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部门研究型业务建设初探*
2022-11-16敖红斌高育兴黄建英杨冬保王爱红
敖红斌,高育兴,黄建英,杨冬保,王爱红
(1.新余市气象局,江西 新余338004;2.新余市渝水区气象局,江西 新余338025)
气象业务主要包括气象观测、预报和服务三大块。研究型业务就是要解决长期以来存在的科研与业务脱节的难题,逐步破除制约业务科研深度融合的体制机制障碍,实现两者有机结合。气象部门立足于贯彻“强化观测基础,提高预测水平,趋利避害并举,科研业务创新”的战略方针,大力推进研究型业务建设[1]。研究型业务建设是在深入分析、研判目前气象业务发展面临的新要求、新任务、新目标的基础上,推进气象业务向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
1 新余市气象局研究型业务现状
1.1 新余市气象局研究型业务建设进展
新余市气象台开展了基于智能网格点的乡镇预报和强对流天气短时临近分类预报预警,开展了短临快报业务,制作了地质灾害等影响预报和风险预预警等专业专项预报,预报产品可用性、及时性、精细化程度不断提升。2020年新余市气象局出台了《新余市气象局研究型业务实施方案》,推进业务和研究深度融合。开展了强对流天气客观预报方法研究,成立了“新余数值预报检验和本地化应用”创新工作室,与江西省气象局退休职工马中元签订了指导协议,指导该局职工申报科研项目和撰写技术论文。利用“腾讯会议”云平台多次开展远程预报业务技术学术交流。
1.2 新余市气象部门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2013—2020年新余市气象部门共立项38个,其中2013年立项2个,2014年立项12个,2015年立项3个,2016年立项2个,2017年立项3个,2018年立项1个,2019年立项7个,2020年立项8个。
1.2.1 江西省气象局科研项目立项情况
2013—2020年11个课题在江西省气象局科研项目立项,其中2013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2个,2014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2个,2015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2个,2016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1个,2017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2个,2018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0个,2019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1个,2020在省局科研项目立项1个。
1.2.2 新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立项情况
2013—2020年4个课题在新余市科技局科研项目立项,其中2014在新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立项2个,2016在新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立项1个,2017在新余市科技局科技项目立项1个。
1.2.3 科技经费情况
2013—2020年新余市气象局共取得各项经费80.8万元,其中2014年科技经费为53万元,2015年科技经费为3.8万元,2016年科技经费为1.5万元,2017年科技经费为3.5万元,2018年科技经费为0万元,2019年科技经费为9万元,2020年科技经费为10万元。
1.3 新余市气象部门论文发表情况
2013—2020年新余市气象部门共发表科技论文36篇,其中2013年发表科技论文3篇,2014年发表科技论文3篇,2015年发表科技论文10篇,2016年发表科技论文7篇,2017年发表科技论文5篇,2018年发表科技论文2篇,2019年发表科技论文2篇,2020年发表科技论文4篇。
1.4 业务与科研深度整合案例
降水天气现象仪从2017-09试运行至2018-09-01正式运行以来,虽然设备整体运行平稳,但自动观测数据和实际情况仍存在出入,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降水天气现象仪将普通雨误记为毛毛雨现象特别多;二是自动记录的降水现象和降水量出现时间不一致明显增多。针对存在的问题,分宜县气象局成立了“降水现象数据质量控制辅助系统研究”项目组。项目在实施过程中,课题组成员多次与台站业务人员、业务管理人员及分管业务领导进行交流、沟通,了解台站在实际业务工作中的困难。经过反复修改完善,最终完成了项目的所有功能,实现了无雾期间的毛毛雨和雨自动合并,对滞后降水和野值降水进行文字、声音和短信报警,有效减轻了县级台站业务人员工作量。通过一年多的运行,系统运行稳定,分宜、奉新、芦溪、修水等台站业务质量得到了稳步提升。
2 研究型业务中存在的问题
2.1 科研与业务融合度不够
随着气象业务与服务范围的不断拓展,业务技术不断升级,业务科研组织方式产出的科研成果,难以满足业务需求。普遍存在业务人员为了评职称而申报课题,所申报的课题与业务融合度不够。气象科研工作紧扣气象科技的业务需求发展不够,科研成果对提高气象业务价值不高,科研成果不能应用到业务中,科研与业务脱节。
2.2 科研业务能力不足
2021-01-08江西省气象局下发《关于2020年度江西省气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奖评审结果的通报》,南昌市气象局申报的《基于CIMISS的基层气象台站灾害性天气实时信息智能自动化服务系统》获科研开发与应用奖二等奖,地级市气象局只有南昌市气象局获此殊荣。新余市气象局在市厅级以上获奖还有待突破。申报课题时积极主动,结题时一拖再拖[2]。2020-08-18江西省气象学会下发《关于第十六届(2019年度)全省优秀气象科技论文评选结果的通报》,南昌市气象局、赣州市气象局各有1篇论文获三等奖,新余市气象局推荐的1篇论文仅获优秀奖。
2.3 高层次人才缺乏
新余市气象部门科研人员在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省部级课题立项方面还有待加强,尚无一人取得正研级高工资格。在2020年度江西省气象科技创新驱动发展奖科技人才奖获奖名单中,地级市气象局只有萍乡市气象局李侃获青年科技奖。2020-09-30江西省气象局下发《关于2020年江西省第四届县级综合气象业务职业技能竞赛结果的通报》,肖颖获个人单项应急气象观测第六名,新余市气象局仅获得1个单项奖。
2.4 气象业务核心关键技术不足
气象监测不够精细、预报预警不够精准、气象服务针对性不强,不能满足不断增长的服务新需求,气象服务业务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气象业务核心关键技术不足,是当前气象业务发展最突出的制约因素。
3 对策
3.1 研究业务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
在科研项目立项之初,就要从气象业务需求出发,以实施业务化为目的,对业务需求的考虑应当贯穿于科研工作的始终,加强科技成果在长期运行中的检验,使之不断完善,优胜劣汰。分析研究型业务建设中急需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结合研究型业务的需求,确定主攻方向,切实抓好科研项目的选题与立项[2]。要为申报各种项目和争取横向项目创造条件,对项目研究过程要进行全程监督和控制,加强项目结题制度管理[3]。大力推进本地预报方法尤其是灾害性天气预报方法攻关,制定研发目标,完成年度研发任务。
3.2 提升精密观测能力
全面实施观测自动化,对标“监测精密”。加强本市气象灾害高影响区、重点生态功能区、生态环境敏感区和脆弱区的观测站网建设;依托新余现有基本的气象监测网、移动气象站和C波段雷达车,完善气象应急监测现场支撑服务系统建设。建立国家站市级保障,骨干站属地保障,区域站社会化保障的综合保障体系。市县级要按照质量管理体系要求开展运行,加强对观测业务运行的评估、认证和改进,确保观测系统高效稳定运行。强化市县级维护维修和现场核查检测能力,强化气象装备社会化保障时效与保障能力。
3.3 提高强对流天气预报预警技术
以“智能网格预报产品”依托,建立从实况、临近、短时到延伸期、月季年的滚动制作预报业务体系,开展新余市暴雨、强对流等灾害性天气本地预报方法研究,提高预报预警准确率,形成无缝隙、精细化的智能网格预报业务,提升预报业务现代化和智能化水平。
3.3.1 完善实况分析业务
加强气象服务产品的实况分析,逐步完成从站点实况到格点实况的转变,完善智能网格实况分析业务。研究多源观测数据融合分析技术,利用宜春风廓线和多普勒雷达,吉安双偏振雷达融合分析研究新余强天气系统发生时的雷达回波和风廓线特征。
3.3.2 强化短临预警业务
基于卫星云图、多普勒雷达、风廓线、自动区域站资料,综合应用快速同化分析、本地预报指标等,将县局综合观测业务转型为灾害监测预警服务为主,增强新余市强对流天气的识别和预报预警技术,提升临近预警精准度和时间提前量,各类天气预警信息提前30 min以上发出。基本建立省市两级协同订正、县级应用服务的短临预报预警业务,逐步推进预警信号属地化发布。
3.3.3 完善短中期网格预报业务
以提升预报的客观化、智能化和准确率为目标,完善短中期网格预报业务。研究和建立基于智能网格预报的短中期预报技术,不断优化基于网格要素预报和主观落区预报的灾害性天气主客观融合预报技术,协同和订正数值预报和省台指导预报,千方百计提高预报准确率。
3.4 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
以需求为引领,推进气象服务供给侧改革,大力发展气象服务的核心技术,构建气象服务生态体系。
3.4.1 逐步建立公众智慧气象服务
利用大数据分析、数据挖掘、人工智能等技术,对公众气象服务数据进行汇聚、挖掘、梳理、归纳等结构化处理,对“新余气象”微信公众号进行升级改版和二次开发,建立集约统一的融媒体气象服务业务。
3.4.2 强化精准高效的决策气象服务
开展气象防灾减灾数据的收集,建立和完善高影响天气和突发事件气象决策服务产品;建立新余市重大气象灾害“叫应”制度,完善分灾种分区域的预警信息发布策略,实现决策服务的规范有序有效。实现气象灾害综合风险决策服务“一张图”,为决策部门提供综合影响分析的决策气象服务。
3.4.3 拓展行业气象服务研究
改善服务方式和服务内容,加强与交通、电力、水利、农村农业、旅游等行业的沟通交流,调研各行业对气象服务的具体需求,分门别类,建立起可供公众、相关行业、重点项目建设等各取所需、自主获取的气象产品数据库,实现专业气象服务的规模化、专业化、个性化、定制化、智能化。
3.4.4 打造生态气象核心业务
探索开展气候资源分析与评估业务,开展风能、太阳能资源分析评估业务;省市协作,开展工业园区区域气候评估业务。完善环境气象预报业务,开展空气污染气象条件预报、重污染天气预警、6要素污染物浓度和空气质量指数(AQI)预报业务。推进仙女湖生态旅游气象服务中心建设,在城区和仙女湖景区布设负氧离子观测站。通过项目建设,提升生态文明建设气象保障服务水平。
3.4.5 建设现代气象为农服务体系
提高农村气象灾害监测预警水平,完善全市农村气象灾害防御体系,推进气象防灾减灾和农业气象服务标准化建设、智慧化服务,组织开展标准化气象灾害防御乡镇创建。深入推进现代农业气象服务业务,开展特色优势农产品气候适宜性评价、农产品气候品质评价、绿色农产品生产基地选址的气候可行性论证。
3.4.6 加强人工影响天气业务
县区融入中心城区大气污染防治攻坚战,开展生态型人影作业业务,主动作为,组织开展降低森林火险等级、保障水资源安全的人影作业业务。依托省局建立的气象大数据云平台建立人工影响天气大数据和智能指挥平台,实现作业需求获取、作业条件识别、作业决策指挥、作业安全监管、作业效果评估等业务功能,提升人工影响天气实时业务能力。
3.5 优化业务布局,构建业务流程
通过自动观测业务、智能网格预报业务建设,构建更加集约的业务流程,减少业务岗位值班的预报、观测工作量,增加专业气象服务和研究任务,并根据岗位职责任务的不同特点,完善岗位管理。以点带面,带动本市各区县级气象部门深入或探索气象业务服务特点,鼓励基层业务人员向综合型人才发展,形成一县一方向研究型业务格局。
3.5.1 充分发挥研究型业务团队作用,加强轮岗交流
加强以市级为主、县级参与的研究型业务建设,县级负责开展各类基础数据的获取,本地特色服务需求调研分析,参与市局特色服务方法研究,围绕地方服务需求开展服务应用。以团队为基础建立业务值班、科研、服务轮岗的流动机制。确保业务团队人员每年集中时间集中精力从事相关总结研究或成果转化。明确每个团队重点研究方向,凝练业务服务中的技术难点,制定年度工作目标。加强年轻业务人员的多岗位锻炼,在团队带头人的指导和安排下开展科研工作,促进年轻业务技术人员成长,确立未来适合自己的业务研究方向。
3.5.2 加强合作交流,借智引智
加强与省气象台、信息中心、大探中心、科研所、服务中心、预警中心等部门内的科技合作,开展与高校、部门和企业合作,不同团队按需聘请专家指导团队研究任务开展,确保团队有规划、有指导、有实践、有推广。继续开展市台和区县预报人员双向交流机制,加强和提升基层业务人员预报服务能力。
3.5.3 完善首席预报员制度
首席预报员主要工作职责为常规天气和灾害性天气预报的把关、科研开发、县区预报指导等。两名首席预报员明确自己负责的区县局,对口为区县预报服务提供技术支持。
3.6 建立研究型业务建设保障机制
3.6.1 完善气象科技创新体制机制
完善激励机制,完善科研项目管理办法,推进科研成果的转化,提高科研技术人员的积极性。建立业务+科研考核评价制度,进一步加强业务与科研的融合发展,培养科研业务一肩挑的复合型人才。
3.6.2 深化创新团队建设和管理
完善团队运行考核机制。加强与省级、地区业务科研单位的合作,建成科研开发和业务应用为一体的、专长互补的人才培养机制。有计划地吸纳县级技术骨干加入省级创新团队,推动基层创新能力提升。
3.6.3 加强业务人才培养
通过针对性的结对帮扶,逐步提升市县级业务人员素质能力。分批分类组织或选送业务人员参加岗位技术培训、交流进修、技能学习和技术总结,积极培养研究型业务人才。选拔有潜力的业务人员,参加全省气象业务技术集训,培养高水平天气预报、县级综合业务人才。优化人才队伍结构。
3.6.4 建立完善研究型业务岗位人才评价机制
依据研究性业务对业务水平和科研能力的不同要求,突出对业务发展的贡献,设立不同考核指标和标准,将业务质量、业务值班量和研究开发、成果转化应用等纳入综合考核,在科技人才推荐、年度评优以及职称职务晋升中,将考核结果作为重要依据。建立完善研究型业务人才的激励机制,用好科技人才激励政策,激发科研业务人员在研究型业务中的积极性和创造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