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类专业应用型人才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
2022-11-16朴明月孙玉伟王艺璇杜宏学滕洪辉
朴明月,孙玉伟,王艺璇,杜宏学,汤 茜,滕洪辉
(吉林师范大学,吉林 四平 136000)
近年来,面对资源约束趋紧、环境污染严重、生态系统退化的严峻形势,中国加快了生态文明建设,把可持续发展提升到绿色发展高度,并且提出在2060年达到碳中和的目标。在这种背景下,社会对环保产业的人才需求与日俱增。然而,环境专业的本科毕业生仍然面临“就业质量不高,专业对口就业低”的窘境,人才培养类型结构失衡。
当前,中国大部分地方高校的实践教学侧重于加深和提高学生对基本理论知识的理解,忽略了对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和创新思维的培养,且与工程实践环节脱节,无法适应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需要。此外,在地方高校中,由于受高校自身条件的限制、教师传统思维模式的影响以及学生考研率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教师更倾向于基础理论知识的讲解,对实践类课程重视不够,且受到教师自身水平的限制,缺乏企业工作经验,导致已开展的实践课程效果并不理想。这就导致培养出来的专业人才虽然对理论知识掌握的比较牢固,但是缺乏动手能力、实践技能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难以满足目前生态文明建设背景下对环保人才的需求。同时,实践教育基地硬件条件难以满足教学需求也是亟待解决的难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真正增强地方高校为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服务的能力,以及为行业企业技术进步服务的能力,各地各高校要从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服务创新驱动发展的大局出发,切实以改革创新的精神,推动部分普通本科高校向应用型发展。随着国家卓越工程师计划的施行,越来越多的高校意识到学生实践技能的重要性,也开始重视校企联合的重要性,因为校企联合实习基地的建设,有助于学生在毕业之前提高专业技能,增加劳动就业的概率。这类实践基地也是学生将来可能留下来就业的企业,从本质上来说为学生们搭建了就业的桥梁。本文以校企联合实践基地建设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了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对策及建议。
1 中国实践基地存在的问题
1.1 学生实践意愿有待提高
有些学生,习惯了校园内的学习生活,对实践的意义认识不足,认为自己不必要为了工资而去工作,并没有意识到实习实践是了解自己专业的最佳机会,在毕业之前就进入真实的工作环境、提前了解行业的现状以及发展动态对就业选择是非常有利的,但是大部分学生以及学生家长并没有清晰的认识,更担心学业受到影响。而有实习意愿的大学生,往往更关注实践基地提供的薪资报酬以及实践基地所处的地理位置,而对于实际的实践内容能否真正提升自己的专业能力并不关心[1]。而且有些实践基地地处发达城市,而实习期工资较低,学生需要自己承担租房、吃饭、交通费用等,导致生活成本与在校期间相比大幅度提高,降低了学生去实习的意愿,特别是家境贫困的学生。
1.2 实习内容很难满足专业培养计划
虽然学校与之合作的企业都属于环保企业,但是有些学生在实习时做的工作却与环保内容不符。例如有的学生在实践基地做的是前台工作,属于打杂,对专业技能提升没有帮助。即便做的是专业相关的工作,也只是了解到一些简单的工作内容,难以对某个项目进行深入的研究。同时由于大部分企业导师都是企业中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比较忙,对学生的指导心有余而力不足,合作企业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对学生的实习工作没有给予足够的重视。个别公司甚至将参与实践的学生当成廉价的劳动力使用。这就导致学生不愿意到实践基地进行实习,使得实践成效难以有效提升,专业培养目标无法达成[2]。
1.3 校企合作模式单一、合作内容不深入
校企合作共有7种模式,包括企业引入、设备共享、技术推广、岗位承包、 校企共训、培训移植、实训承包。目前,大多数地方高校身处经济不发达的地区,和环保相关的企业较少,可选择面较窄。一些生产企业,环保内容也仅仅是一个污水厂、一套大气污染处理设备,而专门的环保公司,如环境咨询服务公司、环境检测公司、环保设计院、环保仪器设备,则更是稀少。这就导致地方高校在选择校企合作模式时受到很大的限制,因为企业和高校不在一个城市,会显著增加合作成本,也带来很多不便。例如,“企业引入”模式需要由学院提供场地及其他各种服务,将企业引入学校,建成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而“设备共享”模式需要企业和学校共同提供设备,建立生产性实训基地。这2种模式对于地方高校来说难以实现。比较容易实现的是“岗位承包”,即学院承接企业生产流程外包业务,在企业技术人员的支持下开展生产活动,教师成为生产过程中的技术与管理人员,学生交替进行顶岗工作。通过这种合作,企业降低了生产成本和人力成本,而学院的师生都得到了真实生产的锻炼。但是在实际运行中,存在着岗位和专业无关、实习时间过短、企业人员的支持不够等问题。除此之外,教师师资队伍建设滞后、质量保障体系和监控评价体系不完善等问题也使得实践效果大打折扣。
因此,地方本科院校的环境类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还需进一步推进产教深度融合,健全体制机制、创新合作模式、深化合作内容等。
2 产教融合培养模式改革探索
本项目在现有教学培养方案的基础上,提高以增强学生实践能力为目标并以应用为主的实践课程,与企业建立紧密、有效的合作机制,使学生参与到实际工程工作中,通过真实案例教学和“双导师、双场地、三位一体内容”的教育模式,提升其工程实践能力。此外,优化现有的成绩评定制度,鼓励学生走出课堂并参与到实践工作中,同时保障学生在实践实习过程中的安全和实习企业的利益,建立全过程的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主要方法如下。
2.1 调整培养方案,适应社会需求
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为目标、以培养并提高实践技能为基本,全方面设计培养方案,对接国家一流专业论证标准,确定专业课程的评价体系、考核体系,明确每门专业课程要和专业整体培养目标、毕业要求的有效对标和衔接的毕业设计要求。综合考虑学生理论知识、实践知识、综合素质的培养,遵循德育优先,知识、能力、素质协调发展原则,在专业人才的培养上体现工匠精神和职业操守,并将其贯穿于所有的课程及活动中,将职业素养培育融入教学过程,建立实现“学校—线上教学—企业”三位一体的内容教学。在学分设计上,应适当增加实践相关课程的学分,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并提高学生对实践类课程的重视程度。特别需要注意的是,要充分考虑目前主流的就业方向以及未来的方向。例如,环境咨询服务类和环境检测类能吸纳比较多的环保人才,而在“蓝天保卫战”的时代背景下,加强学生对大气污染治理技术的应用能力显得尤为重要,包括“污染场地修复技术”“土壤环境学”等,都应从选修课提升为必修课。
2.2 优化课程体系,满足培养方案
以“应用”为主优化课程体系建设。课程体系建设是实现人才培养方案的重要环节,应邀请行业企业专家参与课程体系建设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对专业课程进行分析和细化[3]。努力构建一个课程设置与行业岗位相匹配的专业群课程体系,根据环境专业不同的就业方向,将专业理论课(特别是专业选修课)和实践课程模块化,使得学生在选择课程的过程中目标清晰,同时使得所学课程知识具有连续性。结合人才培养目标和环保发展趋势,对专业基础课程和核心课程,在国家标准基础上,进一步优化课程体系。选修课程结合新工科和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进行课程模块设置,体现信息技术和学科交叉特点。以学生为中心,面向业界前沿完善实验实训课程体系,并增设虚拟仿真技术实现难以在实验室实现的实训教学。对接国家一流专业建设标准,对课程教学效果和教学评估提出更明确规范和要求。
2.3 结合地方院校的定位选择合适的实践基地
对于双一流、985、211等高校而言,由于学校知名度高,且学生综合能力强,愿意与其合作的企业比较多,因此这类高校比较适合与知名的大型企业进行合作。而对于实力较弱的地方本科高校,应立足于当地来培养专业人才,从毕业生的就业角度选择合适的企业[4]。例如本省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设计院、检测机构等。在选择合作企业时以内部管理比较规范的小微环保企业为主,因为这类企业的主要业务是环保相关工作,学生在企业能学到与专业知识密切相关的技术知识。大型优秀企业虽然名气大,但是环保工作可能只是其中的非核心部门,主营业务不是环保相关的,同时对毕业生的需求量也非常有限。除了将学生送至合作企业,学校也要与企业保持紧密联系,对学生的实践过程及实习效果充分重视,与企业联合开展教学过程管理,及时掌握学生的动态,保障学生的实践效果可以满足培养目标的需求。同时要明确学生、学校和企业三方的基本权利、义务与责任。建立双向互动、互惠互利的实践教学体系。进一步提高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实现高校与企业“双场地”教学,提高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核心竞争力。
2.4 校企合作模式多元化
与超星网络教学平台合作,建立有效的校企合作机制和平台,使高校和企业维持长期稳定的合作办学关系,寻找企业和高校的利益共同点。企业可以为学生提供就业岗位,使学生在毕业之前了解行业发展前景、掌握某一个专业方向的实践技能,同时也有实习期的工资收入。学校可以为企业提供廉价、高质量的备选员工,通过实践期观察学生是否适合企业的岗位,减少了人力成本。同时学校拥有一定的研发能力,可以为企业提供科研创新思路或进行研发合作。因此,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有利于实现教学内容与岗位能力需求对接、高校的专业与企业的岗位对接、科研创新与企业研发对接。同时,围绕专业核心课程的相关实践环节,以工程实践能力培养为核心,与企业骨干人员共同为学生遴选适合的实习实训项目,建设特色鲜明、管理规范的“教室与企业现场合一,实训设备与生产设备一致”的示范性工程实训中心[5]。
2.5 优化师资队伍,更好地服务于产教融合和校企合作育人模式
学校的转型实际上是教师的转型。产教融合培养模式的顺利开展离不开“双师型”师资队伍的培育[6]。一方面,应积极鼓励专业教师参加专业技能培训,也可以派送教师到企业进行短期实践学习,丰富及强化教师的实践能力;另一方面,提高教师的授课水平,使其能够充分结合实际工作经验,将所拥有的知识及专业技能毫无保留的、流畅地传授给学生,将专业知识变得立体化,让精彩的案例分析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除此之外,学校对进行培训的教师在工作量上应当给予一定的减免,减轻教师的工作压力,提高教师参加培训的积极性。特别是对科研任务较大的高校,因为“双师培训”需要一定的周期,将不可避免地占用教师的科研时间,出于完成科研考核的目的,或者评职对科研成果的要求,大部分教师不愿意花费时间和精力到企业进行长时间培训学习。如果学校对于培训教师,给予一定的科研任务减免,或者培训充当一部分科研绩效,对培训将有巨大的推动作用。
2.6 满足个性需求,提高学生的满意度
每个学生对于实习就业的需求不相同,因此学校在选择合作企业时应充分考虑各种可能的就业方向,例如设计院、环境影响评价、环境检测、环保设备开发等相关的企业都应进行联合,为学生提供各种可能的机会,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自行选择,实行差异化的培养方式,使其获得适合自己的就业岗位和工作机会。同时学校应该加强与企业的沟通,确保学生的实习工作内容与专业相关,及时掌握学生实习的动态,保障校企合作事业持续稳定发展。对于实习期的工资,也要尽可能地覆盖学生的生活成本,特别是在发达地区的企业,千万不能将实习生当作是廉价的劳动力使用。
3 结语
在本文的研究探索中,分析了当前中国实践基地的运行现状,在产教融合背景下,深入开展校企合作培养应用型创新人才模式的探索。探究构建“双导师、双场地、三位一体内容”的教育模式。行业企业均深度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课程体系的建设、校企合作平台的建设、师资队伍的优化和整合等,切实落实校企合作深度融合。构建更加全面的校企合作模式,优化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不仅可以培养出高质量的应用创新型环境专业人才,同时促进了高校教师综合素质的提升。此外,可以进一步加快高校教师科研成果的转化,更好地服务于当地经济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