羊肝片吸虫病诊断与防治
2022-11-16吴祥华
吴祥华
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蒙姑镇农业农村和集体经济发展中心,云南昭通 654613
羊肝片吸虫病是一种寄生虫病,由于羊的肝脏、胆管中寄生了吸虫而引发的慢性肝炎和胆管炎等疾病,同时羊身上出现中毒现象以及营养吸收不畅等现象。肝片吸虫病不仅对羊有一定的危害,导致幼畜大批量的死亡,它还是人畜的一种共患疾病,会对人类的身体健康造成威胁。
1 羊肝片吸虫的病理特点
随着羊养殖数量的日益增多,需要采用科学的饲养管理措施,避免羊出现肝片吸虫病等传染疾病,羊肝片吸虫病又被称为肝致病,通过是指肝片寄生虫在动物肝胆管内进行自主寄生,引发一类危害性较强的寄生虫疾病,羊急性肝炎,以及胆管炎等疾病会诱发羊出现吸虫病,其中伴有中毒症状,存在营养障碍等疫病,促使羊的生产性能不断降低,致使饲养场暴发大规模的疫病,对养殖人员的经济效益造成严重损害,肝片吸虫需要利用淡水螺才能完成自身的生长发育,因此这类疾病主要发生在雨季和水灾地区[1]。
2 对羊肝片吸虫病的症状进行诊断
通过数据分析,发现羊在初步感染肝片吸虫病时,不会表现出明显的临床症状,当疫病向外大面积扩散以后,会使羊群表现出显著的发病症状。幼畜感染羊肝片吸虫病后,对幼畜的身体健康造成极大地危害。羊群作为急性肝片吸虫病传播的主体,感染的主要时期是在夏季的后期和秋天的初期,羊在饮水或进食过程中误食寄生虫卵,对寄生体的肝脏造成损害。羊在发病后会出现以下特征,包括体温升高、食欲不振、伴有腹泻等现象。兽医在对羊的肝脏进行诊断时,发现肝脏的半浊音区与正常情况相比要明显扩大且敏感,之后出现贫血症状,羊肠黏膜逐渐变白。如果不能对其进行有效治疗,会使其在一个月以内发生死亡。
慢性肝片吸虫病作为多发性传染疾病,吸虫寄生在羊的胆管内,继而引发多种疾病,通过兽医的介绍,羊感染慢性肝片吸虫病以后,表现出贫血特点,比如,羊的黏膜逐渐发白,眼睑部位存在明显的水肿。羊毛比较粗糙杂乱,部分羊患病以后出现脱毛,瘤胃蠕动性明显降低,会促发肠炎的发生。患病羊的体型逐渐消瘦,因为肾脏衰竭引发死亡。
3 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理变化
兽医通过在患病死去的羊身上做病理剖检,发现羊的肝脏已经发生了明显的病理变化,而且病理现象会由于羊身上的寄生虫感染数量和发病时间的不同而出现差异。兽医通过对于患有急性肝片吸虫病以及被大面积寄生虫感染的羊病例进行解剖分析发现羊患有急性肝炎,肝部有出血现象并伴有肿块,可以看到肝脏的内部有2~5 mm的索状形生物,皮肤呈现暗红色,挤压之后会出现黄褐色的黏性液体,幼龄的寄生虫主要寄生在羊的肝脏部位,促使其胸腔部位出现血色液体,伴有腹膜炎等病理特征,羊感染肝片吸虫病以后,会出现慢性增生肝炎疾病,对羊的肝脏部位造成损害,羊的肝脏部位出现明显萎缩,肝部的颜色变浅,质地变硬,肝脏的边缘处呈现钝圆形,小叶间结缔组织会出现明显的增生现象,胆管出现扩张现象,厚度增加,肝的表面处出现明显突出。胆管内壁变粗糙且坚硬,胆管内部出现血性的黏稠液体,内部含有虫体,并伴有黑褐色的磷酸盐结石,呈块状分布[2]。
4 羊肝虫病的治疗和预防措施
4.1 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措施
4.1.1 驱逐寄生虫
在治疗肝片吸虫病的过程中,要对羊进行驱除寄生虫。首先根据羊身上的具体症状采取针对性的治疗措施,对于患病情况较为严重的羊,可以通过药物治疗驱除寄生虫。例如,利用硝氯酚,可以对成熟的寄生虫和幼虫进行有效清除,达成良好的灭虫效果,把用药量控制在80~120 mg左右,每季度1次。综合羊肝片吸虫病的病理特点,以及羊群的健康程度,对羊群开展综合性的预防措施,对当地的疫病流行特点进行充分调查,对驱虫时间和驱虫次数进行明确设定,养殖场每年需要开展3次以上的驱虫活动,初春进行2次,夏末进行2次,秋初季节还要进行1次驱虫,在夏末初秋季节应减少羊的放养,降低病源的传播[3]。
4.1.2 正确处理羊的粪便
在养殖羊过程中,羊的排泄物直接影响羊健康,很多疾病的出现都是因为对排泄物没有合理处置所导致。因此,为了避免排泄物的随意堆放,就应该加强对排泄物的管理,积极的建设相应的处理池,并且在设计过程中要保证处理池的合理,避免影响羊的正常活动,减少疾病的出现。这就需要养殖户在羊的养殖过程中,对羊的粪便及时清扫,保持羊圈的整洁,对粪便进行集中处理,使用高温灭菌消灭虫卵。在放羊时,要选择地势较高的草场进行放牧,以免感染疾病。对于低洼地带,进行分阶段的放牧,按时投放灭菌药物,保证羊的饮食安全。
4.1.3 改变放牧的方式
在进行羊的放牧过程中,一旦放牧的选择地点不合理,那么羊在放牧地区进行饮食饮水的过程中,就容易将一些寄生虫误入体内,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患羊肝片吸虫病的风险,并且还容易将放牧地区的一些其他致病菌带入到羊的养殖场地中,这就需要改变原本进行羊放牧的方式,选择一个干净同时细菌少的地区来进行放牧,还可以采取轮牧的方式,这样能够减少寄生虫的感染机会,也能够减少感染其他致病菌的风险,从而更有利于羊的生长[4]。
4.2 羊肝片吸虫病的预防措施
4.2.1 开展羊肝片吸虫病毒的调查与研究
在进行羊肝片吸虫病的治疗和预防过程中,相关工作人员如果想要更好的对羊群进行疾病的预防,阻止二次暴发与传播,需要充分调动自身积极性,主动对羊肝片吸虫病毒的发展源头进行调查与研究,并配合相关政府部门进行相应的预防工作,对入境人员以及羊群进行严格的健康把控。在养殖场内发现疑似的患病个体后,相关工作人员以及养殖场管理人员要第一时间对患病个体进行隔离,并对患病个体所接触过的羊进行相应排查与管控。在对病羊进行隔离后,需要相关工作人员对羊进行第一时间的诊断,以便能够第一时间确诊并进行治疗,减少疾病的传播范围,并做好初期防控。在发现病例后,相关工作人员需要对病情的蔓延状况以及感染个体的发病状况及时汇报,确保政府及相关部门对于疫病的发展具有备案,确保流行病学的追根溯源工作顺利进行,从而降低羊感染致病的死亡率[5]。
4.2.2 对羊肝片吸虫暴发点进行紧急疫苗接种
倘若羊肝片吸虫病流入羊的养殖基地,并对基地中的各地产生了感染,这时为了最大化的减少羊群感染范围以及感染程度,降低养殖户经济损失,需要对羊群采取紧急疫苗接种的方式来降低病毒的感染传播程度以及发病程度,以此来减少羊肝片吸虫病对羊群以及养殖场内部所造成的污染与破坏。由于目前我国国内大部分养殖场中,羊群对于羊肝片吸虫病还未形成完整的自身免疫体系,在羊肝片吸虫病进入养殖场后便需要利用紧急疫苗接种来让羊体内产生抗体,降低羊肝片吸虫病大规模暴发的风险。而对于距离病原相对较近的地区,则需要利用减毒疫苗来对羊群进行羊肝片吸虫病的抗体生成。由于疫苗在接种过程中同样存在感染风险,因此相关工作人员在完成羊群疫苗接种工作后,需要对接受疫苗接种的羊群进行隔离与管理,预防羊肝片吸虫病的二次感染与暴发,并在研发过程中提高疫苗的安全性。
4.2.3 重视养殖场内部饲养管理
许多疾病暴发的根本原因来自于养殖场内部脏乱差的环境,因此相关养殖从业人员在对羊群进行规模化养殖与管理的过程中,要重视养殖基地中的卫生问题。养殖场在初期建立以及后期运营过程中,要遵守并符合国家规定,在规范完善的动物检疫条件下进行下一步的生产活动。通过建立完善规范的消毒杀菌制度,并确保内部工作人员能够严格执行所规定的消毒内容以及任务,能够进一步促进养殖场内部的卫生条件改善与提升。而在改善养殖场内部环境卫生的同时,养殖场内部相关人员也需要注重养殖场内部各种蚊虫的消杀工作,只有减少了养殖场内部的蚊虫,才能相应的减少羊群所受到的蚊虫叮咬,降低羊肝片吸虫病的产生和大面积传播风险。
综上所述,山羊肝片吸虫是羊极易感染引发的寄生虫病,尤其是新引进的羊群更易引起发病,造成羊只消瘦、贫血、死亡等,严重影响羊养殖生产。总的来讲,羊肝片吸虫病属于一种流行性寄生虫病,主要发生在低洼潮湿的放牧地区,因此在饲养过程中,需要采取合理化的管理措施,降低疫病的流行速度,开展定期的驱虫管理,对羊粪便进行及时清理,提高饲养人员的经济效益,确保畜牧养殖产业可以平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