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的创新之路
2022-11-16吴瑞瑞
□吴瑞瑞
新闻摄影是通过拍摄冲击力强、视觉效果突出的照片来吸引新闻受众注意,从而准确地将信息传递给受众的工作。
在近年信息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摄录设备发生了极大的变化,信息传输平台更多元,信息传输方式更丰富。
这样的媒体环境变革在满足大众自主传播的需求之余,也为新闻摄影记者带来了新挑战。为了适应全媒体时代发展趋势,新闻摄影记者就要积极作出改变。
一、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工作面临的挑战
随着科技的发展,摄影技术正在快速升级换代,摄影入门门槛也越来越低。
比如,随着智能手机的推广,其携带方便、像素高清的优势让持有者可以随时随地进行影像拍摄,当遇到新闻事件,在场人员可以立刻使用手机的摄像摄影功能记录下发生的一切,这些照片内容具有很高的报道价值,是新闻事件的第一手资料。相应地,因为摄影门槛的降低,摄像技术的普及,摄影记者的生存空间也被压缩,摄影记者往往很难成为第一手资料的获取者,所拍摄的新闻照片价值也大幅度下降。
同时,无人机、遥感技术等的研发,使业余的摄影爱好者也可以借助远程摄像等方式拍摄出具有冲击力的新闻照片,这又让新闻摄影记者更加被动。加上网络覆盖率的上升,网络空间迅速拓展,人们的信息资源获取手段更丰富,获取的资源量更多。全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在图片传输上一家独大的优势已经消失,且传输篇幅限制多、时效性低、图片发布滞后性突出等劣势被放大,这些因素综合在一起,对新闻摄影记者就造成了更大的挑战。
二、全媒体时代新闻摄影的创新之路
1.创新工作,坚守职责
为适应全媒体时代的发展趋势,新闻摄影记者要积极创新工作模式,主动更新观念,掌握全新的技术,建立起符合全媒体时代传播要求的采编模式。
在改变工作模式的同时,新闻摄影记者也要时刻谨记和坚守自身职责,牢记行业的相关准则。在全媒体时代,数字技术快速发展,新闻素材、图片的加工方式越来越多,假新闻层出不穷。
工作模式的改变不意味着可以摈弃新闻真实性原则,新闻摄影工作者在此背景下要更加关注新闻素材的真实性,不能为了博眼球而大肆加工或者修改图片内容,哗众取宠。
数字技术是增强摄影视觉效果和观赏效果的重要辅助手段,但不能越俎代庖,成为新闻图片的主要创作手段。摄影记者在学习、掌握与应用新型数字影像技术之余,要始终牢记真实性是首要原则,避免因为过度重视图片精美性和构图精巧性而忽略真实性。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使信息爆炸式涌现,在这种氛围下,摄影记者要抵制虚假、诱导和有偿新闻,通过全面深入的调查,用最真实的图片和视频来揭示事件真相,充分发挥出舆论导向作用,传播正能量。
2.解放思想,追求真相
新闻摄影记者要具有创新能力,用创新意识武装自己,提升摄影工作质量。摄影工作者应当在工作中融入新媒体技术来增强摄影图片的立体性,如使用无人机来进行辅助拍摄,从多角度为受众呈现新闻事件的现场情况,带给受众全新的体验。在日常工作中,摄影记者也要加强学习,学习视觉传播学、视觉心理学等理论知识,提升自己的构图能力,让新闻内容和画面和谐搭配,产生更好的视觉冲击力。
同时,摄影记者要提升自己的媒体素养,打破常规,从多个维度展现事件的全貌,力求为受众提供更多的视角切入点,让受众可以全方位地审视和了解事件,做到从客观、公正的角度解读事件。
3.提升图片处理能力,优化报道效果
新时期,摄影技术更加先进,摄影人员也拥有了更丰富、更多样且更优质的摄影素材,摄影记者需要积极提升自身的图片处理和优化能力,从多个维度筛选摄影素材,找出有价值的图片,并对图片进行精修,让图片能更清晰地展现新闻内容,减少因拍摄时抖动等原因造成的图像不清晰等问题。且摄影记者还要对事件进行思考,对拍摄素材做优化处理,根据事件的起因、发展、经过和结果调整摄影素材的展示顺序,以减少因为图片展示顺序不当造成图文内容不搭、人物关系混乱等情况,让受众可以借助图片缕清事件的来龙去脉,获得更好的阅读享受。
4.提高摄影专业能力,凸显新闻摄影意义
全媒体时代下,新闻摄影记者要增强自身专业能力,认识到摄影工作对报道质量的影响,要用专业的摄影思维、手段,为受众提供高质量的新闻图片。
专业性是摄影记者区分自己和业余爱好者的重要标签,专业化的表达有助于凸显新闻摄影的意义。摄影记者在确定拍摄对象后,需采用最适合的构图方式,让受众产生更深的代入感。
三、结语
全媒体时代的到来促进了摄像技术的发展,降低了摄影活动的入门门槛,在满足大众资讯需求的同时,也使新闻素材数量泛滥、内容同质化严重。新闻摄影作为增强新闻报道真实性、可看性的重要手段,要在新时期勇担重任,一方面积极创新摄影方式,带给受众更好的阅读享受,一方面要坚持职业操守,去伪存真,肩负起正视听、道真相的重要责任,为受众展示新闻事件的真实情况,实现正能量在社会中的广泛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