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小”入手让典型人物可敬更可学
2022-11-16葛立婕
□葛立婕
一、小切口讲好大故事
典型人物的精神境界高,先进事迹突出。他们是很多人眼中的“英雄”,自然会让人从主观上产生一种距离感。当典型人物被贴上“高大上”的标签,往往在报道时“说教味”十足,这也从客观上拉开了典型人物与普通人之间的距离。一个典型人物之所以被推出,他们身上一定有着与时代精神相契合的特质。而典型人物报道就是要反映不同时期的社会价值取向,挖掘其中蕴含的时代精神内涵,引领全社会学典型、做典型。
典型人物报道,说到底就是要讲好典型人物的大故事。要讲好这个大故事,首先要在增强报道的群众性和贴近性上下功夫。通过扎实深入的采访,获得丰富的第一手材料,从中寻找到不一样的切入点。切入点,顾名思义就是人们介入某个事件的位置。一篇典型人物报道的切入点是否准确,直接决定人们眼中的“英雄”是远远望着可敬,还是在身边可学。找准这个“点”,人们才会主动走进典型人物的世界,报道才有可能引起人们的情感共鸣。因此,我们要高处立意,低处起笔,小切口切入,讲好大故事。
本文主要以丹东广播电视台《第一传媒》栏目推出的丹东市扶贫干部事迹专题报道为例进行说明,这是在2021年2月25日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之后推出的电视专题报道。
1.生活即起点,寻找贴近性强的切入点
2021年2月26日,牛年正月十五,记者踏上了采访之路。采访对象是工作在丹东市宽甸满族自治县长甸镇四平村的扶贫干部翟全广。他也是全国300万扶贫干部中的一员。到达四平村时,翟全广正要去曾经的贫困户曹某家送汤圆。见到记者,见到翟全广,曹某难掩激动。他拍拍热炕头告诉记者,这么好的房子,是扶贫干部给修的;女儿的助学金,是扶贫干部给申请的;家里的种植养殖,是扶贫干部给张罗的;就连过年给孩子的红包,扶贫干部也都给准备好了……说着,一个八尺汉子在记者面前落了泪,掏出了一个贴身放着的红包说:“哪家孩子过年给父母拜年没有红包收?可那时候的我,真的拿不出啊!就连这么丁点的小事,扶贫干部都给想着,我是真感动。所以这个红包我一直贴身放着,那里面装的是扶贫干部的一片心。”
典型人物报道最忌讳“千人一面”,会影响人们对整个报道的兴趣。兴趣一旦下降,典型人物报道的引领作用也就无法得到发挥,宣传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听到曹某的那番话,记者心头一动,决定深入挖掘红包背后的故事,就以这个让曹某视为珍宝的红包作为切入点,进而展开对扶贫干部翟全广扎根山乡、情洒山乡的报道。民间有“正月里头都是年”的说法,人们还沉浸在春节的氛围中,以此为切入点更贴近人们的生活,形成共鸣。
2.深入挖掘找“鲜料”,捕捉出彩的切入点
典型人物报道大多以媒体集体座谈的形式开展采访活动。要在有限的时间内,通过集体采访的方式,去寻找人无我有的鲜活素材十分不易。只有真正走进采访对象的工作和生活,抓住所有能了解采访对象的机会,才能真真正正地走入采访对象的心灵世界。因此,记者的功夫要下在座谈之外,通过扎实采访寻找“鲜料”,深度挖掘,进而捕捉出彩的切入点。
为写好翟全广这个典型人物,记者多次深入四平村采访,与扶贫干部同吃同住,近距离感受典型人物的高尚人格。只有记者的采访活动“近距离”了,才能让受众与典型人物的精神世界“近距离”。通过深入挖掘,记者获得了丰富的第一手材料。驻村工作以来,翟全广已经用完了几十个笔记本,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的。他会把所见所闻、相关信息和数据都记录下来,然后进行分类整理,再有针对性地制定帮扶措施。用他的话说,“要想做好扶贫工作,就要一桩桩捋清楚,一件件落实好,一条条解决完”。
要想以“点”凝神,除了要深入挖掘,还要精心提炼素材,这样才能选出出彩的报道切入点。往往有时候,好的切入点是报道的亮点,也是吸引人们目光的焦点。
采访中,记者与翟全广聊起家庭,聊了很久,也说了很多。可当记者问到他的孩子时,翟全广沉默许久,掏出手机,给记者看了几条至今都舍不得删掉的信息。那是每年女儿生日时发给他的“爸爸,我想你!”他缺席了女儿的童年,却完成了一个扶贫干部的坚守:扎根山乡,摸村情、搞调研、跑门路、干项目,用实干改变别人的命运,成就别人的幸福。
通过扎实采访、深入挖掘、精心提炼,记者分别以“泪湿的红包”“五斤笔记本”“舍不得删掉的信息”为切入点,小篇幅、多篇章地报道了扶贫干部翟全广的事迹。每篇报道都从小处着眼,让人们透过这三样东西,走进三个故事,进而了解人物的经历,深入人物的内心世界。小切口开启了三个故事,也拉近了典型人物与普通人之间的心灵距离,让人们更容易在典型人物身上找到熟悉的亲切感,愿意走进典型人物的精神世界,进而汲取激励自我的精神动力: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他们”,因为“他们”就在我们身边,“他们”都是来自人民、根植人民、立足本职、默默奉献的平凡英雄。
二、小细节展现大情怀
典型人物是具有引领示范作用的人物。真正认识他们,表现他们,就需要在抓细节上下功夫。细节,是新闻作品中能够细腻入微地表现出新闻人物精神风貌或新闻事实本质特征的最小组成单位。尤其是典型人物报道,更离不开众多细节的支撑。用细节说话,用细节传情,人物的故事才会更加真实,人物的形象才会有血有肉,形成的作品才更有吸引力、亲和力和感染力。
2020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阻击战中,笔者接触最多的有三类人:火线上无畏生死的医护人员、维护城市运转的各行业工作者,还有一类就是甘当居民“守门人”的基层干部。其中,只有一个人是笔者无法面对面采访的。他就是在疫情防控一线因公殉职的基层干部——王秀君。接到采访任务后,笔者多次深入泡子沿村,希望通过扎实的采访,还原人物最真实的状态。也正是在一个个细节中,逝去的王秀君仿佛活了过来,而且形象愈发清晰。
1.从细节入手,有温度、接地气
典型人物何以会感动人心,因为他们的身上带着情感。就王秀君来说,大众未必都能直接见到他的家人、同事或邻里。他们要想了解王秀君是一个怎样的人,为什么会成为这样的人,就得通过记者的采访和报道。新闻报道要从精神层面了解和分析人物,就要多用事实说话,要善于从看似平淡的事情中发现闪光点,再细细追寻,挖掘出具有典型意义、能够展现人物本质特征的细节。让人们看到典型人物与常人一样的人性美,这样才能打动人、感染人。
在对王秀君同事的采访中,笔者注意到这样一个细节。包村干部张晓辉摁着自己的喉咙说,他一辈子都忘不了把“害怕”二字咽回去的滋味。为了摸清全村450户详细底数,做到一户不漏,一个不错,村口设立了疫情检查点,王秀君给自己排的值守班最多。对排查出来的外地返乡人员,需要每日入户跟踪健康状况,也是王秀君去得最多。在情况不明的时候挨家挨户做排查,说不害怕是假的。可看到王秀君熬红的眼睛、皲裂的嘴唇,听到那嘶哑的声音,张晓辉就硬是把“害怕”给咽了回去。记者多次拍摄张晓辉摁着喉咙的颤抖的手部特写,这处细节的张力在于,它也能反映出王秀君当时真实的状态。细节越是有张力,人物就越可触、可信、可感。人们看了,心头一动,掩卷一思:在疫情面前,都是一样的人,难道王秀君就不怕吗?他又默默地咽下多少个“害怕”呢?走进人物内心深处看人物,与典型人物同频共振,也就没有了高高在上的距离感,反而因为满是真实、富有真情,让报道有了更多触动人心的情感共鸣点。
2.用细节说话,挖情感、看情怀
每个时代有每个时代的精神,典型人物就是时代精神的代表。在典型人物报道中,除了要找到人们与典型人物的情感共鸣点外,还要找到典型人物与时代精神的共鸣点。反映典型人物身上的时代基因,是写好典型人物的关键所在。要在时代背景下把握典型人物蕴含的精神内涵。想找到典型人物与时代精神的共鸣点,就需要记者沉下去,沉到生活中。从细节入手,用事实说话,以小见大。
在泡子沿村,笔者与一位独居老人聊起疫情期间的生活。他给笔者看了一张手写的送菜单。上面记录着每天村里给送的蔬菜。他说,当时记录这些纯粹是为了让在外地工作的儿子放心。可没想到,他对王秀君有一肚子的感谢,以后都要和这张纸说了。笔者细心观察到,纸张明显有些旧了,应该是在手里反复看的缘故,上面还有几个地方的字迹已经晕湿模糊。老人说,疫情期间,村民的生活停摆,可王秀君的辛劳不停转。村民居家,集市关停,全村几百口人总得有菜吃。王秀君就亲自去县里批发蔬菜分发到户。正是有了王秀君的奔波,村民才有了“宅”在家里的底气,没有了柴米油盐的后顾之忧。说着,老人的泪水再一次打湿了那张送菜单。典型人物都有着不平凡的事迹。那么他们的不平凡体现在哪里呢?在一张满是泪渍的送菜单中感受人物、理解人物,不难看出:把平凡的事情做到极致,就是不平凡。所以,记者就是要于平凡处寻找那份不平凡,找到典型人物的时代基因:人民至上。
采访中,笔者还从王秀君的办公室里,从成摞的信息材料里,从他还没来得及扔掉的空药瓶里,从他发给女儿的最后一条微信里,找寻他的精神密码。也正是这份无可置疑的真实,让王秀君的事迹更加打动人心,贴近人心。采访归来,笔者内心久久不能平静。在村民、同事和家人的讲述中,都有这样一句话,“王秀君心里装了很多人,却唯独没有他自己。”笔者明白,王秀君心里装着的是“人民”二字。人民至上,不仅是中国共产党的执政理念,更是党的价值追求,自然也是王秀君看得比生命更坚不可摧的信仰。立足时代写典型,方能展现大情怀。在之后的新闻写作和制作过程中,笔者把挖掘到的细节精心打磨,将王秀君这位基层干部的为民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全文没有煽情的语言,没有灌输式的说教,好的细节就是最好的引导,无需多言,已然动心动人。
三、当事人视角,小篇幅呈现
采访典型也是一个向典型学习的过程,既需要用情更需要用心。只有在采访、写作、制作上下足功夫,多动脑、多思考,善创新、善尝试,才能传递出真正直击心灵的力量,才能采写出典型人物的时代精神。
以丹东广播电视台《第一传媒》栏目播出的《驰援日记》为例。在节目中报道的典型人物是丹东市中心医院重症医学科主任姜凯丽。她是丹东市首批援助湖北医疗队的队长。从报名驰援湖北到进入武汉协和江北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患者,50多个日日夜夜,通过“日记”的方式,记录了她在抗疫前线发生的点点滴滴。当事人视角、用“日记”讲述、小篇幅呈现,这是记者在经过一番认真思考后的“另辟蹊径”。
这次创新性尝试,源自姜凯丽的一句话。当时记者无法跟随姜凯丽到武汉采访,怎样才能让人们了解到驰援湖北的丹东医生在那里的所见所闻所感?记者与姜凯丽通了电话。姜凯丽说:“我有记日记的习惯,这边的救治工作太忙了,睡不上整晚的觉,我把每天的日记发给你吧,我会记录好在武汉的每一天。”于是,《援驰日记》在《第一传媒》栏目中播出了。
1月30日 武汉 晴
今天,是一个特别的日子,是我来到武汉疫区后值的第一个班。从晚上4点到凌晨,整整8个小时。在丹东,疫情防控以预防为主。而在这儿,ICU里都是确诊的感染患者。一整天,耳畔传来的都是各种声音:气管插管、呼吸机、监护设备的滴答声,还有报警声。我深知,在我们面前是一条条鲜活的生命。面对每一位患者,我们都不能放弃。
姜凯丽和队友们一直奋战在重症病房,争分夺秒,和时间赛跑;无畏生死,和病毒斗争。通过我们的节目,人们不光了解了丹东医生,也了解了武汉的情况。
3月6日 武汉 阴
翻开日历,才发觉今天是我们第一批辽宁援鄂医疗队来到武汉的第40天。记得我们刚来的时候,患者数量特别多。这几天患者的数量明显减少了。看到他们康复出院,我很骄傲,我是万千逆行者中的一分子,能在祖国最需要我的时候贡献一份力量!
虽然每篇日记的篇幅都很短,但50多天的时间链条却于点滴之中全景展现了医者仁心的无私大爱和救死扶伤的责任担当。2020年3月20日,姜凯丽和队友们凯旋,平安返回丹东。透过车窗,看到家乡的一草一木,看到街边欢迎的人群,姜凯丽感慨万千。在当天的《丹东新闻》中,姜凯丽终于出现在画面中,有了生动的模样。可是,人们依然习惯了在“日记”中倾听她的心声。于是,当天的《第一传媒》栏目,播出了最后一期《援驰日记》,记录姜凯丽的归来。
伟大的抗疫精神同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是一脉相承的。它是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精神的传承与发展,同时丰富了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内涵。姜凯丽的精神光芒照亮的,又何止是医疗战线。各行各业的人们都可以立足岗位、无私奉献,做时代的英雄,做人民的骄傲!
四、结语
新闻媒体历来重视典型人物报道。宣传好典型人物,可以在全社会起到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作用。如何让典型人物事迹不再只是个故事,而是人人可学可做的榜样和楷模,需要广大新闻工作者不断探索,挖掘典型人物丰富的时代精神内涵,让典型人物立得住,事迹传得远,形成强烈的传播力,让人们由感动到行动,在全社会形成学典型、做典型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