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理论与实践并重
——试论如何开展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2022-11-16史楚娟

小学生 2022年26期
关键词:美术作品教学方式美术

☉史楚娟

众所周知,美术是一门艺术性学科。在开展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教师由于受传统的教学思想影响,往往只针对小学生讲解教材中的内容。这种理论的讲解使得小学生无法充分提升自身的学习兴趣;这种教师是主导者,学生是接受者的理论教学模式无法保障小学生达到相应的学习标准。而在素质教育的不断发展中,小学美术的教学方式方法得到了充分的转变。小学美术教师除了要讲解教材中的美术理论知识,还应该为学生创建一个美术实践环境,让小学生能够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来创作出属于自己的美术作品。过这种方式来提升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积极性,满足小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需求。本文将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阐述切实有效的小学美术教学方法,为今后打造小学美术高效课堂奠定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不足

(一)教学方式较为传统

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都是照本宣科地按照教材中的内容进行讲解。这种讲解方式只局限在教材课文之中,对教材中所提供的美术作品重复性的鉴赏以及临摹教学,而小学生往往已经对教材中的内容出现了学习疲劳。在这种情况下,虽然小学美术教师这种按部就班的教学方式能够契合相应的教学标准,但是对小学生实际的美术学习能力提升确实具有相当限制的。这种传统的教学方式只能帮助小学生学习到固定且具有局限性的美术内容,对自己的美术素养的提升并没有实质性的作用[1]。

此外,遵循传统美术教学方式的教师往往思想较为陈旧,他们的教学目标仅仅是让小学生了解美术教材课本中所提及的美术知识,掌握相应的美术创作技巧。但是小学生的学习欲望是较大的,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具有十足的好奇心与求知欲,外界的事物与知识对他们有着极大的吸引力,在这个情况下,学生对于教材中的美术知识是缺乏一定兴趣的,而且由于教学方法较为传统,因此也无法充分激发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久而久之,小学生就会对美术学习产生一种抵触的学习心理。任务美术学习是单一且枯燥的。

(二)教学深度较为粗浅

小学阶段的学生,往往因为自己的年龄因素,使得自身对外界事物虽然有着极大的好奇心,但是在了解过程中却缺乏相应的思维探索能力,对事物缺乏整体且深入的认知。我们知道,美术是一门艺术性科目,它本身是具有一定的抽象特性的,这也会给身心正处于发育期的小学生带来一定的理解困难。在实际开展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对于一些抽象性的美术知识,小学生并不能完全掌握,这使得小学美术教学效率达不到应有的教学标准,教学深度始终徘徊在一个较为浅显的层面上。

此外,还有相当一部分小学美术教师自己对教学内容就没有进行充分的掌握,在准备教学课程时也缺乏相应的教学方向,这就使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时常常会感觉到混乱。在这个情况下,小学美术课堂一旦出现其他的情况,事件发展没有在教师的意料之中时,这部分美术教师并不能及时地转变成新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纠正学习思路。这种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随机情况由于得不到切实有效的解决,很容易影响整体的课堂教学效率,教学深度也显得较为粗浅,这对于小学生美术知识的学习来说是具有一定影响的。

二、小学美术高效课堂的开展途径

(一)利用信息技术教学,提高学生美术学习兴趣

现如今,信息技术已经完全融入到了我国教育领域之中,并且发挥了极大的作用与价值。在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充分利用信息技术开展美术教学,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小学生展示多种多样的优秀美术作品,还可以通过信息技术在互联网搜索下载相应的美术作品供小学生们临摹鉴赏。通过这种信息技术教学方式能够充分提升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兴趣,给小学生带来一场丰富的视觉盛宴。

例如在带领小学生以“水”为主体进行美术创作时,笔者首先利用信息技术,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为小学生先展示一些与“水”主题相关的视频、音频、图片与文字,让小学生能够充分理解“水”的表现形式。当然,也可以为小学生展示一些我国有名的水源地,让小学生能够理解“水”资源的本质绘画理论。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在脑海中形成与“水”相关的美术创作框架。在这之中笔者再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绘画,让小学生将自己的理论知识转化成绘画内容表现出来[2]。

(二)重视实践类型教学,提高学生美术创作水平

我们知道,美术是一门艺术类学科,它能够充分提升小学生的审美能力与艺术素养。美术学科具备一定的抽象特点,因此小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对理论知识理解不到位,甚至无法准确理解相应知识的现象。在这个基础上,让小学生开展实践学习就极为重要。小学生只有亲自动笔去创作,才能更好地理解相应的美术理论知识。在这个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需要在小学生进行美术创作时进行相应的引导,充分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在不断的实践中提升学生的美术创作水平。

在开展《怎样画动物》一课时,笔者首先给小学生展示相应的画作。例如,在讲解虾的绘画技巧时,就会拓展性地为小学生讲解画虾的美术大师——齐白石,首先从齐白石的生平事迹入手开始讲解,让小学生对齐白石先生有一个基本的认知,然后在讲解齐白石画虾的理论过程中鼓励小学生亲自动手进行美术创作。当然,小学生的思维是较为跳脱的,往往并不一定针对虾进行绘画。但是不论是画什么动物,小学生都会下意识地与讲解的绘画理论相结合,不知不觉之间就提升了自身的绘画水平。

(三)巧妙进行学生评价,提升学生学习美术的信心

当小学生完成一个美术作品时,教师往往需要针对创作内容进行相应的评价。在以往的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对小学生的美术作品进行直接的点评,如这幅作品的水平层次如何如何,但是这种评价方式只能让小学生知道自己的美术水平如何,却并不能让小学生真正了解自己哪方面需要改进与提升,哪些方面可以做到最好。此外,这种传统的评价方式还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由此可见这种评价方式是存在一定缺陷的。而若想充分发挥点评的作用与价值,教师在评价小学生美术作品时,需要对作品中的不足之处结合美术理论知识进行,通过这种方式让小学生明白自己在哪方面的理论知识学习上存在不足之处,进而加以改正[3]。

笔者在评价小学生的美术作品时,首先会肯定小学生的学习态度以及创作积极性,然后才会对作品中的一些不足之处进行点评。例如在对学生画的水果形态问题进行评价时,往往会结合相应的美术理论知识,让小学生在今后的学习中仔细观察水果的特征,通过这种方式来让小学生提升自己学习美术知识的信心,这对小学生今后的美术学习积极性来说是有着极大的提升作用的。

(四)丰富美术教学方式,提升教师美术教学水平

小学美术教学过程中,理论知识的表现方式是极为重要的。因此小学美术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必须要丰富自身的教学方式,充分体现出美术理论知识的作用与价值,让小学生充分掌握与理解,这样才能帮助小学生在实际进行美术创作时将自己学习到的美术理论知识融入其中。小学美术教师在教学时需要对小学生的实际兴趣爱好进行掌握,在这个基础上设计科学合理的美术教学方式,帮助小学生提升自身的学习效率,在实践创作中也能更好地进行利用。

当然,除了美术教学方式的丰富之外,小学美术教师的教学水平也是影响美术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因素。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开展多元化的美术理论知识教学方式,让美术课堂的气氛变得活跃起来,这样才能提升小学生学习美术知识的氛围。小学美术教师在未来的教学过程中,需要不断提升自己,提高自己的美术素养,丰富自身的教学模式,让小学生更好地学习美术理论知识,并且能够将学习到的美术知识运用到美术创作中。

(五)充分结合美术游戏,提高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小学生天性活泼,往往喜欢趣味性的事物。在美术学习过程中也不例外。针对小学生的这种特点,小学美术教师就可以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融入相应的游戏元素,避免小学生在传统的美术理论教学中降低自身的学习兴趣与学习积极性。例如在阳光明媚的天气时,教师可以引导坐在窗户旁边的同学,站起来用手摆出各式各样的光影,然后让小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将这些光影形象结合自己所学的美术知识记录下来,通过绘画来提升小学生的美术绘画能力[4]。

笔者在引导学生记录光影时,会将小学生按照座位的不同进行分组,坐在窗户旁边的学生作为演示组,其他的学生作为记录组,先让演示组的学生根据自己学习过的美术知识来展示出更加多元化的形象,再引导记录组的学生通过实际绘画来记录丰富的光影形象。这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能让小学生在美术课堂上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学生不仅学习到了相应的美术知识,还提升了自身的美术创作实践能力。

(六)适当提出美术问题,激发学生美术思维能力

小学生由于自己的年龄较小,在学习过程中往往缺少一定的目标性。在美术教学过程中这种特点尤为明显。因此,小学美术教师需要根据小学生的这种年龄特点来帮助小学生规划一个学习方向,可以利用创设美术理论问题来帮助小学生激发自身的思维能力。通过这种方式能加深小学生对美术理论知识的记忆力与掌握程度,小学生也能在实践创作的过程中运用到自己所掌握的美术理论知识,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充分提升自身的美术学习能力。

例如笔者在教学小学生如何绘画建筑时,首先会对小学生进行提问,例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农村的房屋与城市中的房屋有何不同吗?”小学生针对这个问题便开始了思考,最终得出农村的房屋都是传统类型的房屋,有着尖尖的房顶,房顶还有烟囱,而城市的房屋都是方方正正的楼房。针对小学生的这种认知,笔者开始理论知识的深入,让小学生对建筑类型有一个更全面的认知,在接下来的实际绘画过程中也融入了相应的建筑美术理论知识。

(七)引导学生合作式学习,交换想法,提升美术实践能力

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理论知识的过程中,常常会因为个体的差异性而出现不同的理解。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就有必要让小学生按照小组的方式进行合作式学习,让小学生在小组内交换自己对美术理论的见解与看法。通过意见的交换能够让小学生掌握更加全面深入的美术知识。在实际的绘画创作中,学生也能结合其他同学的理解,充分发挥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作用与价值,真正意义上保障了小学美术课堂的教学效率。

总而言之,在当前小学美术教学的过程中,小学美术教师应该充分提升小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让小学生通过自己的方式,利用自己的能力去创作美术作品,加深对美术知识的了解程度,激发其对美术知识的学习兴趣。教师在美术课堂上应该将自己当做一个小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将小学生作为课堂中的主体,让小学生在学习美术知识、创作美术作品时充分利用自己的能力,融入自己的精神与思想,为美术作品赋予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特意义,让美术作品传递出自己的精神价值,开展理论与实践并重的小学美术高效课堂。

猜你喜欢

美术作品教学方式美术
美术篇
“真”学习:基于“教学做合一”的教学方式改进
浅谈新型信息化教学方式的困境及解决策略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美术作品
中国美术馆百年美术收藏
台湾当代美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