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纸黑字”如何在当下留住受众
2022-11-16张文静
□张文静
一、现状:地市级纸媒生存处境尴尬
随着地市级融媒体新闻中心的相继成立,席卷整个传统媒体的融媒体改革进入了一个新阶段。改革并不是挂牌成立新单位、新部门那么简单。部分地市级都市报只是在裁减冗员、合并部门方面做了一些努力,触及实质的变革探索还不够。
部分纸媒并没有看到自身生存处境的尴尬。长久以来,新闻媒体往往给人以一种高高在上的距离感。“无冕之王”这一称呼更是让许多媒体人特别是报纸记者有了一种傲气。
但今时不同往日,纸媒新闻在受众心中的含金量,也在微博、微信、手机报、短视频APP等网络融媒的冲击下逐渐削弱。置身于融媒体时代,“独家新闻”几乎是不可能实现的。
在自媒体盛行的当下,有时候晚一分钟更新的官微和官方抖音短视频,都会被认为是“拾人牙慧”。即便是在时效性方面赢了,但对于“半路出家”的纸媒而言,在运用融媒体手段跟进报道方面,又远远落后于很多自媒体。
总体上来讲,在同自媒体的竞争中,不少纸媒都在跟着自媒体的节奏走,甚至是“只有招架之功,没有还手之力”。
从目前媒体大的生态格局来看,除了党报之外,很多地市的都市报都处于尴尬的局面。在直播报道、视频报道上,不如电视台专业和熟练;在运用融媒体采访报道上,又不如自媒体那般游刃有余。继续苟延残喘下去,就会造成媒体资源的闲置和浪费。
因此,融媒体改革中,不断有都市报等纸媒宣布停刊。从媒体良性发展规律来看,这是纸媒自我净化的“断腕之举”,但也是长期“夜郎自大”的一种必然结果。
面对改革,首先就要充分认识到自身所处的环境和行业的整体现状。认清这些,才能聚精会神去探讨“白纸黑字”如何在当下留住受众。
二、尝试:互相协作形成合力
任何事物的变革,都有章可循,都要有计划统筹。造成很多地市级纸媒融媒体转型之路这般艰难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各部门各自为战。
一部分纸媒在改革中虽然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但却成立或指定多个部门去“试水”改革。如此一来,本就有限的新设备、专业人才,被像撒糖果一样,分散到多个部门和平台。
更有甚者,同样的采访内容,派出了两路记者,一路利用手中现有手机设备进行摄制报道,另一路采用融媒体新设备进行全景式报道。美其名曰,竞争机制下,激发一线采访人员的“聪明才智”,以促进竞争。
试问,这样的竞争又有什么意义呢?既然选择融合了,就应该多在资源共享、互相协作、形成合力上下功夫。
内部的竞争机制固然要有,但不能以浪费人力物力资源为代价。某种程度上讲,这种代价对于融媒体时代的纸媒来讲,既没有现实意义,又过于奢侈浪费。
三、找准定位,不单纯搞“嫁接”
很多人有一种从众心理,这一点在媒体改革方面也体现得淋漓尽致。面对新环境、新市场,一些传统媒体盲目跟风、走过场。这些年,要论传统纸媒转型较为成功的,《华西都市报》可算之一。
早在直播和自媒体还没有像今天这般盛行的2016年,《华西都市报》就开始自身融媒体平台的打造,创办“封面新闻”。
用当时“封面新闻”的开篇词讲:“我们是要在《华西都市报》旁边再新种一棵树,而不是在原本树的树枝上搞嫁接。”《华西都市报》人员当年豪情万丈筹划创办新闻客户端。
但当时并不是所有人都赞同这种“吃螃蟹”的做法,甚至一度被认为是不务正业的“瞎折腾”。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多自媒体的出现,越来越多报纸面临着停刊的危险,“封面新闻”却成功为《华西都市报》开辟了一条跨越式创新发展的新路。
时至今日,《华西都市报》则成了一个报纸事业部,除少部分人继续从事纸质版的版面编辑、检校及发行工作外,原先《华西都市报》的300多人全部转向“封面新闻”,以“封面新闻”为主要发展平台,寻求融媒体时代的新机遇。
这一切都有赖于当年《华西都市报》对纸媒现状的精准定位认知:纸媒创新如果仅仅局限在采访、广告、发行等领域,就好比一条小鱼在浅水池塘里的巡游。只有努力游到江河,融入大海,才能拥有无限的生命力。这种思想,放在今时今日,同样振聋发聩,发人深省。
四、结语
改革势必要带来不可避免的阵痛。报纸本身并没有电视台、电台这样的“技术流”优势,但有赖于百姓对报社记者、报纸新闻公信力的认可,转型后的报纸对受众有着不小的吸引力。因为“白纸黑字”的宣传力量,在很多人眼中依旧是沉甸甸的。将信任变成吸引力看似简单,实则需要纸媒从业者精准把握自身定位、实现协作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