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传玖雕塑艺术研究
2022-11-16祝微byZhuWei
文/祝微 by Zhu Wei
(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
萧传玖创作的人物雕塑,大家熟知的《人民英雄纪念碑“南昌起义”浮雕》《地雷战》《广岛被炸十年祭》《鲁迅先生坐像》等,还有早期人物头、胸像雕塑值得推敲,其中显示出对人物雕塑写实手法的独到理解和表达。萧传玖作为刘开渠的学生,与王朝闻、卢鸿基等为同学,在特殊时代下裹挟着个人、民族、西方、传统、社会等诸多因素,萧传玖在近39年的艺术生涯中投入了自己全部的热情,所创作的作品据不完全统计雕塑作品约107件,素描、粉画、彩墨画等绘画作品约1200-1300件。从留存的作品数量来看,萧传玖在艺术创作上的勤奋与天赋,为中国现代雕塑贡献了大批符合时代经典的人民形象作品。本文主要从萧传玖早期生活、学习环境和以亲友为题材的人物雕塑作品进行解读。
一、本色、自发 艺术土壤
萧传玖原本出生在湖南长沙天鹅塘一家条件比较优渥的家庭,但在他三岁时,父亲因病去世,家庭经济陷入困境,只能靠其母亲做些绣花品维持家庭开销,萧传玖经常见母亲刺绣一些飞禽走兽、山水花鸟,渐渐对绘画产生了兴趣,母亲节衣缩食供其读书,萧传玖从小养成了吃苦耐劳的品性,也不负母亲对他的培养,在校取得优异成绩。
笔者与萧加先生访谈中获知,萧传玖的母亲是一个知识分子并对中医药理方面有所研究。曾与毛主席的老师徐特立先生相识,相处融洽。或许是经常受到长辈们的教导,也可能是耳濡目染周边的氛围,使得萧传玖在对艺术方面展现天赋的同时,精神上也受进步思想的洗礼,童年的经历,让他较早的接触到贫苦和劳动,并且用乐观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生活,这一品性可以说日后成就了萧传玖在雕塑艺术上的高度,对劳动人民的关注和体察,深入内心的关怀,也是萧传玖人物的底色。萧传玖孩童时期形成的经验基础,自幼受到的影响不仅始终发挥作用,而且是终身伴随,成为其探索雕塑艺术的原始驱动力。
二、家国情怀 青春的激情
萧传玖主要的求学经历可分为两段,第一阶段是1929年7月考入杭州国立艺术院,怀着对艺术的渴望踏入国内第一所设有雕塑教育的大学,当时国内一般知识青年不知雕塑为何物,萧传玖之所以选择雕塑专业也是因为经济条件的困难,油画需要购买颜料,而雕塑则以泥巴为主。[1]雕塑系有李金发、王静远、刘开渠等教师,在艺专学习阶段为萧传玖打下了坚实的素描和雕塑基础,萧传玖在校期间专业成绩名列前茅,并且积极参加进步学生社团“木铃木刻研究会”,所作木刻《交涉》,为鲁迅收藏。
第二求学阶段可以说是被迫的,由于萧传玖以揭露旧社会国民党的腐败和鼓舞人民斗志的木刻作品,被当局追捕,1933年在同学及朋友的帮助下东渡日本,在日本大学艺术科攻绘画、雕塑、美术史。萧传玖在日学习期间,主要师承两位老师,一位著名肖像画家藤岛武二学习肖像画,另一位是日本著名雕刻家渡边义之,萧传玖成为其得力助手,渡边义之曾建议他毕业后留在日本大学深造。1935年萧传玖有《自雕像》《女人体》(图1)雕塑作品,先后两次选入东京二科会(23~24回),受到校方奖励。当时的《留东学报》对萧传玖进行了介绍并刊登了作品。[2]
20世纪三十年代,日本美术受西方现代表现主义影响,多数日本雕塑艺术家留欧归国,日本的雕塑界开始转向新的风气,布德尔和马约尔的风格成为主导风格,萧传玖的雕塑老师渡边义之也倾向于布德尔风格。《少女像》这件作品,从题材上分析应该是课堂习作,在雕塑学习过程中,对于人体的训练必不可少,对照模特的泥塑练习,通过作者对模特的感受加之雕塑语言的探索,完全可以从习作到创作这一过度,最终成为雕塑作品进行展出。
图1 图片来源:萧传玖,我国在日之艺术家,留东学报1936第2卷第6期p42-92.
图2 《九哥》1943年
图3 《妻子》1946年
图4 《妻子》1946年
图5 《妻子》1961年
《自塑像》是能够查阅到其雕塑作品中唯一一件自塑像。自画像或自塑像这一类题材通常作为艺术家创作初期的选择,促成这一题材的因素有很多,因人而异,结合相关资料分析促成萧传玖这件雕塑作品的因素有三,其一,1934年这时萧传玖刚到日本不久,可以说该作品是他在国内学习成果的体现[3];其二,到了日本处境并不好[4],艺术创作第一原始动力应该是表达,自我的表达,通过生活的体验对于自我的审视,加强内心选择的肯定;其三,作为中国人身处他乡时的一种自我认同感。
1937年,萧传玖回国后积极参与艺术活动,1943年在衡阳举办个人雕塑展,并一举成名,关于此次展览内容已不详,但是从留存的现场作品照片来看,雕塑多数以人物肖像为主,人物形象鲜明,神态各异,造型写实,手法娴熟,作品感强,有鲜明的个人化倾向,可见这一时期萧传玖雕塑语言趋于成熟。
三、艺术家的责任 人文关怀
萧传玖创作的头、胸像雕塑,人物原型多来自亲友,雕塑作品名字也印证了这一点。例如1940年《女头像》,1943年《九哥》,1946年《妻子》两件,1947年《友人》,1948年《女儿》浮雕等。萧传玖这一时期雕塑创作以更加精进的艺术语言表现人物形象,他对于雕塑人物塑造有自己的理解“不能被景象与人物的表面细节所迷惑,要深入生活,作品要表现人物内心的真实,在塑造雕塑作品或者绘画时,一定要找到人物动态中能够表现精神世界的形体线条,还要设法强调才行”[5]。
在创作这类作品时,以笔者雕塑实践经验来说,一方面是为了练习,研究人物气质、构图、结构、雕塑语言等,另一方面是有感于模特的特点,有创作的欲望。在雕塑创作上通过前期泥稿的推敲塑造,慢慢完整,练习稿最终都有可能被雕塑家认可,完成最后一步翻制工作,一件雕塑作品就被保存下来了。
《九哥》(图2)这件雕塑头像创作时间是1943年,手法上可以感受轻松、自然、简练、形象生动,在写实基础上有些表现成分,人物造型夸张,结构清晰,空间感强。据其家人回忆,《九哥》的人物原型是一位青岛友人名叫九哥,其家族是当时中国纺织业的巨头,萧传玖和夫人每年的暑假都会去青岛避暑,亲眼目睹九哥家的工厂发生变故,工人纷纷联合起来保护工厂的一幕,这一情景为萧传玖日后创作的1950年《护厂》雕塑作品提供了鲜活素材。
以妻子为原型的雕塑作品有三件,两件是在1946年杭州国立艺专任教后创作的,还有一件是1961年,此时受“三年自然灾害”,刘伯音女士身患浮肿。在不同时期对于同一模特的创作,我们可以对比萧传玖前后雕塑风格的倾向。《妻子》系列从创作时间跨度上有十五年之久,综合比较人物形象,保持了严谨的造型风格,早期的两件雕塑,通过人物不同的发型对人物头像构图结构的编排,(图3)三角形稳定构图,蓬松的头发与脸、颈部形成对比,质感的区分,头发的塑造并不孤立,贴合头骨的结构起伏,不失体积空间的营造,几个大线条暗示了人物利落、大方的气质,脸部整体的处理使五官的特征明确,再现了某一时刻人物的状态,颈部以下带入一点衣纹服饰,形成节奏变化。(图4)也是通过写实还原了人物特征,松紧相结合,细节处理的真实细微,头、颈、底座相互关系使得作品感更加强烈。
相较于前期两件写实再现的处理,后期塑造的妻子头像(图5)个人风格表现的多些,个人主观处理的痕迹明显,整体、概括、简练、明确,更能深入人物内心情绪的表达,抛开了雕塑语言本身的技巧,运用更为朴素的人物形象表达。傅天仇回忆说:“萧传玖的雕塑基本功扎实,技术熟练,但又虚心勤奋,能接受意见。在雕塑工作中日以继日,精益求精地工作和塑造,不断创新,对自己的作品不断改进”。
结语
萧传玖的雕塑作品,从生活中寻找素材,对人物内心真诚的体察,极其敏锐的捕捉人物与雕塑之间的微妙关联。贫苦出身的艺术家,并不都是把自己的命运和广大人民群众的命运连结在一起的,萧传玖作为雕塑家的魅力在于让观者看到最真诚的人民形象。刘开渠说:“我和萧传玖都认为生活是雕塑艺术的源泉,时代是雕塑创作的出发点。雕塑作品用雕塑语言歌颂人的智慧和才能,表现作者的思想和追求,我们欣赏历代的优秀雕塑品时,首先感到和重视的是作品所表现的每一个时代的社会生活与精神面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