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社会新闻文字编辑的思维转型及语言驾驭
2022-11-16□叶欣
□叶 欣
在新媒体时代中,电视社会新闻的报道深度较之于传统媒体时代有了很大的不同,相应地也对电视新闻编辑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编辑思维及语言驾驭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电视社会新闻报道深度不足,很多社会新闻编辑在思路方面并没有打开,观察问题的角度相对较窄。很多编辑对于自身语言驾驭能力的提高并不重视。进入新媒体时代以来,随着新兴媒体的崛起,行业竞争加剧。突如其来的变化使得很多传统电视社会新闻编辑一时之间难以适应,也将其思维及语言驾驭方面的问题暴露了出来。作为肩负社会舆论引导的社会新闻编辑,努力提升能力水平、解决问题刻不容缓。
一、电视社会新闻的内涵与特点
1.电视社会新闻的内涵
所谓电视社会新闻,是指电视媒体制作的、与群众生活紧密相连的、对群众生活中发生的事件进行深入报道的新闻。电视社会新闻旨在反映社会风尚、弘扬社会正能量、引导正确社会价值取向,是将人民群众与国家、政府联系起来的重要渠道之一。电视社会新闻反映的是人民群众的真实生活现状,代表的是人民群众心中的真实想法,需要节目编辑人员思维活跃,并具备很好的语言驾驭能力,确保节目的趣味性、观赏性等。
2.电视社会新闻的特点
电视社会新闻的最大特点就是贴近性强,所有的节目素材来自群众的真实生活,节目的目的也在于真实反映群众生活。
电视社会新闻也具备一定的深刻性,要从大局角度来看待社会问题,以促进社会发展。
电视社会新闻还要具有很强的趣味性、生动性,要将群众生活活灵活现地展现出来,拉近与人民群众的心理距离,让人民群众可以感觉到真挚的关切。
二、当前电视社会新闻编辑常见的问题
1.采编交流不足
在当前很多电视社会新闻的制作过程中,采访记者与编辑的互动交流较少,很多编辑很难切实了解稿件中所反映的问题,所以观众在观看电视社会新闻的时候总是觉得缺乏真实情感,不够生动,不足以打动人心。
2.形式单一
当前的电视社会新闻编辑在处理稿件的时候,往往将注意力更多地放在文字内容方面,但形式过于单一,而且缺少温度和深度,这就使观众在观看电视社会新闻节目的时候不免产生乏味感和疏离感。
3.编辑专业素质不高
不得不承认,在当前的电视社会新闻编辑中,的确有一部分人专业素质不高。在传统媒体时代,由于缺乏竞争,很多编辑满足于现状,没有动力去提升个人素质与专业能力。而进入到新媒体时代,在新媒体的冲击下,许多电视社会新闻编辑专业素质方面的问题便暴露了出来。很多编辑不仅语言驾驭能力明显不足,而且固守传统思维模式,不愿意主动学习新知识新技术。
三、电视社会新闻编辑的思维转型与提升语言驾驭能力的措施
1.确定报道基调
电视社会新闻的报道目的之一是利用报道正确引导舆论导向,因此在编辑过程中需要先确定报道基调,然后再进行文字的编辑。编辑要充分了解当前社会主流价值形态,判断新闻事件的价值,从而合理地为其后的文字编辑工作定下基调。
2.深层次解读事件
拿到新闻记者提交的稿件,编辑要深入去解读事件,提炼其中有价值的内容,全面审视事件,让编辑工作变得有价值、有意义。
3.采用口语化的表达方式
新闻节目要求真实、严谨,但是在表达上可以采用灵活的方式。一些观众认为节目有疏离感,造成这种疏离感的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编辑语言缺乏温度。适当融入口语化的表达方式既是语言创新的一种尝试,同时也是拉近与观众心理距离、消除观众疏离感的有效方式,让观众从字里行间感觉到真情,感觉到正能量。这样的方式既可以吸引观众的注意力,也能唤起观众的情感共鸣,让观众感觉到被关注、被在意的幸福感。
4.主动拥抱新思维新技术
社会新闻编辑要适应与人工智能和谐相处的工作环境,具备以新闻传播学科为基础的多学科、跨学科知识素养,在增强自身“脑力”的同时科学地借助互联网“云脑”,有效提升信息传播水平和舆论引导能力。
四、结语
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传统电视社会新闻编辑应当积极顺应时代发展趋势,正确审视当前思维模式和语言驾驭方面的问题,大胆解放思想,放手改革创新,以更贴近人民群众的语言表达方式来提升节目的温度,让电视社会新闻编辑工作变得更有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