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奶牛痰热蕴肺型喘证的中药治疗

2022-11-16刘银杰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7期
关键词:苦寒平喘黄芩

刘银杰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波泥河街道综合服务中心畜禽防疫服务科,吉林长春 130525

耕牛痰热蕴肺型喘证是炎热季节感受暑湿之邪而引发的以灼热喘咳为特征的疾病。就其发病来看,多因饲养管理不当,厩舍闷热潮湿,没有充分的通风,空气不流通,暑湿浊气犯肺,肺气壅滞,造成肺失宣降,以致肺气上逆而发为喘。或表寒邪未解,进而入里化热,或者牛体肺热素盛,都能造成肺失宣降,亦气逆作喘。近年来,我们应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奶牛痰热蕴肺型喘证5例,疗效显著,现将其中一例的治疗情况报道如下,供同行参考。

1 发病情况与临床症状

2019年8月2日,吴某饲养的一头4岁奶牛前来就诊。据牛主讲,近期阴雨连绵,且天气炎热,特别是雨后气温较高,而牛舍矮小,阴暗潮湿,通风不好。这头牛一周以来就不愿吃食,呼吸喘粗的厉害,泌乳量急骤下降,曾请当地兽医应用阿米卡星、青霉素及鱼腥草注射液等治疗,但效果一直不明显,故前来就诊。现症检查:体温39.9 ℃,心跳78次/min,患牛精神沉郁,气粗喘促,呼吸时表现鼻翼扇动。时而发生阵咳,触诊按压胸部敏感,躲闪。时而口鼻流出黄色粘稠痰液。多卧少立,体热,微汗,口渴喜饮冷水,尿短赤,粪便干燥。打开口腔可感知湿润且有粘稠痰液,舌质红,舌苔薄黄,脉滑数。根据主人介绍及现症检查诊断为痰热蕴肺型喘证。

2 治疗

治疗原则为清热化痰,宣肺平喘为主。

方用桑白皮汤加减。方剂的组成及用法:金荞麦、桑白皮、葶苈子各50 g,黄芩、半夏、浙贝、紫苏各40 g,栀子、杏仁、川芎各30 g,丹参、茯苓、黄连、砂仁各20 g。加水适量,煎煮两次,混合药液,候温一次灌服,每日一剂,10 d为一个疗程。

临床具体应用时可随证加减。如喘甚痰多,粘稠色黄,可加鱼腥草、冬瓜仁、苡仁、桔梗,以祛痰平喘;痰中带血加入草、白茅根,以止血;身热重加石膏、连翘,以清热泻肺,化痰泄浊;痰热伤津,口舌干燥者,加天花粉、知母、芦根,以滋阴润燥;腑气不通,痰涌便秘,加瓜蒌仁、冬瓜仁、大黄或芒硝,通腑清肺泻壅。阴伤、痰少者,可视病情减少苦寒类药量,加麦冬、沙参,以滋阴。

患牛治疗5 d后,症状大为减轻,体温、脉搏大体恢复正常,精神及气喘较前有很大的好转,痰液减少,泌乳量接近正常。治疗一个疗程后,各项指标均已恢复正常,气喘症状消失,食欲及精神恢复,泌乳量正常,达到了临床治愈,停药。一个月后回访,已完全恢复健康。另外经治的其它4头奶牛,2头治疗了一个疗程,另外2头治疗了两个疗程,均已痊愈。

3 小结

奶牛的多种疾病,无论肺系及全身性疾病都可能会出现喘证,所以说喘证的病因较为复杂,外感为六淫外邪侵袭肺系;内伤则为饲养管理不当,饲喂失宜、使役过度、情志失调、久病等因素导致肺气上逆,其宣发肃降之功失职;或肾失摄纳,气无所主而成。尤其急性重症患牛先因风寒之邪袭表,进一步由表及里化热,或者外邪直中,直接热邪入里,造成痰邪与湿邪、热邪互结以致肺气阻闭,进而肺气上逆而现咳喘。故痰热为主要病理因素,所以在治疗是本着“急则治其标”的原则,以化痰清肺、止咳平喘为先。喘证的发病主要责于肺和肾,此外和肝脾也密切相关。因肺为气之主,司呼吸,为五脏之华盖,朝百脉而通他脏;外合皮毛,性属娇脏,最不耐受外邪的侵袭。若外邪犯肺,或它脏发病殃及于肺,都可造成肺失宣降,肺气胀满,壅阻气道,以致呼吸不利而喘。而痰热郁肺型喘证是因痰热壅滞,肺失清肃,故喘咳,胸部胀痛敏感。邪热蕴肺,蒸液成痰,故痰粘稠色黄。热伤肺络则痰中见血。烦热汗出,喜饮冷水,尿短赤,粪便秘结,为里热壅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属痰热之征。故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

现代兽医学认为本病的发生是由于奶牛饲养管理不当,在感冒、劳累、受寒等免疫机制下降等情况下,造成呼吸道防御功能下降,病原微生物侵入肺泡并在组织内大量繁殖,逐渐蔓延至周边组织,进而波及整个肺叶组织而出现肺部炎症。在治疗上多是采用抗感染、抗炎、解痉平喘等,存在不同程度的不良反应,治疗效果不甚满意。

祖国传统兽医学历史悠久,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建立了一套更加独特的诊疗体系和特色措施。认为本病的病因是在肺虚和痰瘀互结的基础上,复感六淫之邪,引触内蕴之痰瘀阻结肺管气道,以致肺气壅滞,为本虚标实之证。治宜清热化痰,宣肺平喘。桑白皮汤来源于《古今医统》,具有清热肃肺化痰之功,适用于肺热痰盛、喘咳痰多,具有清肺降气、化痰止咳的作用。全方由桑白皮、栀子、法半夏、黄连、黄芩、杏仁、浙贝母、苏子组成,用于痰热壅肺所致诸症,具体应用时可随证加减。如喘甚痰多,粘稠色黄,可加鱼腥草、冬瓜仁、苡仁、桔梗,以祛痰平喘;痰中带血加入草、白茅根,以止血;身热重加石膏、连翘,以清热泻肺,化痰泄浊;痰热伤津,口舌干燥者,加天花粉、知母、芦根,以滋阴润燥;腑气不通,痰涌便秘,加瓜蒌仁、冬瓜仁、大黄或芒硝,通腑清肺泻壅。阴伤、痰少者,可视病情减少苦寒类药量,加麦冬、沙参,以滋阴。方中桑白皮甘寒入肺,具有消炎利尿,泻肺平喘,利水消肿之功,可清泻肺火兼泄肺中水气而平喘,对于肺热重,喘嗽痰等效果较好;黄芩性味苦寒,归肺、大肠、胃、胆经,具有泻火解毒,清热燥湿,凉血止血的功效,亦具有很好的清肺热之功,尤善清泄肺火及上焦实热。二药均入肺经,共奏清热泻肺、化痰平喘之功,同为君药。肺气上逆则现喘咳,故需加降气之品,浙贝母是常用的化痰药,其性寒,归肺、心经,具有清热化痰,开郁散结,润肺止咳的功效,特别针对痰热壅肺而引起的咳嗽有非常好的治疗效果。紫苏味辛,性温,归肺经。具有润肺,消痰,下气,宽肠之功。主治咳逆、痰喘、气滞、便秘。善于降肺气、化痰涎,以达到气降痰消则咳喘自平的目的。杏仁止咳平喘润肠;半夏具有燥湿化痰、降逆止呕的功效。浙贝母、杏仁、紫苏、半夏四药药性偏温,合用降气化痰止咳平喘,既能有效祛痰、清热,降低肺脏损伤。又可以其偏温之性和方中黄连、黄芩等苦寒药物相配,防止其苦寒伤胃,共同组成方中的臣药。黄连苦寒,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栀子味苦性寒,归心、肺、胃、三焦经。具有泻火除烦、凉血解毒、利湿热的作用。二药相合有很强的泻火作用,和黄连相配清热泻火,和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的金荞麦、黄芩相配清泻肺热,热退则无以炼津生痰,咳喘自除;且方中黄连与黄芩相配,黄连为泻实火,解热毒之要药;黄芩为清泻实火常用药物,二药皆为苦寒之品,黄连长于泻心胃实热,黄芩善清肺火及大肠之热。两药配对,对泄中、下焦邪热为见长,清热燥湿,泻火解毒之功益甚。黄芩与栀子相配,黄芩既清气分之实热,又能凉血止血;栀子清泄三焦实火及肝胆湿热而利尿。二药相须为用,降泄同施,气血并治。葶苈子具有泻肺平喘的功效,与川芎相配活血化瘀,与杏仁、浙贝、半夏、苏子相配降气化痰平喘;川芎、丹参活血祛瘀;砂仁化湿醒脾;茯苓健脾渗湿,以助化痰之力,这些药物共同组成方中的佐使药。方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化痰、降气平喘祛瘀之功,全方配伍得当,温寒相宜,无攻击过当之虞,大有启门驱贼之势。对奶牛痰热蕴肺型喘证有较好疗效。

现代药理学研究证明,桑白皮汤能很好地减轻呼吸道的炎症,从而间接地影响呼吸道黏液的分泌。降低机体炎性反应,减少相关喘证症状发作,故对奶牛喘证有很好的治疗作用。桑白皮提取物有抗炎及明显的镇咳作用,并能延长咳嗽潜伏期,松弛支气管平滑肌。可有效的降低肺感染小鼠模型的炎症介质水平。能清除细胞毒性过氧化物、调节免疫、增强抗病毒能力。另外,桑白皮含有桑皮苷、总黄酮,这些可使患畜的呼吸道分泌物增加,这样就可以通过稀释痰液,从而达到祛痰的效果。其所含的桑白皮多糖还能显著降低肺泡壁炎性细胞浸润,从而可以达到抑制肺组织炎症反应的目的。黄芩具有良好抗菌、抗病毒的作用,且抗菌谱广,其煎剂对多种革兰阳性、阴性菌均有抑制作用。其有效成分黄芩素、黄芩苷能清除自由基,抗氧化,增强免疫功能。可减轻炎症介质扩张血管,抑制炎症介质的释放,增加血管壁通透性,有明显的抗炎抗变态反应,从而有效减轻炎症反应。栀子具有很好的抗炎和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白喉杆菌、溶血性链球菌等具有很强的抗菌作用,是中兽医临床常用的抗菌中药。浙贝母作为常用的止咳化痰药物,具有较强的止咳化痰、缓解平滑肌痉挛作用。可明显抑制小鼠的炎症反应,显著降低模型小鼠的咳嗽次数。所含的浙贝母碱,在低浓度时对支气管平滑肌有明显扩张作用,从而起到较好的镇咳作用,可发挥祛痰、抗炎、抗菌的药理作用。苦杏仁中所含有的苦杏仁甙有抗突变作用,其蛋白质成分抗炎作用明显,能使呼吸道的敏感性降低,不利于炎性细胞生长。还能通过抑制呼吸中枢而起到平喘镇咳之功。并能通过抗氧化作用抑制自由基的产生,以缓解氧化应激反应。黄连内含小檗碱、黄连碱等多种生物碱,具有良好抗菌、抗病毒的作用。金荞麦有抑菌、消炎作用,尤其对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球菌及痢疾、绿脓等杆菌有抑制作用。具有镇咳、抗癌、解热等作用。鱼腥草有抗菌、抗病毒、免疫增强及利尿作用。鱼腥草提取液可减轻大鼠的肺脏损伤;半夏可镇咳、抗炎、祛痰,舒张支气管,这点已经在动物实验中获得证实,试验证明其生物碱能解除支气管痉挛,保护呼吸道,减少黏液分泌和呼吸道炎症。 紫苏子具有镇咳、祛痰、平喘、抗氧化等作用,通过医学试验表明,紫苏提取物会明显延长模型小鼠的咳嗽潜伏期,减少咳嗽次数。总而言之,这些药物组成的桑白皮汤能增强畜体的免疫功能,扩张支气管,镇咳,兴奋呼吸,稀释痰液并促进痰液排出,并有改善微循环,缓解肌肉痉挛等作用,从而能很好的治疗奶牛痰热蕴肺型喘证。

实践证明,采用桑白皮汤加减治疗奶牛痰热郁肺型喘证有很好的疗效,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苦寒平喘黄芩
山西晋城启动黄芩示范项目
平喘止咳汤治疗慢阻肺急性加重期的临床效果分析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黄芩的药理分析及临床应用探讨
遣怀
观菊赏鹦有怀
咏棕树
苦寒吟
黄芩悬浮细胞培养过程中黄芩苷含量与POD活性的相关性分析
金康宁合剂的药效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