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设计竞赛导向的空间建造教学实践

2022-11-16钟虹滨周悦

湖南包装 2022年5期
关键词:工作坊竞赛空间

钟虹滨 周悦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湖南 长沙 410083)

空间建造课程是环境设计专业的必修课,在基础教学中占据重要地位。近年来,艺术、设计类学科由于轻视专业基础教学、课程内容陈旧以及教学方法落后,面临学科转型的挑战。同时,设计自身也正经历着“质”的变化。在迭代过程中,物质与精神、艺术与科学的对立正在逐渐消解,这不仅向设计类学科基础教学提出新要求,也为其迎来发展转向的契机。基于设计竞赛导向的空间建造课程是一次教学实验。集导向性与目标性一体的教学过程有助于提升学生的空间创造能力和设计审美能力,推动学科知识交叉,启发设计学科教学方式的变革,以更好应对专业发展需求,并期望为环境艺术设计的专业教学从竞赛导向与空间设计角度提供教学思考。

1 空间建造教学介绍

1.1 教学实践背景

空间建造教学以辅导设计竞赛的暑期建造工作坊教学为蓝本,结合课程纲要并模拟竞赛要求展开教学活动。教学模式以学生为中心,鼓励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自主生成学习资源,同时利用这些资源驱动整个设计教学活动,提倡“做中学”[1]。以专业竞赛实现拔尖创新型设计人才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质培养[2],并将工作坊模式开放、灵活、互动的优势引入专业课堂,激发师生间的高效沟通,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

1.1.1 专业课程教学 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环境设计专业的“空间分析与模型制作”被归类为基础培养环节课程,主要针对低年级本科生开放。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既需考虑课程改革的规划,也需要满足环境设计人才培养的实际需求,切实提高学生的专业设计能力、创新应用能力和综合实践能力等,进而提高环境设计专业课程教学的科学性和有效性[3]。基于此,该课程前承二维设计、环境手绘表现、人体工程学等学科基础课,其教学内容整合设计基础知识,对后续的课程诸如户外空间设计、环境声光电设计、公共环境整合设计等专业课起到启发思维、引入专业学习的重要作用,是巩固设计基础与衔接专业教学的过渡性课程,在培养环节中必不可少。

课程内容从空间构成教学入手,制定模拟设计竞赛的教学任务,有目的地引入公共艺术、空间艺术与装置艺术等内容,指导学生完成课程作品。课程教学目的在于引导学生积累建造的经验和技巧,培养其设计创意思维。课程旨在探索教学思路的创新,以特定的建造要求指导学生探索空间艺术的设计方法,提升学生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为其参与设计竞赛奠定基础,也为环境设计专业教学方式的变革提供有益借鉴。

1.1.2 工作坊教学 2021“心境空间,构筑和谐”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由中国美术家协会环境设计艺术委员会、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鲁迅美术学院主办,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承办。大展以“美术·艺术·科学·技术”为主题,探索艺科交叉领域的创新发展。开办期间受到了全国各地院校师生的广泛关注与支持,共收到来自70余所院校的200余组作品投稿。

为辅导学生参加大展赛,2021年7月,中南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主办了为期12天的暑期建造工作坊。师生共同参与工作坊。工作坊充分发挥开放性教学以及学科交叉的优势,提倡学生跨学科组队,产生了5个建造小组,在工作坊开办期间完成建造作品用于竞赛投稿。

工作坊教学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授课相结合,研讨与创作同步,让学生将所学知识和对问题的思考体现在创作实践中,从而深化设计理念,创新设计语言[4]。更为重要的是,工作坊教学为艺科融合授课方法提供实践平台,不同专业领域的教师以专业联合的教学模式共同指导,以学科交叉的教学方式准确对应设计竞赛的探索方向,不仅在开办期间产生了一批优秀的建造作品,其过程也具有示范教学的重要作用,图1为暑期建造工作坊教学成果展示。

图1 暑期建造工作坊教学成果展示

1.2 空间建造课程的教学思考

“空间分析与模型制作”课程是一次从基础训练转向专业认知的承上启下的教学过程。以二维设计为依托,转向三维及空间构成的教学,着眼于空间思维的训练,构建立体维度的空间认知。正如周至禹[5]在《思维与设计》一书中所言:“科学思维是对事物本质进行理性思考和概念加工,艺术思维则是对事物现象和本质两方面进行双重加工……通过艺术思维特有的双重加工功能,感性形式和理性内容均发生变化,从而形成新的审美形象。”提倡采用机械或艺术装置等内容辅助设计,从中提取设计灵感,提升设计审美,达到提高空间艺术审美能力的教学目标。并通过空间建造问题激发头脑风暴,培养创新性地解决设计问题的能力,展现以轻建造设计竞赛项目辅助教学的巨大优势。

1.3 教学进程设计

“空间分析与模型制作”总学时为32个课时,单次授课为4个课时,进程为期4周。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项课程作业“纸盒里的光与影”和为设计竞赛预热的“空间艺术建造”。课程初期以讲授为主,重点介绍设计方法及作业要求;中期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进行模型试验,在沟通过程中逐步推进任务进程;课程结束时,举办课程作业展览展示教学成果,并以教学研讨的形式完成课程总结。具体教学进程见表1。

表1 空间分析与模型制作课程教学进程设计

循序渐进的教学进程将空间建造任务细分,以期望学生能够系统地积累空间知识和建造经验,有计划地进行空间认知学习并探索建造方法,通过作品体现创意思维,提升空间塑造能力。

2 基于设计竞赛导向的空间建造教学实践

空间建造课程以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为依托,依据教学进程有序展开。由基于竞赛的入门训练引入空间构建方法教学。在空间构建方法的教授中,秉承概念的产生来自对物质材料的直接操作,推动设计发展的动力来自操作与观察的互动,设计没有固定的模式和先入为主的预设[6]。教学着眼于建造的逻辑性与实操方法,以启发式和联想式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的设计思维,并通过掌上模型实验展开头脑风暴,围绕竞赛要求创作空间艺术建造作品,预热下届竞赛。

2.1 “纸盒里的光与影”入门训练

入门训练既是空间分析与模型制作课程的导入环节,也是以竞赛命题为教学核心的设计初探。“纸盒里的光与影”入门训练教学为12学时,任务主要围绕纸盒呈现的三维空间展开。以纸盒模拟建筑空间,训练学生的空间塑造能力以及空间光影的设计表达。任务要求在尺寸为360mm×300 mm×250 mm的长方体纸盒上进行,采用减法的方式突破纸盒的封闭形态,将光引入被“打破”的空间内。提示学生观察负空间主导下呈现的立体空间光影视觉效果,并以手绘或黑白照片的方式记录下来。

入门训练期望学生熟练运用三维空间的设计原则与方法,探索空间创意表达的多种形式,并在切割纸盒的过程中提升动手能力;教学过程中也强调人体尺度与空间的关系,引导学生以建造实践提升对空间的体验感,指导学生将光线这一设计元素贯穿于创作过程始终,使其理解光在投射空间特性、丰富空间层次与塑造空间质感方面的重要作用。“纸盒里光与影”入门训练帮助学生整合基础知识,以提高空间设计能力,为其进入下一阶段的空间艺术建造学习并参加设计竞赛奠定实践基础。

入门训练结束之际,一批具有空间感的作品应运而生。这些作品精准把握入门训练的核心要求,探索空间设计表达,得到创造性的作品效果。基本单元形以正负形的排列方式有序组合,以由内向外的突破塑造虚实对比的空间形式,不仅强调了空间的三维结构,还营造出极具形式感的立体空间和富有表现力的光影质感;所呈现的极强的视觉冲击力展现出作者一定的审美水平、空间感知力以及实操能力;其创意构思方式也与竞赛作品的创作方法不谋而合,以成熟的设计表达能力在入门训练的课堂点评上获得极高评价,图2为“纸盒里的光与影”入门训练教学成果展示。

图2 “纸盒里的光与影”入门训练教学成果展示

2.2 从掌上模型到空间艺术建造的教学实践

空间艺术建造是空间分析与模型制作课程的主要环节,共20学时,紧跟入门训练。在学生掌握基本知识与初探空间设计的基础上深入开展设计教学。教学探索立体构成的新路径,旨在培养学生结合形象思维的感性思考和理性逻辑的技术应用[7]。以小体量的掌上模型实验递进到较大体量的空间艺术建造,为设计竞赛预热。

2.2.1 以掌上模型为起点的空间建造教学 掌上模型的建造要求脱胎于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参赛要求,模拟2021届竞赛任务书并以此指导建造。建造任务要求以白色卡纸作为基本材料,在长、宽、高均小于200mm的空间内尝试建造掌上模型,选取最优方案深化。教学过程有明确的阶段性任务,设置课前、课中及结课3个环节,达到循序渐进地辅助学生完成设计作品的教学目的。

(1)课前:发布设计要求,鼓励自主学习

建造要求发布于课程伊始,明确拟定设计任务。教师及教学助理提供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的官方网站和历届获奖作品补充说明建造要求。课前布置自学任务,鼓励学生研读设计要求和优秀案例并为其答疑解惑。

(2)课中:展开头脑风暴,探究建造方法

课中要求每位学生尝试设计5个以上的掌上模型。针对历届竞赛的获奖作品以及设计竞赛主题,提示学生从人文精神和科技创新两方面深化设计。教师及时进行学情分析,通过阶段性讲评指导模型实验顺利推进。

(3)结课:举办结课展览,开展教学研讨

结课阶段验收教学成果。教师及教学助理协助学生举办课程作业展,邀请环境设计、建筑学、产品设计以及视觉传达设计等专业的教师前来观展,进行现场点评并开展教学研讨,为课程画上圆满句号。

2.2.2 掌上模型与空间艺术建造作品的评价 教学过程中,一些匠心独运的掌上模型脱颖而出,并在不断打磨中逐渐向空间艺术建造靠拢,最终在结课时产生一批优秀的空间艺术建造作品。由于建造要求与教学过程具有明确导向性,因此掌上模型实验为空间艺术建造作品奠定充分的知识积累和实践基础,作品呈现的最终效果也基本符合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赛设计要求,既展现出巧妙的设计构思和精彩的创意表达,又兼具合理的建造结构和造型的美学表现。据此,对掌上模型以及生成的空间艺术建造作品深挖其优势所在,展开具体评价,图3为掌上模型实验与空间艺术建造作品教学成果展示。

图3 掌上模型实验与空间艺术建造作品教学成果展示

(1)单体与组合

单元形造型独特是对作品的基本要求,且组合结构需具备延展力。作品通过调整分割方式得到多组单元形,并依据其造型特点在端点、中点等位置制作插口,形态美观且具有独创性。结构的延展力主要表现为穿插连接以及参数化设计的整体构建。以穿插结构为主的建造作品可操作性强,能够产生多种组合形式,在建造实验阶段极具优势。参数化构建以整体造型的延展带动内部单元形的变化,更具系统性和创意性。

(2)稳定与平衡

作品在掌上模型阶段需呈现可靠的稳定性,其生成的空间艺术建造作品也延续这一特性,依靠自身结构及纸板的支撑力能够稳定站立。单元形之间穿插咬合的对接方式有效增强了构件的吻合度,组合后形成稳定的整体结构,无需胶水、铆钉等任何辅助材料,为未来竞赛作品的建造提供一种仅靠材料张力和结构穿插就能保持整体稳定的可能性。

(3)选题与立意

优秀的建造作品需要展现具有感召力的创意思路,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和象征性。作品着眼于现实问题,在选题立意方面展示出一定深刻性;其建造材料和作品形态都来自作者对主题的发散思考,与作品立意一脉相承。同时,作者将情感态度融入创作过程,隐喻热点问题和价值观念,以艺术作品的感染力传播价值导向,不仅想法具有原创性,且摸索出一种面对竞赛要求能够有效突破固有思维限制的设计方法。

(4)空间与形式

作品具有形式创意和空间体验,以其空间形式与视觉美感呈现多样的设计效果,共同作用于观者的感知。一些半围合形式的作品以安全私密的空间特性和单元体之间的重复穿插塑造空间肌理,吸引观者短暂停留。围合形式的作品则强调观者的感官知觉,以氛围光或艺术装置营造震撼的视觉效果,为空间赋予艺术气质,带来直观强烈的空间感受。空间美感与交互装置相互依存,能够为未来建造的实体空间赢得更多与之互动的人的认可和理解。

(5)科技与人文

艺科融合或人文价值植入的方法用以深化设计。作品采用参数化设计,并以计算机技术辅助建造,在设计方法层面体现学科交叉带来的技术和审美优势;或植入机械联动装置与灯光装置等科技元素,以技术手段提升作品的创新性和观赏性。作品也能够采用聚焦当下社会热点的设计思路,展现人文关怀和艺术审美的双重特征。源于学科交叉的设计方法为竞赛创作提供一种以方法创新带动作品创新的全新方式,衍生出深化创意的有效手段。

2.2.3 学生作品评价标准 艺术教育应注重学生艺术学习多方面的评价,关注学习结果和学习过程的表现,突出评价的整体性和综合性[8]。针对设计教学,同样应关注学生的发展性和主体性,以更加开放包容的形式展开教学活动。对以上学生作品的评价本着开放的教学理念,关注到学生的个性发展和作品的多种表现形式。采用即时性、参与式、灵活度高的非正式反馈形式的“形成性评价”[9],在教学过程中及时调节学生的学习方向。参照设计竞赛的评选要点,总结出单体与组合、稳定与平衡、选题与立意、空间与形式以及科技与人文共5点作品评价要点,发展出具体评价细则,并对应每点评价标准指定具体成绩占比分配,以做到成绩评定结果公正可信,推动竞赛与教学有效融合,达成“学赛结合,以赛促学”的教学效果。如表2所示。

表2 学生作品评价标准

上述作业评价标准具有多维度的特点,以多角度的评价结果更为全面地评定作品的完成情况,给予学生广泛的发展空间,并能作为评价作品的指导性标准沿用至今后的教学中,促使评价结果更趋合理,以提升教学质量。

3 设计竞赛作品《疫无返顾》工作坊教学实践

作品《疫无返顾》获得2021届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匠心构筑作品奖项。空间建造课程选用作品《疫无返顾》作为教学案例,并延续暑期工作坊教学的形式与方法,期望将该作品的教学过程作为示范,用以指导“空间分析与模型制作”授课。

3.1 从单元形到单元体

教学主要针对模型实验的造型、搭建方式以及稳定程度展开,探讨其深入发展的可能性;引导学生关注热点问题与新技术,寻找设计灵感。经研究历年获奖作品,指导教师拟定建造的基本要求:尝试完全不使用铆钉等辅料,探索仅依靠自身结构保持建造稳定的受力方式,并提示以已有模型实验不断启发新构想。建造过程中,参赛学生意外发现六边形穿插形成的Y字形负形,将其转化为单元形进而获得近似球体的单元体。Y字单元形造型简洁且具有原创性,单元形之间仅靠中心对称对接插口就能够稳定衔接,生成的球状单元体也兼具内部稳定性和整体受力平衡的双重优势。整体造型以球状单元体有序组成,呈现虚实相间的视觉效果以及通透的空间感,获得教学组的一致认可。经沟通想法,师生迅速达成共识,并关注到当下疫情形势,将单元体与病毒形态联系起来,引申出“疫情”这一创意点,从艺术反映社会生活的角度引导学生思考作品的主题思想,图4为《疫无返顾》掌上模型生成过程演示。

图4 《疫无返顾》掌上模型生成过程演示

3.2 模型建造及思维表达

参赛学生结合单元体的穿插方式,最终以扭转向上的拱形空间完成建造。指导教师充分肯定掌上模型的整体形态,并进一步提出建议:作品要以更明确的方式体现设计创意。研讨就“疫情”这一关键词展开,建议学生以疫情下的标志性元素——口罩作为创意表达的媒介。参赛学生经多次尝试,同时参考掌上模型的点状构成方式制成口罩球,以无规则分布的形式置入模型内。随着掌上模型作品的逐渐呈现,指导教师提示学生需构思设计主题,可依据作品的核心定位和情感表达拟定。学生扩展出“病毒,新冠肺炎,疫情”等关键词,最终以同音词的方法确定作品名称“疫无返顾”。同音双关的名称既暗示疫情下各界人士义无反顾地面对疫情,又表达了期望疫情永不返复的情感诉求。《疫无返顾》掌上模型作品以标志性和象征性的创作内容在初评中崭露头角,获得现场搭建资格。

3.3 作品在竞赛中的表现与表达

竞赛要求参赛团队在长、宽、高均为3 000mm的空间内搭建实体空间,指导教师建议学生先行尝试建造,以实验大尺度建造的可行性和模型效果,并旨在协助学生解决建造过程中面临的实操问题。指导教师建议选用双面白色瓦楞纸板,以纯粹的白色赋予建造作品更多肌理质感和细节效果。经硬度、实体单元体体量与局部建造的多方尝试后,学生选定6 mm的双面白色瓦楞纸板作为主材。针对建造过程中模型底座上翻以及拱顶下塌等问题,指导教师建议学生分析模型受力,减少非关键部分的单元片数量,底部则加装铅锤增重。参赛学生参考提议并总结失败经验,自发地探索出接地单元形的调整方法。建造后期,指导教师针对已有的实体口罩装置实验,提出整体造型饱满、装饰效果美观、保持口罩形态3点要求,重点体现审美性与象征性。参赛学生选用质检不合格的废弃口罩,扎起一侧挂绳使其向外绽开,呈现饱满的球状;并依据掌上模型,将装置对应植入实体建造内,成功完成从掌上模型到实体建造的转换。

作品《疫无返顾》于2021年9月25日在指导教师团队带领下,赴清华青岛艺术与科学创新研究院进行现场搭建,在来自全国的200余组作品投稿中脱颖而出,并获得全国排名第二的佳绩,图5为作品《疫无返顾》教学成果展示。作品呈现了出乎意料的完成度,也得到了参观者及评委们的一致好评。在颁奖大会现场,鲁迅美术学院马克辛教授对作品《疫无返顾》作出颁奖点评:“菌状般无规则排列生长,有序化的组织形成的一种感觉,它就是我们的生命……他们有情怀、有投入、有创意地组织了生命体验,关爱了生命,关爱了大家。”这也正是作品所呈现的、从生命关怀到艺术建造的情感化表达,是疫情之下对生命的怜悯和善待。

图5 《疫无返顾》教学成果展示

4 结论

以设计竞赛为导向的空间建造教学关注到目前环境设计专业基础课程内容陈旧、程序僵化、授课效率低以及学生学习热情不高等现状,有计划地引入中国空间艺术构造大展的竞赛内容;以工作坊教学模式指导空间建造教学,以优秀案例引入建造知识,以入门训练启发设计思维,以空间艺术建造对标设计竞赛;采用艺科结合的教学方法,强调以指导教师的多学科联盟以及学科交叉的教学思维提高教学质量,以学生的专业交叉以及艺科结合的设计方法体现技术与艺术的优势互补。采取针对性、多元化、多角度的指导与评价方式,将师生协同模式贯穿教学过程始终。设计竞赛结合专业教学促使课程向更为开放、灵活、高效的方向转变,极大地增强学生的学习参与感、方向感和积极性,进一步提高模型建造在环境设计基础教学中的应用价值和成果转化效率,为课程模式的改革和艺科融合领域下的教学方法探索提供有益借鉴。

猜你喜欢

工作坊竞赛空间
2020丝绸之路数学竞赛
“中日跨境文化研究工作坊”八年记
空间是什么?
创享空间
罗雪芳名师工作坊:携手共进,聚水成渊
我看竞赛
创新思维竞赛(3)
第二届“新革命史工作坊”会议综述
“第七届望道修辞学论坛暨‘修辞与语篇’学术前沿工作坊”述评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