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共享制造在新材料产业应用的思考与建议
2022-11-15曾昆
曾昆
近年来,共享经济快速发展,逐步渗透到制造业、服务业等各个领域。共享制造是共享经济在生产制造领域的应用创新,通过共享模式将分散闲置的生产资源进行集聚,从而实现资源的优化配置和生产效率的提升。推进共享制造在新材料产业的应用,有助于提升新材料产业资源配置效率,激发产业创新活力,培育新材料产业新增长点。
1 共享制造在新材料产业应用现状
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融合发展的大趋势,以及新材料产业海量资源积累的基础,促使共享制造得以在新材料产业各领域、各环节、各企业和机构逐渐应用。通过建立共享机制,新材料产业的研发设计、生产制造、采购销售、物流运输、仪器设施、技术装备、资金和人才等资源可以实现共享,资源价值得到高效利用,为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提供新动能。
1.1 研发设计环节——创新能力共享
共享制造在新材料研发设计环节上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创新能力的共享。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是新材料产业的创新主体,拥有新材料领域技术、专利、实验设备、科研仪器等创新资源,同时对新材料产业前沿技术、应用技术、仪器设备、实验能力等有创新需求。推动创新能力共享,围绕企业、科研机构、高校等需求,集聚全社会创新资源,开展技术、设备、仪器、人才等创新资源开放共享,可以降低研发创新成本,加速新材料产业创新发展。
创新能力共享可以分为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共享、科研仪器设备与实验设施共享2大类。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共享方面,部分大企业利用“互联网+”手段,打通创新能力对接渠道,建立了开放式产业创新平台,向中小企业开放设计研发能力、仪器设备、试验场地等各类创新资源要素,实现大中小企业之间多维度的创新能力共享。部分大企业联合科研院所建立协同创新服务平台,面向有创新需求但缺乏创新软硬件资源的中小企业开放产品设计与开发能力资源,以及科研基础设施及大型科研仪器共享,降低中小企业创新成本。代表性例子如金旸(厦门)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建設的金旸高分子新材料创业平台。该平台利用互联网思维和共享理念,为创业合作人员提供研发资源支持、研发指导、市场开拓等服务,组建了由中国工程院院士、行业内顶尖专家等组成的研发团队,配备了模拟加工中心、检测中心和配色中心,以及大中型实验设备等,推动新产品的升级研发。平台还引进了生产设备、智能仓储系统,启动了智能制造体系建设,推动新产品的产业化和生产制造。科研仪器及实验设施共享方面,目前我国已经构建了多级并存的仪器及测试共享平台体系。部分平台已经初具规模,运行稳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与社会效益。例如,通过跨地区、跨领域、跨部门网络式联合构建的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平台,提供仪器信息、仪器知识、分析方法、科研动态以及学术交流等资源信息共享,大型科学仪器设备的平均共享率达到51%。平台拥有16个国家大型科学仪器中心,分别设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地,拥有仪器设备4 000多台套,涉及生命科学、环境科学和材料科学等领域。具体到新材料领域,除了这些国家级仪器设施共享平台,还有很多市场化的仪器设施共享平台,如新材料和检测领域的数字化产业互联网综合服务平台——找我测。该平台与科技部科研基础设施和科学仪器管理平台开展合作,开展材料领域仪器共享,同时平台吸引了有研集团、国检集团、中铝、钢研纳克等行业知名企业入驻,开展材料领域仪器共享、测试检测等服务。
1.2 生产制造环节——制造能力共享
共享模式在制造环节的应用体现在制造能力的共享。新材料生产企业拥有生产设备、专用工具、生产线等制造资源,特别是大企业资金充足,拥有很多高端生产设备、生产线和劳动力,有相对完整的生产系统,生产旺季时,产能可以充分利用,生产淡季时,部分设备闲置。相较而言,中小企业资金有限,高端设备和生产线等配备相对不足。以互联网平台为基础,推动企业之间在不同阶段生产资源和能力的共享,可以盘活企业闲置生产资源,提高生产资源使用效率,实现企业之间的互利互惠。
制造能力共享有3种模式:一是由新材料龙头企业推出的共创型共享制造;二是由电子商务企业推出的交易中介型共享制造,三是中小企业推出的协同型共享制造;龙头企业推出的制造能力开放共享平台,代表性的有北京首钢自动化信息技术有限公司推出的“面向京津冀全产业链集群创新的洁净钢工业互联网平台”,唐山成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推出的“陶瓷行业供应链协同制造共享平台”等。其中首自信的“面向京津冀全产业链集群创新的洁净钢工业互联网平台”依托首钢在北京、河北的钢铁企业布局,利用数字化技术对生产线进行改造,促进生产要素在不同车间和工厂之间的精准和快速匹配,推动不同车间和工厂之间的分工合作,向大规模化定制化生产转变。
1.3 采购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服务能力共享
共享模式在采购销售、物流仓储等生产性服务领域的应用主要体现在服务能力的共享。新材料及其上下游企业、物流快递企业、互联网平台、检验检测机构等拥有生产设备、检测设施、运输工具、资金等资源,有能力提供生产性租赁服务、检验检测服务、批发经纪代理服务、以及货物运输、仓储和邮政快递服务等。同时,这些企业和机构需要及时了解交易价格、进出口数据、新产品新工艺新技术资讯等市场行情。搭建服务能力共享平台,整合新材料及其相关企业和机构的服务资源,围绕验货验厂、物流仓储、产品检测、设备维护、供应链管理、数据存储与分析等需求,推动集约化、智能化、个性化的服务能力共享,促进新材料产业可持续发展。
服务能力共享平台通常有两种组建模式,一种是由材料生产企业牵头组建,一种是由第三方机构组建。由生产企业组建的共享服务平台,典型代表是易派客。该平台是中国石化建立的集采购、销售功能于一体的电商平台,对内服务中石化自身采购与供应需求,对外为社会企业提供采购、销售、金融和综合服务。截至2020年9月,易派客累计上线钢材、煤炭、石化专用设备、劳保用品、电子工业产品及元器件等56大类物资和715万种商品,业务范围遍及104个国家和地区。由第三方机构组建的共享服务平台,典型代表有找钢网、欧普智网、铜道、找塑料网、思贝克、新材料在线、寻材问料等。这些平台围绕撮合新材料生产企业和下游用户的交易,提供供需对接、资本对接、材料服务解决方案等服务,提高了交易效率,加速了新材料的推广应用。
2 共享制造在新材料产业应用中遇到的困难
共享制造水平有待提高。当前,我国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程度偏低,体现在:一是大中小企业之间资源开放共享程度有待提高。大型新材料企业通常是央企或者国企,生产装备、技术资源、专用工具等属于国有资产,向中小企业乃至社会进行开放共享的程序繁琐、难度较大,共享水平普遍较低。二是部分材料企业业务涉及国防和经济安全,产业资源共享实操性不强。三是不同企业间共享制造推进困难重重。新材料产业品种门类多、分散程度高,涉及众多专业领域、行业和部门,不同企业间生产设备具有差异性,企业之间设备接口和标准不统一,导致各系统之间难以相互联通和应用,增大了共享制造的难度。造成共享程度偏低的主要原因是我国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机制不明晰,缺乏统一的资源标准,导致不同企业之间资源共享积极性不高,产业资源利用率低下。
不同领域和环节产业资源共享水平发展不平衡。从新材料产业链环节来看,采购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的服务能力共享水平最高,研发设计环节的创新能力共享水平和生产制造环节的制造能力共享水平较低。究其原因在于,采购销售、物流仓储等环节发展相对成熟,市场化和开放程度比较高,很多新材料企业为降低企业采购运营成本,愿意将生产性服务外包给第三方机构。从新材料产业不同领域/部门来看,不同新材料领域内部资源协调能力存在差别,资源共享程度差异较大。部分新材料领域产业基础条件好,共享制造应用早,拥有一批专业化的共享平台,资源共享程度相对较高。从企业角度来看,大中小新材料企业数字化水平和资源整合能力不同,资源共享程度存在较大差异。大企业充分利用“互联网+”等手段,具备搭建创新协同、产能共享、供应链互通的开放式产业共享平台的能力,资源共享程度较高。中小企业由于自身资金、人才等资源有限,资源共享程度不高,通常依托大企业或采取中小企业联合的方式推动产业资源共享。
共享制造平台可持续运营能力亟待增强。共享制造平台建设和可持续运营需要高质量产业资源和先进支撑技术作为保障。由于人力、财力和物力的投入不足,已建成运营的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平台或缺乏系统、权威、持续更新的产业资源,或缺乏先进的产业资源处理和整合加工手段,导致产业资源不能得到有效整合和利用,共享制造平台难以实现可持续运营。部分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平台在政府支持下开展建设,开放合作程度不够,商业模式单一,资本化运作不足,自我造血能力弱,缺乏可持续发展能力。
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有待创新。新材料产业细分领域众多,产品价值分配复杂,产品质量把控要求高,不同新材料企业线上线下协同难度较大,对共享制造的商业和服务模式提出了较高的要求。目前国内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提供的服务主要集中于产业资源对接,服务类型相对单一。部分电商牵头组建的新材料产业共享服务平台,其服务内容主要是促成新材料与其下游企业进行产品交易,赚取中介服务费用。部分新材料企业牵头成立的共享服务平台,其服务范围多集中于企业内部或单个产品领域,未能形成面向整个行业或区域的、相对成熟的商业模式和服务模式。部分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平台,缺乏面向用户的系统设计、数据深度挖掘和个性化服务,不能满足用户综合性的“一站式”服务需求,综合化和专业化服务能力不强。
3 扩大共享制造在新材料产业应用的相关建议
一是加强政策激励和落实,完善产业资源共享机制。充分认识共享制造在新材料产业推广应用的意义,加强国内外共享制造应用案例的宣传学习,提高政府、新材料生产企业、用户单位、高校、科研机构等对共享制造的理解。鼓励行业协会、第三方机构等分领域、分环节、分类型制定新材料产业资源标准,推动产业资源标准在新材料产业的应用。加快推动新材料生产制造设备的数字化改造,逐步统一接口标准,加大固定资产加速折旧优惠力度。加强产业资源安全和隐私保护管理,健全数据分级分类管理制度,确保新材料领域共享平台的安全运营,保障新材料产业安全。加强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过程中的知识产权保护,明晰各个环节每个参与单位的权利和义务。制定完善符合新材料产业特点的资源开放共享机制,鼓励新材料龙头企业、用户单位、互联网机构等加强合作,破除体制障碍,消除信息壁垒,加速开展新材料产业各类资源整合,最大程度实现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
二是加快共享模式在重点环节的应用,深入实施共享制造。以满足新材料产业链各环节资源共享需求为目标,探索共享制造在新材料全产业链各环节应用的最佳模式。贯彻落实《关于加快培育共享制造新模式新业态 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化新材料产业链薄弱环节,针对新材料产业生产制造环节共享水平不高的问题,进一步优化政策环境,鼓励产能对接、协同生产、共享工厂等新模式新业态的发展。对于有意愿从事共享制造的企业给与相应的税收激励,组织实施共享制造试点示范,鼓励优秀新材料企业率先开展产能共享,以点带面,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鼓励新材料龙头企業搭建共享制造平台,将富余的研发设计、制造能力、仓储物流、人才等资源向中小企业开放共享,提高资源利用效率。鼓励第三方机构搭建面向中小新材料企业的共享制造平台,或者中小企业联合建造共享制造平台,推动中小新材料企业之间产品研发、生产制造、经营管理等资源的开放共享。
三是发挥市场机制作用,推进各类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平台建设。充分利用市场机制,依托现有基础设施资源,调动社会力量,鼓励各类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平台发展。支持地方已有新材料领域共享制造平台快速发展,鼓励宁波高新区牵头建设的“新材云创”平台创新发展,在全国范围内形成示范作用,加速共享制造在新材料产业的普及应用。鼓励新材料生产企业、用户单位、高校、科研机构、行业协会等联合探索新材料领域的共享制造模式,组建新材料产业共享制造战略合作联盟,推动各方面资源的整合利用。加快推进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建设,形成多方共建、公益为主、高效集成的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服务生态体系。鼓励国家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平台在建设和运营阶段充分吸收社会力量和资本,探索市场化的运营模式,为新材料用户提供特色资源和增值服务,实现平台的可持续运营。
四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互联网+新材料产业融合发展。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应用成果向新材料企业输出和转化,加速工业系统软件、工业互联网、自动化技术等在新材料企业的深入应用,推进新材料企业数字化建设。加快新材料企业新型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打造新材料企业数字化车间、智能工厂,提高生产制造过程的数字化水平,保障生产制造数据可以实现大容量、高速率传输。探索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技术在新材料产业资源共享中的应用场景,借用区块链技术解决共享制造过程中新材料企业、用户单位、其他机构的信用成本和交易成本问题,探索建立资源运营区块链,强化产业资源共享的信任基础。加快新材料企业资源上云进程,鼓励新材料企业将可共享的数据、技术、装备、人才、资金、仓储物流等资源上云,打破企业之间数据孤岛,推动新材料产业创新、制造、服务能力的在线化和商品化。抓住新型基础设施建设和制造业“双创”平台建设的机遇,鼓励各地新材料领域共享制造平台升级成为国家平台。
10.19599/j.issn.1008-892x.2022.03.005