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代畜牧业发展困境及优化措施
2022-11-16王会东
王会东
辽宁省农业发展服务中心,辽宁沈阳 110032
在我国社会经济不断提升的形势下,农业经济也获得了良好发展,在这样的背景下,畜牧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主要组成也取得了很大的进步,并且逐步成为了影响我国经济发展与人们生活的主要领域。从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的农业就开始朝着现代化趋势发展,也推动了畜牧业的现代化发展。现代畜牧业是在以往畜牧业的基础上,建立科学的养殖机制、健全的设施、切实有效的防疫体系、先进产品加工机制等,是一种全新的畜牧业运营模式,与以往的畜牧业相比,现代畜牧业具备科学化的生产模式、先进化的生产模式、规模化的养殖体系等主要优势。
1 现代畜牧业发展的基本情况概述
1.1 专业养殖体系构建不健全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经济水平促使农业发展在资金和技术方面得到了很大的支持,推动我们国家农业发展朝着集约化、规模化的趋势不断发展,加速了现代化农业的发展进程,这些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畜牧业规模化和现代化的实现,有效弥补了以往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但是根据当前的发展情况来看,畜牧业主要还是散户养殖比较多,在一些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依旧占据很重要的地位。主要因素是经济发展落后的地区不管是技术方面还是基础设施上,都没有获得相应的支持,进而导致传统畜牧业朝着现代化趋势发展的过程中碰到了很多问题。另外,很多养殖人员存在文化基础薄弱的情况,无法充分深刻的掌握并接纳现代化的养殖知识和相关技术,仍然利用以往的畜牧养殖模式,有关部门也没有对他们进行相应的教育培训,养殖人员无法及时跟上社会发展的脚步。进而致使当地的养殖体系建设方面出现了一系列问题。
1.2 畜牧业生产结构需要优化升级
不完善的养殖体系导致我们国家一些地区的养殖人员仍然利用以往的养殖模式。比如,在畜禽生长发育过程中,并没有给其合理的提供养料、畜禽舍内的环境卫生相对较差等,这样就会致使畜禽在发育过程中始终处于脏乱差的环境中,进而降低畜禽免疫力,极易出现各种疾病,延长了畜禽的发育期,最后对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影响。另外,在实际进行畜牧业生产的时候,因为养殖人员之间没有建立密切交流的体系,所以难以构建起可以促进畜牧业发展的企业,大多数畜牧产品都无法确保其质量,导致品牌优势不足,很难切实有效的实现规模化发展。同时,现阶段我国大多数地区的养殖场依旧采用分散运营的形式,致使出现了畜禽近亲繁殖现象,在畜禽种类上也缺乏技术支持进行革新,这也严重影响了畜禽的生产水平和免疫能力等,甚至阻碍了畜牧业生产结构革新升级的发展。
1.3 国内畜牧产品价格波动大
畜牧养殖业的经济收益和其产品价格浮动具有密切联系,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国家的畜牧产品市场遭到了国外产品的严重打击。例如,我们国家畜牧产品的生产成本很高,而其他国家因为技术和管理等方面的发展趋势比较好,生产畜牧产品的成本比较低,这样就会导致增加进口量,从而严重打击到我国的畜牧产品,为了把产品销售出去,只能一直压低价格,最后给养殖户带来了经济效益方面的损失。国外低价、优质的畜牧产品严重打击了我国的产品,促使我国的畜牧产品产生了很大的波动,价格不稳定也会影响到畜牧养殖户对市场的掌控。
1.4 畜牧产业化程度低
因为我国经济水平和科技的持续发展,推动了畜牧业的不断进步,然而,现阶段因为我们国家的畜牧产品依旧存在相应的问题,当中包含以往的饲养方式和理念仍然占据主导位置,主要以农户个体散养为主。另外畜牧产品产量小、品种多,价格不高和质量差等问题,都在很大程度上对我国畜牧业的发展形成了阻碍。因为国内的畜牧业目前还没有发展为产业化,没有建立极具影响力的品牌,无法吸引更多的用户,很难被市场所认可,容易遭受到国外畜牧产品的打击。
2 针对现代畜牧业发展困境的对策
2.1 构建专业的养殖体系
我们国家当前一些地区的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缺乏健全完善的现代养殖体系,要想切实有效的改善这一状况就必须要及时改变以往的养殖模式,在畜牧业中加强科学技术的使用力度。现阶段我们国家一些经济发展落后地区的养殖人员依旧利用以往的养殖方式,为了更好的改善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在转变养殖方式上进行不断完善与改进。首先,有关部门应充分遵循集中连片、各具特色、协调发展的发展原则,从多角度、全方位出发拓展个体化的养殖规模,从而把个体发展转变为大规模发展,以此逐步朝着规模化、产业化、集约化的趋势发展。另外,还应该有针对性的加强畜牧养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不管是在畜禽养殖或是防治疾病上,都应积极培养和引进高素质的专业人才,使这些人才定期组织个体养殖人员学习养殖经验和知识,把现代化畜牧业的发展理念深入到每一个养殖户心理。并且,在发展现代化畜牧业的时候必须要重视结合当地实际状况,真正做到因地制宜,从而在根源上彻底完善当前采用的畜牧业发展模式,建立专业化的发展体系,推动当地畜牧业的稳定健康发展,逐步建立规模化、产业化的畜牧业。
2.2 优化畜牧业产业结构
当前,我们国家一些地区的畜牧业发展模式较为分散,主要是通过个体化的方式进行生产运营,无法有效生成专业化、规模化的品牌效应。同时,在实际生产期间也存在诸多问题。比如产业链太长,畜牧产品从生产到加工再到上市,中间需要经过很多繁杂的环节,而且还包括给畜禽提供饲料、防治疾病的药物等方面,这些都对生产活动产生了一定影响。为了更好的解决这些问题,促进现代畜牧业的发展,应从产业链延伸、产品流通加工、社会化服务等层面入手。首先,应不断优化养殖户间的经济关联,利用构建龙头企业带动、合资和联营等各种形式,鼓励养殖户之间加强合作,实现养殖、生产、上市等环节的深入发展,构建全面的产业链,拓展产品的价值链,进而实现增强品牌培育、提高品牌影响力的目标。同时,在信息技术飞速发展与全面普及的形势下,现代畜牧业应与电商和实体进行充分结合,在产业发展中引入互联网技术和信息技术,实现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的直接联系,提高生产经营活动中的技术含量,简化产品从生产到上市的中间环节,提高畜禽产品质量,并严格控制产品运输时间,以此为现代畜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条件。
2.3 优化畜牧产品深加工
现阶段,我们国家的畜牧产品发展比较落后,依旧采用以往的养殖方式和理念,产品生产加工模式发展缓慢,积极完善畜牧产品深加工能够有效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加强畜牧产品在市场中的竞争实力,能够在市场中占据更多的份额。加速实现畜牧产品的发展目标,促进产品的革新升级,全方位推广畜牧产业的品牌,加强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提高畜牧产品价值,使产品类型变得丰富多样,最后达到产品的多元化,实现畜牧养殖户经济利益的提升。
2.4 重视动物防疫,提高畜牧业抗疫病能力
我国相关部门应积极加强对动物防疫组织的资金和技术支持,推进畜牧防疫单位的基础建设,提高防疫工作人员的薪资待遇,加强他们的专业水平与综合素质。坚持发展科学合理的养殖模式,落实自繁自养,尽量降低外地种苗的引入,严格控制外源性疾病的传染,增强对基础疾病的免疫力,落实好防疫工作,降低出现传染性疾病的概率。加强对畜牧科技的宣传和推广,不断优化市、乡、村服务体系的构建,针对养殖户、畜牧兽医等相关人员,定期组织开展饲养管理、疫病防治、品种改良、标准生产等现代化养殖知识的培训活动。另外,要求专业的畜牧兽医人员深入到个体养殖户所在乡村,全面推广先进的技术和品种,指导养殖合作社对相关档案资料进规范管理,切实开展好养殖成本核算工作,同时全面开展认证无公害畜产品的活动。给所有重点养殖地区、合作分配专业的技术人员落实相应的责任,切实加强养殖人员的技术能力,促进现代化畜牧业的科技发展。
2.5 大力发展专业合作社,推进规模化养殖场建设
利用政府部门颁布的各种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与鼓励畜牧企业、养殖户等参与到牛羊肉发展中;给那些懂技术、会经营、有能力的牧民提供设立草畜合作社的资金和技术支持,促进合理养殖方式的全面贯彻。严格根据我们国家提出的规模化养殖场、标准化合作社、科学化管理等要求,增强监督指导,最大限度发挥农牧民的示范引领作用,促使他们利用交流养殖技术、提高经济实力等途径,有效改善以往饲养效益低、个体养殖规模小等方面的不足。现阶段,我国部分地区已经初步形成了以牛羊养殖规模发展的畜牧产业格局。
3 结束语
根据当前状况,现代畜牧业在我们国家的农业经济发展中具有十分重要意义,对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和人们生活质量的改善也有着十分关键的作用。现代畜牧业可切实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多途径增加经济收入,推动地区农业经济的良好发展。根据我国畜牧业在发展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有关部门需要积极优化畜牧业养殖模式,加速建立与我国国情相符的现代畜牧业体系,将先进的科学技术与现代畜牧业的发展进行充分结合。政府在此过程中起主导作用,推进制度创新,使农业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进一步促进我国畜牧业的长远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