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融媒体时代新闻记者转型策略

2022-11-16于庚南

记者摇篮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稿件

□于庚南

一、新闻记者转型的重要性

新媒体时代,各种新媒体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兴起,极大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人们有了更多的选择性,对新闻的标题、内容、版面设计等方面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传统媒体新闻记者面临着更大的挑战。新闻记者应及时转型,编写出更符合人们审美趣味的新闻作品,得到人们的喜爱与青睐。

二、新闻记者转型的策略

当前,越来越多的记者意识到转型的重要意义,并为此作出了尝试与探索,主要从以下几方面作出努力:

1.提升综合素养

新闻记者的综合素养直接影响新闻报道的质量与效率。为了给受众提供喜闻乐见的高质量的新闻作品,新闻记者必须做到:

一是夯实自己的职业基本功,避免在新闻作品中出现错别字,提高遣词造句、采访编写能力。

二是要提高自己的文学素养。千篇一律的报道标题和内容已经难以激发出受众的阅读兴趣。新闻记者如果具有深厚的文学素养并在报道中加以应用,能够带给受众耳目一新之感。

例如,在撰写山村小学教师数十年如一日坚守教育岗位事迹的稿件时,新闻记者可以采用文学的手法,标题可取为《静默山巅的老槐树》,文章导语不沿用传统的六大要素写法,而是用诗歌一般的语言引导。“山巅上那棵老槐树,在时光中静默伫立,与孩子们的琅琅读书声深情相伴……”运用这样的写法能够让新闻报道变得有温度。

三是要具备一定的美学素养。受众在阅读新闻报道的同时,也非常注重感官的刺激,对版面及图片的选择有着较高的要求。新闻记者要选用一些对比强烈的组图。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受众得到较好的新闻体验,激发其阅读新闻报道的兴趣。

2.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融合是大势所趋,鉴于此,新闻记者必须在工作实践中加强与新媒体的融合。

一是要拓宽信息共享渠道。鉴于很多新闻记者信息共享渠道不够宽,新闻记者要充分利用微信、微博、抖音、快手等APP软件,搜集有价值的信息,丰富自己的素材库,为撰写高质量的新闻稿件夯实基础。

例如,新闻记者在刷抖音时看到一位拾荒的老奶奶几十年来收养了6位弃婴的故事后,及时与抖音用户取得了联系,通过仔细交流,搞清了事情的来龙去脉,实地进行探访。新闻记者对材料进行加工处理,编写出一篇真实感人的新闻,一经发表,受到很多人的关注。

二是要学习新媒体软件的操作及使用方法。一些老记者因惯性使然,习惯采用传统新闻采编模式,始终没有掌握新媒体技术,其应借此时机,熟悉新媒体技术,便于日后采编工作的顺利开展。

例如,报社急需一线采访的记者上交稿件,记者用手机WPS软件写作完毕后,通过微信发送到编辑手里,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如果这位老记者不会用WPS软件,不会用微信,身边又没有电脑,必将耽误工作。

由此可见,掌握新媒体操作技术是新闻记者的一项必备技能。

3.增强新闻报道的深度

越来越多的受众对有深度的报道感兴趣,网络上大量的无营养的娱乐性倾向严重的信息引起了诸多读者的反感,多报道一些有深度的内容的呼声愈发强烈。鉴于此种情况,新闻记者应深入挖掘一些有价值有内涵的信息。

例如,脱贫攻坚取得了突出成绩,新闻记者可对此进行挖掘,找出典型事例,并对这些事例进行判断、鉴别。新闻记者要下沉一线,深入细致地采访,得到第一手资料,核实资料的真实性,然后选取一个最佳的角度进行报道。稿件编写完毕后,新闻记者要一遍一遍进行打磨,直至打磨出精品来。

作为媒体人,只有不断接受挑战,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才能增强不断创新、超越自我的勇气和毅力,探索出战胜困难的方法和路径。要时刻清晰地认识到,新闻产品的质量优劣,直接影响媒体对市场份额的占有,影响受众的消费,也更关系到媒体的生存、发展。

4.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进行报道

新闻报道服务的对象是广大人民群众,新闻记者在撰写报道时必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只有这样才能得到受众的喜欢。

新闻记者主要应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新闻记者不要闭门造车,而是要深入到群众中,多了解群众的阅读需求,有的放矢地编写稿件。

比如,多数受众喜欢反映接地气的民生新闻报道,关心子女的教育问题。新闻记者可以深入挖掘这一新闻点,搜集有价值的素材,当受众读到这些报道,会产生强烈共鸣。

二是新闻记者要编写具有一定知识性、启迪性的报道。随着受众文化水平的不断提升,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质量要求越来越高,纯粹娱乐性的报道令受众感到没有意义。增强报道的知识性和启迪性,能让受众从中受益。例如,新闻记者可以在财经版面开设理财专栏,提供理财建议,让受众学到相关知识。

三、结语

鉴于当前的形势,新闻记者必须深刻认识到转型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实现脱胎换骨式的转变。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稿件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录用稿件补充说明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Shanxi Agricultural University Visitor Professor Donald Grierson*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
如何让新闻报道鲜活起来
新闻报道要求真实的细节描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