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时期广电记者新闻采编创新意识的培养

2022-11-16□何

记者摇篮 2022年1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广电传统媒体

□何 琪

随着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大众传媒形式变得日益多样化。人民群众在足不出户的情况下,可以高效、便捷地获取到任何想要了解的信息。广播电视新闻想要得到更多的关注,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新闻制作质量,搭建融媒体平台,把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优势进行有效结合,实现资源通融、传播互融共享、利益共融等,给受众带来不一样的视觉或听觉效果。这就对广电新闻记者的专业能力提出要求。

一、新媒体

新媒体是一种区别于传统媒体的全新表现形式,是信息与网络技术融合的产物。和传统广播电视相比,新媒体有诸多差异。新媒体并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传统媒体竞争、并存。

二、新媒体发展对传统广播电视行业的冲击

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内容贴近群众生活,曾经深受群众的喜爱与认可,并且也获得了比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但是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互联网技术的快速革新,新媒体时代已经到来。全新的传播形式以前所未有的方式与手段不断影响着广播电视新闻的传播力以及受众的选择。

在新时代,受众面临着大量的媒体信息,其角色也从被动接收者转变为现阶段的选择接收者,受众成为现阶段媒体工作面对的主体对象。受众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可以对信息进行自主选择和评论,还可以在互动传播平台上进行沟通与交流。新媒体给传统媒体带来的冲击使传统媒体的优势逐渐降低,因此,传统媒体只有学习新媒体,促进创新发展,不断提升媒体的互动性,才能更好地为群众提供服务,有效传达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承担起传播优秀文化的责任。

三、对新闻工作的简单分析

新闻是记录社会事件、传播信息、反映时代特色的一种文体,主要存在于电视、广播、报纸及互联网平台中。新闻简单理解起来就是对最新的社会事件的报道,新闻最明显的特征是及时性、开放性和较高的可靠性。记者是新闻传播过程中最主要的工作人员,其工作性质是在新闻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赶到现场,通过新闻播报的形式向公众展示自己所获得的信息。在新闻收集及播报的过程中,新闻记者应当具有敏锐的洞察力和较强的表达能力,在新闻报道中能有自身独到的见解。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人们获取信息的方式越加多元化,新闻记者应当紧跟时代发展潮流,实事求是地呈现出新闻的真实性,因此对新闻记者的专业采编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四、新时期广电新闻记者采编工作的重要意义

新闻采编工作内容具有一定的复杂性。新闻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新闻资料进行广泛收集,获取更多吸引受众观看的新闻素材,新闻采编人员需要24小时“超长待机”,甚至都没有足够的时间吃饭或者睡觉。一旦出现较为紧急的新闻事件,新闻采编人员需要确保能够尽快到达现场,在现场对新闻事件进行调查和分析,然后利用自身对新闻信息的专业敏感度,对相关人员进行深入采访,通过与其对话交流寻求到有价值的新闻信息。

除此之外,新闻采编人员需要充分结合受众群体的需求,结合其关注的新闻热点,将新闻内容以文字、视频或音频的方式,为受众进行播报。在信息采编的过程中,工作人员需要对社会舆论发展的情况进行观察,并且深刻认识到新闻对社会舆论的影响。新闻记者需要具备一定的敏感度,对新闻事件评价一定要客观、公正,切忌受到主观思维影响,影响受众的判断。

五、融媒体时代下广电新闻记者采编的不足之处

通过思考,笔者发现目前广电新闻记者采编工作中主要存在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思维受限。

一些新闻记者受到传统新闻采编工作思维的影响,仍然采用老套路开展工作,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广电新闻采编工作缺乏一定的新意,受众兴趣索然,制约了广电新闻采编工作的进一步发展。

第二,责任意识不强。

一些广播电视台新闻记者缺乏专业素养和责任意识,工作积极性不足,新闻采编成效让人大失所望。

第三,学习缺乏主动性。

有的广电新闻记者没有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学习缺乏主动性。现代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新媒体不断产生,新闻采编方式也迎来了变革。如果新闻记者仍然按照传统采编方式开展工作,势必无法充分满足受众需求。只有加强学习,掌握更多新技术新方法,才能应对新挑战。

六、新时期培养广电新闻记者采编创新意识的有效途径

1.增强新闻采编专业性

虽然现阶段融媒体在新闻播报等方面的优势十分明显,但是传统媒体也存在着自身的优势,也要坚持自身固有优势。在融媒体时代,依然需要新闻记者利用自身的新闻敏感度去发掘有用的新闻素材,同时利用现代技术进行新闻内容的筛选,满足广大新闻受众的需求。新闻记者要恪守新闻工作的基本原则和道德底线,不断提升自身的职业素养,积极学习最新的采编知识,完善自身的工作体系,用扎实的理论基础以及丰富的工作经验不断提升新闻采编工作的专业性。除此之外还应当始终遵循马克思主义新闻观的基本要求,通过工作的创新促进自身的快速转型,不断推动广播电视新闻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玉米品种合饲4号的选育及其不同密度下生物产量与光合特性研究………………………………………………………………… 张坤明,逯晓萍,薛春雷,董 婧,李俊伟,韩平安,张瑞霞,李美娜(1)

2.创新观念,全面了解受众需求

只有深入人民群众,想人民之所想、急人民之所急,才能有效提升新闻质量,增强新闻的服务性和贴近性,第一时间推送给受众其最想看到的新闻信息。在制作社会热点话题时,工作人员应当认真分析新闻事件的前因后果,根据人民群众的观看需求进行编排。只有将新闻内容和人民群众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才能最大程度地引发群众的共鸣。

新闻记者应当与时俱进,更新自身的采编思维,不断创新采编方式,提升新闻关注度,增强和受众之间的互动,积极做好政府与人民之间的沟通桥梁。

3.运用好共享资源开展工作

融媒体时代对传统新闻记者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闻记者应当掌握最新的信息传播技术,运用共享的媒体资源开展新闻采编工作,提升新闻采编工作质量。

4.形成独特报道风格

信息技术以及大数据发展的背景下,媒体信息的数量急剧上升,并且其类型也更加丰富多样,想要提高受众的关注度及喜爱度,新闻记者就需要在新闻报道中形成自身的特色风格。新闻采编人员需要运用创新思维,在确保采编内容真实性准确性的情况下,对新闻内容和形式进行创新,这样才能在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占据重要地位。

5.对细节进行认真观察

新闻记者在工作过程中,要善于观察,对细节进行合理分析,深度挖掘新闻事件的内涵,将许多貌似无关但实际上有逻辑关联的新闻信息联系到一起,要从多个方向及多个角度看待问题,对新闻信息进行科学解读,让新闻内容更具吸引力。

6.创新新闻语言

习近平同志2006年1月26日在看望人民日报社和新华社驻浙编辑记者时的谈话中曾经指出:“新闻宣传是否善于创新,是否能够做到常做常新,是其发展壮大、保持强大生命力的关键。新闻宣传创新,不能仅仅停留在一般的喊口号上,要体现在具体文稿的撰写、修改和具体事件的宣传、报道上,要体现在如何拓宽工作思路,更新办报理念,丰富办报手段,突出办报特色,增强发展活力,提高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召力、战斗力上。一句话,要体现在具体的实践创新上。”

一些媒体有自己的老话套话、习以为常的标题格式和行文方式,时间一长,就成了八股文一样的存在。比如制作标题,经验介绍习惯用“……的启示”,负面现象习惯用“警惕……”;再比如,行文习惯于“三段论”:首段陈述现象,中段剖析原因,末段提出建议。这些手法,本无可厚非,用得恰当也是很好的,但无论什么想法,一旦成了摆脱不掉的套路,就难免让人厌倦。现阶段,新媒体的出现给传统媒体带来了一定的冲击,但与此同时,也为传统媒体带来了新的发展空间。新媒体采用的语言模式比较新颖,传统媒体新闻记者可以借鉴新媒体的语言,创新自身的新闻语言,比如恰当运用网络流行词语,以吸引受众特别是青少年受众的关注。时代在变化,受众的需求也在变化,广电新闻记者要根据这些变化不断推陈出新,改变叙述方式和报道语言等。在新媒体时代,广电新闻报道要主动对接新媒体时代受众的阅读习惯和阅读需求,用新媒体元素改造传统叙述方式,要主动与新媒体报道形式实现对接,与新媒体终端加强融合。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有些网络语言确实鲜活生动,体现了语言的自我革新和自我发展,但也有些网络语言比较粗鄙,不适于应用在新闻报道中。媒体不能推波助澜,更不能对这样的网络语言照单全收。对网络语言,媒体要有定力和判断力,既要吸纳其创新元素,也不能盲目追捧,对创新报道语言要有想法、有定力。

7.培养互联网思维

传统媒体发展过程中存在许多问题,现阶段新时代背景下,需要舍弃传统的采编工作模式,利用网络信息技术的手段,对广播新闻采编工作进行创新。新闻记者需要积极拥抱新媒体,培养互联网思维。网络新闻具有传播速度快、采集信息方便的特点,广电新闻记者可以充分利用网络的优势,收集更多的有用信息,将这些信息整合为自己的新闻内容。在新闻采集的过程中,新闻记者要善于发现新闻本质,对网络新闻中不够准确的内容进行补充、完善。

融合转型需要实现流程再造,给记者提出了更高要求。在这种变化面前,记者应当尽快适应。首先,记者必须增强“移动优先”理念。根据新闻现场情况,果断决定各平台发稿顺序,第一时间向移动端发稿。不论是文字、图片还是视频,都要遵循“最大亮点”优先推送原则,选取新闻精华,短平快发出。随后,再根据新闻价值大小进行补充采访,成稿后向其他平台发送,实现“一鱼多吃”和传播效果最大化。其次,记者必须提高技术能力。新闻发生时,记者既需要在现场采访、记录或录音,又需要拍摄图片、视频,甚至还要做现场直播、现场连线。因此,记者必须提高技术能力,熟练掌握各种新媒体器材使用技巧,能够胜任不同新闻题材采、写、拍、播、发的需要,为重大新闻、深度新闻、精品新闻生产提供强大的人才支撑。最后,新闻记者还必须增强用户思维、数据思维、迭代思维、跨界思维,将内容生产和传播的时、度、效结合起来,以开放、共享、共赢理念搭建传播新格局。

8.树立终身学习意识

新闻记者需要不断强化自身专业素养,树立终身学习意识。现代社会,新闻采编的技术手段也在不断地更新,新闻记者需要完善自身工作体系,积累更多的理论知识及实践知识,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不同介质媒体的技术和传播特点各不相同,新闻的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即使对同一新闻事实,报道内容、手法、结构、形式也会有不同。因此,新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要使自己成为多面手,在实践中加深对新知识的理解,分辨一个新闻事实的报道内容包括背景资料、图表数据等适合哪种媒介来表达,据此采写适应不同媒介形态、不同受众群体需求的差异化报道,生成适合不同媒介、满足不同受众的新闻。

9.增强责任感

新闻工作者要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应该明确新闻机构和新闻工作者都是为党和人民工作的,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对党和人民负责,对改革开放的事业负责。要注意舆论的社会效果,克服片面性。

想要提升自身新闻采编工作能力,新闻记者不仅需要具备较高的专业素养,还要有强烈的责任感,熟悉新闻采编的业务流程。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将新闻工作视为一份事业,还要将其看作自己的理想。只有心怀热爱,才能甘愿为新闻事业付出辛苦和努力。

10.培养正确的价值观

新闻记者要在新闻中积极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要带偏舆论导向,要帮助受众形成正确的认知,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

七、结语

总而言之,在当前新媒体技术迅猛发展的大背景下,传统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当紧跟时代步伐,努力提升自身的专业水平,树立终身学习的意识,为广大人民群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播报,重塑传统新闻媒体的公信力。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广电传统媒体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探讨大数据在广电新媒体中的应用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传统媒体为什么要包装自己的“网红”
传统媒体在新形势下如何实现突围
五问传统媒体:你以为熬过寒冬就是春天吗?
广电新闻出版整合对广电业发展影响的思考
EPON技术在广电网络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