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如何提升社会新闻的温度
2022-11-16侯晓宇
□侯晓宇
社会新闻是以人民群众社会生活为主要内容的新闻,其目的在于展现当前社会生活的真实现状,反映民生问题,通过舆论的力量来解决老百姓的困难并引导社会舆论,传递社会正能量。
从社会新闻的本质角度而言,人文关怀是必不可少的,甚至可以说社会新闻本就应该基于人文关怀视角而呈现的。但是当前很多社会新闻明显缺少人文关怀的温度。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传统媒体社会新闻工作者要付出更多的真情实感,而不是以应付差事的态度来对待社会新闻的采编播工作,要让受众从社会新闻的字里行间感受到温暖,感受到新闻工作者的社会责任。
一、当前社会新闻温度缺失的原因
1.盲目求新
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传统媒体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竞争压力,许多新闻工作者为了应对挑战选择了创新。从发展的角度而言,创新是必不可少的,也的确是应对挑战的最佳选择。
但是很多新闻工作者盲目创新,很多社会新闻为了吸引眼球过度求新求异,却忘了新闻节目应有的本色。这就使得很多受众在观看这类新闻的时候只感觉到热闹有余而温度不足,仅仅满足了受众猎奇的心理,却忘了满足受众最需要的情感慰藉。许多受众在短暂的视觉冲击之后便感觉到索然无味,社会问题也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久而久之,受众也就渐渐对社会新闻失去了兴趣。
2.未把握好情感的度
在当前的很多社会新闻报道中,没有充分考虑当事人的意见和要求。许多新闻工作者对新闻事件进行主观臆断,带着情绪去工作,也有的新闻工作者带有很强的目的性进行报道,这样不仅使新闻报道的真实性被质疑,而且也在很大程度上对新闻当事人造成了伤害。之所以如此,是因为一些新闻工作者对社会新闻的“情感”理解有偏差。
虽然为了提高社会新闻的温度,需要在新闻工作中注入真情实感,但是要把握好度,否则就会变成误导甚至是煽动。
3.拿捏不好报道的火候
在当前的社会新闻报道中,过冷或过热问题很突出,许多新闻工作者拿捏不好报道的火候,对应当加大力度报道的新闻往往草草了之,而对需要冷处理的报道又大肆报道。这种火候把握不当的问题很容易使社会新闻的公信力受损。
二、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新闻的策略
1.在保证新闻真实性的基础上合理融入情感
温度来自情感,但是却需要新闻工作者合理注入情感,既不能过度注入情感,这样容易造成新闻报道的失实,甚至造成舆论压力,同时也不能过少注入情感,这样只会让新闻节目产生疏离感。
因此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应当首先坚持真实性原则,合理把握新闻事件的性质以及对于社会舆论的影响,既能够站在社会大局的角度看待新闻事件,同时也能够切实站在新闻事件当事人的角度来进行考虑,从人文关怀视角来审视新闻事件,赋予新闻以温度的同时,也要保证受众可以看到新闻事件的全貌,以公正、客观的态度来体现新闻的社会效应。
2.努力挖掘有温度的社会新闻,实现社会新闻的价值
在打造有温度的社会新闻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除了努力赋予新闻以温度的同时,也应当积极挖掘本身就带有温度的暖新闻,以事件自身温度的发挥来带动新闻温度的提升。
如可以大力挖掘带有浓厚人情味的社会新闻,正确引导社会价值导向。在挖掘有温度的社会新闻的过程中,新闻工作者应当注重深入到人民群众中,切实了解社会民众生活的实际情况,站在群众的角度看待社会现实问题,给予人民群众最真切的关注和关怀,有效保证情感的合理融入,做到急群众之所急、想群众之所想。
3.给新闻当事人以引导和帮助
新闻工作者虽然肩负着引导社会舆论导向和价值导向的重任,但是不能一味地以批判的方式进行新闻报道。对绝大多数民生新闻事件而言,新闻当事人并非是有很大过错之人,都需要给予情感的呵护和人文的关怀。
对新闻工作者而言,其应当做到的是借助新闻报道,弘扬社会正能量,同时对当事人给予最大限度的人文关怀和正确引导。
另外新闻工作者要将更多的关注放在真正需要帮助的人身上,如留守儿童等。在报道这些弱势群体时,新闻工作者切忌不得为了提高节目温度而夸大其词,来博取社会的同情心,这样很大程度上会有损新闻当事人的自尊心。
作为新闻工作者,要把握好度,只给予帮助而不施加压力,让当事人在得到帮助的前提下,自尊心及个人隐私等都能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
三、结语
作为新闻工作者,应当在新闻报道中充分融入情感,但是同时也要合理把控情感,做到真实报道社会新闻,同时又能够以情感的融入来提高节目的温度,给予当事人适当的人文关怀和恰到好处的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