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专业素质探究

2022-11-16李文革

记者摇篮 2022年2期
关键词: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广播电视

□李文革

一、广播电视新闻的特征

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广泛、受众基础深厚,新闻报道播出时间固定,播报内容短小精悍、信息容量大,在传统媒体时代长期占据重要地位。随着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广播电视新闻节目逐渐呈现出受众广泛、地域性鲜明和深度垂直的特点。

1.受众广泛

广播电视新闻在传统媒体时代占据重要地位,具有短小、精悍、真实、客观、直观等特点,通过这些特点积累了深厚的受众基础。广播电视新闻受众广泛的特点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受众年龄段跨度大。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因为频道众多,可以做到在不同频道、不同时段、不同专业全天候播报,从早间新闻节目、上午的时政深度报道、中午的午间速递、下午的娱乐节目、通勤途中的交通FM到晚上的亲子节目等,可以说达到了各个年龄段受众的全覆盖。

二是地域跨度大。广播电视不受地域、时间的限制,新闻传播可以跨越全球,“异时性”弥补了“同时性”的不足。通过电视和电台,受众可以更快捷更迅速地了解各地发生的新闻事件,受众也出现全球化趋势。

三是媒介形式多样化。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媒体形式也在逐渐更新,网络广播、网络电视逐渐成为受众广泛应用的媒介形式,网络广播电视的出现丰富了媒介的形式,融合了网络技术的各项优势,更加符合新媒体时期的受众习惯。通过网络广播、网络电视,受众由传统媒体时代的被动接收信息转变为新媒体时代的主动选择信息,可以同步收听收看,也可以下载后收听收看,扩大了受众的广度。

2.地域性鲜明

广播电视新闻传播虽然具有不受地域制约的优势,但是随着媒体的不断发展,受众群体的不断变化,越来越多的广播电视新闻为了应对市场竞争,注重地域化发展,以本土化的运营方式,不断提高受众黏度。

一是节目内容的地域性。在受众的信息选择渠道多样性的趋势下,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越来越贴近生活实际,更深入民众的日常生活,关注民生民情民意,为当地受众提供真实可靠、时效性强的信息。例如,各个城市的交通广播,会在上下班通勤途中为本地车主提供本地交通的新闻资讯以及在高峰期的实时路况内容,这就极大地方便了当地受众。

二是语言风格的地域性。语言风格是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关键因素,语言风格如何,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的报道能否深入人心,能否受到受众的喜爱。虽然普通话在我国是标准语言,但是在广电媒体本土化运营的过程中,语言风格的本土化还是会具有一定的积极影响,比如在粤语、闽南语、客家话等方言流行的地域,使用方言播报的新闻节目非常受欢迎。

三是地方文化融入的地域性。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在全国各地形成了不同的地域文化,随着广播电视新闻的本土化发展,主流文化占据主导地位的同时,广播电视新闻节目发展的过程中更多地融入了鲜明的地域性特色文化,挖掘当地人文风情、对地方文化进行深度融合,有助于紧抓当地受众注意力,激发受众情感共鸣,构建节目认同感,扩大广播电视新闻报道的影响力。

3.深度垂直

美国著名社会思想家阿尔文托夫勒在20世纪70年代曾预言,传媒未来将面临分众化、小众化的趋势。现代传媒发展证明,传媒由大众传播向分众传播已成为必然,而广播电视频道专业化正是这一理论在广播电视传播领域的具体实践。广播电视新闻对社会提供的是信息服务,也存在着需要加强服务内容专业性的问题。由于受众数量庞大,受众细分程度加深,广播电视新闻呈现出深度垂直发展的趋势。

一是节目专业性的深度垂直。广播新闻报道的节目类型分为:新闻访谈节目、音乐娱乐节目、体育节目和交通节目,电视节目的类型可以分为新闻节目、专题节目、体育节目、娱乐节目和直播节目等,在不同的节目类型上又会细分为不同专业领域。例如,央视的55个频道,细分为军事频道、财经频道、新闻频道、体育频道、电影频道以及海外各个国家的频道等不同的专业频道,覆盖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个专业领域,不同类型的专业化频道都会为广大受众群体提供本行业、本领域的新闻报道。

二是新闻报道内容的深度垂直。细分下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报道内容上呈现出深度垂直的特点。在新媒体时代,专业领域细分下的深度报道需要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整合新闻事件的各项要素,深度挖掘新闻价值,理清新闻事件背后的发展逻辑,对新闻事件进行全方位的深层次解读。

三是新闻节目受众的深度垂直。由于细分领域的专业垂直度增加,有关领域的受众受思想文化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的影响,更趋向深度垂直。例如,财经频道的受众中,受教育程度较高的人更愿意选择严肃性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而不愿意去看家长里短的社会性新闻。反之,娱乐八卦这类浅阅读新闻的受众不会去选择严肃性的新闻报道进行收听收看。

二、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具备的素养

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应该具备较高的政治素养,积蓄深厚的政治理论知识,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和较强的政治敏感性;要具备敏锐的洞察预判能力,能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度剖析新闻事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要具备创新能力,以新媒体思维和形式呈现受众喜闻乐见的新闻报道;要具备过硬的专业能力,能在复杂的情况下迅速分析新闻,以最优的报道方案为受众呈现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1.坚定的政治素养

新闻媒体是舆论宣传的主阵地,广播电视成为传播社会正能量、宣传党和国家路线方针政策的主战场,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要有坚定的政治性和原则性。

第一,这是由我国的新闻事业体制决定的。新闻事业体制是国家管理新闻事业的新闻制度、新闻事业构成形式和规范模式。从国家治理体系层面来讲,属于上层建筑,对外,它可以调节新闻单位与政府以及其他社会组织的社会关系,对内,它推动新闻事业单位内部结构、人员组织、经营管理以及其他有关的工作形成规范制度。我国的新闻事业体制决定了广播电视新闻的功能为传播新闻资讯,传达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开展大众媒体监督,引导社会舆论,推动社会发展,传播科学知识,活跃社会生活等。

第二,这是由工作任务决定的。广播电视新闻的主要内容是时政新闻资讯,围绕党和国家的中心工作开展新闻宣传,广播电视新闻报道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党和政府的形象和立场,具有极强的政治性和政策性。当今,在信息海量化趋势下,各种思潮日益泛滥,公众获取信息资讯的方式更加便捷、获取信息渠道更加广泛,公众可以选择看什么、听什么、信什么,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受众思想的多元性。社会新闻资讯眼花缭乱,真假难辨,质量参差不齐,很多情况下,尤其自媒体创作者会为了抢夺流量和关注度创作传播“三俗”内容。作为广播电视新闻记者,肩负重大使命,一定要具有坚定的政治性和原则性。

2.敏锐的洞察预判能力

对社会事件敏锐的洞察预判能力是衡量一个新闻记者能力的重要因素。对事件的解读能力、报道能力和发展趋势走向的预判能力,是新闻记者的立身之本,与其他媒介的新闻记者相比较,对广播电视直播记者的洞察力和预判能力的要求更高,其需要更敏锐、准确地捕捉事态发展的蛛丝马迹,通过深入分析这些信息,洞察新闻事件的发展走向,从而深度分析新闻事件的新闻价值,以独特的新闻视角解读新闻事件,透过现象看本质,深度探寻新闻事件背后的缘由。只有具备了敏锐的洞察预判能力,才能事半功倍,报道出来的新闻才能力透纸背,新闻报道才会有较高的含金量。如果一个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没有敏锐的洞察预判能力,其受到海量信息的干扰,可能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无法做到客观公正地报道,更有甚者,可能会造成失实报道。

3.创新能力

信息技术进步,5G技术逐渐普及,科技辐射范围日渐扩大,新媒体大量崛起,影响广播电视新闻媒体的发展,受众的新闻口味也在不断发生改变,这就要求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提高创新能力。

一是选题上的创新。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重在报道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以及国际重大事件,但随着媒介“去中心化”的发展,广播电视新闻更多地要关注民生,树立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从小处入手,增强新闻的贴近性。

二是形式上的创新。新媒体环境下,各种自媒体迅速崛起,大量新闻资讯平台悄然而生,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要在形式上创新,在节目的形式包装上花心思、下功夫,使节目既能跟上时代潮流的步伐,符合大众的品味和习惯,又要接地气,使报道能够深入人心,不会曲高和寡,丢掉受众基础。

三是报道语言上的创新。信息海量的新媒体时代下,受众的注意力成为稀缺资源,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在进行新闻报道时,要分析受众的心理变化,确定新闻报道的最优思路,准确把握语言的灵活性和严肃性,注重新闻报道标题的独树一帜,丰富报道语言风格。

4.专业能力

由于广播电视新闻内容的深度垂直,时代的变化和海量信息内容的涌入,受众对新闻的专业度要求提高,需要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提高专业能力,加快知识、技术更新速度。

一是需要增强“采写编排播”能力。由于新媒体时代的不断发展,传统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从一个相对封闭、固定和单一的模式转变为相对开放、灵活和丰富的模式。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只有具备更加精湛的业务能力才能在新闻报道过程中迅速反应,快速分析整理整个事件的前因后果,面对新闻报道过程中的各种突发情况才能临危不惧、临危不乱,深入分析事件缘由,以最快的速度做出独特的报道。

二是需要提高信息搜寻和整理能力。信息的海量化虽然带来信息搜集的便捷,但大量的碎片化信息会使记者无法聚焦报道主题。在新时期,广播电视新闻记者更需要具备信息搜寻和整理能力,在海量信息中快速搜寻出自己需要的信息,并对这些信息进行甄别和整合,剔除虚假信息和获得信息中的虚假成分,去伪存真。要赢得竞争的胜利,绝不只是靠原创性的独家新闻,也要有对原创性信息的加工处理手段。

三是需要提高数据分析处理能力。大数据时代,数据资源被称为“软黄金”,可见数据在广播电视新闻报道中的重要性。有效进行数据分析,一方面能够提高新闻报道的含金量,以数据呈现的方式阐述复杂的问题,并将事件的发展过程以数据动态变化形式展现给受众,提高受众对新闻报道的认知程度,提升报道质量。另一方面能够提升新闻记者本人及节目的核心竞争力,使广播电视新闻节目获得长久的发展。

四是需要提高融媒体报道能力。融媒体也就是指新闻信息的一次采集、多媒体渠道产品生成。记者从有节点发稿转变为全天候发稿。这对广播电视记者业务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融媒体时代下的记者必须一专多能,能拍能写懂得新闻传输,单独的文字、摄影、摄像岗位的分工界限将越来越模糊。

三、提升新闻记者素养的途径

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是提高自身能力、提高广播电视媒体质量的关键,如何培养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专业素养成为当前广播电视媒体和新闻记者个人亟须解决的问题。

一是勤于思考。复盘记者过去的新闻报道,对照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专业素养要求,与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报道进行对比,找到自己的薄弱环节。例如,针对思维惯性导致的新闻报道公式化问题,记者应主动转变思维,以新媒体时代的思维方式求新求异,培养发散性思维,将新闻事件的不同侧面全都展现给受众,再从不同角度对关键信息进行深度挖掘。

二是大量研究,实地调研。新媒体环境下,各种媒体平台百花齐放,只有不断接触新媒体平台,格物致知,对受众的品味和需求进行研究,才能实现有针对性的创新发展。要真正深入基层,与广大人民群众在一线深入接触,真正了解群众需求,更多地搜集有用的新闻报道素材,培养自己的敏锐的洞察力和预判能力,捕捉到更多的新闻亮点,深度挖掘新闻价值,最终产出高质量的新闻报道。

三是加强学习,既是“杂家”,又是“专家”。在如今的信息时代,知识的迭代更新速度加快,一名优秀的广播电视新闻记者不仅要熟练掌握新闻报道的专业知识,更应该广泛涉猎经济、人文历史等各个领域,做到既熟悉专业知识,又对其他领域的内容有一定程度的了解。

四是强化数据分析能力。大数据时代已经到来,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如果不能充分运用大数据进行新闻事件的深度分析就会造成重要信息的遗漏,严重的话,还会造成数据失实,误导受众,因此要强化广播电视新闻记者的数据分析能力。

四、结语

综上所述,作为推动媒体发展的核心力量,广播电视新闻记者必须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

猜你喜欢

新闻记者新闻报道广播电视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如何辨别新闻记者证真伪?
2019 新版新闻记者证公示
2019新版新闻记者证
浅析如何在新闻报道中彰显以人为本
周六广播电视
周日广播电视
周五广播电视
周三广播电视
深化“走转改”在新闻报道中践行群众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