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2022-11-16黄春梅池杜旺

汽车实用技术 2022年1期
关键词:毕业生岗位职业

黄春梅,池杜旺

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

黄春梅1,池杜旺2

(1.广东理工学院汽车工程系,广东 肇庆 526100;2.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广东 肇庆 526020)

文章通过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从教改背景、理论依据、教学项目的选取、构建汽修岗位教学场景、项目实施等方面进行分析和实践,并在试点班级的实施中,充分发挥实践教学在职业教育中的核心作用,使学生快速达到企业岗位需求,并论证出该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职业岗位能力和职业素养。

职业岗位能力;教学模式;职业教育;职业素养

前言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 2020年)》提出:当前教育与经济社会发展的结合更加紧密,教学改革要以学习者为中心,注重能力培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全民学习、终身学习、个性化学习的理念日益深入人心。2019年2月《广东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广东省职业教育“扩容、提质、强服务”三年行动计划(2019—2021年)的通知》中明确提出,以“提质”为核心,注重校企合作,服务地方产业,大力培养高素质产业生力军。

随着时代的变迁,职业教育从教学模式、教学形态、学习内容和学习方式正在发生深刻变革,教育治理则呈现出政企校多方合作、全社会广泛参与的特点。在制造强国、信息化的时代背景下,“互联网+”时代,智能制造、无人自动驾驶技术、智联网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线上营销模式(如天猫汽车超市)等已成为汽车产业的发展趋势[1]。企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具备专业知识、职业技能、综合素养外,还需要具有创新、沟通协调等能力。新的形势下课堂应该是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体,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从而提升课堂教学的效果,更好地培养职业学校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造力,使学生具备终身学习的能力[2],让毕业生能更快适应工作岗位,满足岗位技能需求,提升毕业生的质量,提升学校的办学水平和办学质量,是职业教育的重要部分。

1 项目的背景

2010年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就被评为广东省重点专业,是学校的龙头专业;2020年5月,根据《肇庆市教育局关于开展中职学校优势特色专业群建设申报工作的通知》,认定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交通运输专业群等10个专业群为市级重点建设优势特色专业群。同年7月市教育局下拨10万元专业群建设补助,用于支持学校的市级重点建设专业群进行内涵建设;2020年广东理工学院广东省高职扩招第一批学生已经顺利入学广东理工学院,其中汽修专业的教学点就在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

2020年7月,通过对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14—17级汽修专业部分毕业生的就业情况进行回访调查(分为毕业生和企业两方面),收到有效问卷共172份,包括:毕业生问卷142份,汽修企业经营者或者人事经理的问卷30份。据问卷结果可知,一半以上的受访毕业生认为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不能满足或仅仅基本满足其目前岗位的技能需求;近半数的受访企业认为,目前汽修专业毕业生在实际岗位中最欠缺的是岗位职业技能,一方面是因为校企合作工作的广度不够,二是因为个别专业教师和车间指导教师面对新技术、新工艺的认识不足,主动学习性不高,导致教学内容和实际岗位要求存在偏差。同年10月—11月,我们通过对肇庆市及周边地区的汽修企业进行的调研发现,企业的负责人对学校毕业生的认可度比较高,但是也提出了部分学生岗位能力、沟通协作能力不足的问题,不能很好满足企业的要求。

2 项目的理论依据及其必要性

通过完成两项校级《发动机电控系统构造与检修课程教学改革》《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汽车空调”课程改革探究》课程改革课题,取得了较好的效果,同时也积累了经验,此次通过调研发现,随着汽车行业的发展,汽修企业对专业人才的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单一的专业能力,已经不能满足一个企业对员工多种业务发展的需要,是能将汽车外观设计、到汽车生产、汽车营销、机动车保险、汽车综合维修、二手车鉴定评估等和汽车相关职业技能集一身的复合型应用人才[3],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可以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角,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能力。以岗位职业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就是体现职业教育以能力为本位,以就业为导向的教育本质。

中职学生、高职扩招学生来源分析:文化基础较差,学生学习能力良莠不齐,但学生动手能力较强,对专业课比较感兴趣。所以教学内容根据汽修企业实际职业岗位要求,参照有关1+X证书职业资格标准确定教学内容,将相关的课程教学内容进行项目化、模块化,遵循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因材施教的原则;通过校企合作,强强联合、采用工学结合、任务驱动、基于行动导向等有利于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4]。

3 项目的实施过程

3.1 邀请企业、行业专家、高校科研人员、优秀毕业生参与专业建设

通过调研了解到,企业的能工巧匠、优秀毕业生也愿意参与到学校的专业建设中来,配合学校汽修专业进行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的课程改革,合力建设和完善教学改革所需的各类资源。邀请广东省人大代表池晓钦、广东省交通运输专业指导委员会委员谢娟烘副教授等行业和高校的教育专家、汽修企业的技术骨干、本专业的优秀毕业生等组建新一届的专业建设委员会,共同参与学校交通运输专业群的内涵建设。

3.2 以岗位职业能力为核心构建起符合汽修专业的课程体系

通过组织教师对肇庆市及周边地区的汽修企业进行充分的实地调研,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分析,我校将重新修订2021级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依照国家教育部门对职业教育相关规定,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建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分析汽修企业不同岗位所需的知识、专业技能、综合职业素养等,在教学过程中建立起满足汽修企业不同职业岗位的技能知识、职业能力要求的课程体系。

3.3 以企业典型工作任务作为实践教学内容

根据汽修企业不同岗位的要求,参照1+X证书等职业资格的标准选定教学内容,并在2019级及2020级分别选择19汽修1班、20汽修1班以《汽车电气设备》《汽车发动机构造》及高职扩招汽修班,进行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改革试点,以企业真实的岗位环境融入到实际教学中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实现以“学生为主、教师为辅”,真正实现“做中学”“做中教”,使学生能够独立完成企业典型工作任务,提高学生学习输出。

聘请企业的能工巧匠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积极与肇庆市端州顺丰丰田4S店等建立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签订合作协议,使学生在上课过程能够更加清晰了解到企业岗位职业能力的实际要求,同时渗透职业素养,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另外,还会邀请优秀毕业生加入微信群,不定时地回答学生提出关于不同汽修岗位的实际工作问题。

3.4 以“走出去”“请进来”打造“双师型”教师队伍促专业建设

根据学校实际情况,教师队伍呈两极分化,经验丰富的老教师4人,都是退休后返聘回来,对于一些新技术,新工艺、新方法认识不足;还有中年教师3人,主要担任学校的行政职务;大部分是年轻教师,经验和技术有所欠缺,而且双师型教师比例低。

职业教育的特色其中一点是“双师型”教师,同时也是提升专业教学质量的关键。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将增加专业教师的培训次数,鼓励全体专业老师“走出去”,到实训车间、到校企合作的企业、实际工作岗位中去,并参加每年国培和省培项目。不仅仅是把学生送出去,同样也让老师走出去,到企业实践,提升职业能力,开阔眼界,理清职业岗位能力的精髓所在,再回归到课堂,提升课程改革的质量,真正确保教学内容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对于实习的新教师,先在车间实习半年,同时作为带队老师,带领跟岗的学生下企业实习,学习企业管理,工作流程等。

“请进来”:聘请企业的高级管理者,企业的高技能人员和优秀毕业生,到学校指导讲课,甚至是聘请为学校的专业教师,以提升汽修专业教师的教学水平和实践指导能力。汽修专业优秀毕业生专场已经成为学校文化建设的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4 实际效果

4.1 学生方面

学生在上课到课率较18级以前有了明显的改观,到课率达95%以上,学生抬头率高,学生实践动手次数增多,自动学习能力提升,实现学生的四个独立:独立获取信息、独立制订计划、独立实施计划、独立评价反思[5]。在近两年召开的毕业生双选会上,学生深受用人单位的好评,初次就业率达100%。

在试点班级中,教学成果凸显,2020年12月校级全员竞赛中,19汽修1班的同学获汽车电气线路项目第一二三名;2020年10月罗金成同学获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机电维修项目三等奖,实现了历史性的突破。

1+X证书试点工作也顺利进行,2020年12月第一批学生考证工作顺利完成,19汽修1班考证通过率达100%,总通过率是80%左右,考试的各项工作也得到了肇庆市教育局的肯定。

4.2 教师方面

先后派出了江梓肇、李战平、姚仲熙等年轻教师外出学习,从企业一线,到新工艺、新技术的培训集中培训,同时在对老教师也进行新能源汽车技术的培训,赵锦全老师在担任《纯电动汽车构造》这门课程的授课任务,自己不断摸索,掌握新技术、新知识、新工艺、把握专业最前沿的信息,授课方式受学生欢迎,在学生评教评学中得到了满分。

随着教师不断“走出去”,以及“请进来”,从校本教材的出版、从校级课题《CAD课程资源库建设》的申报成功、到带领学生参赛能力在不断提升,专业教师的岗位实践能力,课程开发建设能力在不断提升。何炎龙老师带队参加2019—2020年度广东省职业院校学生专业技能大赛,汽车运用与维修—汽车机电维修项目获三等奖;姚仲熙老师带队参加2020年肇庆市学生技能大赛,汽车基本维修技能项目获二等奖一项,三等奖两项。

李战平、宾建崑等8位教师分别考取汽车维修工高级工,高级技师,以及1+X证书考评员等,使“双师型”教师的占比大幅度提升。在教学学生评教评学中,汽车专业教师的平均分数在所有教研组的前列。

4.3 内涵建设方面

在学校各教学部门中,率先成立的专业建设委员会,邀请行业、教育专家等指导并完善了2021级汽修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使教学内容更贴近企业,学生职业素养得到进一步的提升。

完善校企合作的实训基地的建设,使学生可以更快地了解到企业实际的工作岗位,在优秀毕业生的帮助下,建立起以企业实际工作岗位操作的资源库,学生在校就可以更真实地看到企业工作现场。

5 结束语

通过校企合作,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有利于提升教师教学业务能力,不断改善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教学思维[6]、开发出更贴近企业要求的教学内容,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实际工作岗位,激发学生学习兴趣、提升学生岗位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以此次教学改革为契机,不断摸索实践,克服现有的困难,走出一条符合职业教育要求,能体现岗位职业能力的实践课程的教学模式。

[1] 岳东鹏,刘笑园.“互联网+”时代中职汽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究[J].职业教育研究,2020(06):47-51.

[2] 周惠芳,陈意军.基于项目学习的职业岗位能力课程多元化教学模式[J].河北职业教育,2019,3(06):41-45.

[3] 匡瑛,伍强瑞.新工业化与“互联网+”背景下的职业教育:挑战与创新[J].职教论坛,2016(19):27-30.

[4] 徐广华,贾文静.供给侧改革思维下提升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思考与探索[J].河北职业教育,2018,2(01):5-7.

[5] 黄春梅,池杜旺.基于行动导向法的“汽车空调”课程改革探究[J].韶关学院学报,2019,40(02):92-95.

[6] 郭会芳.基于职业岗位能力的实践课程教学模式的构建——以《保险综合实训》为例[J].质量与市场,2020(16):101- 103.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riented by Vocational Post Competency

HUANG Chunmei1, CHI Duwang2

( 1.Department of Automotive Engineering, Guangdong Polytechnic College, Guangdong Zhaoqing 526100;2.Zhaoqi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School, Guangdong Zhaoqing 526020 )

The article is based on the research and practice of teaching mode oriented by vocational post competency.Analyze and practice in terms of teaching reform background, theoretical basis, selection of teaching projects, construction of teaching scenarios for auto repair positions, and project implemen- tation.And in the implementation of the pilot class, give full play to the core role of practical teaching in vocational education, so that students can quickly meet the needs of corporate positions, and demonstrate that this teaching model is beneficial to improving teachers' teaching skills, stimulating students' interest in learning, and enhancing students' vocational post competency and occupational accomplishment.

Vocational post competency;Teaching mode; Vocational education; Occupational accompli- shment

A

1671-7988(2022)01-174-04

G427

A

1671-7988(2022)01-174-04

CLC NO.: G427

黄春梅(1983—),女,本科,讲师,就职于广东理工学院汽车工程系,研究方向:汽车电子技术,交通运输。基金项目:2020年广东省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项目“以职业岗位能力为导向的教学模式研究和实践——以肇庆市科技中等职业学校汽修专业为例”(GDZZJG2020463);2020 年度广东省高职教育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项目高职扩招专项校级项目“高职扩招多元教学新模式研究与实践”(GZKZ202007)。

10.16638/j.cnki.1671-7988.2022.001.039

猜你喜欢

毕业生岗位职业
9岁的高中毕业生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职业写作
在保洁岗位上兢兢业业
我爱的职业
走进“90后”岗位能手
实施HR岗位轮换 打造复合型HRM团队
最“叛逆”的毕业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