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教学设计策略
2022-11-16沈心怡
☉沈心怡
有关研究表明,小学五年级学生已具备相应的动手操作能力、自主思考能力。因此,在此阶段设立综合实践活动课程,鼓励并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参与综合实践活动,借助系统性课程的开设,可从多方面提升并强化学生综合素质,促使学生利用已有的观察意识、生活经验为基础,对于系统性的观察方式加以掌握,逐步形成系统性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这对学生未来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为此,要求教师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心设计,将此课程的育人价值予以充分发挥,以推动学生的全面发展。
一、综合实践活动特点
小学综合实践课活动特点主要表现在如下几个方面:
一是内容具备较强趣味性。这是小学阶段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基础。分析教学内容发现,其课程多为基础内容,在教学中体现出趣味性不足。借助小学综合实践活动的展开,除可对原有教学内容的束缚加以摆脱外,还可以更为灵活多样的方式展现教学趣味性,此针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二是具备较强团队合作性。小组即团队,在共同的爱好引导下,组建成一个活动小组,完成相同的活动目标,此过程中势必会体现出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所以,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具备较强团队合作性。然而,这也与教师的刻意安排密切相关,即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以学生学习兴趣及活动策略为依据完成不同分组策略的制定。
三是具备较高形式自由度。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形式并不固定,团队内各成员虽具备明确分工,然而,各人的研究手段均有不同,如有的学生负责走访询问,有的学生负责查阅资料等,多种活动手段即代表着小学综合实践活动具备较高的形式自由度。
四是环境具备较强开放性。综合实践活动课程尚未要求进行相应的考试,使得教学环境较为轻松,学生也并未感到较为沉重的心理压力,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可以全身心投入,无需考虑如何应付考试等问题。
二、多样化综合实践活动设计策略
(一)设计趣味导入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教学活动开展前,教师需做好备课计划,对教材加以深入研读,对活动主题加以明确,以特定主题为中心,完成教学活动的设计;并健全教学计划,对综合实践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多种活动意外加以设想,同时提出科学有效的预防措施。[1]教师在活动课开展前需进行趣味性的课堂导入活动,以实现学生求知欲、好奇心的激发,促使学生针对本节课的学习产生浓厚学习兴趣。只有如此,方可增强学生学习动机,为活动课的顺利开展创造良好条件。
例如,引导学生学习《动物怎样保护自己》时,教师便可先让学生在课前自主完成资料的收集,对不同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手段加以观察并分析;对所收集资料加以整理、归纳,总结相似的动物自我保护方式。在活动的最后,教师可引导学生以实际生活切入,找寻相关联系,展开相应的延伸、拓展。教师在活动开始时,可向学生提问:同学们知道动物在面临危险时将会采取哪种手段保护自己呢?借此引发学生讨论,并进入活动环节。教师可以借助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应用,将具体动物图片呈现在学生面前,引导学生对于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加以思考。如不同环境下,变色龙可通过自身颜色的改变保护自己。实践活动中教师借助此种教学方式的应用,可实现学生学习积极性的充分调动,促使学生主动展开探究活动,并提高学生思考能力、信息收集能力、信息总结能力,推动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
(二)科学设置活动环节
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为推动综合实践活动得以顺利展开,需重视活动环节的科学合理设置。[2]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以学生实际情况为切入点,对于活动环节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有计划、有目的地引导学生参与至综合实践活动中,对学生主体性予以充分尊重,以此实现学生参与积极性、参与主动性的充分调动,促使学生可通过亲身实践,收获体验并健全自身知识体系。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动物怎样保护自己》一课时,在对学生求知欲、好奇心充分激发后,则应重视活动环节的科学合理设置,鼓励学生自主思考、自主探索。教师可设计小组合作活动,将学生所需研究的内容按照类型加以划分,引导学生结合自身兴趣完成研究对象的选择并组建活动小组。在此过程中,教师不可过多干涉,应尊重学生意愿,为学生提供一定的自由探索空间,促使学生基于自身兴趣爱好完成研究主题的选择,唯有如此方可达到良好的活动效果。[3]随后教师可将活动任务向各小组布置,对不同动物保护自己的方式加以分析、观察,完成相应表格的填写,促使学生可在任务驱动下展开自主探究活动,借此还可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提供方向,推动综合实践活动的有序、高效展开,以此真正提升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在小组活动完成后,教师可要求每个小组派出一名代表,参与小组间的学习交流活动,借此学生可利用有限的活动时间收获多种知识,还可有助于学生良好资源共享意识的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合作互助意识、归纳总结能力在此过程中均可得以提升,学生的创造性也可在思想碰撞过程中得以激发。
此外,当学生在进行资料收集、汇报时,如果有人提出不同见解或新想法,教师应该给予相应的表扬及鼓励,促使学生对于综合实践活动的成就感、喜悦感加以感知,为学生提供快乐的学习体验,尤其为针对小学五年级的学生而言年龄较小,对于来自他人的表扬、认同尤为渴望,通过教师的夸奖,无疑可增强学生学习的自信心。[4]教师在活动接近尾声时,可组织小组间的互相投票活动,要求学生选出今天表现最佳的小组,借助小组间的互评,实现活跃课堂气氛的构建,明确学生学习动机。教师在综合实践活动中借助小组竞争方式的设计,可促使每位学生在活动中均可全身心投入,并积极开动脑筋,同时还有助于学生良好团队合作意识及竞争意识的培养,推动学生综合素养的提升。[5]
(三)联系学生实际生活
教师在活动课的最后环节,需将活动主题作为出发点,重视生活实际的关联,以此进一步深化、拓展活动主题,针对学生展开深层次的教育及启发。任何课程的展开均是为生活实践提供服务而存在的,小学综合实践活动课亦是如此。[6]尤其是小学五年级综合实践活动课,是以学生实际生活为基础所设立的课程,因此更应该服务于生活实践。教师引导学生学习《动物怎样保护自己》这部分内容时,在引导学生对动物自我保护方式研究结束之后,应从动物自我保护的方式延伸至对人类日常生活的启示。比如,向学生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人类所发明的保护自己的方式,是从哪些动物身上获得的灵感呢?借助此提问可由课内教学内容延伸至课外,促使学生以生活实际作为出发点展开深层次的思考。例如,人类从壁虎断尾逃生中,可认识到在危急时刻,须及时做出正确判断,舍弃非必要的事物,挽回生命,以此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变色龙通过身体颜色的变化与周围环境相融,以达到保护自己的目的,可为特种兵提供启示,即应穿着草衣在草丛中埋伏作战,与周围树木、草丛融为一体,以迷惑敌人,达成作战目的等。
(四)提升教师教学的专业程度
随着素质教育的推进,学校开始逐渐重视培养学生的全面发展。小学综合实践活动是学校目前重点关注的教学项目,对教师有着很高的要求标准。教师不仅是教学的主导者,还是教学的推动者。所以,教师的教学专业程度也决定了学生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的进展。为进一步保障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教师需要优先提升教学的专业程度,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学保障,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学校需要为教师提供互动交流的平台,使教师与教师之间能够及时分享教育经验。比如,定期开展有关于“实践活动”的交流讲座,学校可以派代表教师进行发言,讲述开展综合实践活动的具体流程,并从中分析在综合实践活动中的反思,从而使教师能够在其他有经验教师的分享下进行总结,提升自身的教学能力。不仅如此,教师还应定期与其他教师沟通教学流程,吸取他人的智慧,强化自身对教学的理解,为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课程提供更优质的保障。此外,教师定期进行教学反思也是提升综合实践课程教学质量最有效的方法之一。
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在课后进行教学反思,思考课堂教学过程中学生较为配合的部分如何进行优化,思考学生参与程度不高的部分如何进行完善,以保障下次课堂教学的顺利开展。只有教师具备完善的教学体系,进一步提升自身教学的专业程度,才能保障课程的教学质量,精心设计综合实践活动,全面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五)制定科学的实践评价标准
综合实践活动不仅需要教师重视教学过程,还需要教师注重对学生的教学评价。评价对小学生而言具有一定的激励作用。因此,在综合实践活动课程结束后,教师应该对学生进行及时的教学评价,使学生能够在教师的激励下得到更好发展。所以,针对学生的综合实践活动表现情况,教师应制定一套合理科学的教学评价体系,合理反馈学生的课上表现,以帮助学生在教师评价下得到激励的同时,进一步提升综合实践能力,使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灵活地参与到综合实践活动课程之中。
对此,教师可以设计“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评价表的内容可以包含学生的自我评价、学生给予小组组员的评价和教师的专业评价,并从不同的角度出发,对学生提出疑问,使学生能够围绕教师所提出的问题进行回答,保障学生自我评价的真实性。在每次实践活动结束后,教师需要将“综合实践活动表”进行分发,引导学生优先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再将评价表上交统一由教师评价。
在“综合实践活动评价表”中,需要围绕学生的表现情况进行分析。因此,评价内容应围绕以下问题出发:1.是否积极参加实践活动;2.是否在实践活动中贡献一份力量;3.是否在实践活动中主动思考,提出疑问;4.是否与组内同学积极交流,认真倾听他人的想法;5.是否利用多途径查找资料,获取有用的信息;6.是否勤于动手,探索实践真知;7.是否采用多种方法进行实践,保障实践的有效开展;8.对于实践活动的综合评价。
通过以上实践活动的评价,可以直观地体现学生在实践活动中的表现。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自评内容与课堂表现进行综合评价,积极表扬学生学习过程中的优点,指出学生学习过程中的缺点。通过上述完整的评价过程,学生能够及时发现自身的问题,并在教师的专业评价下得到进一步的提升,从而使学生在评价中成长,全面培养综合实践能力。所以,评价是综合实践活动中必不可少的环节,教师应进一步通过评价完善学生的实践活动参与程度,从而积极培养学生的综合实践能力。
综上所述,教师在小学综合实践活动中需重视综合实践活动的精心设计,借助设计趣味导入环节、科学设置活动环节、联系学生实际生活等诸多教学策略,从多方面多角度出发,激发学生活动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实现学生综合实践能力的提升,从而达到全面提升学生综合素养的教学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