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非遗文化佛山剪纸的传承与发展策略初探*
2022-11-16梁毅贤杨靖婵张远恒陈梦菲陈嘉津袁晓钒郑泽浩
梁毅贤 杨靖婵 张远恒 陈梦菲 陈嘉津 袁晓钒 郑泽浩
(岭南师范学院 文学与传媒学院,广东湛江 524048)
2006年入选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佛山剪纸,有着深厚的岭南民间文化历史渊源,具有重要的历史文化价值。然而通过我们的调查发现,佛山剪纸目前正处于发展瓶颈期,面临市场与文化传播范围狭窄、民众文化传承不自觉、产业化找不到突破口等困境,亟待突破。
一、佛山剪纸独特的历史沿革及独特之处
(一)历史沿革
地方文献显示,佛山剪纸始于南宋,至清乾隆年间臻于鼎盛。与其他地方的剪纸艺术大多起源和繁盛于过年、祭祀等民间活动不同,佛山剪纸的繁荣源于明清时期的商业需求。[1]
佛山剪纸艺术在民间深受百姓喜爱,其生产不限于佛山镇一地,近郊的农村妇女逐渐成为剪纸生产的主力军,她们为佛山剪纸的发展提供了大量的廉价劳动力。[2]明清年间,佛山剪纸逐渐趋向规模化生产,销往全国各地,甚至远销南洋各国。
据《佛山忠义乡志》记载,民国期间,佛山镇已有“门钱行”“溪钱行”“符疏行”等行业,且镇上的福禄路逐渐发展成剪纸一条街,数十家剪纸商铺散布在街道两侧。[3]新中国成立后,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民间艺术得到大规模抢救。1956年,佛山民间艺术研究社成立,一个以著名剪纸艺人梁朗生和潘洁芳为核心的剪纸组成立,大大推动了对剪纸艺术的挖掘整理和创新发展。
(二)独特之处
佛山剪纸的身上浓缩了岭南文化的一些主要精神特质,这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具有深厚的岭南民间美术历史渊源
佛山剪纸工艺与岭南其他民间剪纸美术源于一脉,即通过镂刻塑造画面艺术形象。(图1)同时,佛山剪纸继承了岭南人特有的笃信鬼神、求助神灵的文化特征,如《禄马》剪纸即意为祈求神明保护,禄马扶持,行好运纳福德。[4]佛山剪纸中的马、日月二神、花鸟、龙凤、八宝等元素都具有美好寓意,代表着岭南人民对生活的美好期望。
图1 佛山剪纸
佛山剪纸中的许多题材则传达了岭南风情,如描绘岭南景观和生活风貌,凸显岭南民俗(舞龙、舞狮、赛龙舟)等等,呈现出岭南风土人情的奇姿异彩和别具韵致。
2.做工极为精致
佛山剪纸讲究巧夺天工的精细制作,审美感受细腻有质,“铜凿”剪纸(图2)为佛山特有,它是先刻好图案的小部分外轮廓后,用特制的小圆珠凿,一点一点地在“铜箔”上按图案凿上园点线条,组成各种花纹图案或者人物是型,再在上面写上各种所需衬托的颜色而成的剪纸。
图2 佛山特有的铜凿剪纸
还有镂空透雕技艺悠久的佛山剪纸从传统到现代都以剔透玲珑取胜,有一种和谐的韵律感。佛山剪纸的醒刀技术能表现出花瓣纹理、鸟的羽毛走向。
3.以自己鲜明的地方材料彰显个性
佛山剪纸手艺人因地制宜,开创了包括染色纸、金银铜锡箔、玻璃片、绒片等在内多种材质的艺术形态。由于广泛采用多种本地特产,佛山染色纸有上百种色样与繁复的设色工艺,使作品更加绚丽多彩。岭南文化的特点是不拘一格,不定一尊,不守一隅,处处迸发出创意进取精神。
二、佛山剪纸在当代发展的困境
从目前我们对佛山剪纸的研究显示,佛山剪纸无论是从其文化传承还是产业创新等领域中仍然面临着众多的挑战。
(一)佛山剪纸继承人缺失、原料耗尽
首先,佛山剪纸源远流长,要成为佛山剪纸的继承人,需要年轻人有一定的定性去花费时间学习。同时,佛山剪纸讲究精工细作,要求年轻人要心细,愿意投入大量的精力在剪纸上。其次,佛山剪纸的手工艺者的工资低。面对这物价高昂的社会,无法支撑得起年轻人对生活的精致追求以及不符合年轻人所追求的物质观。
并且,佛山剪纸只是作为部分的人的喜好,并不会把它当作一份职业,更重要的是,老一辈的手工艺者怕自己的手工艺作品被无良人抄袭,因而把自己的作品珍藏起来,不对外流传,这就使得年轻一辈无法接触到这些优良作品去更深层次地学习前辈的经验。这些原因也就导致了佛山剪纸的传承人稀缺。
再者,除了铜凿剪纸所需要的原材料是以金碧辉煌的铜箔[5],该原料是佛山所特有的铜箔,来源稀缺,且伴随着这些年过度的开凿,佛山不再生产铜箔,这也使得铜凿剪纸的造价贵且具有收藏价值,难以大量的满足需求。
(二)佛山剪纸企业缺乏创新,市场占额不容乐观
作为佛山剪纸的主要继承人大多是老艺人,他们的思想缺乏活力,对佛山剪纸的创新仍然不够且容易与市场脱节;同时,佛山剪纸的图案没有与当代的潮流相结合,缺乏了创新和与时俱进的作品,无法吸引年轻人的眼球。在佛山剪纸的内涵上缺乏与时代相结合,还是运用古老的故事,让顾客听了开头就知道了结尾,无法吸引顾客的兴趣[6]。
再者,佛山剪纸的宣传工作不到位,宣传效果不佳,没有提高佛山剪纸的知名度,与此同时也没有制作出高质量且具有收藏意义的作品,使其在市场的影响日益萎缩。且佛山剪纸只有在节假日或者是重大喜庆节日,如春节、中秋等才会有很多人前来购买,在平常的时间里消费者寥寥可数,进而使得佛山剪纸的市场销量少之又少。
最后,佛山剪纸手艺人各自发展,行业内部没有形成沟通,交流,借鉴的体系,对市场缺乏正确的认识,使得整个行业的发展停滞不前,缺乏活力,且未能够将佛山剪纸实用性融入产品,与生活必需品相结合,因此,也没有能够获得市场的认可。
(三)佛山文化地域性限制与外来文化的冲击
佛山剪纸这种独特的制造工艺,是以地理区域理念来凝聚文化共识的。但随着互联网的普及,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佛山剪纸未能紧随时代发展的潮流充分的利用互联网进行广度上的全方位、多角度、多层次的传播、利用广告营销等方式推广自身的文化理念。因此使得“佛山剪纸”这类非遗文化最为突出的优势也成了它最为明显的劣势——便是文化地域性太强。
再者,地域性的文化有较强的地域归属感与限制性,依靠简单的宣传与推广难以使本地域之外的人完全接受并产生文化情感,这都导致佛山剪纸文化的发扬受到了极大阻碍。
外来文化对本土文化的冲击力不容小觑。当今时代,互联网大范围普及,多元文化如潮水般一涌而上。在网络社会中,每个用户都是一个节点,都有将多元的文化进行广泛传播的能力。只有符合多元用户的需求,才能让“佛山剪纸”得到更为广泛的关注。且在当今人员大幅度流动的背景下,各类具有中华民族地域性特色的文化在多外来人口的佛山逐渐传播开来,这从客观上分流了“佛山剪纸”的受众度,使得“佛山非遗文化”的影响力日益萎缩。
三、传承与创新发展的策略
通过上述对佛山剪纸现存的困境进行深入分析。下面我们将会从政府机关、文化产业、文化传播这三个层面探索佛山剪纸在新时代下的传承与发展的新路径,从而实现佛山剪纸这一非遗文化的“凤凰涅槃”。
(一)有效发挥政府在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
1.提供相关政策与资金支持,营造良好的企业环境
政府应该制定更为完整的非遗文化法律和管理体系去保护“非遗”,与此同时应不断挖掘它在各种民间工艺中的衍生价值,还要顺应“双创”的时代背景,吸引企业,民间资本,为文化产业提供良好的创作环境和净化的网络空间,实现资源共享。
与此同时,还要给予创新型人才相应的资金与技术支持,鼓励他们对非遗文化的创新传承与发展,主动形成文化品牌与群众之间的良性互动,以及相关行业之间的高效交流,利用新技术,大数据对最新的行业动态和潮流趋势进行深入分析,为佛山剪纸打进市场和获得社会认同提供重要基础。
2.构建规模化的人才培养机制,扩大佛山剪纸文化影响力
现阶段以佛山剪纸文化的主要营销手段还是以手工作坊为主。且此类手工作坊随着手艺人的老去和时代的发展其数量与日俱减。目前尚没有任何组织能够有效地进行佛山剪纸文化人才的培养。且剪纸文化的传承耗费的时间长、导致继承该文化的人物较少。随着新兴产业的发展,导致能弘扬佛山剪纸文化的人才储备呈现了严重下降态势。
政府应扩大传承面,实行校企合作,或者建立以佛山剪纸为中心的人才工作室,为佛山剪纸工艺培养后备人才。同时,加大面向年轻群体推广普及剪纸艺术,使非遗文化的发展后继有人。
(二)“佛山剪纸+婚庆礼服”: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新增长极
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发展离不开政府的扶持,但要实现文化产业的可持续性发展,产业自身需应具备相当的创新能力,摸索出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价值相均衡的发展之路。“佛山剪纸+婚庆礼服”是一个独特的跨界融合概念,佛山剪纸非遗文化结合前景明朗的婚庆行业,打造非遗文化产业化发展的新增长极。
1.融合佛山剪纸元素的现代礼服,强化受众文化共鸣感
非物质文化遗产佛山剪纸起源于岭南地区,对各种外来文化兼容并蓄,具有浓厚的创新性色彩,正是由于这一特性使得现代礼服融合佛山剪纸元素成为可能。在佛山剪纸中常用的花鸟、龙凤、八宝等元素都具有美好寓意,与婚纱礼服自身的蕴意高度契合,适合运用于婚庆、喜宴等众多重要场合;此外,创作佛山剪纸过程中的剪刻、铜凿、镂空、透雕等繁复工艺可运用至婚纱礼服的制作中,为其增添纤丽精细之美、和谐美妙之感,切合当今新时代青年的审美要求。
婚纱礼服的消费群体以年轻人为主,佛山剪纸艺术可借助婚纱礼服这一物质载体向新时代青年传递大量的佛山剪纸文化信息,有效提高佛山剪纸在年轻一代心中的知名度,为后续进一步推广佛山剪纸艺术打下广泛的思想基础。
2.打造“佛山剪纸+婚庆礼服”产业链,增大经济与社会效益
调查显示,婚庆服务行业的市场规模逐渐扩大,同比增长速度保持高位。以婚纱礼服为起点,佛山剪纸进一步与婚庆服务相结合,在婚礼策划、婚纱摄影、婚礼化妆等各方面进行深度融合,打造一条系统的“佛山剪纸+婚庆服务”产业链。“佛山剪纸+婚纱礼服” 融合了佛山剪纸独特的文化与风俗,再借助先进的生产工艺与潮流时尚的符号元素,将客户的爱情故事以独特的形式进行呈现。精益求精,用心打磨打造目标群体喜爱的婚庆形式,既提高客户的接受度,又具有一定的历史文化价值。
不仅如此,企业应力求在生产上与佛山剪纸该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人合作,在达到做工精细的同时尽量压缩生产成本,提高产品的性价比,致力于打造佛山剪纸品牌,把经济效益与弘扬中华传统文化相融合,传递一种中国文化的传承精神,达到精致又创新的效果,从而建立起有扎实基础的品牌。
“佛山剪纸+婚纱礼服”产业链以经济效益为基础,社会效益为根本,旨在使婚纱礼服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结合形成良性循环,让佛山剪纸形成自我造血功能。佛山剪纸与礼服设计实现有机结合,在保护佛山剪纸传统技艺、产品生产、内在文化的基础上实现创新拓展。
(三)文化多元传播,激活非遗文化传承活力
实现佛山剪纸文化的有效传承,政府政策是保障,经济效益是基础,社会价值是深化,而文化传播是关键。探索新媒体时代佛山剪纸文化传播策略,需拓宽视野,针对性发展对内对外文化传播双线,激活佛山剪纸文化传承动力。
1.佛山剪纸文化传播理念缺乏,传播价值受限
文化传播理念是进行非遗文化传播的前提。但一直以来,由于当地政府在非遗文化传播上投资力度不足,佛山剪纸文化未能得到系统性宣传,导致文化传播既无法深入本土,又延伸不到地域外,群众关注度不够,知名度较低,影响力日益萎缩。
目前看来,佛山剪纸文化传播正处于一个被动的状态,难以建设起自身文化形象,与我国其他众多璀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比显得平淡,尚不能脱颖而出。因此,若要将曾经存在于人们生活中、构成生活乃至民间信仰的重要组成部分的佛山剪纸“再现”于当代人们的生活中,必须重视起文化传播理念,重塑传播价值,更要以佛山剪纸文化的精神内涵为依托,通过各类新媒体平台,吸引大众参与互动,增强现代人们对佛山剪纸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参与感,促使人们支持“佛山剪纸+婚庆礼服”的融新发展,将佛山剪纸为“日常无用之物”的观念扭转向“日常有用之物”,自觉成为其文化传播者,进一步扩大佛山剪纸文化传播的影响力 。
2.打造佛山剪纸文化现代传播平台,提升本土知名度
为了让佛山当地及国内民众更深刻、全面地了解佛山剪纸这一非物质文化遗产,加快佛山剪纸文化传播,就必须坚持多平台全方位传播,这是佛山剪纸文化传承与打响知名度的重要保障。
互联网时代,媒体融合改变了传统媒体单向信息流的传播,交互式传播实现了实时沟通、交流,缩短了与受众之间的距离。[7]有着高效便捷、辐射面广、传播力强等优点的微博、朋友圈、短视频平台等传播渠道的兴起和发展为非遗文化的传播开辟了新的路径。利用各类新媒体平台,借助大数据和云计算技术,精准定位用户推送与佛山剪纸的相关信息,以一种人们喜闻乐见的方式将非遗文化呈现出来,能够增强用户黏性,实现佛山剪纸非遗文化与传播平台的有效衔接。
在新时代文化传播的过程中,一是可以运用数字化手段创新内容表达方式,提高佛山剪纸文化的可及性和趣味性,并制作佛山剪纸文化科普视频,多元化体现佛山剪纸在日常生活中的妙用,精细展示“佛山剪纸+婚庆礼服”融新设计的时尚化、独特化、精美化,潜移默化中激发人们对佛山剪纸文化的兴趣化。二是充分应用多媒体信息传输网络,聚合岭南地区的融媒体资源,创立佛山剪纸文化专题宣传网站,树立良好的佛山剪纸文化形象。三是联动直播电商,发展别具一格的“佛山剪纸+婚庆礼服”的非遗文化品牌及相关文化衍生品,全面推广佛山剪纸文化产业链,争取掀起新一轮新品类“国潮”,让佛山剪纸真正走进人们的日常生活中。
3.构建佛山剪纸文化现代话语体系,实现跨文化传播
在全球化发展的趋势下,国与国之间的文化交流愈发频繁,促进佛山剪纸文化对外传播,大方走出“国门”,是对佛山剪纸文化的更深层次的创新与发展,能够提升文化自信,增强文化认同感。
在佛山剪纸文化的国际化进程中,不同文化元素的碰撞与冲突不可忽略,若想让外国民众打破中西方文化背景差异的壁垒,充分了解佛山剪纸的文化特色,需要我们增强传播的主体意识,遵循跨文化传播的规律,讲好佛山剪纸的文化故事,在中华文化的大语境下阐释好这一地域文化的艺术特质,增进中外文化的交融互鉴。
一带一路背景下,佛山剪纸一方面可以通过与沿线国家的合作机制,趁势推广“佛山剪纸+婚庆礼服”的非遗文化品牌及相关文化产业,实现经济增收;另一方面可以应用和借鉴外国文化传播机制,研究学习YouTube李子柒非遗栏目视频海外传播大获成功的经验,选取合适的非遗KOL引领新传播风尚,与外国民众建立情感连接,构建共通的交流语境与意义空间,从而扩大传播格局,增强跨文化传播效果。
结语
佛山剪纸作为我国优秀的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能够在长期的社会实践中传承至今,充分彰显其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与强大的生命力。[8]尽管在当今的信息时代,佛山剪纸面临着传承发展难的困境,但是我们可以通过结合时代特色,凸显其强大的文化魅力,发掘其潜在的经济价值,转换其发展模式,为佛山剪纸艺术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随着国家对传统非遗文化保护传承力度的逐年增强,人民群众对本土文化的认同度逐步提高,互联网传播宣传速度进一步提升,具有文化特色的商品市场进一步扩大,佛山剪纸这项艺术定能顺应历史发展潮流,享受信息时代发展红利,在新时代浪潮中被更好地传承、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