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吴泥塑的地域特色
2022-11-16吴闻鑫byWuWenxin
文/吴闻鑫 by Wu Wenxin
(潮州大吴泥塑第24代传人、高级工艺美术师)
民间艺术与孕育她的乡土、人文、民风民俗等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是华夏民族传统思想智慧的结晶。大吴泥塑自发源以来,至今已近八百载,经历漫长的岁月,深深烙下了潮州地区印记,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图1)。
一、大吴泥塑的文化理念特色
潮州自然条件优越,自明清以来,地少人多,生存竞争激烈。潮人要谋生计、求发展,务农须精耕细作,经商要精打细算,做工要精致奇巧,这种行为方式影响到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观念,从而造就了潮人追求儒雅精致的文化理念。大吴自南宋末年创乡,泥塑艺术也同时产生,岁月的熏陶,潮州人文化理念的烙印,也深深地影响着艺人的泥塑艺术创作。加之泥塑用土仅存在于大吴村西约80 亩田地表之下,泥料存量极其有限。因而艺人均对泥土比较珍惜,塑造形态小、用工巧的泥塑是一种自然而然的选择。大吴泥塑戏曲人物不仅有七寸、五寸的,还有高仅三寸的,采用对薄泥片折叠,如同穿衣一样层层贴塑的表现形式,在泥塑技艺中可谓一绝。此外,人物头面刻画细腻,头饰、衣饰多采用半浮雕花纹进行贴塑,这种精致细巧的彩塑风格,体现了潮州民众对儒雅精致风尚的尊崇(图2)。
图1 大吴泥塑《西湖借伞》吴来树建国初期
图2 大吴泥塑《花鼓》吴潘强 清代
二、大吴泥塑的题材特色
潮剧是南戏的一支,在明清成为潮州府各地喜闻乐见的剧种。潮俗最尚祭祀,城乡日常游神赛会活动不断,期间都要请潮剧戏班下乡做戏。清代蓝鼎元在《潮州风俗考》中说:“迎神赛会,一年且居其半。梨园婆娑,无日无之。”潮州人对潮剧的追捧可见一斑。潮剧的演出为大吴艺人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题材内容,包括人物形象的塑造,也激发了创作灵感,由此催生了大吴戏文泥塑的产生。在潮州,戏文泥塑俗称“戏出”,人们对着一件作品,就可以讲述一出戏的故事。大吴泥塑的题材、角色、装扮等等,都深深烙上了潮剧的印记。在没有影像的时代,大吴泥塑戏曲人物是对当地戏剧的历史记载与艺术再现(图3、4)。
图3 大吴泥塑《苏三起解》吴闻鑫2013年作
图4 泥塑《喜门环》吴光让 2021年作
大吴泥塑和戏剧的联结,还体现在潮州铁枝木偶戏方面。潮州铁枝木偶系由南宋时期随中原移民传入的皮影戏演变而来,由平面剪影逐步经历“阳窗纸影”“圆身纸影”而成为现在的木偶,即“捆草为身、扎纸为手、削木为足、塑泥为头”。其中塑泥为头,就是大吴泥塑专为木偶戏制作的泥塑头,称为木偶头。潮州地区大大小小的木偶剧团用的都是大吴泥塑木偶头,甚至连近邻的福建漳州也受到影响。潮剧为大吴泥塑提供了创作素材,大吴泥塑又为潮州纸影戏提供了木偶表演脸面,这种联结关系,也体现了泥塑和戏剧的不解因缘(图5、6)。
图5 大吴泥塑《双青天-夜探》吴闻鑫2013年作
图6 《潮州人一生礼俗-分香包》吴光让 2009年作
三、大吴泥塑的地方民俗特色
潮州民俗是大吴泥塑生存的土壤,也是其发展绵延的源泉。清末至民国时期,由于民间游神赛会、婚嫁生子等习俗日盛,各村的民俗节日要摆泥塑供客人观赏。男女婚嫁时也要送喜童泥塑,生子“丁庆”要摆戏文泥塑,这些民俗需求促使大吴泥塑迅速发展。那时几乎家家有作坊,全村一千多人口,约有400 多人从事泥塑制作与生产,知名泥塑匠师就有100 多位。这一时期,竞争激烈,能人辈出,出现了吴潘强、吴金福、吴来树等许多技艺高超的大师。戏文泥塑在这时期精品迭出,台湾吉特利美术馆收藏的近300 件大吴泥塑戏文作品,大都是这一时期所出(图7、8)。
图7 抱魚喜童吴光让作
图8
独特的地域环境,深厚的文化积淀,以及多形式,多类型、多信仰的民俗活动,为大吴泥塑的孕育、发展提供了条件,也促使大吴泥塑成为粤东最具独特人文气质与民俗风尚的传统艺术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