组织幼儿和家长到江苏省江海博物馆,开展亲子寻宝游戏活动。幼儿从教師手上领取寻宝任务单,在家长的带领下按照任务单的要求进入江海博物馆,在博物馆工作人员的讲解中,找到教师指定的宝物,并了解宝物的相关知识。此项活动也可以安排在博物馆外进行,教师可以将写有宝物名称的纸条(或者画有宝物样子的图片)藏在石头下、树丛中、草堆里,让幼儿自主寻找宝物,从而体验寻宝的快乐。
毫无疑问,单纯地让幼儿参观博物馆,观察那些静止的、冷冰冰的文物,幼儿会感到枯燥乏味,但是设计成寻宝游戏后,幼儿就充满了好奇,就会全身心地投入游戏中,在嬉戏玩耍中收获知识,体验成功的喜悦。
2.2角色游戏,学习参观的礼仪
角色游戏是最受幼儿喜欢的一种游戏,也是最具特色、最适合幼儿参加的典型游戏之一。教师可以依托博物馆资源,设计各种各样的角色游戏,让幼儿扮演博物馆的讲解员、保洁员、安保员、游客,或者博物馆的馆长等角色,以此吸引幼儿亲近博物馆,体验博物馆各类工作人员的工作,收获一定的参观礼仪,从而爱上博物馆,喜欢博物馆。这样的教育才能让幼儿终身受益。
例如,教师可以“参观江海博物馆”为游戏主题,让幼儿自主商议游戏内容,选择游戏角色,进行角色分工并寻找游戏材料,以此深化幼儿的角色意识,激发其参与游戏的积极性。经幼儿商议,游戏内容为:在某个博物馆的正常开放日,两名蒙面的文物盗窃者潜入博物馆,试图盗窃文物。需要的角色有:4名安保人员(2名在博物馆外,2名在博物馆内)、2名保洁员、1名讲解员和若干游客。每个角色都要了解各自的工作职责,游客更要知晓“游客须知”及“安全须知”等。幼儿根据自身所长,选择相应的角色,然后根据内容展开角色游戏。这个游戏他们能不厌其烦地玩上好几遍,每次游戏前都会主动更换角色,游戏的过程一次比一次完善、成熟。
通过角色扮演,幼儿能够体验到不同角色的工作性质、职责,能够进一步懂得参观礼仪的重要性,熟知博物馆的“游客须知”“参观安全须知”等,从而更加遵守博物馆的规章制度,学习更多的参观礼仪,逐渐成长为“文明游客”。
2.3艺术游戏,丰富文化体验
博物馆里到处都是艺术藏品,这些珍品能够启迪幼儿发现美、感受美,从而学会欣赏美、表现美、创造美。
例如,江海博物馆在开馆之初,曾经引进了两个特色主题展,分别为南京博物院的宫廷器物展和苏州博物馆的文房雅玩展。各式各样的宫廷器物和文房雅玩吸引了幼儿的眼球,勾住了他们的小脚。教师在引导幼儿参观了这两个特色展之后,就可以让他们画一画宫廷器物,或者用超轻土或陶泥捏一捏文房雅玩等。
这样的艺术活动不仅丰富了幼儿的认知,而且培养了他们发现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升了幼儿的艺术素养。
3 进行启发式美育,提升幼儿审美能力
《关于全面加强和改进学校美育工作的意见》中特别指出,幼儿美育的课程目标为幼儿园美育要遵循幼儿身份,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美、创造美,使幼儿快乐生活、健康成长。博物馆内的各类设备设施、各种珍藏品,不仅是历史文化的承载,也是美的化身,是对幼儿进行美育的重要社会资源。
3.1欣赏博物馆风格,培养幼儿建筑审美能力
博物馆学家格林黑尔曾经说过:博物馆本身就是一个教育机构,博物馆所有的活动都具有教育的目的,包括资料(如画画、标本、历史、手工艺品等等)的收集、展览设计和产生,特殊活动以及教学会议的安排。就拿博物馆的建筑来说,每一个博物馆的建筑都有自己的风格,其造型都有特殊的含义,它们或简约时尚,或庄严肃穆,或充满了科技感。这些都非常适合拿来对幼儿进行美育,以满足他们强烈的好奇心,促进他们对美的追求,提升建筑审美能力。
例如,江苏省江海博物馆的建筑是典型的古朴典雅风格,整个博物馆以海门特色民居“四汀宅沟”的形式设计。“四汀宅沟”是海门地区的特色住宅,它的形成与该地区传统的盐文化、农垦文化密切相关,是当时的老百姓同自然灾害长期斗争的产物。据考究,海门地区属于涨沙成陆的区域,因此地势低洼、土地潮湿,非常容易受到风潮的侵袭。老百姓要想在这样的环境中建房生存,就不得不充分考虑“三防”(防风、防潮、防涝)问题。“四汀宅沟”的住宅设计就是在这样的历史环境下产生的。以这样的风格设计江海博物馆意义深远,体现了设计者的良苦用心,既使这种建筑风格得到了延续、发扬,又使后人认识到了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并由此萌发强烈的爱家乡、爱劳动人民的深厚情感。
幼儿的脑部神经还不够发达,对于比较复杂的事物,他们一时还接受不了,但是对能够吸引自己注意力的事物他们却能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高楼林立的现代建筑中,偶尔来一处古朴典雅的建筑,能够让幼儿充满新鲜感,充分激发他们的参观兴趣,使他们急于去了解这种建筑风格,由此提升幼儿的建筑审美能力。
3.2品味博物馆藏品,启迪幼儿格物审美
博物馆内的布局是设计者精心安排的,里面的藏品是祖祖辈辈追寻美、创造美的记录与见证,是经过岁月洗礼而留存的精华。这些藏品能够净化幼儿的心灵,滋润幼儿的心田,并启迪他们的格物审美。在江海博物馆内,有“千年海门”巨型浮雕,有庭院展示的海门二十小景,还有西泠五老之一、书法篆刻家郁重今先生捐赠的上百幅书画作品,这些都能让幼儿流连其间,在他们的脑海中留下深刻的印象。
3.3体验博物馆活动,增强幼儿主观审美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参观活动开始前,教师就应该引导幼儿着手准备“参观攻略”:“小朋友们,在江海博物馆里有多个展区,咱们该怎么安排参观路线才能确保每个展区都参观到、欣赏到最多的藏品呢?那么,就让我们一起来设计一条最佳的参观路线吧!”路线设计好了,教师的引导还在继续:“小朋友们,我们在参观博物馆的时候要注意些什么呢?”幼儿七嘴八舌地说开了:“要佩戴口罩!”“不能大声喧哗!”“不能脱离队伍!”……
幼儿在经历了用眼睛观察、用耳朵听讲解之后,对博物馆的建筑、布局及藏品等都有了初步的认知。这个时候,若能再让幼儿亲身参与体验博物馆的活动,就能进一步深化幼儿的认知,增强他们的主观审美。幼儿很容易受到外界的影响,也很容易将自身的情感传递给身边的幼儿,在博物馆的体验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幼儿的积极体验,让他们产生积极的情感。
为了强化幼儿的正面情绪,不少博物馆都设置了幼儿体验区,如彩陶体验区、拓印体验区等,目的是激发幼儿的兴趣,吸引他们的注意力,进一步启迪他们认知美。例如,江海博物馆内就设有儿童互动区:博物馆的南大厅有“长风盈袖”,可以让幼儿参与汉服体验活动;“远古的呼唤”,可以让幼儿进行陶艺体验;“知茶学礼”是体验茶道的;“闻香悟道”则是体验香道的;还有“指尖上的舞蹈”,能让幼儿体验沈绣的精致。
幼儿时期是人生成长的重要阶段,这个时期留下的记忆、发展的思维能够影响他们的一生。依托博物馆的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博物意识培养,丰富其博物文化,培育其审美意识,对幼儿的终身发展、全面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因此,教师要从幼儿的年龄特征等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运用区域內的博物馆文化资源,对幼儿进行精准施教,促进幼儿深度学习,助推他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刘茂利.新发展理念下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N].河北经济日报,2021-08-21.
[2]刘茂利.基于“馆校合作”探讨新发展理念下博物馆文化资源的开发与利用[J].学苑教育,2021(26):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