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猪巴氏杆菌病的诊断与治疗

2022-11-16李三吓

吉林畜牧兽医 2022年5期
关键词:氏杆菌琼脂猪只

李三吓

河北省蔚县农业农村局,河北蔚县 075700

1 疾病的流行

流行性猪巴氏杆菌病主要就是以外源性感染的情况为主,病原一般就是Fg 型菌,病猪就是疾病的主要传染来源,细菌会伴随病猪的分泌物、排泄物以及尸体的内脏和血液等对周围的环境产生污染,临床中会因为接触被污染的饲料以及饮水和其他器物,通过消化道而出现感染发病的情况。临床中接触以及飞沫经呼吸道造成的疾病传染也同时是比较重要的传染方式,生产中也有猪只是经过伤口而发生巴氏杆菌病感染的情况。

猪只感染巴氏杆菌病在临床中不存在明显的季节性,主要集中在秋末春初以及气候骤变的条件下发病,南方饲养地区的猪只大多会在潮湿闷热以及多雨的季节出现患病。猪只饲养场没有合理的饲养管理措施、饲养场的卫生条件比较差、日常采食的饲料和生产环境突然变换,以及猪只经历长途运输等刺激,都会诱发猪只巴氏杆菌病。

2 病因分析

通常健康猪只的上呼吸道中存在有多杀性巴氏杆菌,但是多半都具有弱毒或者是无毒的类型。如果实际生产中猪群饲养密度过大而拥挤、饲养舍环境比较潮湿、卫生条件比较差、通风状态不佳,或者是处于寒冷、闷热、阴雨连绵的天气条件下、气候呈现骤变、猪只长时间呈现营养不良或处于半饥饿的状态、感染寄生虫病、在长途运输过程中受到不良因素影响等,都会在不同程度上降低猪只机体的抵抗力。或者在周边有某种传染病流行的时候,病菌就会乘机侵入猪只机体内进行繁殖,从而增强其毒力,最终引起猪只发病。这种在临床中就是属于以内源性感染为主的猪巴氏杆菌病,通常都是呈现出散发性流行状态,自然条件下传染给健康猪的概率非常低。但是因为细菌在患病猪只机体内毒力增强之后,还是可以造成健康猪只的感染患病,因此就不能够忽视疾病传播过程中健康猪只的作用。

3 患病表现

3.1 最急性型

病猪在临床中也被称为“锁喉风”,此种类型的病猪一般都是呈现突然发病的情况,然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发生死亡。生产中可见病猪的采食状态没有异常表现,但是在半天后就会出现突然死亡的情况,而且不会表现出任何的患病症状。临床生产中病程相对比较长的猪只通常会出现食欲废绝的情况,其体温逐渐的升高,可见有泡沫会从其口鼻处流出,病猪表现呼吸困难,常呈卧地不起的状态而四肢出现不停划动的姿势,病猪全身表现极度的衰弱。患猪的病情会在很短的时间内出现恶化,继而出现死亡,通常在生产中都没有办法及时采取措施进行治疗。最急性型病猪在生产中的死亡率要高于90%,而且全部病猪都不能够自然的康复。

3.2 急性型

在实际生产中属于最常见的类型,可见病猪存在出血性败血症的一般患病症状,还会表现出急性胸膜肺炎的患病症状,病猪的体温能够达到40 ~41 ℃。患病最初可见病猪呈现痉挛性的干咳状态,而且会有黏液从其鼻腔流出,造成机体呼吸困难;之后病猪呈现湿咳的状态,并且在咳嗽的时候伴随有疼痛的感觉,此时对其胸部进行触诊可见其表现出剧烈的疼痛反应;随着患猪病情的不断恶化,患猪会呈现张口吐舌的状态,并且出现呼吸困难,呈现出犬坐的姿势,观察病猪的可视黏膜一般会呈现蓝紫色,病初有便秘的症状,之后会出现腹泻的变化;在疾病发展至末期,可见病猪的皮肤出现淤血变化,心跳加快且心脏呈现哀弱变化,可见其耳部、下腹部及下肢都存在蓝色的斑;最后病猪会呈现卧地不起的状态,一般都会因为机体呼吸困难而出现死亡。发病过程通常会持续5 ~8 d,如果猪只能够耐过就会转变成为慢性型的病猪。

3.3 慢性型

病猪在临床中主要可见有慢性胃肠炎和慢性肺炎的症状。病猪呈现低热、呼吸加快并且伴随咳嗽,同时出现食欲减退的症状,一些病猪还存在腹泻的情况、患猪机体营养不良并且体质瘦弱,如果此时不能够及时的采取有效治疗措施,一般超过14 d 就会因为机体衰竭而死亡,通常死亡率会在60%~70%。

4 病理变化

4.1 最急性型

可见病死猪只的全身黏膜、浆膜和皮下组织都存在大量的出血点,特别是喉头及其周围组织出现出血性的水肿是主要特征。如果将其皮肤切开之后,可观察到咽喉部黏膜出现炎性的充血和水肿变化而呈现出增厚状态,黏膜出现高度的肿胀变化,造成声门部呈现狭窄。观察发现其全身的淋巴结都有肿大的情况,并且呈现出浆液性的出血性炎症变化,而切面主要呈现出红色,其中咽喉部淋巴结是最为明显的部位。可见其胃肠同样存在出血性的炎症变化,肺脏呈现出水肿和充血的状态,脾脏呈现点状的出血,皮肤表面出现红斑,而胸、腹腔和心包腔中的液体明显的增加。

4.2 急性型

此种病死猪具有特征性的病变就是出现纤维素性的肺炎,主要能够发现其气管和支气管中出现多量的泡沫黏液,而肺小叶的间质呈现出水肿和增宽的变化,肺脏会存在程度不一致的肝变区,伴随有气肿和水肿的变化出现,病变部位的质度坚实如肝,但是在切面可见出现暗红、灰红、灰白或灰黄等不同的颜色变化,通常都是呈现出大理石样的外观。观察其胸部淋巴结也有肿大的变化,而切面一般都发红且多汁。还可见其胸腔和心包中会伴随出现纤维素性的混浊液体。

4.3 慢性型

剖检病死猪只可见机体出现高度的消瘦以及贫血变化,观察其肺脏存在较大的坏死灶,并且有结缔组织包囊,其中出现干酪样的物质,有的会形成空洞状。还可见其心包和胸腔中的液体明显增多,观察发现胸膜增厚且粗糙状态,表现存在纤维絮片与病肺呈现粘连的状态。

5 实验窒检查

5.1 涂片镜检

针对临床生产中出现的最急性病猪和急性病猪,可以从其心、肝、脾或者是体腔中的渗出物进行病料的采取,而慢性型病猪则可以从其病变部位、脓汁和渗出物或者是呼吸道的分泌物进行病料的采取。然后将病料进行涂片或触片处理,进行革兰氏染色而后镜检,一般可以见到大量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呈现两端钝圆且中央微凸的球杆菌或者是短杆菌,没有芽孢出现,不具有鞭毛,也不能够进行运动,但是所分离出的强毒株是具有荚膜结构,通常是以单个的形式存在,个别也会呈现成双排列的状态,很少的会形成短链状;如果进行瑞氏、姬姆萨或者是美兰染色的时候,可以发现菌体大多呈现出卵圆形,而且一般两极着色比较深,但是中央部分却着色比较浅,观察似两个并列的球菌。

5.2 细菌的分离培养鉴定

以无菌操作挑取新鲜的病料,并且采用划线的方式分别接种于鲜血琼脂平板培养基、液体培养基、麦康凯培养基上,将其置于37 ℃的恒温条件下培养24 h。观察发现在鲜血琼脂培养基表面会出现似露珠大小的表面光滑、边缘整齐,呈现灰白色且湿润黏稠状的革兰阴性球杆菌,具有荧光,但是没有溶血环;而观察液体培养基中则呈现出轻度的浑浊状态,如果时间稍微长些,则会呈现黏性的沉淀,此时如果轻轻的进行振摇,则可见有小辫样的盘旋变化形成;而在麦康凯琼脂培养基上则不见出现任何细菌生长。继续钩取典型的菌落制成涂片,进行革兰氏染色之后镜检,可以发现呈现阴性的小杆菌。

5.3 生化试验

采取纯化培养的分离菌之后将其分别接种于各生化试验培养基,再置于37 ℃的恒温条件下培养48 h,结果可见该分离菌能够分解葡萄糖、果糖、蔗糖、甘露糖和半乳糖,可以产酸但是不能够产气,可以发酵甘露醇、山梨醇和木糖,但是不会分解阿拉伯糖、鼠李糖、山梨醇、菊糖,而氧化酶和触酶反应均表现为阳性,而且能够产生H2S,同时可以形成靛基质,M.R.试验和 V-P试验都呈现阴性结果,但是不会液化明胶。

5.4 药敏试验

挑取生长比较具有典型的菌落,将其均匀的涂于鲜血琼脂平板上,然后采用多种抗菌药物的药敏纸片进行抑菌试验,然后将其置于37 ℃的条件下培养24 h,结果发现该菌对于环丙沙星、恩诺沙星、卡那霉素、罗红霉素、强力霉素、庆大霉素、氧氟沙星具有高度的敏感性,而对于四环素、复方新诺明、丁胺卡那不具有敏感性。

5.5 动物接种试验

分别采取肝、脾脏的病料少许进行研磨处理,采用10 倍的灭菌生理盐水进行稀释之后成为悬浮液,进行离心处理后可以吸取上清液,通过肌肉或者是皮下接种的方式给小白鼠用药,一般接种量是0.2 mL/只,也可以采用分离的纯培养物菌悬液给小白鼠进行接种处理,观察发现小白鼠会在18 ~24 h 左右出现死亡,继续采取小白鼠的心血、肝、脾病料进行涂片,染色之后再镜检,并且采取分离培养的方式,结果发现能够重新分离出与原来菌株一致的革兰氏阴性小杆菌。但是对于慢性感染的病例,因为菌株具有的毒力比较弱,所以给实验动物进行接种之后,通常都是需要经过数天才能够发生死亡。

6 诊断

6.1 初诊

应该在无菌的条件下进行初诊,采取病猪的肝脏、血液、脾脏、肺脏和淋巴结等新鲜病料再制作涂片。一般是通过采取革兰氏、美兰或者瑞氏染色法进行染色,然后将其置于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可见出现呈卵圆形且两极浓染的短杆菌,而通过革兰氏染色后则呈现出红色小杆菌,即呈现阴性。此外,根据相关流行病学的调查、患猪的临床症状以及镜检结果可以综合做出初步的诊断,即猪巴氏杆菌病。

6.2 确诊

需要进行病菌分离培养,并且进行相应的动物实验。在无菌的条件下同样采取病猪的肝脏、血液、脾脏、肺脏和淋巴结等新鲜病料,再将其接种在麦康凯琼脂以及血液或血清琼脂平板上,置于37 ℃的恒温条件下培养24 h,可见麦康凯琼脂表面没有出现菌落生长,但是在血琼脂平板上出现小菌落,呈现圆形并且比较光滑,似湿润的露珠状,还可以见到荧光,将其制成涂片之后再次进行镜检,可见有两极染色的小杆菌出现。再将采取的新鲜病料进行研磨而制成悬液,给实验用的小鼠或家兔通过皮下注射的方式开展动物实验,一般实验动物会在24 h 以内死亡,对病料分离病菌进行培养之后再镜检,结果一致即可确诊为猪巴氏杆菌病。

7 防治方法

猪巴氏杆菌病主要就是由巴氏杆菌病毒引起,该病毒具有极强的传染性和毒性,一旦饲养场内的猪只发生巴氏杆菌病的感染,不能够进行及时处理的情况下,就非常容易引起整个猪群的发病,在很大程度上造成饲养者的经济损失。而疫苗接种是在养猪生产中预防多种疾病的有效方式,而猪巴氏杆菌病同样可以采取疫苗接种进行预防。可以在每年的春秋两季给饲养场开展计划合理的疫苗接种措施。因为巴氏杆菌具有多个血清型,所以实际生产中必须选择与饲养地区常见血清型相同的菌株,或者是根据饲养当地分离的菌株而制成的疫苗给猪群进行相应的免疫计划。通常在实际临床生产中采用的疫苗菌种主要就是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和猪肺疫弱毒冻杆菌苗。其中猪肺疫氢氧化铝甲醛菌苗主要是针对刚断奶的仔猪应用,具体的接种方式是将菌苗注入仔猪的皮下组织,在接种之后的14 d一般机体就可以产生免疫力,通常可以维持大概6个月的时间。

实际生产中,针对感染巴氏杆菌病的患猪可以采取适当的药物进行治疗,效果比较理想。采取头孢噻呋钠给病猪用药,按3 ~5 mg/kg 的比例,采取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一般每天一次,连续用药2 ~3 d 即可见效。也可以采用左旋氧氟沙星给病猪用药,通常用量为10 mg/kg,同样通过肌肉注射的方式给药,一般每天2 次,连续用药2 ~3 d 即可。

急性型巴氏杆菌病患猪,如果出现严重的呼吸困难现象,可以先采用氨茶碱5 mg/kg,给病猪通过口服或者是注射的方式给药,同时采取复方磺胺嘧啶钠20 ~30 mg/kg 的比例通过静脉注射的方式给药,并且配合采用浓度为5%的碳酸氢钠,按照1 mL/kg 的用量通过静脉注射给药,如果可以及时的进行处理,通常是可以明显缓解病猪的临床症状。待患猪的临床症状缓解后再继续按照上述的用药方法治疗2 ~3 d,以巩固治疗效果。但是如果病猪临床症状比较严重,则可以通过采取联合用药的方式,按照长效抗菌剂5 ~15 mL/kg 和环丙沙星2 ~5 mg/kg 的用量进行静脉注射,同时在其中配合添加0.5 ~2.5 g 维生素C、5 ~10 mg 地塞米松,一般需要每天用药2 次,连续使用3 d,病猪的病情就会有所好转。

8 结语

猪巴氏杆菌病在实际生产中主要就是发生多杀性巴氏杆菌感染而引发,临床中存在许多种因素都可以引起该病,而且是属于具有热性和急性发病的传染性疾病,在自然界具有非常广泛的分布,同时容易与其他疾病出现混合感染的情况,从而会严重影响饲养场的经济效益,在实际养猪生产中必须引起充分的重视。猪巴氏杆菌病的流行与发生会严重影响养猪业的正常发展,所以实际生产中为防治本病的发生,确保养猪业可以健康有序的发展,应该在根本上加强日常的饲养管理措施,并且配合改善饲养生产的环境条件,以消除能够削弱猪只机体抵抗力的一切外界因素。日常生产中坚持执行早发现、早治疗的原则,以有效的控制猪群发生和感染巴氏杆菌病的情况,减少不必要的经济损失,从而提高养猪生产的实际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氏杆菌琼脂猪只
深度学习在猪只饲养过程的应用研究进展
消除国产琼脂磷酸盐沉淀的工艺优化及设计
基于姿态与时序特征的猪只行为识别方法
马传染性贫血琼扩试验中琼脂配比浓度及温度因素对琼脂板制作的影响
血清检验和细菌检验在布鲁氏杆菌感染诊断中的效果及准确率分析
布氏杆菌病,你了解多少
试论羊布鲁氏杆菌的综合防控措施
小规模养猪对常见猪疾病的预防和治疗
有效选择沙门氏菌培养基
不明原因发热,当心布氏杆菌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