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动学习:2.0工程视野下校本研修新样态
——来自南京市潭桥小学的个案研究
2022-11-16严广富
严广富 陈 艳
一、行动学习法及其应用价值
(一)行动学习法
行动学习法是最早产生于欧洲的一种培训方法。1940 年,英国的管理大师雷格·瑞文斯将之应用于煤矿业的组织培训,他被称为“行动学习之父”。所谓“行动学习法”,就是通过行动来学习。这里的行动学习不是一个人,而是团队的共同参与,相互协作,共同解决实际存在的问题,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团队成员互相学习和分享。同时,行动学习建立在反思与行动相互联系的基础上,是一个循环的学习过程。
(二)行动学习法对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价值
1.做中学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是一个全新的工作,没有任何先行的模式和经验。通过行动学习法,增强教师的主体意识,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运用学校培训团队的力量,在实践中学习经验和方法。在探索的过程中,团队成员相互信任和支持,不断提出问题与反思,边实践边学习。
2.指向教师的问题解决
行动学习法有助于解决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过程中的实际问题,对培训更具针对性和实效性。以往的培训多半是以讲座为主,培训的内容也不是教师关注的、感兴趣的。通过行动学习法,将教师的需求摆在第一位,以教师的实际问题为中心,解决提升工程2.0 中的重、难点。
3.指向教师的教学实践,产生实践性的知识
“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需要教师自主去探索与实践,找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强调教师需要自我反思和总结,内化成自己的知识经验。行动学习法更具导向性,在实践过程中,养成相应的能力并且改进自我行为。实践才能出“真”问题,行动学习法更加注重教师的主动实践活动,在实践过程中从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掌握知识。
二、基于行动学习的校本研修模式
(一)问题引领,成立行动学习团队
1.提出问题
南京市潭桥小学是一所新建校,教师平均年龄低,教学经验稍显欠缺,迫切需要对教育教学质量进行过程性监控。而传统意义上的学生评价过于单一、片面,不能关注到学生学习的全过程。教师的校本研修受时空限制,缺乏实效。通过实践,我们发现信息技术的支持可以解决或者极大地改善上述状况。但如何转变教师的思维,如何提高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如何将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课堂提高实效与成效,如何在短时间内整校推进从而提升教师的整体水平,这些都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2.行动学习团队
基于行动学习法,南京市潭桥小学成立了工程2.0 行动团队,团队成员的身份是多重的:引领者、召集人、专家、培训师、管理者等,并随着问题的深入而随时变化。在这其中又分为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2.0 管理团队和校本研修团队。两个行动团队同时运作,确保提升工程2.0研修活动的正常开展,为教师能力提升保驾护航。
(二)顶层架构,整体规划
1.借助SWOT分析,聚焦校本研修主题
SWOT 即对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分析。通过了解学校教育教学的各个方面,借助SWOT 战略分析方法,加以综合评估和考量,确定校本研修主题。
用信息技术优化教研方式,优化课堂教学,优化评价方式,给教师提供更多的解决策略,给学生提供高质量的学习体验。
2.优选能力,确定校本研修目标
针对校本研修主题及问题,学校从30 个能力点中优选了8 个作为校本研修目标。校本研修是学校推动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的主阵地,建立校本研修新模式也是信息素养提升2.0的目标。
(三)转变教师观念,靶向赋能
1.以课题为驱动,转变传统观念
以课题为驱动力,带动全校教师观念的转变。学校“十四五”规划课题为“信息技术场域环境下学生评价的新样态”,所有学科进行研究,同时招募学科教师进行深度实践。研究发现:拥有信息技术手段的支持,学生评价方式更加多样化,课堂效率提高,评价也更精确、更及时……学校将课题的初步研究成果推广至全校教师,让他们了解信息技术的妙用。在研究中让教师自发思考信息技术与教学融合的切入点,在课堂实践中解决真实问题。
2.以课改为引领,转变课堂模式
学校的课改理念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展型课堂”,让学生在信息技术支持下,在“学”中思辨,在“展”中共生,最终实现知行合一。围绕信息技术场域环境中学生“展”的形式、内容、程序以及教师怎么指导学生“展”两大核心问题,根据不同学科、不同年段、不同课型开展深入研究。“学展型”课堂颠覆了传统的认知课堂,教师必须利用信息技术来支持学生的“学”和“展”。
3.以人工智能为导向,改革教师理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对教育领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是一场“教育革命”。在小学很多学科都已经尝试实施人工智能课堂,让学生的感官、身心都能得到新的体验。学校在一些学科上开展试点,让全校所有教师进行观摩,从而让教师明白教育应该面向未来,我们将迈向教师与人工智能协作的未来教育时代。
(四)对标真能力,教研组转化为行动小组
1.构建学科行动小组
学校层面上有行动团队,在学科组内也构建了学科行动小组,在研修中互相学习,互相促进,共同解决问题,培养合作精神和团队沟通能力。
2.精准选择能力点
微能力点共30 个,教师需从中挑选3 个能力点。教研组根据学校的校本研修目标以及学科特点,选择5 个作为学科教师的遴选范畴。教师采取2+1 模式,即2 个从教研组规定的能力点范畴中选取,再根据自身需求选择1 个发展型能力点。这样,能力点相对集中,教师们在设计作业、信息技术融合课堂实践时可以一起探讨,相互学习。
(五)整校推进,责任驱动
1.依据同心圆模式,整校推进
教师的信息素养因年龄、见识等原因差距比较大,想要所有人在一段时间内达到同等水平是根本不可能的。学校没有采取整校的培训,而是依据同心圆模型将全体教师划分为5个等级,最外围的是老教师,其次是普通教师,中间是青年教师,然后是骨干教师,最内侧是各教研组长。显而易见,越往里,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相对就越高。根据圆的向心力,大家的目标是一致的。只有跨出自己的舒适区,才能把自己塑造成一个更优秀的人。每条半径都指向圆心,只要靠近一点圆心就是成功。通过“同心圆”模式,整校推进,分层次推进,教师信息素养提升取得了明显的效果。
2.焕发三种驱动力
外部的力量永远只能起到鞭策作用,最重要的还是教师的内推力,也即让所有教师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探究与思考。
学校通过智慧校园建设,极大地改善了智能环境,比如班牌、学生考勤、班级电子大屏、投屏硬件、触摸一体机等,鼓励教师去使用。如果这些信息技术不会,连常规教学都没法开展。让信息技术应用就像吃饭、喝水一样寻常,这样成就了教师的第一种驱动力。
学校同时设置了相应的考核制度,与评优、评先、职称评定等挂钩,牵动着教师的切身利益,鼓励大家去提升自己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有奖励、有惩罚。这样就打开了教师的第二驱动力。
第三驱动力要满足自主、专精、利他三要素。学校在实践中总结出十二字“内力”口诀:心态要好,研发“三宝”,见坏就收。顾名思义,其实就是心态决定一切,鼓励教师们摆正心态,将困难当作磨炼意志的敲门石,逐一分解,再次重启,确保每位教师成为能干、肯干、实干的“勇士”。
3.学科跨越,课堂融合
学校基于信息技术支持,逐步形成跨学科教学的优秀经验和示范案例,如数字美术、数字音乐、创新教育等,以数字化方式进行美术、音乐、科学创作,不仅具有学科特点,而且还具备技术性、即时性、准确性、拓展性、便捷性等特征。学生可以通过数字技术将作品记录、保存和再创作,极大地拓展了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学校未来还计划建设成为区域教师跨学科教学能力提升培训示范校。通过组织跨学科教学研修活动等方式,打造一批基于信息技术开展跨学科教学的骨干教师,推动信息化教育教学创新,全面提升学生核心素养。
(六)质疑、反思与再实践
学校以学科为单位,以行动学习法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在行动学习中,带着问题去探索与实践,但也会不断产生新的问题。
比如,数学学科原先存在学生练习形式单一、内容枯燥、反馈不及时、收效甚微、缺乏分层、难以关注学生的个体化发展等问题。在课堂中使用相关的信息技术手段后,虽然解决了部分问题,但又出现了新的问题:学生的注意力过多集中在信息技术设备上,反而忽视了教师重、难点的讲解;对学生进行分层,学生使用平板电脑难以把控……
学科行动学习小组带着这些问题,在课堂中再观摩、再实践。进一步通过行动学习,再解决这些难题,以达到最优状态。
(七)总结评估,固化分享知识
学校行动团队和学科行动学习小组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和实践后,全体成员共同参与,将实践研究成果在全校进行展示和汇报。一是吸取其他团队的宝贵经验,同时也是知识内化的过程;二是了解小组教师信息技术的应用能力;三是实现教师个人和学校信息技术应用能力提升工程的整体发展。
三、研修效果评价
(一)多元评价,实现多元增效
评价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作业只是其中一方面。学校的考核作业是:完成3 个能力点作业,且其中一个能力点作业为优秀;提交一份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学展型课堂实录。
评价分为教师自我评价以及学校评价。教师自我评价包括一年来学习的效果以及成果的提升,习得的软硬件技术、课堂效率等。学校评价的指标主要有:一是信息技术支持下的课堂授课(教学能力);二是疫情下的直播授课(直播教学能力);三是社会实践课堂(科研能力)。通过多种评价方式,实现多元增效,从根本上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能力。
(二)实操展示,以展促长
学校给教师搭建很多成长的平台,教师可以在区级及以上平台中施展。比如区级的“金陵微校展示课堂”“智慧课堂展示”“教改课堂展示”,市级的“提升工程2.0背景下的课堂展示活动”等,在各种活动中检验,同时也是自我能力的提升。
学校也举办竞赛,比如微课大赛、多媒体课件制作大赛、智慧课堂竞赛等,在各种活动中为教师能力施展提供平台,增强教师的信心,同时也让教师知道自己的不足和努力前进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