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以延安大学为例

2022-11-16

现代英语 2022年17期
关键词:英语课程思政育人

杨 艳

(延安大学外国语学院,陕西 延安 716000)

一、引言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中强调“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坚持把立德树人作为中心环节,以实现我国高等教育全程育人、全方位育人新局面,使各类课程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避免将专业课程与思政课程割裂开来”[1]。教师作为课堂教学的主导,应该在课程思政建设中贡献自己的力量。广大教师应该增强其育人意识,从不同的角度出发,提升自己的育人能力,确保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到位。因此,如何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新时代高校英语教学,是高校开展教育教学改革面临的一个重大课题,也是实现三全育人,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必经之路。

二、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现状

通过文献梳理可知,“课程思政”这一概念提出后,全国高校的不同专业,根据学科特点进行了课程思政的探索实践。学者们主要从课程思政的内涵、必要性、与各门课程的融合路径等方面开展了相关研究。

一是探讨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价值意蕴。比如,曾俊秀(2020)探讨了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的内涵,认为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应以社会主义大学的育人思想导向,通过三全教育,努力实现立德树人根本任务[2]。课程思政的出现打破了学科教师专注于将课本知识系统地传授给学生,使课堂互动聚焦于专业讨论的范围内等局限,主张在知识中传播价值,在价值中凝聚知识[3]。

二是探讨课程思政理念与大学英语教学改革相结合的具体实践。比如,黄佰宏(2020)探讨浙江理工大学的大学英语教学改革实践,从教师素养、课程设置、内容安排、评估四个方面详细阐述了该校的大学英语课程改革经验,并强调将思政育人贯穿大学英语教学过程的重要性[4]。注重传道授业解惑和育人育才的有机统一,是我国教育的优良传统,“育人”先要“育德”[5]。

三是探讨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实现路径。比如,和伟(2019)提出教师应该注重从教材中挖掘的思政元素,巧妙设计教学内容,在教学中渗透中西文化和价值观的差异,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人生观[6]。英语教师研究和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手段,寻找语言教学和思政教育的融合点,使英语课程更好地体现其德育功能,实现课程思政的有效融入[7]。

三、“课程思政”融入大学英语教学的必要性

2018年,教育部颁布的《教育部关于加快建设高水平本科教育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能力的意见》中明确指出,高校要强化课程思政的教育理念,坚持立德树人,德育优先,培养有本领、有担当、有理想的高素质人才[8]。兼具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大学英语课程,为了实现以人为本,弘扬人的价值,提高学生的综合素养,也开始将“课程思政”的教学理念渗透课堂教学当中。国内高校的不同专业都开始探索课程思政教学实践,部分高校的课程思政实践得到了研究者与教师的认可。高校教师不应该把思政育人当作是思想政治课堂的责任,其他课程也应该担负起协同育人的重任。思政教育目标与大学英语课程在培养目标上存在一定重叠,都能够助力学生成为四有青年,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培养人才。

四、大学英语“课程思政”案例

授课对象:2020级非英语专业本科生。

文章主题:The Water Problem《水资源问题》。

思政主题:通过学习西方与中国水资源问题的文章,激发学生节水意识。

教学目标:

Appreciation:了解中西方节水意识的异同。

Building Language skill:学会用不同的方式表达如何合理利用水资源。

Critical thinking:学生思考文中列举的前10个资源利用方面的问题,并表达自己的看法。

教学过程:

(一)课堂导入

1.创设情景使英语生活化

介绍中西方在节约水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以及取得的成就,并将其进行对比,发现差异,引导学生探寻原因,思政嵌入点为引导学生反思人类日常生活用水习惯,唤起学生的节水意识。

2.课文话题导入

在这个环节中,让学生观看全球水资源短缺视频,分小组讨论所给问题,引入本节课题。

(二)单元内容

Reading 1:Global Water Scarcity(全球缺水)

Reading 2:China's Water Usage Situation(中国的水资源使用情况)

课文教学环节:

1.根据课文内容回答问题

①How do you protect water resource in your daily life?(Para.1-2)

②What suggestions will you propose to solve the 10 ranking problems if you were a minister of Natural Resources?(Para.3-4)

③Why do you think the energy and water problems should be put the first two list?(Para.5)

④How do you think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water problem and the new civilization?(Para.6)

⑤As a student,what kind of water problem are we facing in the campus?(Para.7)

⑥What do you kink of the scientist's efforts and suggestions in solving the water problem?(Para.8,10)

⑦What kinds of efforts can people do to deal with water problems?Design a water-saving activity.(Para.9)

这些问题的设置能够让学生了解中西方在解决和保护水资源和其他资源方面所做的努力,作者认为太阳能热水器在中国的推广使用是节约用电的一种有效方式。让学生在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列举自己在日常生活中的用水习惯,增强学生的节水意识。

2.学生任务展示

学生分小组讨论文章内容,探讨中西方在保护水资源方面的差异及成就,让学生进行头脑风暴活动,设计一些具体可行的节约用水的活动,激发学生对解决水资源问题的信心,并解放学生的思想,让他们在轻松的氛围中学习。

3.文章结构分析和重要语言知识点学习

学生经过问题回答环节,已经基本掌握文章的总体框架。在熟悉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请学生概括每部分的大意,并补全每部分的要点细节。在语言学习环节中,讲解重难点的词、词组和句子,在例子讲解中插入合适的思政案例。

(三)总结拓展

布置与节约用水相关的翻译任务、写作任务和拓展阅读任务。教师以身作则,分享自己的节水做法与经验。学生通过讨论教师所给出的问题,设计自己的节水计划并努力将其付诸到实际行动中。

大学英语的工具性,使其具有传承文化、教化育人的功能。大学英语的课程内容丰富,不同板块或单元蕴含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为思政元素的挖掘提供了丰富的材料。如《新视野大学英语视听说教程》(第三版)第二册第一单元“Life is a learning curve”。从文章题目《生活是一条学习曲线》入手,引导学生联想到我国著名教育家荀子的——“学无止境”和西方教育家保罗·朗格朗的教育名言“活到老学到老”,使学生认识到终身教育的重要性。中国古代有许多勤奋读书的经典故事,比如,爱读书的陶行知、王充博览群书、孙康映雪读书。其中“八十二岁的状元”,描述了五代时期的梁灏在求学路上的孜孜不倦,为达到目标不惜追求到头发花白的精神。这种坚毅的求学精神是值得青少年去歌颂和学习的。尤其是在当今信息快速传播的时代,高校学生更应该认识到学习不在于年龄,人的一生是一个不断学习、完善的过程,只要坚持不懈就可以实现自己的目标。因此,结合文章内容引导大学生理解终身学习的当代意义和教育的传统功能,对比中西方终身教育文化理念,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观,并为自己的终生学习之路做好规划。

这样一来,教师在现有的教材资源中,挖掘符合单元主题的育人元素,并从中筛选有助于提高学生语言能力和思想品德提升的内容,解读语言知识中蕴含的文化内涵,教会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和方法。

五、大学英语“课程思政”的实施路径

(一)提升教师思政素养

在教学中有效实施“课程思政”,落实“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关键在于教师在课堂中发挥的主导作用,教师必须加强自身的思想理论学习,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和育人意识。当今网络信息如此发达,高校英语教师通过多种渠道,深入学习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和全国教育大会上发表的讲话,通过教研组集体备课的形式,交流心得体会。讨论一些思政术语的最佳翻译,提出课堂教学中遇到的一些为预想到的情况,探讨如何挖掘大学英语教材中的思政元素,将语言学习与思想政治教育有机融合。

(二)优化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提炼文章中蕴含文化自信、人文精神、爱国情怀、社会责任、法治意识等元素,通过文化背景的分析,增强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并将之转化为生动且具体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教育载体[9]。为了做到全课程育人,大学英语教学应围绕课程大纲,根据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教学方法,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思想、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事迹、理想信念教育等思政元素融入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将语言文化知识的传授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引领统一起来。大学英语教学可以从以下两个方面做起:

1.整合单元主题和内容

过去,大学英语教师普遍重视学生语言知识和语言技能的掌握,忽视了教材中所蕴含各个层面的育人哲理。因此,英语教师在授课过程中应坚持以课程承载的德育功能为主线,潜移默化地将“三观”教育融入语言知识教学当中,鼓励学生领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思想,将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作为英语教学目标的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课前、课中、课后精心挑选与单元主题和内容相关的课外资料,提高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真实的语境中。教师也可以在课前从China Daily选取一些具有教育意义和传播中华传统文化的新闻,导入思政元素。

2.丰富学生课堂汇报内容

教师可以列出一些包含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等演讲主题,也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时事新闻、国际评论和先进人物事迹等内容,让学生课前做好准备,查阅相关资料,并收集一些相关例子作为他们的演讲内容。然后在每堂课前抽出三四分钟,安排1名学生向全班同学做汇报演讲,教师对学生的演讲进行点评,并将其计入平时成绩考核当中。

六、结语

大学英语课程作为人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既要承担起传授英语语言文化知识,培养学生语言技能的重任,让学生能够用英语交流、沟通、传播中国文化;又要兼顾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大学英语教学过程,就是需要实现语言素养和道德修养协同进行的过程。作为陕北高校的大学英语教师,更应该将红色文化和红色资源等此类思政元素应用于实际教学当中,创设贴近学生生活的语言学习环境和各项活动,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落实高校“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猜你喜欢

英语课程思政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评价赋能:思政课一体化教学的必然向度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及实践路径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基于OBE理念的综合英语课程形成性评价机制研究
思政课只不过是一门“副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普通高中文化育人的思考与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