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数学课堂情境构建的实践研究

2022-11-16☉龚

小学生 2022年25期
关键词: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创设

☉龚 倩

情境教学法应以学生为主体,教师在创设数学教学情境的过程中,要结合具体教学内容,科学地进行教学设计,从而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有效帮助学生提高数学实践水平。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来作具体分析。

一、情境教学在小学数学中应用的意义

(一)调动学生的上课积极性,激发学习兴趣

数学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侧重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参与情境的积极性,促进学生认真听课,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创设适当的教学情境,需要教师将教学内容准确而恰当地体现在教学情境中,提升教学情境的吸引力,让学生能够主动积极参与到情境教学中,借助具体的情境内容来掌握既定的学科知识,从而提升对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水平。这需要教师在具体创设情境时进行科学的研究,使教学活动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促使学生主动将注意力投入到课堂教学活动中[1]。

(二)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提高学生理解力

情境教学法可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一种方式。情境教学是以创设问题为基础来引导学生进行自我学习和探讨,然后再由教师进行集中总结的一种教学方式。其各个环节连接的紧密性较高,形成完善的逻辑体系,且各教学环节均可作为学生自主思考的过程,而非像传统的教学模式,由教师直接将知识传输给学生,而难以提供给学生自主思考的机会。此外,情境教学也可作为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过程。教师为学生创设的教学情境,通常都会结合既定的内容和生活元素,或者迎合学生的兴趣点来将知识融入到具体的情境中,在情境内设置相应的问题,让学生通过解答问题来掌握知识内容。

例如,在讲解《人民币》知识时,教师可为学生设置生活中的买卖东西的情境,由学生自主编排情境内容,并扮演顾客和老板的角色,充分体现出买卖过程和付钱结账等内容,让学生通过参与情境表演来解决问题,最终掌握人民币的相关知识。或者教师还可借助信息化的手段向学生展示部分教学内容,通过多媒体来创设一定的生活情境,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会解决问题。教师通过设置具有趣味性的情境和问题,将学生的注意力吸引到课堂活动中,让学生通过自主讨论和学习来提升学习的能力,并在解决问题期间加深对知识的理解,提升对知识的应用水平。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教学情境的原则

(一)与教学内容密切相关

教师通过创设情境的方式来对教学活动提供服务,辅助学生深度掌握和理解知识,发展能力和素养,可以实现既定的三维目标。教师需注意,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要保持与教学内容的紧密关联性,充分调动学生的思维,深化对知识的理解[2]。情境的创设要保证紧密联系具体教学内容,教师要根据教学任务与目标,充分研究与教学相关的情境内容,通过进一步优化与创设,加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

(二)具有真实性

在创设教学情境时,需保证其合理性,尽量与真实的生活内容相符。不论设置问题还是创建背景,均需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进行设置。这种教学情境可有效促进学生对新知识产生亲近感,缓解学生对学习活动的畏难情绪,辅助学生尽快理解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的效率和效果。数学知识是抽象的,但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借助真实的情境,保证教学真实性,加强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认识,让学生能够在情境中提高实践水平,为日后生活能力提高奠定基础。

(三)具有极强的目的性

情境创设要有目的性,教师应坚持目的性原则,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质量。如在教学的初始阶段,教师可通过创设情境来促使学生形成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推动学生尽快调整出较为理想的学习状态。在教学期间创设教学情境,可化解知识的抽象性,辅助学生更为顺利地掌握知识内容,形成较为理想的学习效果。在完成教学后创设教学情境,可实现巩固教学知识的目的,可通过调动学生的探究意识,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应用性价值,从而形成更为积极的探究意识。因此,教师在备课阶段,必须深化研究教材内容和学生的特征,确定适合的教学情境模式和使用的时机,根据教学目的,设计教学方案,发挥出教学情境的应用效果。

三、小学数学教学情境创设的策略

(一)有效创设游戏教学情境

游戏形式可充分迎合小学生的兴趣倾向,因此教师在组织教学活动时,需主动摒弃以往相对单一的教学模式,侧重使用游戏的形式来渗透知识,通过游戏化教学情境的构建,为学生接触并运用知识提供机会,让学生能够充分意识到知识的趣味性。具体来讲,教师可通过游戏的形式创设相应的情境,主动迎合小学生的年龄、思维及认知方面的特征,结合具体的知识内容来设计游戏情境,让学生通过参与游戏活动来调动思维能力,产生更为浓厚的学习兴趣,积极在游戏中接受知识。

例如,在教学《退位减法》知识点时,教师可在开展活动前为学生提供玩具等道具,并在课堂上为学生分发相应面值的人民币,设计购物情境,通过进一步教学指导,学生可在上述活动中主动了解并运用退位减法的知识来解决问题。又例如,在开展《认识分数》相关的教学活动时,教师也可使用游戏的方法来创设情境。将班级学生分成三组,每组人数为15人。学生可将每个小组作为一个整体“1”,从每组抽取5人,则这些人数便是整体的1/3。此后教师依据同样的方法,从每组中抽取3、6、9人等,以此引导学生对分数形成相应的概念。

游戏教学形式对小学生来讲不但可作为一种娱乐活动,而且还可发挥辅助学习的功能。创设游戏情境,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还可促进其主动参与到学习活动中,以更为愉快的心情掌握知识,理解较为抽象的概念[3]。

(二)结合实际生活创设情境

基于新课标的要求,教师在实施数学教学活动时,需以生活化的教学理念来指导学生形成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在开展教学活动时,教师需侧重将生活化的元素融入到教学活动中,主动创设生活情境,引导学生解决具体的生活问题。通过生活情境的构建,学生可在此期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实现学以致用。

例如,在实施《小数混合运算》相关内容的教学时,教师可为学生创设下述生活情境:小华在周末陪妈妈一起去超市,他看见了许多种蔬菜和肉类,具体的价格为:韭菜2.09元/斤,芹菜5.33元/斤,猪肉15.17元/斤,牛肉38.54元/斤……妈妈问小华喜欢吃哪种馅儿的饺子,小华回答说韭菜猪肉馅。于是妈妈买了两斤猪肉和一斤韭菜,问题为妈妈需要花费的钱数。学生根据教师创设的生活情境,深入对数学知识进行分析,能快速提高小数混合运算能力。通过创设上述生活化的情境,可将小数运算的知识以更为实用的形式进行呈现,这样可明显提高数学教学的灵活性。此外,学生还可在此期间对知识进行充分的探讨,理解知识在生活当中的应用价值,充分体验到知识的趣味性和实用性[4]。通过构建生活化情境,学生很快融入到情境中,教师也能根据具体教学内容,设计良好的教学情境,深入开展实践教学,这提高了课堂教学质量,也利于加强学生实践水平,对学生日后发展起到重要的助力作用。

(三)利用多媒体创设教学情境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小学教育也提高了对信息技术的应用频率。多数中小学已经具备了较为成熟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并在教学活动中充分发挥其应用性价值。多媒体技术可对信息进行有效的整合,从而对教学活动提供辅助。教师可通过灵活运用图片、视频等信息资源来为学生创设相应的情境,从而更为直观地向学生展示不同的内容,或将情境以小故事的形式展现出来,从而激发学生产生学习兴趣。

例如,在讲解《分数》相关知识时,由于学生从未接触过分数知识,教师要先带领学生初步了解该方面的内容。教师可为学生播放分数有关的视频内容。例如,小朋友切西瓜的视频,学生可计算出西瓜被切的份数,以及每个人吃的数量,这样学生可对分数的概念形成初步的认知。教师还可通过展示部分图片来讲解分数的知识,以合理的方式来辅助学生掌握知识的规律。在完成练习后,教师让学生自主进行讨论,最后由教师进行总结。学生可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接触新的知识内容,并实现对知识的巩固练习,构建更为完善的知识体系[5]。通过合理巧妙地运用多媒体,教师构建了高效情境,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知识的兴趣与效率,能够全面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

(四)创设问题情境调动学生思维

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应结合问题情境的创设,全面激发学生思维意识,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逻辑思维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年龄小,思维能力也需要不断加强,他们对于很多知识的理解相对片面。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调动学生积极性为主,通过设置问题,构建有效的教学情境,来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教师应借助问题情境,充分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让学生通过问题进行积极思考与探索,这样学生在探索阶段,会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们日后发展具有重要的助力作用。教师进行教学设计时,应充分地思考,并要根据学生实际解题能力,针对性地提出相适应的问题,让学生根据所学知识,针对性地解决实际问题。

例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师根据分数知识内容,可以提出以下问题:小明去买面包,买一个面包三元五角,比三多,比四少,那么是否可以用数学的方式进行表示呢?

再如,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知识时,教师借助有趣问题引发学生思考,带领学生进入问题的情境。例如,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什么特点呢?或长方形与正方形有哪些不同呢?

通过上述简单的提问,学生很快融入到情境中,学生通过思考与探究,并结合所要学习的知识内容,能够提高认识,并找到具体的答案,这样也提升了学生思维能力。通过良好问题情境的创设,转变了传统教学模式,学生也能更加主动参与学习。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应给予有效指导,并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意识,养成良好学习习惯,同时掌握更多实践技巧,促使其全面提高数学综合水平。

(五)结合教学目标创设情境

顺利完成教学任务,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是体现教学活动有效性的关键。创设教学的情境,主要目的也是为了实现既定的教学目标。因此,教师在设计教学情境时,需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师需科学把握情境与教学目的之间的契合点,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提升教学情境的趣味性,以此促进学生产生更为强烈的探索欲望。同时还需明确学生思维的发展方向,从而实现更为理想的教学效果。教师需以教学目标作为指导来设计教学情境,而非仅以追求课堂的活跃度为目的。

例如,教师在开展《11-20各数的认识》部分内容教学时,可以设置以下情境:通过课件展示10个红气球,11支绿铅笔和12只小鸭子。在展示课件期间,课堂的氛围相对活跃。由于情境中的颜色较为鲜艳,加上教师的及时引导,学生根据实物提高了对数的认识,产生了继续学的兴趣。再例如,在教学《能被3整除的数的特征》时,为了提高学生对数字知识的掌握能力,应根据教学内容,科学设计情境。情境中教师与学生角色转化,学生以教师的身份提出问题,教师来进行回答。学生随便说出一个多位数,教师马上判断是否能被3整除。教师回答后,让学生验证答案是否正确。这种互换角色的情境,学生会感到很新奇,会主动集中注意力来提问。此时学生会产生更浓厚的探索知识的积极性,他们能够在情境中积极学习相关知识点,并将其灵活运用,通过结合教学目标创设良好情境,有利于提高教学质量[6]。

总之,在数学课堂运用情境教学法是必要的,作为数学教师,应采用有效的教学方式,科学进行情境创设,从而不断提高数学教学的有效性。

猜你喜欢

教学活动教学内容创设
幼儿园教学活动中信息技术的应用思考
培优辅差小组教学活动的实践研究
新冠疫情期间小学信息技术在线教学内容的选择和实践
基于核心素养之自主发展的教学活动设计
创设未来
以数学类绘本为载体的幼儿园教学活动探究
“教、学、评”一体化视域下问题串创设的实践
“简约数学”创设简约课堂
等差数列教学内容的深化探究
创设可操作得区域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