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牛大肠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2-11-16李洪亮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6期
关键词:白痢补液血型

李洪亮

甘肃省临泽县农业农村局,甘肃临泽 734200

牛大肠杆菌病是犊牛较为高发的一种疾病,随着牛养殖规模的不断扩大,贩卖调运日益频发,牛大肠杆菌病日益呈高发趋势。一旦犊牛感染该病,如果治疗不及时,轻则会导致犊牛发育迟缓,重则会导致犊牛因电解质失衡或脱水而死亡,而这势必会对牛养殖效益造成不利影响。因此,在当前背景下对牛大肠杆菌病的流行病学、发病原因、临床症状、诊断方法及防治举措展开探讨,具有非常重要的实际意义。

1 发病原因

引发牛大肠杆菌病的病原有很多,主要可以概括于以下几方面。一是母牛缺乏运动,营养缺乏,导致乳汁质量不达标,进而导致犊牛营养不良,缺乏抵抗力;二是牛舍环境创设不达标,剧烈气候变化、通风不良、保温措施不当,均会引发该病;三是犊牛哺乳不卫生或出生后未及时吸食母乳,导致犊牛营养不良。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如果饲料中蛋白质、维生素含量不足,加之饲养环境或喂食用具污染,都会诱发该病。

2 流行病学

致病性大肠杆菌是引发犊牛大肠杆菌病的病原,该病毒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具有较强的环境适应能力,主要通过被污染的饮水、饲料或母牛乳汁进入犊牛体内。患病犊牛及带菌母牛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通过消化道传染,具有明显的季节特性,在冬春两季最为高发。除此之外,该病易感群体较为明确,主要以犊牛为主,尤其是7 ~10 日龄犊牛最为高发。

3 临床症状

3.1 败血型

败血型主要以败血症为临床表现,患病牛会出现高烧不退、精神不振、腹泻不止等症状,发病后1 h 最多几小时就会出现死亡现象。也有个别患病牛没有出现腹泻症状就突然死亡的情况,从其内脏或血液中能够分离出致病性血清型大肠杆菌。败血型牛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2 ~3 日龄的新生犊牛。

3.2 白痢型

白痢型主要以腹泻、排灰白色或乳白色稀便为临床表现,粪便中混有许多未经消化的泡沫、凝血、乳块,具有明显的酸臭气味。发病初期,患病牛体温会上升到40 ℃左右,数小时之后患病牛会出现下痢的现象。发病晚期,患病牛体温会逐渐下降,但是会出现卧地不起、高度衰竭、肛门失禁等症状。如果治疗及时,患病牛治愈率极高,很少会出现死亡的现象;如果治疗不及时,极易导致患病牛因电解质失衡或脱水而死亡。未死亡的患病牛会出现发育迟缓、恢复缓慢的现象,继而极易引发肠炎或关节炎。白痢型牛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1 ~2 周龄的犊牛。

3.3 肠毒血型

肠毒血型发生率较低,但具有较高的死亡率。通常因为患病牛肠道血清型大肠杆菌大量滋生,生成了许多肠毒素,这些肠菌素随机体代谢进入血液所引发。患病牛会出现突然死亡的现象,但是不会表现出任何临床症状。病程较长的患病牛,会表现出中毒性神经症状,发病初期会出现焦躁不安、过度兴奋等症状,发病后期精神会逐渐转为阴郁,直至出现昏迷现象,最终会因机体衰竭而死亡。肠毒血型牛大肠杆菌病主要发生于7 日龄犊牛。

4 病理变化

感染肠毒血型或败血型的病死牛,一般不会出现明显的病理变化;感染白痢型的病死牛,会发现其体型消瘦、眼眶凹陷、黏膜发白,后肢、胃部及肛门被粪便污染。胃部有许多泡沫、凝血、凝血块,具有明显臭气。肝脏等内脏器官肿大、苍白,偶尔分布有出血点。肠系膜淋巴结肿大明显。

5 疾病诊断

5.1 常规诊断

根据病牛的临床表现,结合患病牛的流行病学及病理变化,即可初步确诊。如需最终确诊,还需进行实验室诊断。取病死牛的脾、胃、肠或患病牛的血液、粪便做分离培养,之后利用培养物开展玻片凝聚试验,即可对血清型加以确定,最后可以通过聚合酶链式反应或DNA 探针技术进行最终确诊。

5.2 鉴别诊断

由于该病与白痢、犊牛梭菌性肠炎、牛沙门氏菌等疾病症状较为类似,所以必须做好鉴别诊断工作。一是白痢。白痢没有明显的年龄特性,对于所有年龄段的牛只具有易感性,主要以水样全血便、急性腹泻为主要临床表现,与牛大肠杆菌病具有明显差异;二是犊牛梭菌性肠炎。犊牛梭菌性肠炎通常由魏氏梭菌所引发,魏氏梭菌与大肠杆菌在形态上具有明显差异,所以鉴别较为容易;三是牛沙门氏菌。牛沙氏门菌对于各个年龄段的牛只都具有易感性,其病变部位主要集中在脾、肾、肝等部位。而牛大肠杆菌病病变部位主要集中于肠道,并且只对日龄较小的犊牛易感。

6 疾病治疗

6.1 西药治疗

一旦发现患有该病的犊牛,要先对其停止喂乳2 ~3 次,改用温盐水投喂,然后运用抗菌药物对其进行治疗。对于一般患病牛,可以按照40 mg/kg的比例,为其投喂新霉素,第一次喂药后药量减半,连用3 ~5 d。如果患病牛腹泻症状严重,则要按照补液、强心、抗感染的基本原则对其进行治疗。首先是补液,补液可以采用静脉注射的方式为其注射5% 葡萄糖生理盐水500 ~1 000 mL;其次是强心。强心可以按照25 mg/kg 的比例,为其服用头孢唑啉。在使用时,可以将头孢唑啉混入葡萄糖生理盐水中一同静脉注射,每天2 次,连用3 ~4 d;最后是抗感染,可以按照0.11g/kg 的比例,为患病牛服用土霉素,每6 h 服用一次,连用2 d。除此之外,也可以按照100 mg/kg 的比例,为患病牛注射氧氟沙星,每天3 次,连用2 d;如果患病牛出现严重脱水现象,可以采用输液或口服补液盐的方式治疗。输液可以采用林格氏液、生理盐水或5%葡萄糖溶液,输液量最好控制在1 000 mL 左右。口服补液盐可以在1 000 mL 纯净水中加入1.5 g 氯化钾、2.5 g 碳酸氢钠、3.5 g 氯化钠、20 g 葡萄糖,供患病牛自由饮用;如果患病牛出现便血现象,可以为其肌肉注射维生素K3、卡巴克洛等,即可对患病牛便血现象有效缓解。

6.2 中药治疗

6.2.1 方剂一

取干姜10 g,山药、白芍、少白术各15 g,秦皮、槐花炭各20 g,白头翁25 g,旱墨莲30 g,石榴皮、地榆炭各40 g,混合均匀,研磨成粉,加入开水冲服,每天1 剂,连用3 d。

6.2.2 方剂二

取甘草、葛根、白头翁各15 g,黄柏、秦皮、黄连、黄芪各20 g,加入适量的水煎煮,煮好后分2 次为患病牛灌服,每天1 剂,连用3 d。

7 疾病预防

7.1 加强犊牛管理

犊牛出生后,要及时吸足母乳,以此来增强犊牛自身抵抗力。除此之外,在犊牛断乳期间不能突然断乳,而要循序渐进过渡,确保犊牛消化系统能够有效适用,以免对犊牛消化吸收造成不良影响。另外,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必须做好卫生消毒工作,使牛舍时刻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同时应注意气温变化,及时做好保温防暑措施。

7.2 加强妊娠母牛管理

妊娠母牛的身体状态会对犊牛健康产生直接影响,因此为了降低牛大肠杆菌病发生概率,必须切实做好母牛的管理工作。首先,要对产房定期加以清洁,确保产房时刻处于干燥、清洁的状态;其次,在妊娠母牛生产之前,要运用消毒液对母牛的乳房、外阴及后驱部位进行消毒、清洗,以免对新生犊牛吸食母乳过程中造成感染。

7.3 做好药物预防

牛大肠杆菌病疫病高发期,可以通过在犊牛或母牛饮食中添加治疗药物的方式,起到预防的作用。但是必须注意的是,预防性药物不能长期使用,也不能一直使用同一种药物,而是要根据犊牛的日龄大小,科学选择药物品种,合理控制药物剂量,几种药物轮换、交替使用,以免犊牛体内产生抗药性。

7.4 做好哺乳卫生工作

如果养殖场环境较差,或养殖场内部已经出现牛大肠杆菌疫病,那么在每次挤奶或犊牛哺乳前,都必须对母牛的乳房、乳头认真清洁消毒。此外,在犊牛哺乳之后,要将粘连在犊牛嘴边的乳液擦净,以免犊牛互相吸食,造成群体感染。

综上所述,牛大肠杆菌病是犊牛较为高发的一种疾病,具有传染性强、发病迅速等特点,如果治疗不及时,会对犊牛发育造成严重影响,甚至造成患病牛死亡。因此,在犊牛饲养过程中,养殖人员必须对牛大肠杆菌病加强防范,一旦发现犊牛出现大肠杆菌病症状,立即邀请专业兽医进行确诊,一经确诊,立即按照上述治疗方法对其加以治疗,才能帮助患病牛尽早恢复,减少牛大肠杆菌病造成的损失。

猜你喜欢

白痢补液血型
孩子高热易脱水备点补液盐
你是Rh(-)血型的准妈妈吗
你是Rh(一)血型的准妈妈吗
鸡白痢的防控
雏鸡白痢的诊断与防治
一起仔猪黄白痢的治疗与预防
仔猪黄白痢防治初探
大面积烧伤休克早期补液治疗体会
头孢哌酮钠联合低渗补液盐对重型福氏志贺菌性痢疾的疗效研究
吸入性损伤合并四肢躯干切开减张休克期补液的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